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谒山(一)

谒山(一)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陈贻焮说:“这诗当是登山见日落、水流、云生,因伤流逝、悲迟暮而生出的非非之想。题名‘谒山’,可能指朝谒名山。”这奇想即因日落水去云归所触发的时光流逝之恨而产生。这首诗前两句以日落、水去、云回提出时间不能留驻的矛盾。也是因春期迟迟,春物摧折,而幻想勾芒娶青女,以使春色常在。

从来系日乏长绳(二),水去云回恨不胜(三)。欲就麻姑买沧海(四),一杯春露冷如冰(五)。

(一)陈贻焮说:“这诗当是登山见日落、水流、云生,因伤流逝、悲迟暮而生出的非非之想。题名‘谒山’,可能指朝谒名山。”(《唐诗论丛》二七二页)

(二)傅休奕《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句用其意,喻时光的流逝难以挽回。说“从来”,正说明这是古往今来使一切志士抱憾不已无法解决的老问题。

(三)水去:水的流逝。《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云回:云归,形容日暮时烟霭笼罩的景色。胜:禁受。句意谓望见日落时流水东去、云烟屯聚的景色,益发触动时光流逝之恨,感到难以禁受。

(四)麻姑:神话中女仙。《神仙传》:“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里因麻姑三见沧海变为桑田而认定沧海属于麻姑,转出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的奇想。这奇想即因日落水去云归所触发的时光流逝之恨而产生。在诗人意念中,“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最后都汇集到时间的“沧海”,则买下“沧海”也就控制占有了全部时间。

(五)紧承上句,谓正想向麻姑买沧海,忽见浩淼的沧海已变为一杯冰冷的冰露。言外见沧海又将变化为桑田,时间的流逝无法控制。

这首诗前两句以日落、水去、云回提出时间不能留驻的矛盾。第三句企图以幻想形式(买沧海)解决矛盾,“欲就”二字,上下承转痕迹显然。末句则因沧海又变杯露而更感到时间之不能留,幻想终归破灭。作者《赠勾芒神》说:“佳期不定春期赊(迟),春物夭阏(摧折、遏止)兴咨嗟。愿得勾芒(春神)索(娶)青女(霜神),不教容易损年华。”也是因春期迟迟,春物摧折,而幻想勾芒娶青女,以使春色常在。旨意、构思都与本篇近似。就想象的曲折新奇说,本篇似更胜一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