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几篇新闻稿吓退偷袭敌军

几篇新闻稿吓退偷袭敌军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敌人拼命奔袭,后果是严重的,情况十分紧急。10月27日清晨四时半、六时、七时,在这两个半小时内,周恩来接连三次向毛泽东书面报告情况。在这种险情面前,毛泽东迅速地从军事上做出了迎击敌人的部署。第一篇新闻稿非常具体地指出:据息,该敌准备于二十七日集中于保定,二十八日开始由保定南进。

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全党全军展开解放全中国的大进军后,全国各个战场的捷报就像雪片一样不断地飞来。到1948年秋末冬初,辽沈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东北解放战争已进入尾声;华北战场解放了包头,正在围攻太原;华东战场已解放了济南;中原战场连续攻克郑州和开封;西北战场也正在逼近西安。

毛泽东于10月10日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更具体地通报了人民解放军在两年来的解放战争中所取得的巨大战果:已歼敌二百六十四万人,解放区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五,解放区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三,解放的县以上城市占全国城市的百分之二十九。这些事实充分表明,蒋家王朝的寿命已屈指可数了。

正在捷报频传之时,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却突然出现了险情。这就是在1948年10月下旬,蒋介石及其派驻华北的“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发现华北解放军主力已到晋北和冀东作战,留在保定石家庄沿线以及西柏坡周围的解放军兵力比较单薄,因而调集了大批国民党军,向距离西柏坡仅有一百五十里地的几乎是一座空城的石家庄进扰,并妄图占领西柏坡,以便用这个局部“胜利”的假象来刺激一下早已离散了的军心和民心。

当蒋、傅准备行动时,10月25日,我党中央即得到情报。当时华北野战军远在绥远,党中央周围没有主力部队。如敌人拼命奔袭,后果是严重的,情况十分紧急。中央立即命令华北野战军日夜兼程,迅速回援,急速到达指定地点以便打击敌人,还命令保石线及两侧各县全部民兵和地方武装,在三天之内动员起来,以便配合解放军作战。此外,他还设想了一个“围魏救赵”的打法,就是调派东北解放军的二个纵队三个独立师、一个骑兵师出击冀东,威胁平津,逼迫傅作义回兵救援,使西柏坡解除危急状态。

10月27日清晨四时半、六时、七时,在这两个半小时内,周恩来接连三次向毛泽东书面报告情况。同时为防万一,周恩来命令中央警卫团派出两个步兵连、一个骑兵排到中央驻地东北方向警戒;聂荣臻把在石家庄的华北军政大学学员也组织起来,必要时投入战斗。

在这种险情面前,毛泽东迅速地从军事上做出了迎击敌人的部署。同时,他还注意发挥新华社新闻武器的“攻心”作用。

十月二十五日,毛泽东便为新华社修改审定了一篇电讯稿,第一次公开揭露了“蒋傅军决定集中九十四军三个师及新二军两个师,经保定向石家庄进袭”的阴谋,宣布“华北党政军各首长正在号召人民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敢于冒险的敌军”,并严正地发出预告“蒋傅军此种穷极无聊的举动,是注定要失败的”。

十月二十七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题为“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的电讯稿。

蒋介石和傅作义进扰石家庄,搞得很神秘,部队已行动,许多军官还不知所向,目的就是突袭,使中共首脑机关和解放军措手不及。但当时的蒋傅军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自知此行是冒险,心里自然发怵。从心理学上讲,人就怕被别人看透,被别人看透首先就是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

毛泽东正是抓住了敌人的这种心理,同敌人打“神经战”,十分详细地点出了敌人的兵力、番号、主官、企图,以及行军作战的预期日程,而且首先把敌人的意图,揭了个底朝天,使敌人精神上更为恐惧。第一篇新闻稿非常具体地指出:

据息,该敌准备于二十七日集中于保定,二十八日开始由保定南进。进扰部队为首的有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新编骑四师师长刘春芳,骑十二旅旅长鄂友三(即今春进扰河间之敌)。

“为了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可能跑向石家庄一带进扰的蒋傅军,此间党政军各首长已向保石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命令,限于三日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利作战,尤其注重打骑兵的方法。”“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事先有充分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今春敌扰河间,因我方事先毫无准备,受到部分损失,敌部也被其逃逸。此次务希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的敌人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59—260页)

把敌人的兵力、番号、行军路线,预期日程、主官姓名及其劣迹,开了个清单。这就告诉敌人,你那点儿小把戏,我们一清二楚,你要“偷袭”“出其不意”没有那么回事。而且新闻稿又告诉敌人:“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事先有充分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这就明说,等待你的是什么。

难怪事过几十年,有人回忆,被新闻稿点了名的郑挺锋,在保定看了新闻稿,“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另一个没有被点名的高官,却“暗自庆幸”。没有上阵,斗志全消。敌人更加恐惧,精神上完全崩溃。

同一天,他还从另一角度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篇辽西前线《我军歼灭由廖耀湘统率的蒋匪五个军》的电讯稿,以这个胜利的喜讯来震惊敌人。

10月29日,毛泽东又为新华广播电台撰写了一篇口播稿,进一步指出:

“傅作义、郑挺锋、刘春芳、鄂友三、杜长城(爆炸队长)等部总共不过二万人,昨二十八日已窜至保定以南之方顺桥”,“我保石线两侧各县……广大人民群众,均已完成作战准备,等待着敌军到来,配合正规军大举歼敌”

10月31日,他还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篇评论,题目是“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刺到敌人的疼处。评论指出蒋介石已走投无路,分析了蒋介石和傅作义的矛盾,揭露了密谋偷袭石家庄的经过,特别指出敌人这种干法暴露出来的致命问题:

“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个星期内,由他经手送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三支大军。他的任务已经完毕,他在北平已经无事可做,昨日业已溜回南京。蒋介石不是项羽,并无‘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军心和人心。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这样一条妙计。”“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二〇八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59—260页)

这就明确说出:你的老窝都难于自保,还做什么偷袭美梦!本来就很恐慌的敌人,最疼处又被刺了一刀,更加心情沮丧,惊恐不安。

在新华社发出毛泽东所写的评论后的第二天,即11月1日,刚刚爬行到保定以南唐河南岸的蒋傅军,得知阴谋已经暴露,自谅难于得逞,便立刻转身北窜,争相逃归老巢。被迫放弃了进犯石家庄的计划,偷袭阴谋彻底失败。

毛泽东在这一星期内亲自撰写或修改定稿的这几篇新闻报道,胜似千军万马,在已成惊弓之鸟的蒋傅军官兵中间产生了强大的威慑力量。毛泽东于10月29日致胡乔木的信中曾谈到了这么一个情况:

“我第一次口播已见效,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二十七日二十一时告傅作义称:昨收到广播得知对方对本军此次袭击石门行动,似有警惕。广播谓本军附新二军二师拟袭石门。彼方既有所感,必然预有准备,袭击恐难收效等语。”(《新闻业务》1984年第6期第10页)

“不战而屈人之兵”产生奇迹!从当时情况看,我中央机关兵少将寡,确实受到极大威胁。当时之计,调兵遣将只能是辅助或后续手段,最重要的是要使敌人心生畏惧,不敢偷袭。毛泽东的大智大勇,就在于把新闻舆论攻势与军事谋略运筹结合起来,作为“不战屈人”的手段,“一支笔可胜三千毛瑟精兵”,两篇新闻稿科学分析了敌情我情,揭穿敌人老底,触到痛处怕处,使郑挺锋等敌军将领心起疑惑,踌躇不前,继之惊恐骇异,仓皇撤退。新闻稿达到了吓退偷袭进犯之敌的目的,毛泽东率领军民兵不血刃,将不驱驰,一举粉碎蒋、傅军偷袭石家庄阴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