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欲速则不达和见小利则大事成,这两句话已成为中国人的习语,意思十分明白,用不着多解释。“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对于欠发达地方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心智和素养,是义乌人从事商务活动中最重要的经营之道,从而使义乌人经商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的经商故事是那样的富有人生哲理。当然,并不是说要四平八稳,重点还在于“欲速”的动机和目的上,在不能见“小利”上。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第十三·十七章》

欲速则不达和见小利则大事成,这两句话已成为中国人的习语,意思十分明白,用不着多解释。问题在于,盲目地追求速度与急功近利,不知坏了多少事,贻误了多少发展机遇。

世间所有的事,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就是要尊重事物发展所必须的、并且是不能超越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在执政上。所以,古人还说:“为政欲速非善政,为学欲速非善学……”。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对于欠发达地方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加快发展,让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尽快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这当然很好。但是,不能因为发展慢,不能因为见效迟,就违背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来规律,特别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短视小气。这话说起来容易,要做到真是太难了。2006年7月《光明日报》上,有两篇关于“义乌现象”中商业文化的再解读,题目是《让辩证法融入每一个商机》,其中就有孔子这两句话的意思在里边。这里摘抄其中的一段:

“义与利”

对于一个商人而言,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但义乌人在追逐利润之外,还有更高远的目标。在他们中间,有一个共同的信奉,就是:我要赚钱,先要让人赚钱。许多成功的义乌人都有这样一条不容忽视的经验:先有信,次有义,最后才有利。

“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敛财大丈夫”。义乌商人总是千方百计先让进货老板赚钱,等老板赚到了钱,他才会回过头来继续买你的货,进而让你赚得更多的钱。“骗能骗一次,不能骗一世”。(其中例举了一个做相框生意的老板龚品忠,当得知他的一个非洲客户在海运相框途中遭遇风浪,由此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后,主动为这个非洲商人承担一半损失,最后成为莫逆之交的故事。)

龚品忠认为,他的公司当时虽然有所损失,但由此树立了良好的信誉。讲义,不会有直接的效益,但却迟早会体现其效益,义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会给人带来意外丰厚的回报。

“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这种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心智和素养,是义乌人从事商务活动中最重要的经营之道,从而使义乌人经商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的经商故事是那样的富有人生哲理。毫无疑问,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义乌商人,他们虽然没有文凭,没有学历,但充满朴素辩证法的商业文化深入他们的骨髓,融入他们的血液,使他们拥有了许多独特的秉性,而这种秉性则是他们在商战中屡屡制胜的原因。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绝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孔子这里强调主要是从政的理念,要着眼关键,看大处、看远处。当然,并不是说要四平八稳,重点还在于“欲速”的动机和目的上,在不能见“小利”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