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早的无产阶级革命诗集

最早的无产阶级革命诗集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革命诗集,是郭沫若的《恢复》。此集中的作品,大都写于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最为严重的岁月里。与《女神》《星空》等诗集相比,诗集《恢复》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无产阶级人民革命的立场和血债血偿的决绝态度。《恢复》是诗人在革命斗争洗礼中,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思想升华,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深入发展的突出成就。然而,《恢复》思想上的巨大成就,从某种程度上则降低了郭沫若诗作的艺术水平。

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革命诗集,是郭沫若的《恢复》。1928年3月列入“创造社丛书”第二十三种,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初版印行。

《恢复》收《述怀》《怀亡友》《黑夜和我对话》《归来》《诗的宣言》《我想起了陈涉吴广》《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如火如荼的恐怖》《电车复工了》《战取》等诗,计二十四首,是郭沫若继《前茅》之后的第五本新诗集。此集中的作品,大都写于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最为严重的岁月里。当时,诗人身染斑疹伤寒,住进上海的一家医院。在大病恢复期间,诗人的感兴勃发,在病床和籐椅上草就而成。此时中国大地腥风血雨,哀鸿遍野,反动派对革命者工农大众的残酷镇压,深深震撼着诗人的心灵。然而,此时的诗人已摆脱了“女神”时代的狂躁、“星空”时代的伤感和“瓶”时代的缠绵。经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实际斗争锻炼,经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滋养,诗人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变得比以前更加成熟,更加深沉,也更加坚定。革命低潮的暂时失利并未摧毁诗人的斗志,反而使他唱出了更加高亢嘹亮的革命战歌。

与《女神》《星空》等诗集相比,诗集《恢复》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无产阶级人民革命的立场和血债血偿的决绝态度。在名作《我想起了陈涉吴广》中,诗人以陈涉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反抗封建暴政的历史为题材,进而联想到大革命前后中国人民的悲惨地位和他们不得不奋而反抗的命运。诗人大胆地指出,造成这无数痛苦和悲惨的真正根源,在于中国出现了“无数的始皇”,“外来的帝国主义者和他们豢养的走狗,军阀、买办、地主、官僚”。诗人将“工人领导之下的农民暴动”,称为“我们的救星,改造全世界的力量”。可见,此时的诗人,已着眼于描写现实斗争,并将自己的诗情融于人民革命的广阔天地之中。

与诗人以前的诗集相比,《恢复》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现实主义因素明显增强。冷峻激切的写实笔法,基本代替了飘浮在空中的狂思遐想;乐观无畏的革命斗志代替了忧郁低徊的个人情调。当诗人看到大革命惨遭失败,“眼前一望都是白色”时,他并不觉得恐怖,反而坚信寒冬后革命的春天即将到来。他激昂地宣称:“要杀你们就尽管杀罢!你们杀了一个要增加百个:我们的身上都有孙悟空的毫毛,一吹便变成无数的新我。”(《如火如荼的恐怖》)他乐观地坚信:“不管目前的斗争是失败,还是成功,我们终会得到的是最后的胜利!”(《电车复工了》)然而,此时的诗人已不再像《前茅》中那样过于狂热地呼喊空泛的口号,他从血淋淋现实中走来,清楚地认识到革命的艰难、斗争的残酷,认识到革命需要斗争,需要流血,而这牺牲是有意义的。在《战取》中,诗人慷慨高唱:“我已准备下一杯鲜红的寿酒,朋友,这是我的热血充满心头,酿出一片的血雨腥风在这夜间,战取那新的太阳和新的宇宙!”诗人的声音是嘹亮浑厚的,因为他在这些诗行中融入了自己的真实的生命。《恢复》是诗人在革命斗争洗礼中,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思想升华,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深入发展的突出成就。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凄风苦雨中,《恢复》是一把铮铮有声的利剑,又是一盏划破夜空的明灯。它鼓舞着一代志士仁人为中国光明的未来前仆后继,浴血奋斗。

然而,《恢复》思想上的巨大成就,从某种程度上则降低了郭沫若诗作的艺术水平。过分现实的笔调,缺乏瑰丽诗情的渲染;减少空泛的呐喊,又消损了诗作的恢宏气概。没有大悲大喜,狂波巨澜,诗作就未免过于冷静肃穆乃至板滞,不能产生如《女神》那样横空出世、撼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