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跌宕起伏的高考经历

跌宕起伏的高考经历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1966年高中毕业,记得我填写完高考志愿后的一个星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取消高考。这场突来的“狂风暴雨”,瞬间浇灭了我的高考梦想。1967年7月的一天,已待业在家的我接到了去农村插队落户的安置通知。一次,有消息灵通者告知不久国家要恢复高考制度了。他说公社招生办公室告知,考生报名年龄限制到1947年7月1日后出生的人。统考三天后在柴桥中学举行。

马鑫康

我有幸参加了1977年12月的高考,并被宁波市师范专科学校录取,从此告别了八年的插队落户生涯,实现了求知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当时报考、考试、录取过程中交织着的成功与失落的经历,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是民间所说的“老三届”中最老的一届,即1966年高中毕业生。我们这一代其实都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从小接受的是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一直实践着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生活。直到1966年高中毕业,记得我填写完高考志愿后的一个星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取消高考。这场突来的“狂风暴雨”,瞬间浇灭了我的高考梦想。不久,全民卷入“文化大革命”,我也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成为红卫兵,组织批斗会,并到处串联取经。

1967年7月的一天,已待业在家的我接到了去农村插队落户的安置通知。于是,我离开了当时号称“小宁波”的柴桥镇,到离家约8公里的霞浦公社林大大队第四生产队插队落户。其间学劳作,挖河道,造水库,筑海塘,翻山越岭搞测绘,长途骑行去代课,尝尽生活艰辛,真可谓脱胎换骨。继而结婚生子,俨然已成为广阔天地中绣绘地球的一分子。农闲节日我还是常回柴桥老家小住,并与同学、朋友小聚。俗话说时间飞逝,岁月易过,一晃到了1977年。一次,有消息灵通者告知不久国家要恢复高考制度了。但说实在话,这对我已不如十年前有吸引力了,因我已为人父,且在林大大队开办的林大橡胶制品厂跑外勤,我想还是安心在厂里工作,多挣工分养家糊口为好。

有一天,正在厂里忙着生产的时候有人告诉我,霞浦公社已在霞浦街上张贴布告,开始高考招生报名,据说年龄范围为“老三届”开始到1977年刚毕业的初、高中学生为止。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很高兴,国家教育开始步入正轨,不再是只要出身好即使“交白卷”也能上大学。后又感到担忧,担忧的是自己已年过三十,儿子也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妻子又有孕在身,家里负担不轻,况且这次考生集聚了近十一届初、高中毕业生,而自己又是年龄最大的,怕很难在考试中胜出。继而想到自己在高中期间各科学业基础还算比较扎实,不去尝试一下又觉得心有不甘。晚上,我回柴桥征求家人意见,并与老同学们商量,他们都鼓励我去报考。自己也感到这是一次离开农村、为孩子们的将来创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机会,决不可自行放弃。于是,第二天一早就骑自行车到霞浦公社招生办报了名,填了表格,交纳了报名费。再回到柴桥老家,翻箱倒柜,找出了高中的数理化课本,竟还齐全。

因报名人数实在太多,考生要先参加初考筛选[1],然后择优参加正式高考。我带了全套数学课本回林大,计划一天一本书,三天完成复习,晚上回柴桥复习物理、化学,并去柴桥中学听两节理化辅导课。当时距离初考时间只有五天,说实在也有点信心不足。然而让人不舒服的是,就在初考前一天,在林大大山小学教书的徐昌贤老师来到我的办公室,见我正在认真看书、解题,就笑侃道:“老马,恭喜你已被保送,不用考试了。”说完,退回了我交的报名费。我被他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是什么意思。他说公社招生办公室告知,考生报名年龄限制到1947年7月1日后出生的人。我虽是66届高中毕业,但是1947年2月出生。这无疑是当头一棒,打得我很无奈很失落。我真有点想不通,既然招生通告上明确说只要是从未参加过高考的“老三届”毕业生均可报名,为何还要再在同一届学生中区分年龄段呢?好吧,既然不让参加考试,那就算了,反正已经享受过喜悦了。于是又把书全锁进办公桌,着手准备出差事宜。下午回柴桥购买好去上海的轮船票,第二天要出差去上海、丹阳、镇江与业务单位签订合同。

古人说好事多磨。就在我对高考不再牵挂,一心争取多订些生产业务时,幸运又一次降临。那天,我刚与丹阳汽车配件厂订立完加工合同准备离开时,门卫师傅进来询问,有没有一个姓马的宁波人在厂里。我说:“我就是,有什么事吗?”他说,有你一份电报。我忙拿过来看,原来是厂长陈亚根发来的,电文为“又可参考,有意速回”。当时通信条件差,长途电话又很难接通,这样的电报可能要发三份到不同的单位才能找到我。既然电告有意速回,那就先回去。我向对方说了此事,大家都说祝我成功。我立刻奔向汽车站,打算乘汽车到火车站。然而下午仅有的一班发往火车站的汽车已开出。我当机立断,乘上去常州的汽车,因常州火车站的列车班次相对多些。果然,我一到常州车站就买到开往宁波的票,只是须经上海、杭州两次转乘。在这两个车站中转时,我都不出站,等有开往宁波的火车经过时,就拿着电报直接与乘务员沟通。也算比较顺利,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宁波,中午赶到了霞浦林大。原来是接公社招生办通知,66届高中毕业生均可参加高考,上次报名后被退回的均可参加,且免去初考直接参加统一招生考。

统考三天后在柴桥中学举行。我当天下午即去霞浦公社招生办拿准考证。这时初考合格名单已公布,我和我的好几个同学都榜上有名。第二天去柴桥中学听了一节物理辅导课,熟悉了一下考场,第三天在家翻阅一下有关时事政治的复习内容,第四天就匆匆上阵,在柴桥中学参加了令人难忘的高考。高考结束后,我就回林大厂里上班,等待着发榜。可能是因为复习时间实在太少,加上毕业已有11年,临场发挥亦不是很好,也可能是当时政策方面的原因,我没有被录取。事后家人和同学好友们都安慰道,听说明年还要招生,你还可参加一次,只要努力复习半年,明年还是有希望的。

转眼就到了1978年元旦,过完元旦后我又去上海、江苏开展业务。因我父亲在上海工作,所以我趁便去看望他。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那天我刚到父亲处吃晚饭,里弄的公用电话管理员就在楼下喊我父亲。他下楼去接听,回来后说,你妈来电话通知,叫你快回柴桥,有事等你决定。我也不知是什么事情,于是匆匆忙忙赶往火车站买了当晚回宁波的票。一夜担忧,终于在第二天中午回到了柴桥。原来是双喜临门:一是小儿子于1月8日顺利出生,要登记户口等我取名;二是县招生办史老师召集柴桥、郭巨两地落榜生开会。幸亏回来及时,赶上了这一次约谈会。事后知道是宁波市计划在宁波、舟山两地扩大招收一批师范专科生,设语文、数学两个专业班,共计160名大专生,以解决两地中学师资不足问题,为此征求第一批落榜生意愿。对我来说,上大学是完成了梦想,而在宁波上师专更是合意,离家近便于照料,毕业后又不会远离镇海,而且师范生有伙食补贴,也可解决些经济困难,实在是件大喜之事。就这样我当即填好表格,然后回家等候佳音。

春节后,我又回林大厂里上班。直到4月的某一天,邮递员送来一份宁波市师范专科学校东胜路分校数学专科的新生录取通知书,我成了恢复高考后进入高校的幸运儿。

从报名参加考试到退回报名费不予参加,从电报告知速回参加高考到名落孙山,再到扩招入学梦想成真。这就是我的1977,跌宕起伏的高考经历。

马鑫康 柴桥成人学校退休教师

【注释】

[1]此场考试正式名称为“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文化水平审核”,宁波地区的考试时间为11月20日上午,考语文、数学两科。——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