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于二廷尉

张于二廷尉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担任廷尉的时候,犯人自认为自己不会蒙受冤屈。当时正好是张释之担任廷尉,却无法救周勃,仅仅依法公正地审理了惊扰文帝的车驾,和高祖庙坐前玉环丢失这两个案子。杨恽被人告发说骄奢淫逸,不知悔改,朝廷下令让廷尉查明此案,才获得了杨恽写给孙会宗的信,于定国认为杨恽在信中有大逆不道的言辞,于是判决将杨恽腰斩。

【原文】

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人自以不冤。此《汉史》所称也。两人在职皆十余年。周勃就国,人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吏使以公主为证,太后亦以为无反事,乃得赦出。释之正为廷尉,不能救,但申理犯跸、盗环一二细事耳。杨恽为人告骄奢不悔过,下廷尉案验,始得所予孙会宗书,定国当恽大逆无道,恽坐要斩。恽之罪何至于是?其徇主之过如此。传所谓“决疑平法,务在哀矜”者,果何为哉!

【注释】

①犯跸(bì):冲撞了皇帝出行车队的犯罪名称。

【译文】

张释之担任廷尉的时候,全国没有蒙受冤屈的人。于定国担任廷尉的时候,犯人自认为自己不会蒙受冤屈。这是《汉史》中所称道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在位都是十几年的时间。周勃回到自己封地的时候,有人上书诬告周勃想要谋反,朝廷下诏让廷尉逮捕审问。监狱里的官吏稍微对周勃动用了一些刑罚,周勃于是就用千两黄金贿赂他,狱吏因此献计说让公主为周勃出面作证,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之心,于是就把他给释放了。当时正好是张释之担任廷尉,却无法救周勃,仅仅依法公正地审理了惊扰文帝的车驾,和高祖庙坐前玉环丢失这两个案子。杨恽被人告发说骄奢淫逸,不知悔改,朝廷下令让廷尉查明此案,才获得了杨恽写给孙会宗的信,于定国认为杨恽在信中有大逆不道的言辞,于是判决将杨恽腰斩。杨恽的罪行哪里会严重到如此地步?这完全是于定国按照皇上的旨意定下的罪过,史书上所说的他们能够决断疑难杂案,执法公平,非常怜悯犯人,到底指的是哪个方面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