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江月·佳人

西江月·佳人

时间:2022-0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藏书家吴任臣说:“《步虚词》乃道家法曲,如佛家梵呗之类;且庾子山诸君所作,与《西江月》全不类,是昔人之误。”不过,毛先舒却说:“《步虚词》即《西江月》,此是词家假古题以名其词,取新耳目,非误也。”

宋·司马光


题考:李白《苏台览古》有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张佑则有诗句:“西江江上月,远远照征衣。”该词调的名称,大概就是来源于此,有说该词亦名《步虚词》。清代藏书家吴任臣说:“《步虚词》乃道家法曲,如佛家梵呗之类;且庾子山诸君所作,与《西江月》全不类,是昔人之误。”不过,毛先舒却说:“《步虚词》即《西江月》,此是词家假古题以名其词,取新耳目,非误也。”


作法:本次调共50字,上下两阕完全相同。本词调平仄互协,写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第一句为六字,无需用韵,第一、第三和第五字可平可仄。第二句用平韵,平仄与第一句相反,只是第五字必须为平声。前两句一般要求对偶。第三句是平起平收的七言句,协平韵。第四句换作协仄韵,句法要求与第一句相同。


宝髻⑴松松挽就,铅华⑵淡淡妆成。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⑶无定。

⊙●  ⊙○⊙●  ⊙○  ⊙●○△  ⊙○⊙●●○△  ⊙●⊙○  ⊙▲

相见争如不见⑷,有情还似无情⑸。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静。

⊙●⊙○⊙●    ⊙○⊙●○△    ⊙○⊙●●○△  ⊙●⊙○⊙▲


注释:

⑴ 宝髻:古代妇女梳的一种发型。

⑵ 铅华:用来搽脸的粉。

⑶ 游丝:飘动着的虫丝。

⑷ 相见句:李白《相逢行》诗:“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

⑸ 有情句:杜牧《赠别》诗:“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评析:这是一首描写美人和私情的香艳之词,出自保守方正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之手,确实令人咋舌不已。因此历来就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词不是司马光所作,不过我们并不必介意。保守方正的人并不总是保守方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历史学家司马光也不例外。再从这首词的内容来看,也是宋代很常见的对美人和私情的描写。这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之间是很常见的事情,并不值得后人少见多怪地咋舌不已。

词的上片描写这位美人的妆扮和舞姿。她略施粉黛,松松地挽就一个云髻,显示出少女天生丽质的自然美。她的身材窈窕、舞姿轻盈,像一片云、一团雾一样在作者的眼前翩翩起舞,有时也像飞絮游丝一般飘忽不定,令人心醉神迷。词的下片承接上片的描写,转入对个人感情的抒发。见到这样一位美丽女子本来是一件幸事,可是作者却说“争如不见”。这是因为,一见到她,自己就生出无限的爱恋之情,可是欢乐是短暂的,这爱恋之情只会给自己带来长久的悲伤。令人欢快的歌舞结束了,这位美人也离开了,只剩下自己酒已微微醒来,在安静的深院之中望月惆怅。

这首词的结构层次分明,描写自然、抒情深婉,写出了美好与欢乐的短暂和因此而产生的个人情感悲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