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补堂自检款目》看了凡自治

思补堂自检款目》看了凡自治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了凡的《自治书》前我们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袁了凡。孔先生算其无子无寿,但有小功名。我们来看看其在天津宝坻当知县时所著的《自治书:思补堂自检款目》如何谈自治,我们先来看前面的一个小序言:了凡先生学极天人,教通内外,儿童妇女靡不知其名而仰慕焉。若其自治之密,则通儒大人或未能察也。到民国国难家仇,遂使夫之之易沦为故纸。要注意,谈到了凡自己对自己的自治,自我调整的那个严密,那个谨慎。

学了凡的《自治书》前我们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袁了凡。了凡是其学号,袁黄是其名字,江苏嘉善人。少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生。本按母亲意愿学中医,却因碰见一位通梅花易数的孔先生。孔先生算定了凡有功名缘,而开始科考。孔先生算其无子无寿,但有小功名。所算与袁黄经历若合符节。后来因为遇到云谷禅师得以悟义理之身,参透命由我立,从而得子,得官,得寿。其所著《了凡四训》数百年来流泽甚广。

了凡悟得立命之道后积极实践。我们来看看其在天津宝坻当知县时所著的《自治书:思补堂自检款目》如何谈自治,我们先来看前面的一个小序言:

了凡先生学极天人,教通内外,儿童妇女靡不知其名而仰慕焉。若其自治之密,则通儒大人或未能察也。先生孳孳为善,惟恐不及,其自检之条及当官功过格、晨昏功课录,皆有志者所当服行者也。缉《自治书》。

在我们中国古代,如果说一个人的学问“学极天人”,那评价是极其高的。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上,最后一个通天人之学的就是王夫之。我点校《王夫之全集》的时候,也不免经常发出赞叹。比如王夫之解《易经》,就跟别人的解法完全不一样,充满了天才般的思辨。至今没有人把王夫之研究《易经》的成就系统梳理过。因为我也很忙,但是我以后会写一本对王夫之易学研究的书。因为王氏之易,良多创见,很多自出机杼,而能自圆其说。

古人说学《易经》,须通三家易,一是要通朱熹的《周易本义》,朱熹把《易经》的本来面目给恢复了,侧重本源。二是要通邵康节的《梅花易术》,那是知道事情的变化与预测之道,侧重象数。三是要通二程的《易传》。二程,宋朝哲学家两兄弟程颐程颢,通过《易传》把《易经》的义理给讲清楚了。我当年用五年的时间把二程的《易传》给批注了一遍,那是真好,此书千古高峰,是真正懂易理的高峰之作。要通《易经》之理,此书断不可错过。相对综合的著作,就是康熙皇帝主导,由李光地编写的《御纂周易折中》,集众家之长。除此,王夫之解的《易经》在学术史值得深切关注。清朝后来转向小学、汉学的研究,偏文字考据,对义理之学已经有所忽略。到民国国难家仇,遂使夫之之易沦为故纸。王夫之学问深通天人,那是真正少有的学问。这里推崇了凡先生“学极天人”,应该是对了凡的很高的评价。过去但凡能用这句话评价的,就说明这个人的学问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

我们中国的学问,天人之学是核心之一,当年董仲舒汉武帝上书,讲了一句话,“予观乎天人之际,甚可畏也!”董仲舒说,我仔细去观察天和人,以及天和人之间的关系,我充满了敬畏。我记得西方哲学家康德曾经说,每当我仰望星空,只有两样东西让我内心越想越敬畏,一个是仰望星辰,一个是内心的道德法则。这其实也是在说天人关系。董仲舒在学术史上被误读甚多。他其实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就是通过他系统阐发的天人学说,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个诸侯简直胡作非为,做的事情匪夷所思:哥哥跟妹妹通奸、母子通奸、家臣杀诸侯。过去讲“臣之弑君,如割一鸡”。所以“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春秋》这本书如果你真读懂了,里面讲述了大量的人到底应该怎么做,家庭到底该怎么才能和谐,国家天下到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国家民族才有希望?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属于公羊学派,他是把孔子的《春秋》精神作了解释,其中一大贡献就是提出天意跟人心是相应的。《春秋》的很多例子反映出黑心而结局不好。你看姐弟通奸的那个例子,齐襄公与他妹妹通奸害死了鲁桓公,嫁祸于公子彭生,结果很诡异地在射猎的时候遇见一头站立起来的野猪使齐襄公受到惊吓,并由此连带被杀。董仲舒借阐述孔子的精神暗喻,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国家,做过多的恶事,过多的没规矩,是要遭到天谴的,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过去所讲的《春秋》决狱,就是可以凭借《春秋》义理来断案。所以人称《春秋》,“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即《春秋》里面说你一个好,犹如华衮,比你封侯拜将还要好;《春秋》里面说了你一个坏,就像刀和钗劈你,遗臭万年。中国的大精神、大智慧都在《春秋》里。我已经在尝试恢复《春秋》之教,《春秋三传》将来我要一本一本地讲,从每件事情上去格天人。我们有的学生已经跟着学了三四年,家庭呀,自己的身心、事业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好。

《春秋繁露》就是借阐述孔子的《春秋》告诉你,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要走正道。董仲舒依据天人合一的学问告诉皇帝,如果你不走正道,你就完了。董仲舒甚至还预测了当时的几件事情,比如可能会发生大地震,后来果然发生大地震了,把皇家吓坏了。所以汉武帝从那个时候开始,实际上一直影响到清朝,皇帝是要内存敬畏的,要祭天,内心要有恐惧感。董仲舒通过天人关系给皇帝上一个紧箍咒,就是不要为所欲为,还有天在那儿,不要像夏桀一样。桀说,“我就是天”。后来老百姓说,天,你快死吧,我们一起都死掉吧。

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贤之言。内心要有所敬畏,内心没有敬畏的人是非常可怕的。流氓才没有敬畏,什么事情都干。一个人内心无所敬畏,尤其是当了君王,那是非常可怕的。历史上多少个君王是这样,后来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所以董仲舒的一大贡献就在天人关系上。中国的天人关系论一直有发展和探索,后来朱熹也讲过,“吾生平恐于天人无所交涉”。意思是说,我怕我真的在天人关系上没有自己真正的体悟。担心自己和天融不到一起。你看,这是中国古代一个文化常识。所以了凡先生被称为“学极天人”,说明他通了天人之间的关系。

“教通内外”,教化通了内外。内,中国的文教,道通内,通过“道”把自己治理好了;外,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外面治理好了,是所谓教通内外。“儿童妇女靡不知其名而仰慕焉”,孩子甚至是女人无不知其名,大家都很仰慕他。“若其自治之密。”要注意,谈到了凡自己对自己的自治,自我调整的那个严密,那个谨慎。“则通儒大人或未能察也。”通儒是什么意思?《尉缭子》言 ,“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就是野地里抓来的动物,你是不能拿来做祭品的,上不了厅堂的;你没读四书五经,你就是一个杂学,称不上通儒。

我经常讲,在中国,你不通中国文化,你就看不懂中国的政治格局。我在中国致公出版社做社长时,给人大的张鸣教授出了一本书叫《重说中国现代史》,它把晚清的政治格局重新讲了一遍。张鸣是人民大学一位著名的教授,也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他从历史的角度来谈政治。

没有真正通中国文化,没有读透四书五经,看中国的变化你看不出来。做学问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读四书五经,即便你是个文科教授,你也只是在门外。我们中国现在号召学习传统文化,却大量的缺师资,很多教授到我这儿来听课,我发现他们都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但就是没有系统的经学训练,没有文化底蕴。谦虚的会认真学,不谦虚的借着现在国学热,到处讲一些名词概念,别人请他几回就不爱请了。因为现在搞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学者,绝大多数是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一天到晚做知识研究,讲些概念与逻辑,没有真正的学问。真正通了四书五经之后,就不是这个感觉了。你们看习总书记读的书,他是读了很多经典的。你文化有多深,才能走多远。能力之上就要看你的文化了,文化有了就好一点。德行好了,就更好一点。到最后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才能走得更远。作为一个传统中国人,四书五经通了才叫通儒,杂学不叫通儒。你就这点杂学,即便是博士毕业,你也是没文化的人。我见过好多这样的人,一张口就知道没什么学问。其实有可能他学习很勤奋,读了无数的书,但浪费了大量的精力。

中国传统自有套体系,很多人学西方,半世无成,最后才发现走错路了。要寻找这个根本的东西,必须读中国的经典。古人讲,“欲成一代经纶手,须读数本紧要书。”真正要成为一代经纶手,成为这个时代伟大的人物,须读数本紧要书,几本就够啦。王阳明也认为要少读书,但那几本书要读对了。了凡也是这么主张的,不主张读太多的书,几本基本的书要读。什么是几本基本的书?《人民日报》2009年的12月9日曾经对我有一篇采访《普及国学从常识开始》,在网上可以搜到,我开了一个书单,就谈过这个观点。很多人一辈子读了很多书,但找不到根,浪费了精力。而了凡先生还不止在学问上是通儒,读了这几本书,他还能够化用,所谓“通儒大人或不能察也”,就是那些通儒和能做学问的官员,也未必能理解了凡。现在读了凡的人多数只知道他写过《了凡四训》,认为了凡是佛家人物,你要去读20大卷的《袁了凡文集》,你才能知道了凡先生的深浅,才知道了凡不仅是通儒,还是学问大家。

“先生孳孳为善”,这个“孳孳”,后面的批注来自于《孟子》。孟子讲的是:“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而已。”用大白话来讲意思就是:每天早上你一睁开眼睛,你一琢磨挣多少钱,给我发多少奖金,然后里里外外老从这个利益上琢磨。孟子说这样的人啊,一天到晚去算计,会活得很累,那是小人的过法,像盗跖一样的人就是这样。有的人早上醒过来之后,想的是价值、意义,想着我为老百姓做点什么事,我替别人做点什么好事,老这么去做,了凡先生就是这样。所以身体也好,轻轻爽爽的,身心健康,像舜一样。

为什么呢?你从利的角度出发,就牵扯着自己的得和失,因为一旦失多了,这心里就不好受。“我该解决正处了,还没解决,而连他都快解决了。”早上这么一想,哇,一天昏暗得很。知道老李马上解决正处,这次没我的份,通过一种暗示堆成一股恶感,大早晨起来就很难受,上班一天乌突突的,路上开车车还给刮了,真是祸不单行啊。这人在一个负面心理的暗示下,各种负面的东西,就像打碎了盘子似的,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哗哗哗地就往下倒,这就是孳孳为利的人,一地鸡毛,各种事情都不顺。因为他一天到晚去算计,越算计越麻烦。

孳孳,就是很专注地去算这个东西。我们知道,舜就是早上一起来就琢磨着怎么去做点好事,怎么把事情做圆满,怎么去于人、于己都有利。小人早上起来考虑的是,如何升官发财,我最近的得失。尤其年轻干部一定要从这个方面有一念之转,以后你才能真正走得更长远。我们这30年以来过多的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想赶紧把自己的事儿给处理好、办好,而忽略了一个大道,就是处理好家庭、周围关系,处理好整体的利益。个人的利益不用考虑就都有了。很多人不相信这一点,这是要悟的,很多事情要去体会。所以“先生孳孳为善,惟恐不及”,了凡每天都行善还害怕做不够。

“而其自检之条及当官功过格、晨昏功课录,皆有志者所当服行者也。缉《自治书》。”所以了凡有一个自检自察、自检自调的东西,有12条,我把它作了一个归类,分为三大类。我觉得有了必要的解释之后,再做更深入的分析,把它的作用通过分类让大家学得更清楚,这个东西没准会影响你一辈子。如果早年能够学到这些东西,人就不一样!我经常举一个例子,《说文解字》中“官吏”的“吏”字,是一个“一”和一个“史”。《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一”,一之以法也;“史”,以史为鉴。你看看,古人从小读书的时候,仅仅从一个“吏”字就知道,在一个政府体系里面,作“吏”首先要做两件事情。这个“一”字告诉你,它有统一的法度,你别唱高调、别显摆,别过于显示自己的个性。因为你那个个性是多余的,你的个性是你性格的偏差,只是你不知道。所以“一”提醒你怎么去统一步调。“史”就是以史为鉴,你们单位在历史上都做了什么,你要借鉴照做,创新也要以此为基。

其实我当年之所以很年轻就做社长,我就懂得这个规矩:一之以法,以史为鉴。刚来单位的时候,我看着他们过去怎么做,看这个统一的法是什么。那时还很年轻,领导一看见我就喜欢,“这小伙子懂规矩,又会办事,又尊重历史。”他不提拔你提拔谁呀?这古人轻轻一个字,就打开了一面智慧镜子。我们今天个人用三四十年的血和泪的教训,才发现当年就不知道以史为鉴,自以为是在创新,去推翻大家形成的一个好的智慧和习惯,得罪了领导,当然就不提拔你。这几微之间,小小的东西,就足以用我们几十年的教训去探索,而古人把这个道理早就给你讲明白了。

了凡的《自治书》还有当官的功过格,早晨晚上的功课,他说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做的。但《自治书》的核心是这12条款。我把这12条款的自治分为了三类,一类是坚持日课正路长。这是保住安全用的。当官第一条保安全最重要,不然都是假的,级别上去了,埋下一个大炸弹,当了也白当。你就是当了正部级又怎么样。第二类是涵养性情,解决里外的关系。第三类就是处理自己和百姓的关系。这三类共构了了凡日常的一个自治体系。

一、坚持日课正常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以为有了铁饭碗就可以了,实际他不知道,做什么事情要有一个提前的规划,都是要付出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了凡的这个日课,一个是安全,首先得保证安全。后来了凡讲过一句话,他跟另外一个县令讲过,说他也听别人这么讲过,就是:官场是一个巨大的危险的战场,而做县官就处在这第一个战场,是最容易陷落的战场,所以地方官员如履薄冰啊。你在一个单位,你通常看不见危险,也许你也看不见机遇。你如果打开了智慧的话,就能够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我们很多人看不见,处于糊涂状态。安全要靠路正,要靠平时之所养。这些条款实际上是了凡从《论语》里面梳理出来的自治精神,就是下学而上达,就是在具体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智慧。作为一个官员怎么做功课,他从四个方法来保住自己。

1.布德存念要长久,不在一时。

布德存念不在一时。怎么讲?这是《孟子》讲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我们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生没有一个长久的考虑、打算和期待,那么你就会不断被眼前鸡鸡狗狗的事情,搞得自己心里纷纷乱乱,情绪不好。一会儿老妈病了,一会儿孩子感冒了,一会儿单位又要加班了,一会儿上次处理的那个事情又冒火了,本来以为处理好了……近忧频频,就是眼前的忧虑到处是。为什么?如果你近忧很多的话,说明你没有远虑,这是跑不了的。古人的这个经验啊,孔孟之道都是大的历史经验和智慧。远虑是什么?是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志向。如果有这个东西,你眼前的东西就好处理,那些鸡鸡狗狗的事就少,人的这个气象才能出来,才不会在大方向上偏。心往往是这样,不能立于高远,就容易陷溺。所以布德,要存念长久。关于这一点,了凡的论述是:

《书》云:“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居官须有“迈种德”之念,日行善事惟恐不及。庶上不愧此禄,下不虚此生。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语出《尚书》,就是吉祥的人做善事,总觉得做不够。“居官须有‘迈种德’之念,日行善事惟恐不及。庶上不愧此禄,下不虚此生。”“迈种德”之念是指什么?《尚书》里面讲皋陶(历史上称“四圣”之一,即尧舜禹加皋陶),教老百姓礼仪,是中华民族最早提倡中华民族精神的人。他说,做官要“迈种德”。迈,就是长远;种,就是布。就是要长远去布德。就是你一旦一脚踏进官场,你就要做长久之念,不要有胆怯思想。你有了这个长久之念,才能保你安全,如果你短视,很容易被各种东西牵着走。

有一个案子是我的一个当律师的朋友代理的。这个朋友跟我说这个案例后,我心情有些沉重。说的是某国家机关有一个年轻的干部,当时他上面一个大领导要他把一个重要的项目交给一家公司做,其实那家公司是没有资质的。那年轻人不愿意得罪这个大领导,他就把那个单子交给那家公司做了。那公司老板中秋节送了他一盒月饼,月饼里放了3万美元。他第二天就发现了,就给纪检组长打电话。那个纪检组长一听是大领导介绍的事儿,也烦,就说先放你那儿再说吧。要注意了,要有智慧噢,这时候录音一定要,但年轻人没做。很快那个老板就被人告发了,因为没有资质。顺着线索找来,就把这个年轻人给抓起来了。年轻人说这是大领导介绍的,那个大领导说,这个公司老板我从来没见过。年轻人说这3万美元我打电话要交给纪检组长,是他让先放我这儿。纪检组长说,你有证据吗?我会这么干吗?就这样,一个从农村出来的青年人,就因为这3万美元被判了15年,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这么个事情,教训多深刻。我们学了了凡之后再来看,那大领导又怎么了,你不按照他的旨意去做,他也根本动不了你,你只要没错怕什么呢?官场是很危险的,你没有保全自己的智慧,你就看不清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要有“迈种德”。古人讲这个“迈种德”,就是凡事我跳出来,从长远的框架体系来评价,好多时候智慧就显现出来了。你评价事物的尺度,比如说我现在手张开这么大,你们说这么长是长吗?你有自己的参照体系,如果说跟十米的参照物比,这太短了;跟一微米比起来,这是特别长的。你看,你的参照体系特别重要。所以,日行善事唯恐不及,每天都要做善事。

“庶上不愧此禄”,对上面你要想着对得起这份工资待遇。“下不虚此生”,就是这辈子没白过。就是说,在我们做官的过程中,经常要思考的一件事情是,要长久地去做善事情,要存念长久,不能是一时,眼前做一点做成第一,不要有短期行为。经常很多人做事情,就是给领导看的。

2.仕而优则学,坚持日常学习,缺了要补。

其实人真正伟大的,就是坚持。生意场上也是这样,很多人坚持很多年,最后成功了。很多人做不成,是因为不能坚持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所以了凡自治的第二条是:

晨昏功课,俱有成规。有事不及行,即拨冗补之,不可缺也。缺则书册,以志吾过。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了凡有一个“晨昏功课,俱有成规”。早课和晚课,如果有事情没做完,即“拨冗补之”,即刻腾出空把这个东西做完。“不可缺也,缺则书册,以志吾过”,一般最好不缺,缺了就把它标记出来,以自我凸显自己的缺失。

日常要坚持,缺了要补,要自己对得起自己。我们很多时候缺了就不补,或者是摆一个架势。我讲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我夫人在邮电大学做老师,有一次学校发了一个记步器,每天走满一万步,坚持走一个月,这个记步器就送给你了。她特别高兴(那个时候记步器还挺贵的,现在手机上就有)。她就每天都走。有时候实在是太累了,或者有事耽误了,我就看她靠着床一直在摇。我说你干吗呢?“摇完了一万步,就能得到这个记步器。”她其实是一个很踏实的人,但也不免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个心态,就是自欺欺人,这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个常态。她为了那个小利,就是为了能够得到它,其实这个项目的目的是通过走完一个月,就可以养成锻炼的习惯。西方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凡事坚持21天,就能形成一个习惯。你即使摇来得到这个计步器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果然,拿到家也不用,就长期扔在那儿了。

了凡这些东西,乍一听它太简单了,好像都能做到。它背后其实有很深刻的东西,就是不自欺欺人。我今天日课没做好,没老师监督,不像学生有老师检查作业,“拨冗补之,不可缺也”,抽空补上,补不了,标记一下,缺了一次。一个人啊,“不诚,无以为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是孟子讲的一句话。就是反身而能够真诚地对待自己的身体,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思想,这个快乐是无法说出来的,没有比这更快乐的。这话特别好。真的,我们很多时候,几十年,外在就是一层一层的壳,去应对外在的一个又一个场合,没有一点诚意,没有真正的回到内心。真正回到内心的那种快乐,乐莫大焉。我们都是在外面被教会了种种奋斗经验。

3.每日一总结,公心自鉴。

这就触及了有点不一样的东西了,孔子说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唯天乎?”孔子讲,我不去埋怨环境,我不怨天尤人,我不埋怨我爸爸没有给我好的家庭,我不去埋怨我的儿子不如别人家的儿子,等等。“下学而上达”,在日常的生活中,下学,不断地总结智慧,来提高自己。“知我者其唯天乎”,只有老天知道我呀。孔子之心以天为鉴,可谓公心自鉴。了凡是怎么做的呢?

置《治心编》一册,每日门子携置案上,所行之事皆随手札记。夜则布卓于庭,焚香再拜以告于帝。

了凡做了个《治心编》,他的那个随从包括工作人员,帮着他放案上。所行之事干了什么,随手就把它记下来。到晚上把那个东西往那一放,焚香拜,把自己一天的经历对天而陈述。

这种仪式的意义我后面还要讲到,实际上了凡很多东西都是借这些传统方式来说的,他其实是强制自己要自我监督,内心坦荡,每天对心念有交待,内在就能光明磊落。有些时候你周围的人未必懂你,你就对天这么说。

我们中国历史上这种故事很多,小时候我还听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秀才去赶考的过程中,渡江的时候发现那个叶子上有只蚂蚁,急流之中蚂蚁随波漂荡。他就小心翼翼地把那只蚂蚁托起来了,他怕这个水一冲来,蚂蚁就给淹死了。他把那只蚂蚁捉下来放在地上,那蚂蚁就爬走了。后来他考试的时候,出现了一件奇异的事情。你们知道过去的人考试时书法要工整,不能有错别字。有错别字,或书法不工整,直接刷掉,你就白考了。结果考场上这个秀才写一个字时少写了一点,比如说“杜甫”的“甫”,他写得很工整很好,但少了上面的那一点。当时呢,那个官员一眼看下来,觉得有个错别字。正想批为不及格,他又想负责任一点吧,又去仔细看了一下,噢,有这一点。就给这个秀才通过了。这一点是什么?是那只蚂蚁,趴在“杜甫”的“甫”的那一点上,他就中了功名。

小时候我爷爷给我讲这个故事时,我觉得这个很有点意思噢!万事万物,很多东西就是借喻,心诚,包括做好事,就会带来一些吉祥的东西。还包括我刚才跟你们讲的,你说了凡把那做刑具的木头劈成木柴,它就长出灵芝了。这是个真事,当时有读书人写诗为证。

这个“夜则布卓于庭,焚香再拜以告于帝”,讲的实际上就是:事无不可对人言。孔子说,“二三子,吾无隐乎尔”,做什么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对别人说的。我可以对上帝说,讲得很清楚。有很多事情,如果都能够对别人说,那襟怀就坦荡了。了凡说过,当你说这个人缺点的时候,那么你要让在场的其他人都可以听得见,也能复述一遍你说的才行,这么说才能说得过去。懂我意思吧?就是说你不要给人家抹黑,佛家说的“两舌”即是此类。比如我说某人当年当官的时候有个什么污点,其实人家没这个污点,只是我跟你这么说。因为你是组织部门的人,我想坏他的事。如果他确实有这个污点,他当时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因为确实有这个污点,这个不叫“两舌”。就是事无不可对人言,事儿都可对第三者言,这个事儿可以公开说出来。我们中国人习惯了悄悄地说,就感觉没处可说,只能悄悄的。《诗经·大雅·大明》里面有句话“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这个天人相应的学说,在中国的《春秋》和《易经》里面都强调过。天人交感,就是人的心思和宇宙之间是一种契合的关系。《诗经》这话的意思是上天对着你,你不要心思太复杂。这也是一个补过之术。这条路,在做官过程中提醒你,你每天都要做一个总结。我有一个小的修行方法,过去我老跟我的学生们讲:睡觉前十分钟,闭着眼睛想一想这一天经历的事情,清理清理这一天积累的情绪。别把白天的情绪带到夜里面,带到夜里面就会做梦,全身都有反映。我们知道好多人做奇奇怪怪的梦,跟他白天的心结有关系,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这个第三条,公心自鉴,都是可以实行的方法。但对一般人来说,刚开始觉得有点太严肃,这么严肃的人生有点受不了,干吗要这样?人活着就挺累的。其实,我们都知道只有限制才能带来自由,就是只有规则才能带来自由。没有规则你不要以为是自由,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最危险的。我做一把手做了十几年,深知制度是保护人的。当你觉得你在这个单位什么都说了算,什么都很顺,你是老大,你不得了的时候,大事就来了,你就很危险。当你知道各种制度有所限制,有条有款,这个时候你是安全的。人如果觉得安全的时候,其实是最危险的。

4.日常即是养清明,学问之道养公明。

这两句话是具有相当的中国文化素养的一种表征,这是我提炼出来的两句话。我们的日常之养就是要做到时时清明,学问之道则是养人之公明。因为,学问是天下之公器,不公无明。

清明节去祭祀先祖是为什么?为什么要搞一个祭奠仪式?难道是祖宗魂灵在那儿会保佑你吗?中国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古人祭祀、祭奠,是一个修行的方法。

怎么讲?过去有句话叫:每临大事有静气。就是出现重大事情的时候,能够很沉稳,很安静。比如说像贺龙,12岁的时候,他爸是个土匪。别人请他们吃饭,有人掏出枪,在八仙桌底下“嘣”的一枪,所有人都惊慌而起,都跑了,只有贺龙坐在那不动。旁边有人看到这情形说,这个孩子以后不得了,小小的孩子有静气、沉稳,这是修都修不来的。出现大事不慌张,能安静,能沉稳,一个是天生的,另外就是后天养成的。而祭祀就是培养人的静气的一个重要手段。人面对祖宗很恭敬的时候,行礼、祭祀的时候,气是往下沉的,内心是干净的。在内心干净和安静轻松的状态下,他就会有一个敬意,就能迅速使你的五脏六腑进入一个清明、安静、舒适的境界,就能把你一身的病甩开。这还能治病。

打坐其实是后来出现的。包括礼拜神佛都有这个意思。我到台湾去,有一个老道长,90多岁,他跟我说,你不知道,我每天拜一千多下,那相当于做一千多个俯卧撑。老道长跟我握手,“咔嚓”一握,我也是多年练功夫的人,从小练少林拳,后来练内家拳。这老先生这一握,我就觉得不得了,90多岁的老先生有这个握力,这个身体,这个身板,这个精神,不得了。跟我一谈3个小时,双目炯炯,那个精气神!拜一千多下,那就是运动量很大的身体锻炼。

这位老先生只谈到了是身体锻炼,而了凡把这个讲清楚了,敬意。所以你们听完课,清明节一定要祭拜祖宗。祭奠实际上是清理你内心垃圾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你看了凡怎么讲:

古人瞬有养,息有存,盖无日不斋戒也。然临祭之时,犹散斋七日,致斋三日。今按《须知》文册,当官三十一事,以祭祀为首。此而不敬,非人矣。凡遇祭祀,务遵戒约,以求感格于神明。

“古人瞬有养,息有存”,这句话在很多典籍上都找不到任何解释,一般人也不知道它在讲什么。这句话确实也是很难解,只有修行多年、有功夫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它是指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刚才给你们讲的,每临大事有静气。“咔——”就回来了,就是“地天泰”。《易经》有个地天泰卦,就是天气往下沉,地气往上升,天气地气一交,整个身心都清明了,瞬间使自己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我们人经常是不正常的,你们知道吧?比如说你看见心爱的人就心动了。或者别人在那儿喝酒,你的酒瘾就起来了。今天你其实刚感冒了,人很没有精神,但是人家让你喝酒,你又想喝。我听说感冒了,尤其是吃了“阿莫西林”那个消炎药,千万别喝酒,刚吃完那个药就喝酒,容易死人的。如果管不住自己,巨大的风险就出现了。如果你训练了一个方法,在瞬间之内出现任何情况,“侉——”回来了,回到一个日常的状态,那是很难的,有几个人能做到?比如我们在三层楼的教室里听课,起大火了,谁都会慌神。有人就会从三楼跳下去,很多人就会往外跑,人挤人。如果是几千人的话,就有人被挤倒,甚至被踩死。还有很多人是被吓死的。但如果你能够“瞬有养,息有存”,在瞬间回到日常的状态,你死不了,没那么危险。这是多大的一个功夫!死的那些都是瞬间慌乱、恐惧,慌不择路的人。

这是古人能够面对复杂情况,有清晰判断的能力。决断的基础,就在于你当下的那一刻的整体的状态是在的,是清明的状态。其实我们人比的就是这个东西。《庄子》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有几个人来这儿射箭,以瓦片为赌注,看看谁能射中目标,结果十个人里面有七八个人都射中了。接着以带钩作赌注,很多人就提心吊胆了,射中者寥寥。最后以黄金为赌注,奇了怪了,大家几乎都射不中。还是刚才的箭和靶,结果却迥异。王义夫在奥运会打了多少年的亚军,运动员一辈子有几个奥运会呀。平时他闭上眼睛一抬枪就能打中,他练了几十万遍都可以百发百中,但在奥运会时最后那一下,他看不见了!他打出极低的环数,为什么?庄子的那个故事想说明什么?庄子又举了个例子。你在这儿射,你能够射准。如果让你站在悬崖上,底下是万丈深渊,你站在那儿的时候,很多人就射不准了,很多人就被环境、被周围巨大的牵扯给带走了。所以如果“瞬有养,息有存”,就是瞬间都能够滋养自己,而且一呼一吸之间能够存心,心能够回到心上,那是很大的一个功夫啊。你们有些人如果练到这个功夫,“地狱”你走一遭都不怕,你处理很多事情都能有方法。

今天我们中国这么多家庭,有些家里出现了癌症病人,包括上次我们学生群里有一个人家里出现一个癌症病人,慌慌张张。我想,家里出现一个癌症病人,实际上是对你的家族里面重大问题的一个抉择,你们怎么去对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整个家族的一个考验。很多人就会在怎么治上、花多少钱上纠结,变成整个家庭的一个巨大的矛盾,哥哥出多少,弟弟出多少,姐姐出多少,全家性的各种复杂问题就出来了。就不能“瞬有养,息有存”,以平常状态去面对它。

后来清代李彦章把了凡这句话变成了一副对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昼有为,宵有得,瞬有养,息有存”。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好理解了。上一句话是很有寓意的话,出自《论语》。讲一个人一定是要有志向去求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知道道了,晚上死掉都行。这句话,你们可不要轻易觉得是随便说的。孔老先生都代行过宰相职责,所谓“摄相事也”。他影响中国几千年,他这样的人都说这个话,说早上真的通了道了,晚上死掉都可以。可见道对生命来说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甚至比生命还重要。一旦通道,“吾道一以贯之”。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险恶环境,或顺利的环境,都一以贯之这个道。所谓“颠沛必于是,流离必于是”。通了这个道,就变成一个坦荡快乐的人。

这道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通这个道。其实道就是你们每个人都需要完成的生命觉悟,实际上是价值觉醒,所以要“志于道”。孔子说,一定要对你的生命有一个交待,你要“志于道”,这一辈子活下来,要活得明白一点,就叫“志于道”。知道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别到临死时,还不知道为什么来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遗憾地走了。

“据于德”,德是什么?你内在得到了什么,内在得到了多少,这成为你的一个依据。别的东西成为不了依据,你的副厅级、正厅级,存多少款,那些东西不能成为依据。一旦成为依据的话,你会增加烦恼。今天解决正处了,或者明天或者十年以后,这个正处对你来说可能会是一个笑话。这么多年别人都上了副厅了,就你是一个正处。当年得到时无比欣喜,后来却成为无比痛苦的根源。所以,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成为不了你的“据”。什么东西能够成为你的依据?只有德。这个德,古人说:“德者,得也。”我跟你们说,德是得到,你内心真正得到的东西,叫德道。我们老说道德,那是西方的一种话语。

在中国,我们讲孔老夫子讲的“德”,就是你心里“得”到多少,这个才叫“德”,也叫“立”,三十而立的“立”,立德。三十而立,不是说30岁娶妻生子,是三十岁内心有所确立。确立什么呢?比如说我不说谎,我不贪污别人家的钱,我做人要讲信用。在30岁立了,40岁、50岁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到死都不改变,这个叫“立”。这个也叫“德”。内化,在内心成为自己不再晃动的东西,叫德和立。所以要“据于德”。

“依于仁”,平时做任何事情以什么为依归?不是外在的条条框框、人情世故,而是自己的良知。仁就是良知。依于仁去做,大体上没错,对得起良心,你就去做去,不要考虑多和少。比如你两兄弟,你母亲生病了,你现在只有十万块钱,你拿了八万块钱给母亲治病。你哥哥有一百万,他拿了十万块钱,比你多两万。你非得跟你爱人说,哥哥拿十万,我们也拿十万吧。其实你已经拿出了你百分之八十,这个东西已经“依于仁”,可以了。不要依于外在标准,那就痛苦死了,你比不上。你把这个心七分八裂,四分五裂,你这个心永远满足不了各种外在的标准。所以这个叫做“依于仁”。古人的一字一句都是修行啊,都有来历啊。

“游于艺”。一个人不能太苦啊,就像我们治理自己,要“游于艺”,会弹弹古琴、打打太极拳、写写书法,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来养自己。乐者,快乐也。通音乐,养自己,让自己舒服,这叫“游于艺”。

那么下联的“昼有为,宵有得,瞬有养,息有存”呢?白天要有所为,要做事情,晚上要有得,晚上要总结一下,不要老去干,要有停歇后的所得。要瞬间也可养,一息之间有存心。瞬间都能够养,呼吸之间都能够养,不糊涂。很多人多数时候做事是很容易糊涂的,一个清晰的人是很难找到的。

我上次讲《了凡四训》,我们有个学生在整理稿子的时候,自己觉得在现场听得很明白清楚,感觉很好,整理录音时却感觉有更多的美好好像在课堂上都没听见,好像第一回听。我说这就对了。包括你们现在听我讲课,有的人是时睡时醒的状态,有时候听明白了,觉得挺好,有时候睡着了。打开了某些开关,又关闭了某些开关,多数人处于这种状态。孔子讲过,“颜回三月不违仁”,颜回三个月都是清楚明白的,不得了。颜回为什么那么年轻就死了?大家都很尊重他呢。他很清晰,三个月都很清晰。其余的人,孔子说“日月之至焉而已”,就是一般人是一两天清晰,一两天糊涂。我们大家基本都是糊涂蛋,我也是。天天糊涂着,上面还没做完,下面就忘了,出门就忘了带钥匙,带雨伞就老带不回来,各种忘记各种糊涂,都是因为睡着了,不能够清晰地印照周围。

“盖无日不斋戒也。”古人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瞬间恢复一种清晰感,使自己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有完整的一个判断力,就每天要斋戒。这绝对不是迷信,你们有缘听到这个课,能接上中国传统的东西。 “临祭之时,犹散斋七日,致斋三日。”人要天天斋祭更好。而专门致祭之前,须散斋七日,致斋三日。散斋就是非严格的要求,致斋是正式、非常严格的要求。

“今按《须知》文册”,原来宋以来的地方官员一旦履任,即读《须知》和《赋役全书》两书。《须知》里面说了什么呢?“当官三十一事”,地方官有三十一件事,第一件是祭祀。比如皇帝去祭天坛、祭地坛,自有一套规矩仪式,使内心达到一个纯粹的感觉。所以,我们应当适当恢复某些仪式感的东西,哪怕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物品都可以。有的官员之所以什么事情都敢干,因为他缺乏一个收束身心的仪式。身心如果有一个适当的方法收束一下,是会有效果的。过去古代的丁忧,借父母去世的时候就静静心,清清心理的垃圾,对很多人来说,重新出来就会意义不一样。祭奠就是清理心理垃圾的过程,有这样的作用。

仪式感是很重要的。开会的时候,大家一齐站起来敬礼,瞬间也会有庄严感。而现在的人开会的时候,抓耳挠腮的,戴帽子的,然后这样那样子的。尽管这样,当我们认真感受时,如果大家都起立,让音乐浸沁你的身心,声音一起来,一行礼,你心里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一定会有那么一点点。

我们现在社会太嘈杂了。但如果有点庄严感,有点仪式拿出来,如果每天有点这样的东西,你就可以迅速恢复身上的一点清明。但我们绝大多数人糟蹋了自己的身体,糟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思想已经被污染,身体已经被污染得无以复加。一层一层的壳包裹自己,就是回不来,健康也回不来,心思也纯正不了,5分钟都坐不住。坐在那儿一会儿就万箭穿心,一会儿就想,我这个事情下一步该怎么干啊。要么就看手机,要么就惦记你的孩子老婆,有情人的惦记情人,她现在在干吗呢,给她发个短信吧。5分钟都坐不住。他没有办法瞬间回来,斋祭就有办法恢复这些清静的常态。我正在恢复推广一种带有仪式的文化,尝试从哲学上和心理上讲明白古人某些仪礼的合理性。很多东西不懂以为是迷信,懂了之后发现很科学,或者符合美学。过去的这些东西,没人去讲这个理的时候,你就不知道是修养身心的东西。古人言之凿凿,今人不知而已。如《学记》讲,“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古人从小让孩子在祭祀中学会主敬。所以,古人如果从小丧父,缺乏严敬之教,通过祭祀就可以补充此道。所以孔孟皆能主敬,与这大有相关。

“此而不敬,非人矣。”当一个人面对祖宗,或者祭奠的时候,内心没有生起敬意的话,这个人就不是人,就差不多要败亡了。就像西门庆一样,他家里搞祭祀的时候,他也不斋戒,还嬉笑怒骂地去做别的事情。

凡遇到祭祀的时候,“务遵戒约,以求感格于神明。”你们注意这个“感格”二字,很重要。“感格”二字就是《易经》里面的咸卦主张的方法,就是跟天地交感,感格于神明。这个“神明”不是指外面有一个神仙,而是自己的精神,神而明之。神明在躬,比如说我现在看你们,看你们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们谁神明在躬。神明在躬的话,你就是“在”的,你特别清晰的时候也是“在”的,很专注的这个感觉。神明不在躬,就是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这个神明在躬,就是让你的身心马上回到“在”的状态,就是刚才讲的“瞬有养,息有存”。所以这个斋祭感格,用斋戒做平时功夫。我把它形容为日常的祭祀,可以养你的清明。就像学问之道,它是养你的公明,内在的公心和明亮。

我们来总结一下。每天做日课,这是一个日常的功夫,是一个完整的日常体系。第一你要存念,就像我们打仗首先要解决战略问题,要有全局和长久观念。你做官不是一天两天,这是很重要的。你但凡说我做三年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捞了钱了我不当官了,然后我就“下海”去。今天的中国社会你办不到。因为中央也强调,你要想当官,就别想要钱;你要想要钱,就别想要当官。在现在这个思路里面,你既想要当官,还要去捞钱,那死得最快的人就是你。所以做官自治的第一条,就是在思想认识上要布德,要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官你是给百姓当官,思想认识要确立,这是一个念兹在兹的日课。第二,日课每天做,不要懒散,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第三,不仅每天要坚持,每天还要有总结。第四,要通过日常的仪式来保证自己。比如像祭祀,就保证自己每天清醒、清明,才能有判断、有智慧,保安全。

了凡的东西都特别细,特别严缜的去调理个人的身心,我只不过是把它用现代的方式讲述出来了,这是当官自治的第一个方面。

二、涵养性情为公正,解决内和外的关系

我们外在所有的,比如说你去贪了一笔钱,或者你做一件事情有一个失误,都跟你的内在判断有关系。我们很多人其实不明白内外的关系。那么我们看了凡是怎么论述内外关系的。

1.制怒免悔(制怒法)。

做决策最容易失误的是什么时候?做决策前,一定是要头脑清楚,要让情绪平复一下。所以我们愤怒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喝酒的时候,特别开心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决策或者签合同。别人要跟你签合同之前,先要跟你喝酒,别跟他喝。喝了酒之后,大家高高兴兴,称兄道弟,就什么都来了,“咔——”就签字了。或者一个项目你就给他了,或者是他给你口袋里塞了一张卡。你琢磨半天也就收了。平时觉照打开的时候,觉得不能收,喝了很多酒,左右一判断,反正也没啥事儿,你知我知,没人知道,塞口袋里去了。酒后,或者带着情绪,你的判断力就弱了。

汉朝的杨震提拔了一个官员,那个官员晚上到他家去送十斤金子给他,说:“你提拔我,我送你金子,这是报答你。”杨震说:“这个我不能要。”那人又说了:“这又没人知道。”现在我们有的人还有这种思想,就是你直接提拔的这个人,他给过你好处,你觉得他一定不会告发你,因为被揭发出来对双方都无益。但事实上,很多人到了纪委,吓得要命,他自己就都招出来了。你看,古代人也这么精呀。那官员对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人知道。”杨震反过来说:“天也知,地也知,你也知,我也知,四个知,太可怕了,赶紧拿回去吧。”史称此为“杨震受金”。

这是个内外的关系,内和外的关系,我们要把持清楚。我把它形容为制怒免悔,是一种制怒法。就是愤怒的时候,做管理的过程中,在有任何情绪的情况下,要跟这个事情剥离。尤其是年轻干部更要学此。我们来看了凡如何论述:

忿心难释,戾气难融,古今豪杰所以不能建中和之极者,皆坐此耳。今遇有可怒可忍之事,皆当百倍忍耐。决不可乘怒用刑,乘忿发书,以贻后日之悔。

忿,容易生气,难以缓解。一个人的身上有戾气,很浊,各种怪脾气,很难打开。“古今豪杰所以不能建中和之极者,皆坐此耳。”很多英雄好汉本来能做成大事,就是这个事情解决不了。英雄豪杰呀,不能建中和之极,就是不能衷心平和,不能涵养自己。像项羽就是这样。项羽在当时来说,他只要稍微清理自己一下,天下就是他的了,就没有刘邦的份了。你看历史上,项羽这个人,就是各种情绪——力拔山兮气盖世,讲体面。这刚打了一个胜仗,就要回家去显摆。他讲过一句话,他说:大丈夫,立世扬名,当富贵要归乡。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项羽的意思就是说:有了本事了,不回老家显摆显摆,就好像买了件新衣服,你晚上穿出去谁看得见?白天穿,你看我这衣服多好看,一万多块钱一件的衣服,你看!我们好多当官的就是这样,在官场上显摆。你看我这表,两万多;你看我这眼镜,三万多。现在不敢了。表不能戴,有些人连腰带都不敢系好的了,系个十块钱的腰带。过去有一点身份的,一条腰带都是很珍贵的。包括眼镜也不敢戴好眼镜了。项羽就有这个毛病,他喜欢显摆,他身上有股戾气,崇尚武力,英雄气概。刘邦不是这样。

这刘邦绝对是一个头脑特别清楚,不会被各种情绪带走的人。有一次两军对垒,射了一箭,射在了他的胸上。他赶快一转身,就抱住脚了,告诉别人是射脚上了。因为射在胸口这个地方是有生命危险的,他要给敌军、给周围的人看,我没事儿。第二天他穿上衣服很疼,还忍着,还去督战。刘邦绝对是一个为了大事克服自己小情绪的人。当年在行军的过程当中,发现一堆将军在那里老是议论,一看刘邦走过来了,都不说话了。刘邦心想:这咋回事儿呢?他就问张良。张良说:这几个人搞不好要叛变。你想想,平时你最讨厌谁?刘邦想了想说,我平时最讨厌雍齿。张良又说,好,给雍齿封侯,先对他好,这样大家见你最讨厌的人都得到封侯了,就不会反叛了。刘邦就放下了自己的恩怨,封雍齿为什邡侯。

刘邦能丢掉自己的情绪,这个戾气他能丢掉。古往今来,你看那些个负气的英雄,过于关注气概和面子这些个东西的,都没有好下场的。真能做成大事的,像刘邦、朱元璋这些人,胸中都能海涵宇宙、包罗天下。有包容天下的胸怀,才能这样。所以要消灭这个戾气,要有中和之气。

“今遇有可怒可忍之事,皆当百倍忍耐。”遇到各种事情要先忍字当头,“决不可乘怒用刑,乘忿发书,以贻后日之悔”。乘怒用刑,就是审讯犯人时先是呵斥,“招,快招!”你不招,就认定你是干吗干吗了,往死里打,把人给打死了。结果后来有可能发现他是个清白的。在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孩子都会是这样,一生气,“啪”一个耳光就下去了。这一打,就打出了父子两人一辈子的隔阂,就打出一条河来了。这一打,如果他真的有错误,你像我小时候,我犯错我爸打我,我想起来基本上没有被冤枉的,所以他打我,我不记仇。但我听很多人讲过,父母打自己,是冤枉自己了。一打之后,在心理上就永远不原谅自己的父母。有好多这样的人。人受冤枉被惩罚的话,不容易原谅。

在执行公务的时候,尤其要防止这样。我们做决定“乘怒用刑,乘忿发书”,判决就这么一下,以后可能会后悔得不得了。所以这调理内外,第一要调理的是怒气。二程讲过一段话:“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唯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这是二程《定性书》里面的一段话,就是讲制怒。作为一个人来说,容易爆发出来,而难以制住它的,以怒为甚,就是发脾气最不好控制了。“腾——”,火就起来了。

其实我不太相信个性。比如你说个性强,那是当你碰见很弱的人时,你表现出你的强。但是在更强的人的面前,你就不敢表现你的强了。你的个性在哪儿?别跟人提个性,个性是一种惰性,是一种习性,是一种借口。真正在修行人的面前没有个性。你这个怒气“腾”就起来了,你就是没有修养。你别跟我找理由,说你过去当了多大的官。好汉不提当年勇。所以个性的东西,有时候很害人的。人容易发作而难控制的,以怒为最上。二程教一个方法给我们。就是观怒法。就是在发怒的时候,在旁边打开一双眼睛看着自己的怒,看着它。情绪一起来就看着情绪。这是个特别重要的东西,你掌握了这个东西,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危险。我们经常的危险,就在于自己情绪失控时作决策,做决定。

经过一定的训练,人是能够看到自己的情绪起来的。先深呼吸。吸气到肚子里,呼气再呼出来,在小腹的那个地方,丹田的那个地方,在转换呼吸的时候可以长一点。

在呼吸的时候,你冒出的念头,你看着它。有想法你能看见它。在有事没事的时候,用这个方法,在办公室里面,对自己的身体也很好。听课讲课之前也是这样。深呼吸时吸气到丹田里,呼气,肚子瘪了,全身舒展。自然的绵长的深呼吸要形成习惯。然后出现任何念头都看着它。这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当你有怒气的时候,要能于怒时第观其怒,“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看着这个怒,要马上忘记这个怒,要去观这怒气的源头。“于道亦思过半矣”,这样你就接近道的状态。

好多人因为长期的工作习惯,包括坐姿都不对,那样很容易疲倦。很多人的气色也不好。怎么养精神是很重要的。所以自治的一个方法,就是看怒,看着你的念头,看怒,这是第一个。涵养性情为公正的制怒法。

2.觉照免役(清源法)。

左右或以冷言中我,或以缓语赞人,其情态百端,一切皆当洞照。至于当官行事,凡吏书之言,决不可听,则我为彼役矣。

在调理自己内外情绪的过程中,了凡认为,左右或以冷言中我,或以缓语赞人,其情态百端,一切皆当洞照。洞照就是觉照,就是我刚才给你们的这个方法。闭上眼睛,呼吸,有个念头出来,看着它。我教会了你们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平时没事的时候,做一会儿,对我们身体会有好处。就是它这个觉照打开了。了凡这个方法他时时在用。他举人事的例子,我们来看。他说,平时左右部下,“或以冷言中我”,悄悄地说你的坏话。“或以缓语赞人”,或以缓缓的语言,不那么露骨的。这个缓语,古人讲有些人通这个道,小人就通这个道,叫缓语赞人。就是不是那么很急的露骨的话,什么部长啦,你多么英明呀。不那么露骨,他拍马屁拍到你最舒服的地方,正合适,你很受用。

过去讲明朝有个叫解缙的,很会拍马屁。有一天,他陪着皇帝朱棣去钓鱼。他也在那钓,鱼一条一条被他钓上来了,皇帝那边死活一条都钓不上来。一看朱棣的脸色不好看了,很生气的样子,解缙没说,“皇上息怒”,天子之怒那是很可怕的,而是说了另外一句话,弄得朱棣哈哈大笑特别开心。他说了什么话?解缙说:老爷子,“凡鱼不敢朝天子”,你是天子啊,他是普通鱼啊。凡鱼不敢朝天子,你钓鱼,那鱼怎么敢来呢?圣祖啊,你是“圣祖金钩只钓龙”,那龙才敢吃你的食,那小鱼不敢来。皇帝一听,不错不错,今天很开心。这叫什么?缓语赞人,别那么露骨。露骨其实大家都挺讨厌的。有人悄悄地说我的坏话,有人怀着目的不露声色地拍我的马屁,“其情态百端”,各种各样的情态在我面前一显现,一显现当照见,我一看就知道你小子要干什么!你们记住啊,包括你们平时交往,这个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包括你们女孩子,最近这个男孩子老来找你,又请你吃饭,又给你买东西,你得琢磨他想干什么,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生活中也是这样,风起于青萍之末,凡事都有来头。你不要认为那么简单,什么事情都有来头。你一个朋友好久没给你打电话,突然有电话来了:嗯,有事吗?没事。说半天,你听着,肯定有事求你。像我这样的人,有事求一个朋友,好久没有打电话了,打个电话,有事吗?我说没事。我还真不好意思说,我说没事。啊,行行。就过去了,觉得不好意思。但多数的人呢?聊一会别的之后,“孩子的事你帮忙”,真有事。所有的东西它都有缘由,一切的显相,都有背后的缘由,要照见它。“当官行事,凡吏书(秘书)之言”,周围的人,“决不可听”。这就是吸收了法家的方法。就是秘书的话不能随便相信,随便听。听则我为彼役矣。你听了之后,你就被他奴役,被他控制。有时候,要防范。

这是一个清源的方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怎么去打开一个觉照,对周围的人,一切的情形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这是敛过的一大方法。

3.纠正免偏(守中法)。

官员操守高洁,执法如山,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内心一旦有所好,就容易偏差。古来每见清官失之清,每以清高自标而误事者不少。这种情形有时候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了凡认为:

操守一节,稍知好亮能保全,但不可以廉炫人,亦不可因廉生刻。盖一清如水,大节凛然,皆吾本分之事也。

也就是了凡认为为官的品行和操守也要自治防偏。为官如果讲究自己的名节,“稍知好亮能保全”,稍微知道人要有个节亮,节亮就是高风亮节,能保全这个节亮就行。“但不可以廉炫人”,但是不要因为我廉洁我就炫耀,“亦不可因廉生刻”,也不可因为我廉洁,我就板正,事事非得做出个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样子。其实“礼之用,和为贵”,当官就是一团和气。越大的领导越和气,越小的领导越是摆谱,走路说话很有官相,这不是好事。我当年也有点官相,很年轻就当社长,心高而气不能沉静。

《金刚经》里佛问须菩提,“我得须陀洹果否?”如果一旦心执此相,就不是此位的真实了。所以,“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你有这个相,就是个假东西,就端在那儿。人一端在那儿了,其实很累的,就把身心糊在那个上面了。回不到内心,他肯定就很累。“亦不可以因廉生刻”,也不能因为廉洁而显得很刻薄,没有和气。“盖一清如水,大节凛然,皆吾本分之事也。”你像清水一样,坚守大节,这难道不是本分该如此吗?这个实际上在提醒官员,为老百姓做事,做点事情,我们廉洁一点,坚守原则,是我们本分之事,根本不值得炫耀。有一年高考的题目,叫一只母鸡下蛋了,母鸡承诺我不下假蛋,这就被社会认为是一个很高尚的行为。你母鸡下蛋,下真蛋,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所以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个东西,纠偏,任何东西都要保持一个中道,好事也要讲求一个中道,给它呈现出来。

4.权衡能免害(考量法)。

什么叫权衡能免害?这实际上是自治的一种自我考量法。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给我们安一个思维,我们没有打开的思维,经常会有一种习性。什么习性呢?这个事情一出现,我们就会往好的方面想。这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缺陷。了凡认为:

凡事不能有利而无害。事到手,即思其利害何如。果有益于生民、有裨于朝政者即行之,倘一时有利而或贻害于后,及害多利少者,皆不可轻举。

任何事情一出现,就要有一个判断,这个是为官自治的思维规律,就是凡事不能有利而无害,这是一个基本判断。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事情,最初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多数人会有意无意地忽视或不去想它的消极面。宇宙、世间万物皆如此。凡是有利必有害,都有两个侧面。所以,这句话看似平淡,实际上也是对我们思维的一种训练,也是日常为官的一个基本修养。《大学》里面有一句话:“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是,你特别喜欢一个东西,但是你要知道它的缺点在哪儿。特别讨厌的一个东西,这个时候要操练自己的情感,知道它有它好的地方。能做到这样的人很少。所以,再伟大的人也有反对者,再卑鄙的小人,也有自己的朋友。这是我们思维中一个基本素养,考量事务的一个基本素养。

所以,了凡具体教你如何去做。了凡里面有很多工作法。我曾经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的一个课题组组长专门研究过工作法,发现过去的“党委工作法”就有很多很实用的东西。了凡的文章好就好在不作虚论,它往往提供一个工具、一个方法,拿过来就能用。用的时候又解决了情和理的关系。我们有时候讨厌一些人,他空谈理论,一实干就不行。或者有一种人只知道扎扎实实去干,从来不去总结理论,两张皮。了凡是及理及事,事理相融。事理相融就不会办糊涂事,也不会有私心妄想。事在理中,理在事中。比如他说,事情一旦出现了,就要去克服自己情绪上的偏好,情绪失偏是我们每一个人情绪上的一个习性。孔子也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就是讲我们通常喜欢一个人就希望他很好,讨厌一个人就希望他不好。有些时候我们喜欢这个人的同时又讨厌他,怎么处理这个情绪?

在《大学》文本里面讲了一种智慧,就是系统的纠偏体系。我们经常有各种偏差。你比如爱自己的孩子,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不知其子之恶,不知其苗之硕”,我们人经常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坏,总觉得自己家的禾苗没有别人家的好。财产上总是很贪,总觉得家里钱不够。世俗一点讲就是“自己的孩子,别人的老婆”,自己的孩子越看越好看,越看越聪明。别人家的老婆越看越漂亮,总感觉自己的老婆不如人家的老婆好看。人心容易有这种偏差。所以,好而知其恶,喜欢他但是深刻了解他有另外的一面,也有不好的地方。这个恐怕是了凡自治思维里面看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的一件事。比如我们过年的时候会说“上天言好事”,会暗示自己情绪积极一点,不去想负面的情绪。但在做事面前却不要这样,做事面前你必须想这个事情的正反两面。有人觉得做事想坏的方面不吉祥,这是自欺欺人。这种考量思维应当成为我们为官的一个基本层面。尤其是你推行一个政策,你看上去对一般人是很好的,但实际上你可能是在伤害别人。

所以,《了凡四训》里面有一种特别精妙的理论,就是为善也有各种偏差。《了凡四训》言之甚详,我举其中的两个小例子。当年子贡在鲁国的时候,鲁国有一个政策,就是凡是在鲁国之外把在其他国家的鲁国的男仆女婢买回鲁国,国家会奖励你一点钱,比如说一个人奖励一百块钱,钱也不多,但是鼓励将一些被迫离乡背井的鲁国人带回家乡。这是很好的事情,所以有的商人或旅行的人就会赎买一批人回来。子贡呢是鲁国的大臣,他赎买人回来之后,不要国家的补助,他高风亮节,大公无私呀。孔子知道这个事情之后特别生气,说你这是伪善!看上去你是做了一个好事,实际上你是做了一个超级大的坏事。这是为什么?孔子说,你这么做日后就没有人敢向国家要钱了。这是一个善事,国家给一点补助大家也很开心。你不要钱了,你就置那些要钱的人以不仁不义之地,好像别人带人回来就是为了挣国家的钱。你这么做以后就会没有人再带人回来,这个政策就形同虚设,流浪在外的人就得不到国家的温暖。后来果然如此,没有人再带人回来,偶然带回来也不好意思向国家要钱。

相反,子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救了溺水之人,后来人家送他一头牛,子路就欣然接受了。孔子说,这好!以后鲁国溺水淹死的人就会少了。见义勇为做好事,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会鼓励大家去做好事,儒家文化向来就强调实事求是。

关于为善,需要智慧。“为善八辨”是了凡为善思想的精髓。也是儒家为善文化的一种理论总结。比如说,我们通常认为凡事要忍,要大度,但儒家不这么认为。儒家文化强调以直报怨,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我要让你长记性。你不以直报怨,你以什么报德呢?有人说以德报怨。孔子说:“于德何?”别人对你好你对他好,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也对他好,那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你回的这个好就显得廉价啦。所以,儒家说以直报怨。以直报怨能让对方醒过来。了凡里面举例说,当年明朝的宰相吕原退休回到乡下去住,一个地皮流氓跟他闹腾。“宰相肚里能撑船”,吕宰相不管他,不与他计较。这个人觉得宰相他都敢得罪,他长了胆了,后来杀了人要被行斩。这时吕宰相特别痛苦,他说我很惭愧,儒家以直报怨,我当时就应该制止他,让他长记性,他就不会沦落到杀人的地步了。所以,你以直报怨,是对别人的好。你害害羞羞的表面上是养着他的好,实际上你是助长他的恶。你有这个智慧,你才能去做这个好事。有时候你认为是做好事,却是在做坏事。

道家讲,“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这是《阴符经》里面的一名话。甚至对于自己的孩子,你认为是恩爱他,你越恩爱他,什么也不让他做,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你伺候他,扫地别干,洗碗别干,你就好好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多大成就,他就只会读书,日常的料理自己都不会。这样的孩子是个半残的孩子。像我家孩子,我们也只有一个孩子,洗碗、扫地我都让她干。洒扫进退应对之礼从小就要会,其实扫地呀、端水呀,练就的是让他存心,存其心的人就是有心的人,有心的人首先安全,做事也稳当。了凡也讲了很多存心之道。前面讲的“瞬有养,息有存”是一种高级的状态,在瞬间能回到存心的状态,让你立刻可以有一个清明的状态。这是对孩子一个很好的训练。我从小在家里面,来了客人,都要起身给老人给客人盛饭,已经养成习惯了,这是一个敬意,也不影响你的食欲。但是如果你自己养出来的孩子,你不用礼仪去教育他,你等于养了一头狼,你不知道他日后会怎样,他也不知道他日后怎么和人相处。所以,凡事我们都要有这个思维。《大学》里讲的,好要知道他的坏,坏要知道他的好。要用避免我们情绪波动的一种方式来判断。这个思量方法也是如此。

人为官当然是为民啦,有益于生民、有益于国家,国家和百姓其实是一回事。但是,在执行具体政策上各个时代不同,这两个方面一考量可以,就去做。“倘一时有利而或贻害于后”,如果为政只是一时有利,贻害后人,那就很可怕。为政一时有用,就是面子工程。据说现在有些地方官在一个地方干几年,要离开这个地方时留下一屁股债,走时老百姓都哭着不让他走。并不是说他干得好不让他走,而是因为他在任时做了很多的招商引资,几百个亿,他走后人去政息啦,没办法收尾。了凡从宝坻走,据说从早上到晚上都送不完,老百姓十里八乡张灯结彩,这是一种何等的荣幸!是老百姓发自心底的认为他好。所以,这个在内心里是不容易做到的。上面领导来检查工作,一是日常要过得去,眼前又要拿得出来,这是一个考量。有时不可避免的有一种冲动,要把面上的一时有利的一面呈现出来。这不是儒家的为官之道。

儒家的为官之道,讲究的就是实事求是。当年曾国藩为什么能起来?当时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一起在南京起义。赶上曾国藩的母亲去世,本来御令准许他回家里丁忧。八旗子弟多年涣散打不了仗,就准许地方发动当地的百姓练兵。曾国藩开头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老人去世儿子要尽孝道,另外他一个读书人没练过兵。后来他一旦承担了这个事情之后,他就开始练兵。他认为要解决洪杨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在水路上抑制,从武汉到南京,长江溯流而上,控制北京特别容易,洪秀全、杨秀清他们的船很快,所以一定要操练水兵。曾国藩当时就着手操练水兵,练习了大概两个月。皇帝着急了,让他赶紧去截住洪杨他们,因为皇帝总担心武汉一破,北京危急。在这个时候如果曾国藩应了皇帝的做法,听了皇帝的调遣,清朝可能就不在啦。曾国藩说,我的兵才练了几个月不能打仗,现在去打肯定失败或者胜算只有一二,再给我半年时间。那个时候皇帝给他下的诏书说,你面对君父大逆不道,你怎么就不听我的话呢?把曾国藩说得一塌糊涂,说你的心怎么对得起天地?!皇帝那个时候也没办法,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你们看《曾国藩全集》里面,曾国藩据理力辩,他那是真正的实事求是。他说现在出兵如同以卵击石,于国家长治久安无利,坚决不可,你皇帝说了我也不去做。到底是曾国藩练了半年以后,与洪杨武汉一役逆转了一时之势,最终扭转了局面。这样的人和人品,皇帝能不用吗?

所以,在你的工作中,你得不到领导一时的理解,但是,于心无愧、于民无愧、于上无愧,于领导眼前不好看,没有关系,事情总能说清楚。但要命的是我们很多人要把眼前弄得满脸的油光,去做一时有利的事。后人是要骂你的,包括我们建一些大型设施。当时觉得是多大的工程,好像是对老百姓有利,大家高兴就行。当时这一揽子计划,显得自己很有创新思维,我上来以后要怎样怎样干,老有这个思维。其实孟子说过一个观点,“所恶于凿凿之智”。古代的桌椅板凳没有钉子,就是用凿子凿一个孔给它对上,这是一个机械之心,是一个技巧。孟子说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为官治政不要动则谈创新。我当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提过这个观点,就是不能一味地创新。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新来一个官把前面的都否定,那是劳民伤财,要顺其势。当年鲧治水,他建大坝、堵水,结果大坝垮了淹死很多人。后来鲧被舜给杀了。鲧的儿子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顺其势而为,天下之事要顺其势去做,不是你想着法子创新去做,创新就算你眼前做得不错,后面遗患无穷。大禹就是导其势,没有凿凿之智,没有刻意的创新思维。

我们现在有时是创新过度,我经常在外面讲课,跟那些领导干部,尤其是高层,我说,有的时候较少的创新可能是好事,有些东西需要创新,有些东西不需要创新。有贻害,或者害多利少的事情,切不可轻易去做。

这是解决内与外的关系,因为外是一个影响,内是一个发动机,清洗你的发动机,打开你的觉照。不要因为周围的人而影响你的判断。不要因为你自己做了点好事,你自己就让它的好给暗示了。还要权衡利害,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这是内在的解决我们为政偏差的四个点。

三、克己爱民同一体

克己爱民,就是克制自己,仁爱百姓,参透百姓与我实为一体,这在执政的时候很有用,尤其是为官一任,这些东西都很有用。要在灵魂深处参透你和百姓是什么关系。看上去这是在讲政治,实际上也是在讲管理,也是在讲家庭之道。中国的文化中,治家之道、治国之道和治心之道,是一回事儿。包括中医里面,你看中医讲十二官相使,讲这个肝是决断之官,肝上出了毛病的人,肝淤的人,老是犹犹豫豫的。他受到压抑,他的气不顺,没宣泄。所以,肝不好的人容易发怒。肝不好的人他考虑问题考虑不清楚,他没决断的智慧。肝是将军之官,肝上有毛病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决断力的。

1.恩威并用,宁失不经。

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人一定是要恩威同时在用,对他好也要惩罚他。但是有些事情宁失不经,模模糊糊的东西宁可放过它。西方的法律也是这样,没审判之前不叫犯罪分子,叫犯罪嫌疑人,你就不能用犯罪分子的方法来对待他。人家只是个嫌疑人,你不能做有罪推定。你必须在审判后确定有罪才能这么做。了凡认为:

去一恶人,足贻地方之福,吾若为不去?然不可疾恶太严。吾宁失于不经,勿过刻也。

“宁失不经”,宁可放过一千也不错杀一个,这是中国儒家治理天下的一个基本点。

《孟子》里面讲过,当年舜也讲过,就是即便杀一个人能够取得天下,前提是杀一个人不是出自正义,那么,就是有天大的利益也不去干。所以,舜为什么从乡间一个普通百姓、乡野之民,成为一代帝王,一代贤帝?舜当年在一个地方住一小段时间,就会聚集一帮人,进而成为小乡镇,小国家。他有这个人格魅力。今天这个东西你掌握好了,你就会像舜一样。这不是什么秘密,舜的做法就是“闻善者拜”,他有一个吸引人的方法就是宽怀。

一个宽怀的人,你在他对面就觉得他很温暖。为什么我小时候像我们的大姨呀、乡下的老奶奶呀、姥姥呀,她那个形象一出现,你就感觉很温暖。《易经》里面讲“圣人出而万物睹”,你碰上一个很温润、很好的老师,圣人出来了,看见他如坐春风,好像坐在春风里面,春风拂面,仰仗时雨之化,好像干涸的地方下了雨,一下子就浸润进去了。所以,圣人坐在你对面,你就能看见自己,这就叫“圣人出而万物睹”。“云从龙,风从虎”,云出来了龙就跟着出来,风出来了虎就跟着出来了。过去乡下讲一阵阴风,可能随之老虎要出来,都是匹配的。圣人出来了,你身边光辉的一面就会被他映照出来。

有的人说我不善于说话,当众讲话不敢说,没口才,但一在有的场合,他感觉特别好时,变得能说了。为什么?这是他思想打开了。可能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他的心一下子静下来了之后,他本体一呈现,什么都有,比别人什么都不缺。这也叫“圣人出而万物睹”,就是一种场合能使你本来的面目露出来了。其实,我们大家本来的面目都是一样的,无欠无亏,只不过我们被后天的职位、身份给暗示了,我们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们的教育被老师贴上各种标签。你恢复你这个本来面目就可以了。所以,要宽容,一个宽容的人是一个温暖的人。中国的执政向来就主张宽容。孔子说“吾道忠恕而已矣”,向来对人忠厚,宽恕别人,而这样的人他很温暖。过去中国死刑犯十恶不赦,我们说就地正法。中国从来没有就地正法,就地正法那是革命时代的说法。再大的政治犯也要关起来,监狱里养着,秋后行刑。春天的时候不杀人,因万物以生机,秋天的时候再杀人。所以,当年了凡到宝坻,第一次去监狱里面,就把所有的卷宗都调出来,发现14个死刑犯其中有两个确实该死,证据确凿,另外12个是不确定的。经过他的一番教化、感染,跟上级做工作。中间他还发动这些囚犯跟着他一起忏悔,就是在监狱里做好事。他说上面不批准给你们改判,是因为你们自身德行有亏欠,你们就老老实实在监狱里做事,和睦相处,从自己改起,命运就改了。结果这些人后来基本上都被放掉了。你想想,他们以前可是死囚犯呀。

《易经》里讲过一句话,察见渊鱼者不祥,意思是你经过一条小河,你瞄一眼就知道里面有六条鱼。这说明你的观察力太锐利了,一个太锋利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你和朋友之间也是这样,你过分的察,看到这次我吃了亏你占了便宜,分得太细,这样的人没有朋友。不能太清,所以说“宁失不经”。

2.支俸廉洁,子率以正。

明辨自己与百姓一体,首先要过财物关。财物上很多人就把自己这个小我雕琢得很精细。了凡说:

澹泊是儒家风味,吾谨守之。日用支俸钱自给,勿得过五十文。

孔子讲过,“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你到一个地方去,底下人看着你闻风而动。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做一把手十几年,对此深有感觉。你一把手不敢干的事,底下就不敢干。你一把手在这儿连拿带吃,底下马上跟着就来了,而且变本加厉。所以,了凡说“淡泊是儒家风味”,儒家讲不要太奢华,“吾谨守之”,要守着这个。“日用支俸钱自给,勿得过五十文。”日常日用的支俸钱,不得超过五十文,包括接待费。不知道这“五十文”折合成现在是多少钱,应该是个很低的数。因为他来了以后就废除了各种形式陈列的支出,我们后面会讲到他这个具体方法。

3.不与民争,惠民为先。

与百姓一体,还要注意不要与民争利。传统社会,包括当下世界,都认为政府是民之父母,不是与百姓同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用物给钱平买,较常价稍优其值。宁使卖物者欺官,毋使官欺商人也。

凡事不和老百姓争,给老百姓一点好处。“用物给钱平买,较常价稍优其值”,多给点钱,让他们挣官方一点钱,不要官欺商人。我们知道,其实官方欺商人的多,过去官商结合就是官从商人那里去克扣。应该不与民争利。

4.威仪自重,民具而瞻。

当官有当官的礼仪,往那儿一站、往那儿一坐,正气凛然。《诗经》里讲,“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说师尹有当官的礼仪。威武、肃静、威仪,你出来必然有庄严之气。了凡深得此道。过去曾经有一个案子。说当时有两家不和,父亲那代结了仇。王家告李家把他闺女给杀了,还找来很多证据,盯住把李家作为嫌疑人。这个事情反复在告官,抓了,证据不足,放了;再抓再放,来回折腾。王家父亲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儿子接着告。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化,一人叫大本。了凡一到天津,调他们的卷宗来看。了凡往那儿一坐,王家弟弟大本一进来,了凡就问他:“你这个妹妹是死了吗?”特别神奇的一个事,后来大本回去他哥哥大化就问他,你怎么就招了呢?怎么就告诉他实情了呢?原来他妹妹没死,在临近的一个县城住着已经嫁人了,这是个诬陷。因为父代有别的仇,两代从爹到儿子一直咬这个人,很坏。老二说,我当时一进去看到一个人坐在那儿,端端正正,正气凛然,目光炯炯,他一句话说出来,我就自然而然说出真话来了。这就叫威仪自重。

古时的君子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有光风霁月的感觉。什么叫光风霁月?就如月光出来照到白雪上,光明磊落的感觉。有些人你一看到他,你就想说真话。我的一个学生,北大的高教授,有一次带了个企业家到我这儿来。企业家说,老师,一进来和您一握手,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下来了。他大概跟我谈了半小时,就热泪盈眶,就把他的创业史种种不容易讲出来了。他说很多年没哭了,就把心里话讲出来了。所以人与人是能相应的,你调出A模式,对方也会调到A模式。你是什么样的状态,实际上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在对方相应出来。所以大抵上讲,习惯讲假话的人,在我面前也会讲点真话。为什么?这是一个相应的过程,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嘛。不是不说,有时候是说不了。所以,了凡他特别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匹配性。

《中庸》里面讲过,“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君子,远远的你就想看他,近近的挨着他的时候,你不会觉得厌倦,总想和他在一起。这句话不就是谈恋爱的感觉吗?小女孩谈恋爱就是有点这个感觉,见到君子就有这个感觉。“望之也厉,及之也温”,看上去很严厉,很难接近,靠近呢又觉得很温暖,很温润。有修养的人就是孟子讲的“不言而喻”,即君子内在的修养到了这个层次,“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就是脸色发光,在脸上都很光鲜,背又很伟岸笔直,这个感觉到了四肢,四肢不用说就明白。

所以,圣人能践形色。董仲舒《春秋繁露》里讲,我们脑袋像天,无比的庄重,任何人一个乞丐的脑袋也是天。所以不要去侮辱人的脑袋,去打人头、扫耳光。你想想,其实你自观一下你的鼻子、嘴,这个是很庄严的像,每个人都有。我们要践形色,让自己的形色光华。我们不要践踏自己的身体。人身体的涵养到位了,他出来的东西自然而然不言而喻,不用说什么人家就相信你,你的形色就显现出来了。所以,了凡认为:

主威之道,不在刑罚,而在威仪。每日坐堂,必正衣冠,尊瞻视,虽祈寒盛暑,决不可亵服自便。(君子不重则不威,威仪)

体现威严之道,不在用刑罚,而在你的德行所外显出来的威仪。“每日坐堂,必正衣冠,尊瞻视。”什么叫必正衣冠,尊瞻视?孔子讲,“出门如临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但凡你内心有了这种敬意,出门前就会像要见重要宾客一样好好收拾一下。如果你出门头发油渍渍的,扣子不齐,衣服很脏,鞋到处是土,油掉到裤子上,这种人你一看就知道他的品位:他的生活还有他的感觉,他是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自己稍微修饰一下容貌,是对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对生活没有希望了,一个是着装,一个是家里的东西乱七八糟不收拾。看一个人首先看他办公室,一看他办公桌就知道他最近发生什么了。他的办公桌堆的文件有时候甚至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要么他快要离任了,要么他要下台啦,要么他过去在一个有权的地方,现在到了一个有闲无职的地方。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你说出他的近况他会说,你怎么知道的?大师呀!什么大师,其实相就是性呀。

心物一如,心和物是一回事儿。以物证心,所有的事都能看出来。正衣冠,把帽子都戴好了;尊瞻视,不斜瞻视。孟子讲,人“心正则眸子亮也”,心正的人眼睛是亮的,看人也是正眼的。心不正的人“眸子眊焉”,就是眼睛来回躲闪,不正面看你。尊瞻视,就是正常看,正常沟通。正常人彼此看一眼没什么。但如少年时喜欢某个女孩子,就不敢看她,就悄悄看、偷偷看,心里有东西呀。

“虽祈寒盛暑,决不可亵服自便”,即使特别冷或者特别热的时候,你也要穿着官服,不可能你在那儿穿着背心审案子。过去也很热呀,你看着一个县官穿着背心在那里审案子,滑稽不滑稽呀?他不会这样。《论语》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内心庄重,就有一股正气。

后面这三则是讲在跟老百姓的关系中如何自治,我把这12条给归了三大类。了凡为什么当时要讲12条?为什么可以这么分类,他是有考虑的,善于挖掘就能看出来。

了凡的自律,不光要治理自己,还要养自己。我们下章看如何养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