首页 理论教育 几经兴废的仁文书院

几经兴废的仁文书院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江书院的名称源于吉水别称“文江”。1583年,知县徐学聚重建文江书院。但在知县顾其国的暗中支持下,仁文书院迁到城外的明德祠内,仁文书院明毁实存。为此,吉水乡绅和在外为官的吉水籍人士将此事上诉到省城,张象灿受到斥责,朝廷安排清初著名诗人施润章组织仁文书院的重建工作。新建的仁文书院内祭祀邹元标、李邦华等在仁文书院讲学或从仁文书院走出去的有重大影响的人士108人。

罗启晁

在我老家,管上学叫“qie (去)书院”。书院,又俗称学堂、学校,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机构,是人们读书识字,开智明理的地方。古时候,书院是知识分子进行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地方,学术研究的成果又通过书院讲学进行传播和发展。

正因为那些识字明理的先生和学生聚集在书院里,书院也就成了那些先生和学生纵论天下、指点江山、针砭时弊的场所。所以,书院不仅是学知识、做学问的地方,也逐渐演化为没有硝烟的政治的战场。有时候,那些书生如果说出一些统治者不爱听的话来,或是弄出一些不利于统治者的思想来,统治者一不高兴,不但说话的书生要遭殃,就连书生们谋生立命的栖身之所也常常受到牵连。我曾经就读的吉水中学的前身仁文书院的兴废变迁就是一个例证。

仁文书院(文江书院)始建于明朝万历(1573—1620)初期,位于当时城东鉴湖北面,为当时的知县林鹏飞创办。书院坐北朝南,占地20余亩,分为前后三栋,第一栋为前堂,用于陈列先贤牌位和祭祀,门首悬挂王守仁手书的“文章节义之邦”牌匾。第二栋为学堂,是讲学之地,门首大书“文江书院”。第三栋为后堂,是先生办公、就寝和书院藏书的地方。此外还有供学子生活休息的东斋、西斋,书院前有一口六、七亩的大水塘,大水塘清澈如镜,波澜不惊。文江书院的名称源于吉水别称“文江”。

1579年,偏重思想解放的王阳明心学思想蔚然成风,书院讲学阳明心学成了风尚,这就使得批评朝政成为家常便饭。在其影响下,传统儒家经典伦理受到挑战,并开始动摇,四分五裂。为稳定江山,禁锢阳明心学,独揽大权的张居正实行文化专制,“毁书院,禁讲学”,压制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书院遭遇了一场浩劫。一夜之间,全国64所书院被查封,文江书院就在全国64所被禁毁的书院之列,并被售为民居。不久后又被知县陈与相出面赎回。

1583年,知县徐学聚重建文江书院。后来又聘请因母亲病亡守孝在家闲居的理学名臣邹元标担任书院主讲。邹元标与知县徐学聚等人寓意吉水“仁山钟秀,文江潆洄”的美丽景色和“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典故,改文江书院为仁文书院。

这个“割不尽的韭菜蔸,打不死的邹元标”在26岁时举进士,并在刑部观政,也就是实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邹元标抗疏切谏弹劾当朝首辅张居正,被廷杖八十,并贬到贵州都匀卫戍边。后来,邹元标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被昏君朱翊钧“遗忘”,就这样,邹元标在仁文书院讲学长达30年。由于邹元标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又注重教学方法,“先立其大,在识本心。时时默识,海里寻针。把柄在手,点铁为金。有鹤在林,遗我好音。”(《仁文书院》其二,邹元标)所以,“从游者日众,名高天下”,慕名前来仁文书院求学的学人很多,其中著名的有:兵部尚书李邦华、吏部尚书李日宣、训导曾天复、刑部郎中李廷谏、知县李陈玉等。仁文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当时的地方官和文人学士的大力支持:知县黄流芳为书院购田买地,扩建校舍;知县沈裕一修葺仁文书院,还亲自到仁文书院为学子们讲学;进士郭子章、邹德溥、罗大纮,状元刘同升等人都曾经到仁文书院讲学,为促进吉水浓厚文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吉水人那种竹子一样宁折不弯的个性的形成,也与邹元标在仁文书院30年的教化不无关系。

天启年间(1621—1627),同样是出于加强思想控制的原因,宦官魏忠贤矫旨下令“尽毁天下书院”,仁文书院又惨遭厄运,被强令拆毁,书院内的屋舍被夷为平地。但在知县顾其国的暗中支持下,仁文书院迁到城外的明德祠内,仁文书院明毁实存。

1642年,知县沈中柱积极倡导重建仁文书院,邹元标的门生李日宣、娄文华、李日东、曾子瑜等人积极协助,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仁文书院在其创办六十周年之际又重新建立起来。

康熙二年(1663),仁文书院居然被知县张象灿拆毁。为此,吉水乡绅和在外为官的吉水籍人士将此事上诉到省城,张象灿受到斥责,朝廷安排清初著名诗人施润章组织仁文书院的重建工作。新建的仁文书院内祭祀邹元标、李邦华等在仁文书院讲学或从仁文书院走出去的有重大影响的人士108人。此后,吉水的乡绅士人和历任知县都很重视仁文书院的建设和维护。

1904年,随着朝代的更替、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兴起,仁文书院被改为吉水高等小学堂。1940年,在仁文书院旧址创办吉水中学,后来因战事而停办。1952年,吉水中学续办,仁文书院老树发新枝,重又焕发了青春活力,蓬勃生长。2002年8月,吉水中学迁往城南工业园区,吉水二中则搬入吉水中学原校址,仁文书院以吉水二中的身份得以续存和发展。

如今,漫步吉水二中校园,校园内林木葱秀,楼馆耸立,清静优美,花香四溢,水泥路面,四通八达。宣传栏内、花坛里、大道旁、大楼过道随处布置着温馨的提示语、醒目的励志语和漂亮的宣传画,校园内矗立的先贤塑像似乎在向人们亲切地打招呼。红蓝相间的塑胶运动场上,活跃着朝气蓬勃的学子矫健的身影;空气清新的香樟树下,传来风华正茂的学子背诵英语单词或朗读课文的优美声音;原先仁文书院初创时的前堂、学堂、后堂、东斋、西斋俱无踪影,唯有书院前那口清澈如鉴的大水塘风采依旧,似乎在向世人述说仁文书院的沧桑历史。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来了,又走了,唯有书院里的琅琅书声依旧;一茬又一茬的时光绿了,又暗了,唯有古圣先贤的遗风像仁文书院里那些古樟一样枝繁叶茂,在这里显得愈发的发扬光大。

仁文书院自最初创办至今,已经历时540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仁文书院从最初只有几十名生员发展到今天有三千多名在校学生。它像一棵树一样,从幼苗开始不断生长,不断经受狂风的吹折、暴雨的打击、烈日的炙烤、冰雪的摧残以及人为的戕害。它掉过叶,折过枝,移栽过,甚至被拦腰截断过,但它顽强地又从根部开始发芽、吐叶、长枝,不断地向上发展,终于成长为今天这样一株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从仁文书院(包括吉水中学、吉水二中)走出的莘莘学子数不胜数,他们有的走进大中专校园,有的走进军营,有的走进广阔的农村田野,成为军人、科学家、作家、农民等等,他们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吉水二中实验大楼前有一棵古樟,那棵古樟的树干有两三个人合围那么粗壮,树皮皲裂得像百年一遇的干旱的田野,它的枝桠伸向四面八方,伸成了一把巧夺天工的伞,它的翠绿的叶密密匝匝地挤满了枝桠,像打过蜡一般发出清亮、润泽的光,在骄阳如火的盛夏,无私地为人们奉献荫凉。在匆匆的岁月里,任帝王更换,任朝代兴替,那棵古樟总是显得那样的从容繁茂。我忽然感觉,如果把仁文书院比作那棵古樟,那么,那些仁文书院的建设者、工作者和保护者以及在人文书院里如饥似渴的求知者就是这棵古樟的枝桠和绿叶。一年四季,无论酷暑寒冬,他们总是将蕴藏在心底的对仁文书院、对知识的那份执着的爱奉献出来,给它以滋养,给它以芳香,给它以荫凉,为它阻挡风雨,阻挡雪霜,阻挡雷电,保护它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