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鲁迅对这种人敬鬼神而远之

鲁迅对这种人敬鬼神而远之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悲的是有这样一种人,对于鲁迅先生的思想并未好好地研究,自己错误了又不好好地反省,一味拿着别人的死骨头,当作自己的活灵魂,恐怕鲁迅先生在生前对这种人也不过是敬鬼神而远之。毛泽东相信恐怕鲁迅先生在生前对这种人也不过是敬鬼神而远之。对于像方纪这样的青年作家,其文稿能够得到毛泽东的亲笔修改,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和勉励。也就是说,即使鲁迅先生活着也要疏远“这种人”。

1939年,刚满20岁的方纪便奔赴延安,从事文艺工作。1942年4月底,有一天,方纪正在窑洞里看书。刘白羽来通知,叫他去参加在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于是,方纪与“文抗”的十几个人都去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并听了毛泽东在这个座谈会上的讲话。

不久,方纪为《街头画报》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请毛泽东提意见。毛泽东看了,在文章中添加了下面一段话:

可悲的是有这样一种人,对于鲁迅先生的思想并未好好地研究,自己错误了又不好好地反省,一味拿着别人的死骨头,当作自己的活灵魂,恐怕鲁迅先生在生前对这种人也不过是敬鬼神而远之。(孙琴安:《毛泽东与中国文学》,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页)

方纪为《街头画报》写的这篇评论文章,没有查到,当然具体评论内容也就无从说起了。从毛泽东修改此文加的这段话和相关资料分析,与当时批判王实味的活动有关,从思想内容分析似乎还与鲁迅先生有关系。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以批评的语气,对“这样一种人”(大概是指王实味这种人)明知自己错了却不知悔悟,不能很好地反省,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讥讽。毛泽东相信恐怕鲁迅先生在生前对这种人也不过是敬鬼神而远之。

对于像方纪这样的青年作家,其文稿能够得到毛泽东的亲笔修改,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和勉励。毛泽东所加的这段话,给方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方纪后来在文章中还特意提起这件事。

方纪是河北束鹿人,原名冯骥。1935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他奉命南下武汉、长沙、重庆等地,做宣传工作。在重庆期间曾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为了保存抗日力量,冯骥等一批青年于1939年12月从重庆辗转来到延安。他在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协会,任《大众文艺》编辑。

方纪有幸参加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泽东的讲话,心里为之一振,眼睛顿觉明亮。开始认识自己创作上走过的弯路,决心踏上文艺创作的新起点。1943年,在批判王实味的活动中,方纪应约为《街头画报》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并得到了毛泽东亲笔修改和增补。艾思奇把毛泽东的修改稿转交给方纪,并嘱咐一定要把这段话加进去,这给了他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毛泽东为方纪文章增补的这段文字,重点批评“这样一种人”。文字虽短,可明确指出“这种人”的问题的实质是“自己错误了又不好好地反省,一味拿着别人的死骨头,当作自己的活灵魂”,这种人虽然模仿鲁迅写杂文,但毛泽东判断鲁迅先生“对这种人也不过是敬鬼神而远之”。这里的“敬鬼神而远之”,敬只是铺垫,而“远之”则是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是说,即使鲁迅先生活着也要疏远“这种人”。

毛泽东使用“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从开始就不含有祭祀崇敬鬼神的含义,只取其既尊敬又保持距离的思想内涵,而又侧重保持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