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诫兵第十四

诫兵第十四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汉郎颜驷,自称好武,更无事迹。颜忠因党附楚王而被杀,颜俊因谋反割据而被诛,颜氏家族中至今为止,节操不清白的也只有这两个人,他们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国之兴亡,兵之胜败,博学所至,幸讨论之。妻子彭氏将丈夫的牙齿埋掉,将坟墓称作“齿冢”。李颙家中十分贫困,彭氏为了抚养儿子,可谓是历尽了艰辛。

【原文】

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为业,遍在书记。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秦、汉、魏、晋,下逮齐、梁,未有用兵以取达者。春秋世,颜高、颜鸣、颜息、颜羽之徒,皆一斗夫耳。齐有颜涿聚,赵有颜冣,汉末有颜良,宋有颜延之,并处将军之任,竟以颠覆。汉郎颜驷,自称好武,更无事迹。颜忠以党楚王受诛,颜俊以据武威见杀,得姓已来,无清操者,唯此二人,皆罹祸败。

【译文】

颜氏的祖先,本来在邹国、鲁国,有一分支迁到齐国,世代从事儒雅的事业,都在古书上面记载着。孔子的学生,学问精深的有七十二人,姓颜的就占了八个。秦汉、魏晋,直到齐梁,颜氏家族中没有人靠带兵打仗来取得显贵的。春秋时代,颜高、颜鸣、颜息、颜羽之流,都只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齐国有颜涿聚,赵国有颜冣,东汉末年有颜良,东晋末年有颜延之,他们都担任过将军的职务,最终命运都很悲惨。西汉的侍郎颜驷,自称喜好武功,却没有见他干出什么功绩。颜忠因党附楚王而被杀,颜俊因谋反割据而被诛,颜氏家族中至今为止,节操不清白的也只有这两个人,他们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原文】

顷世乱离,衣冠之士,虽无身手,或聚徒众,违弃素业,徼幸战功。吾既羸薄,仰惟前代,故寘心于此,子孙志之。孔子力翘门关,不以力闻,此圣证也。吾见今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大则陷危亡,小则贻耻辱,遂无免者。

【译文】

近代遭逢战乱,一些士大夫和贵族子弟,虽然没有勇力习武,却聚集众人,放弃平日清高儒雅的事业,想侥幸猎取战功。我身体瘦弱单薄,又想起过去时代姓颜的人好兵致祸的教训,所以就无心去求取战功,仍旧将心思放在读书上,子孙们对此要牢记在心里。孔子力大能推开沉重的国门,却不肯以此闻名于世,这是圣人给我们做的榜样。我看到今世的士大夫,稍微强壮一点,就将此作为资本,但又不是用它来披铠甲执兵器以保卫国家,而是身着武士之服,行踪神秘,卖弄拳勇,结果重则陷于危亡,轻则留下耻辱,竟没有谁能逃得过这样的下场。

【原文】

国之兴亡,兵之胜败,博学所至,幸讨论之。入帷幄之中,参庙堂之上,不能为主尽规以谋社稷,君子所耻也。然而每见文士,颇读兵书,微有经略,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诖误善良;如在兵革之时,构扇反复,纵横说诱,不识存亡,强相扶戴: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诫之哉!诫之哉!

【译文】

国家的兴亡,战争的胜败等问题,当你们的学问达到渊博的时候,就可以去细心加以研究了。在军队中运筹帷幄,在朝廷里参与议政,如果不尽力为君主出谋献策,商议国家大事,这是君子的耻辱。然而我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文人,稍微读过几本兵书,略微懂得一些谋略,生活在太平盛世,他们就窥视宫廷,稍微有一点事就幸灾乐祸,并首先起来作乱,牵连贻害贤良;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就勾结煽动众人反叛,无所顾忌,四处游说,拉拢诱骗,不懂得存亡的形势,拼命相互扶植拥戴:这些都是招致杀身灭族的祸根。要引以为戒啊!要引以为戒啊!

【原文】

习五兵,便乘骑,正可称武夫尔。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瓮也。

【译文】

熟练五种兵器并擅长骑马,方可以称得上是武夫。但是当今的士大夫,只是不肯去读书而已,却自称武夫,事实上不过是酒囊饭袋而已。

【评析】

颜氏并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也没有想让子孙从书中求得“颜如玉”或者“黄金屋”,他所有的只是对儒业的满腔热情。他所说的“诫兵”,其实就是反对子孙弃文尚武,投笔从戎。颜氏告诉子孙历史上姓颜的多以儒雅知名,喜武的则毫无成就,甚至没有好结局。颜氏将“用兵”看作“儒业”的对立物,他主张“诫兵”也只是表明他对“儒业”的热衷。他不想让子孙因“用兵”而放弃“儒业”,希望子孙能够继承颜姓家族不热衷“用兵”而崇尚“儒业”的传统。

古人对儒业向来都是很推崇的。李颙,清朝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名士,在关中一代极为有名,和当时的黄宗羲、孙奇逢并称清初的三大儒。李颙成名后,曾应邀到江南的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讲学,所到之处,求学者云集。他返回陕西后,常州的延陵书院画了他的肖像,以寄托对他的思念。

晚年,他居住在陕西富平,闭门谢客,一心钻研学问,除了当时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来访,他破例与之交往、热情款待外,其余客人一概不见。他不肯应清廷征召而出来做官,多次婉拒。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西巡,曾召见李颙,想要他出来做官。李颙不肯应召,派他的儿子李慎言到康熙帝的行宫,陈明不出来应召的情由,并将自己的《四书反省录》等著作送给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也被其行为感动,御书“操志高洁”四字褒奖他。

李颙父亲早逝,家中十分贫穷。他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变成一个著名的学者,与早年其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当李颙尚年幼时,他的父亲李可从在明朝任官。这时适逢张献忠起义,李可从奉命跟从巡抚汪乔年去讨伐。临走之前,他将自己的一颗牙齿拔下交给他的妻子,对她说:“如果战败了,我将死于沙场上,你要好好教育我们的儿子!”后来果然战败,李可从也死在了战场上,遗骨都没有能够运回家。妻子彭氏将丈夫的牙齿埋掉,将坟墓称作“齿冢”。彭氏悲愤之余,暗下决心,不辜负丈夫的遗愿,让儿子努力攻读,把他培养成才。

李颙家中十分贫困,彭氏为了抚养儿子,可谓是历尽了艰辛。一个穷苦的寡妇,仅仅凭着把孩子培养成才的信念,咬紧牙关苦苦支撑着。旁人见他们母子俩无依无靠,生活没有着落,便纷纷劝彭氏道:“与其这样贫困,不如让你的儿子干活来养活家吧。”还有的人更加热心,要介绍李颙到县衙里去当差,以解决这对孤儿寡母的生计。可是对于乡邻们的好心,彭氏都一一谢绝了,她坚持要儿子跟从老师读书。但是由于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所以没有一个老师愿意收下李颙这个学生。

彭氏对儿子说:“有经书在,何必一定要找老师呢!”于是,她就亲自教儿子读书,每天将忠孝节义之类的事情讲给儿子听,督促儿子好学上进,向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看齐。

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极其艰辛,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没有吃的东西,但是他们却照样处之坦然。在母亲的教育下,李颙不仅安于贫困,而且养成了高尚的节操。他超凡脱俗,以昌明理学为己任。人家送东西给他,尽管家中很贫困,他也不肯接受。有时送过来、送回去,往返十来次,最终还是不肯接受。有人劝他说:“互相交往赠送礼物,即使是孟子这样的圣人,有时也不拒绝。”李颙回答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凡事都不如孟子;即使这一件事不遵照孟子的家法去做,也绝对没有什么害处。”

正是因为有母亲彭氏的悉心教育以及李颙本人的择善固执,自觉地砥砺情操,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儒学大家。

颜氏在文中提到一些人想侥幸获得战功,所以放弃自己平日的事业,他们身体稍微强壮一点就觉得自己有尚武的资本,但是用此资本来保卫国家的人却微乎其微。他们就是逞弄拳脚,结果有的丧命,有的受辱,没有人能躲得了可耻的下场。这些人放弃儒雅事业的教训是惨痛的,所以颜氏坚持自己并要求子孙一定要把心思放在儒雅的事业上,千万不要“违弃素业,侥幸战功”。上述故事中李颙的母亲家境都到了几乎揭不开锅的地步了,还谢绝旁人的好心,不让儿子去县衙当差;没有老师肯教儿子读书,自己就担起这个重任,她一心想让孩子做学问,坚决不走其他的途径。李颙最终能成为在儒学领域有影响的人物,除了他对儒雅的事业很坚定的热衷外,与其母亲看重儒雅事业也是分不开的。

颜氏主张“诫兵”,但是他目的是为了子孙不要热衷于“用兵”,而要崇尚“儒业”,因此,他并不反对子孙研究战争胜败这一类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是持支持态度的。他说:“国之兴亡,兵之胜败,博学所至,幸讨论之。”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一旦得到重用,就得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不然的话,就无法做到尽职尽责了,那将是君子的耻辱。但他同时又告诫子孙,千万不能掌握了一点军事知识就仿效那些居心叵测的文士,自恃略知兵书,就参与兴兵作乱而招致杀身灭族之祸。颜氏考虑问题实在是周密到位,不得不让人赞叹。

在需要个性化人才,或者说是特殊化人才的今天,孩子要学什么,从事什么,似乎不是很重要,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适当的建议指导,进行适时地督促。而不必像颜氏那样要子孙从事“儒业”,不要热衷“用兵”。在今天看来,如果孩子对军事感兴趣,就可以向这一方面培养,不一定非得专门学习汉语言,当然,基础还是要打好的。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古人对做学问的态度,学习他们树立目标后就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