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必有才难之叹

地方必有才难之叹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遵行临时约法,召开国会。护国运动以倒袁胜利而宣告结束。8月25日,离京南下议员在广州召开国会,因不足法定人数,称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护法军政府遂成为南方军阀割据的政权,酝酿与北洋军阀议和。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搜括民财,镇压革命。其中还有一个理由,即涉及人才问题:“人才奔赴中央政府,地方必有才难之叹。”这是为地方自治着想。

1920年10月10日,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毛泽东发表了一篇题为“反对统一”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说:“中国的事,不是统一能够办得好的,到现在算是大明白了。”“现在的和议,就是这样。一些人捧着一个‘和议’,北跑到南,南跑到北,没希望的时候,便皱着眉,有一点希望,便笑起来了。我是极端反对和议的,我以为和议是一个顶大的危险。 我的理由,不是段祺瑞的统一论,也不是章太炎孙洪伊的法律论,我只为要建设一个将来的真中国,其手段便要打破现在的假中国。起码一点,就是南北不应复合,进一层则为各省自决自治。”

毛泽东又说:“各省自决自治,为改建真中国唯一的法子,好多人业已明白了。这是这次南北战役的一个意外的收果。”

青年毛泽东还主张:

“关于如何除去各省自治的障碍物,我以为这障碍不在督军,而在许多人要求的‘统一’。我以为至少要南北对立。这是促成各省自治的一大关系点。倘使统一成了,新组国会,制定宪法,各省自治,必多少要受宪法束缚(无论中央政府永办不好),像湖南广东,便断不能发挥其特性。又人才奔赴中央政府,地方必有才难之叹。更有一个大不好处,假如中央政府成了,全国视线,又都集注中央,中国人看上不看下务虚不务实的老癖必要大大发作,而各省自治,又变成不足轻重的了。”(《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32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后,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9月28日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定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国庆日。

青年毛泽东曾经有一阶段在政治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反对旧军阀割剧战争,而主张各省独立自治,不搞“统一”。这首先是当时政治军事形势使然。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赶走孙中山,当上大总统。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准备称帝。8月,筹安会成立,进行鼓吹。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二次革命后,1914年7月由孙中山在日本召集部分国民党员组成)和全国人民积极进行反袁运动。

蔡锷在梁启超赞助下,11月潜出北京,辗转回到云南。12月23日,蔡锷以云南将军唐继尧、巡抚使任可澄名义致电袁世凯,要求取消帝制,惩办祸首;至25日未获答复,即通电各省宣告独立,声讨袁世凯,并组织护国军,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分任一、二、三军总司令。31日,袁世凯宣布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登极。蔡锷遂率第一军入川,李烈钧率第二军由桂入粤,唐继尧坐镇留守护国运动正式开始。

袁世凯派兵入川镇压.双方激战于叙州(今宜宾)、泸州綦江间,袁军不能取胜。贵州、广西相继独立。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取消帝制,废“洪宪”年号,要求停战,但仍居大总统职位。护国军坚持以袁去位为媾和条件。

4月,广东、浙江先后宣布独立。5月,独立五省在广东肇庆联合成立军务院,作为统一的军政机关。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并在山东、江苏、湖南等地策动武装反袁。北洋军将领冯国璋、段祺瑞别有所图,内部四分五裂。四川、湖南亦相继独立。6月6日袁世凯忧惧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遵行临时约法,召开国会。护国运动以倒袁胜利而宣告结束。

但是,帝制复辟并未随着袁世凯的死亡而绝迹。1917年6月张勋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拥废帝溥仪复辟,孙中山即决定南下护法。7月6日,与廖仲恺等离沪赴粤。7月12日张勋兵败,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拒绝恢复约法和国会。7月17日孙中山到达广州,宣示招集海军全体舰队到粤,然后即在粤召集国会,请黎元洪到粤组织政府。7月21日海军总长程璧光率舰南下护法,发表护法宣言。8月25日,离京南下议员在广州召开国会,因不足法定人数,称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段祺瑞决定出兵湖南,以制两广;出兵四川,以制滇黔,图谋武力统一。

南北战争(也叫护法战争)发生。10月,南北两军鏖战于湘南衡山、宝庆一带。11月,孙中山致电唐继尧、陆荣廷,主张联合西南各省为一大团体,以抵抗段的武力统一。但西南各省,虽以护法相号召,实皆别有企求。在西南军阀的排挤逼迫下,1918年5月4日,孙中山向非常国会辞职。军政府大元帅制旋被改为七总裁合议制,孙中山被迫赴沪。护法军政府遂成为南方军阀割据的政权,酝酿与北洋军阀议和。

北洋军阀本是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搜括民财,镇压革命。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分化为直系、皖系、奉系三系,主要首领先后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各系军阀互相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混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青年毛泽东在《反对统一》的文章中主张“南北不应复合”,意为当时的中国不应再行“南北议和”“南北统一”。因为当时的“统一”,不是统一于复辟帝制,就是统一于军阀独裁。其中还有一个理由,即涉及人才问题:“人才奔赴中央政府,地方必有才难之叹。”这是为地方自治着想。青年毛泽东的政治蓝图是,先聚集人才搞好各省民主自治,而后实现全国统一,走向民主共和。他此时的政治理想,呼应南方各省独立自治的时局,还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指导下的激进派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