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方略勤探索

建设方略勤探索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大规模调查研究中国国情,全面系统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典文献之一。毛泽东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在这个总题目之下,具体论述了12个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是毛泽东1956年1月25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毛泽东指出:在过去六年中,前三年的工作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土地改革及各项社会改革。1955年夏季以来,社会主义革命以极广阔的规模展开,再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基本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国家的政治形势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我国应该有一个远景规划,要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有干部,有数量充足、优秀的科技专家,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之奋斗。[5]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大规模调查研究中国国情,全面系统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典文献之一。这篇讲话是在听取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之后,进行综合分析后形成的。

毛泽东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具体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当处理好的10个重大问题。这10个重大问题是: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6]

毛泽东认为,提出这些问题,都是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典文献之一,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著作。

毛泽东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在这个总题目之下,具体论述了12个问题。这12个问题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肃反问题”,“农业合作化问题”,“工商业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关于少数人闹事问题”,“坏事能否变成好事?”,“关于节约”,“中国工业化的道路”。[7]

毛泽东阐述这些问题的核心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巩固国家的统一,实现人民的团结以及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对于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无疑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些文章突出地反映了毛泽东从哲学高度,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特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诸多矛盾的过程与结果,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而长期的指导作用。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毛泽东创立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但是他在自己晚年的领导实践中,却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片面地强调了阶级斗争,错误地把党内的意见分歧当作阶级斗争,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