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铸”,认识战争与和平

认识“铸”,认识战争与和平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为了便于书写,将“铸”字的两部分“金”旁和“寿”旁都分别做了简化,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楷书中的“铸”字。可见,“铸”的本义是熔炼金属浇制成器,后来引申出“陶冶”、“培养”等义来。古代社会中,人们的“铸”不外乎两种——祭祀之器与战争之器,很多的祭祀也与战争有关。了解“铸”甲销戈的智者,为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也以平和的心去面对争执呢?

【字源】

铸,销金也。从金寿声。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汉字履历】

史记·封禅书》:“黄帝作宝鼎,象天地人。”《墨子·耕柱》:“昔者夏后启使蜚廉折(采)金于山川陶铸于昆吾。”这些历史记录都说明了我国早在夏朝或夏朝之前便已经出现了铸造技术。但“铸”字在甲骨文中很少出现,直到进入青铜时代以后,才有了“铸”字。

在最早的金文里,“铸”的字形构成非常清晰,由四个独立的部分构成:手、鬲、火和皿,整个字形像是以“双手”把“鬲”(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陶制炊器,宽口,圆身,三足空心。商周时代,开始用青铜制造。)放到“火”上去熔炼金属以铸成器“皿”。在稍晚的金文中,“鬲”下的“火”已经省略掉了,转而以“金”做意符,以“畴”做声符,字形大大繁化了。而战国时代的金文“铸”字,则又趋于简化:“双手”和“鬲”都不要了,只留下了“金”旁和“畴”旁,并将“皿”变而为“口”,实际就是“金”旁“寿”声了,已变为形体字。以这个时期的“铸”字为基础,发展出了后来的小篆、隶书和繁体字,形体都与其基本一致。后来,为了便于书写,将“铸”字的两部分“金”旁和“寿”旁都分别做了简化,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楷书中的“铸”字。《说文解字·金部》:“铸,销金也。从金寿声。”可见,“铸”的本义是熔炼金属浇制成器,后来引申出“陶冶”、“培养”等义来。

【字里乾坤】

古代社会中,人们的“铸”不外乎两种——祭祀之器与战争之器,很多的祭祀也与战争有关。在那些战火纷飞的时代,过度的死伤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经历了无数次的交锋之后,在战争与和平之间,人类很明智地选择了后者,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明智的人们却再次陷入迷雾之中。所有的问题都不会只有一种解决的办法,但在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面前,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会选择激烈的方式,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了解“铸”甲销戈的智者,为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也以平和的心去面对争执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