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子的静因之道

管子的静因之道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子两千六百年前提出的处世之道,到了今天还有没有借鉴意义?我在前面讲过《心术》包含了《管子》基本的哲学思想,在最后一段提出了“静因之道”。所以要讲处世,就不得不去深入了解《管子》的静因之道。如此,君子才能做到“恬愉无为,去智与故。”“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前面所说的就是静因之道。接下来再看管子后人是如何解读这段经文 的。

第四讲主要讲《管子》的处世之道。无论在盛世,还是在乱世,应该如何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社会?管子两千六百年前提出的处世之道,到了今天还有没有借鉴意义?先看《心术上》的最后一段。我在前面讲过《心术》包含了《管子》基本的哲学思想,在最后一段提出了“静因之道”。这里的“道”不是指“本体”,而是方法,即用静因的方法来对待一切事物。所以要讲处世,就不得不去深入了解《管子》的静因之道。这个思想跟道家思想渊源很深。然后,我们主要讲《宙 合》。

【经六:第764页】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怵(诱惑)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伪诈)。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刚愎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契合)之。静因之道 也。

这一章不容易理解,但如果真的掌握了,对做人处世非常有帮助,可以改变你整个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的方式。“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为什么有死刑?因为人怕死。反之,人不怕死就没必要用死刑去威慑他了。“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可以使人得不到利,让他没有钱,让他破产,让他失去权力,让他名誉扫地,用这些来威胁他,是因为人都好利,喜欢钱,喜欢权,喜欢名。真正的君子正好相反,不会被他喜好的东西所诱惑,也不会被他厌恶的东西所胁迫。人不怕死,别人就没法用死来威胁他;不好利,别人也就没办法用破产罢官来威胁他。这就是平时讲的“无欲则刚”。如此,君子才能做到“恬愉无为,去智与故。”“恬愉”就是平常讲的淡泊,无为,没什么东西非要得到不可;“智”,小聪明;“故”,世故的故,有圆滑、伪诈的意思,就是要丢掉虚情假意、老谋深算那一套。既然君子“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淡泊无为,这一套就不必要啦。你不去主动算计别人,别人也会找上你。事情来了怎么办?“其应也,非所设也”,事情来了,不是事先设定好一套方法去回应。“其动也,非所取也。”有所行动,并不是要求得到什么。用现在的话说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顺其自然,按事情本来的逻辑采取应付的行动。“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过”和“罪”往往是因为刚愎自用,或者是立场摇摆,没有自己的“执一”,没有自己做人的根本,人云亦云,哪里有利就去追,看到别人在某个行业赚钱了,也跟着去做,也不管自己能否做得到。“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所以得道的君子,他处世就好像自己什么都不懂一样,没有一套先验的东西。用佛家的话就是没有“所知障”。人犯错误往往是在自以为熟悉的事情上。比如开车,刚学开车的人不容易出交通事故。出车祸的往往是开了一段时间,自以为已经开得很好了,结果出事故了。什么道理?任何事情熟悉之后就有了“所知障”,以为什么都清楚明白,结果碰到环境变化,仍然按照以前所设定的方式做事,就犯错了。所以管子教你做人平时要“若无知”,每件事情都像不知道一样,每次都从头开始认真做,这样才不易犯错。“其应也若偶之”。应对一件事物,要与它契合,而不是让事物来契合自己,这样才不易犯错。事情发生了,时空条件在那里,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而不是要事物的时空条件因你而改变,改变成你事先设定和想象的那样,那是不可能的。前面所说的就是静因之道。接下来再看管子后人是如何解读这段经文 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