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敬鬼神而远之

敬鬼神而远之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樊迟曾经为自己从政不顺利而产生了“学稼”的想法看,他提出这问题是很好理解的。

论语·雍也篇》第二十二章: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本章大意:樊迟问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尽力做对人民适宜合理的事情,敬畏鬼神而又远离它,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有难事做在人前,有收获得在人后,可以说是仁了。”

从孔子回答的内容看,樊迟是把政事分为民事和神事两部分,问怎样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算是“知”——有智慧了。从樊迟曾经为自己从政不顺利而产生了“学稼”的想法看(《论语·子路篇》),他提出这问题是很好理解的。

孔子在这里是针对樊迟的问题,运用他关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的理论,说:民事的问题是现实的人的问题,要首先恰当地处理,恰当也就是合乎义,受到人民的拥护;神事的问题是很难说清的,所以对鬼神只能抱“敬而远之”的态度;如果能这样地处置民事和神事的关系,就很符合中庸原则,就“可谓知矣”。

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四书集注·论语集注》)《礼记·表记》云:“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也不要亲近它,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的态度相一致。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乃是一个从古代巫觋文化发展而来,祀天、祭祖、祈神的风习还普遍存在的时代和社会。他所推崇的周礼,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就是对于进行这些活动的规定,所谓僭礼和复礼,以及要求“上好礼”,都在很多方面涉及这个问题,而当时思想界对鬼神问题的认识,占主流地位的是肯定鬼神的存在,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示了怀疑。从这一点来说,决定了孔子不会完全否定鬼神的存在,顶多是和当时的少数人一样,也表现出某种或更高程度的怀疑。

可以肯定地说,孔子是一个有智慧、有修养、十分务实的人,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他情愿“阙疑”(即存疑)。这一点则要求他对于时人的“鬼神观念”和“祭鬼祀神的实际活动”,都抱谨慎的、实用的态度。对于鬼神,孔子的态度是游移的、折中的、实用的,他主张不予讨论;对人该怎样对待涉及鬼神活动的问题,他讲求实效。关于如何祭祀鬼神,则可依礼行事,作为个人修德和教化人民的途径严肃认真地处理。可以用“存而不论”和“敬鬼神而远之”这样两句话来概括孔子对鬼神的态度。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篇》)意思是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一类的事。这一点很能说明孔子思想主张的倾向性。实际上是说,孔子对怪、力、乱、神这四类话题毫无兴趣,认为参与讨论有害无益。

“敬鬼神而远之”表明孔子对鬼神的基本态度,但不等于说孔子心目中没有鬼神的地位,只不过是“存而不论”“子不语”而已。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崇拜鬼神,要“敬”;又要对它保持一定的距离,要“远之”。因为太近了,会因借助鬼神的保佑而忽视用宗教教条去统治人民,而且会使鬼神失去神秘性,所以必须是敬而远之,对借助鬼神的力量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才较为有利。

毛泽东常借“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来表明一种既尊敬又保持距离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