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两大派以外的其他诗人

白两大派以外的其他诗人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诸多题材的诗中,以边塞诗尤为出色。第一首写从军边塞的年轻人念念不忘为国家收复失地,不收复失地誓不还乡,表现了少年军人的意志与决心。张仲素长于写闺人梦远,两人同为中书舍人,想来应互有影响。张祜经过这次打击以后,从此断绝了求取功名的念头,以布衣处士身份浪迹江湖,纵情山水,结交诗人文士,饮酒吟诗,终身未仕。

第五章 韩、白两大派以外的其他诗人

一、令狐楚

令狐楚(766—837),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祖籍敦煌(今甘肃敦煌)。少聪颖,5岁能为辞章。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初为太原府从事,由掌书记迁至节度判官。德宗好文,每览太原奏章,必能分辨楚所为,屡加称赞,召为右拾遗。宪宗时,累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皇甫镈荐为翰林学士,又迁中书舍人,与张仲素、王涯同官,并能文善诗,时称“三舍人”。出为华州刺史。皇甫镈为相,荐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即位,进为门下侍郎。不久出为宣歙观察使,贬衡州刺史,再陟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长庆二年(822),擢陕虢观察使。敬宗即位,任河南尹,迁宣武节度使。入为户部尚书,不久为东都留守。大和三年(829)任天平军节度使,以李商隐为巡官。大和六年离任调河东节度使。召入朝为吏部尚书,累迁为检校尚书右仆射,进为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836),上疏辞位,改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赠司空。临终,召门人李商隐代作遗表。工诗,长于乐府,曾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唱和。白居易曾称他“新诗传咏忽纷纷,楚老吴娃耳偏闻”(《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吴中聊用短草用申酬谢》),刘禹锡称他“新成丽句开缄后,便入清歌满座听”(《重酬前寄》)。在他诸多题材的诗中,以边塞诗尤为出色。例如: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年少行四首》其三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

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

——《从军词五首》其四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闺人赠远二首》其二

吐蕃趁安史之乱,占领了唐帝国的河湟地区,成为爱国官员与士子的心头之病,他们希望国家强盛起来,尽快收复失地。第一首写从军边塞的年轻人念念不忘为国家收复失地,不收复失地誓不还乡,表现了少年军人的意志与决心。第二首写戍卒思家,做梦回到家乡,一觉醒来,却听见营帐外萧萧朔风,惊叹自己原来在离家千里之外,朗朗明月已经偏西,征战又将开始,写尽戍卒的艰苦。最后一首属闺怨诗,诗风与张仲素颇相似。张仲素长于写闺人梦远,两人同为中书舍人,想来应互有影响。这首诗与上一首可互补,上一首写征人思家,梦中犹闻出塞声;这一首写闺人思念征人,虽醒犹似梦中,体察人情,入木三分。

二、吕温

吕温(772—811),字叔和,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祖籍东平(今山东泰安)。贞元十四年(788)登进士第,曾参加王叔文革新派,为王叔文所器重,迁左拾遗。贞元二十年(804),以侍御史出使吐蕃,至元和元年(806)还朝。时王叔文等革新失败,皆遭贬谪,温因出使在外,未参与革新,得免。还朝后,先任户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时李德裕之父李吉甫擅权,嫉贤妒能,压制庶门后进。温与窦群、羊士谔友好,一起弹劾权相李吉甫,而李吉甫正忌其才,遂贬为道州刺史。元和五年(810),改任衡州刺史,卒于任所,柳宗元为作诔与祭文,并有《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诗,其中有“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之句。刘禹锡为其遗集作序。诗多送别题咏与即事感怀之作,兹录其尤佳者二首于下: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刘郎浦口号》

第一首是对权贵的抨击,开头两句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并为后半首做铺垫。带蕾移花,最难成活,尤其在大旱之年,更须悉心栽培,精心照料。当政的权贵置禾苗枯死于不顾,只满足自己的享受,汲井不救禾苗而开园,竟带蕾移栽牡丹(当时又称芍药)。最后一诘,把权贵的丑陋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后一首是咏怀古迹,第一句交代在此曾发生过的事件,第二句写想象中的婚礼盛况,黄金明珠交错,极其奢丽,吴国欲以美女珍宝以荡刘备的心志。后两句抒情与议论结合,并以感叹来表达。诗中用具体形象来再现历史,用感叹代替议论,避免抽象的陈述与枯燥的议论,显得生动活泼,深刻精警。全诗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摇曳生姿,为咏史诗中的珍品,对李商隐有很大影响。

三、张祜

张祜(约782—约859),字承吉,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年轻时在苏州(包括今江苏苏州、昆山、常熟与浙江嘉兴、海盐)度过,也许他就是那里人,清河只是郡望。成年虽到过长安,但主要活动范围在江浙楚淮一带。早年有诗名,贞元十五年(799),宣武节度使行军司马充留后的陆长源,为乱兵所杀,并被切碎煮熟吃了。当时只有18岁的张祜听说后很震惊,写了《哭汴州陆大夫诗》,谴责乱军的暴行,哀悼陆长源的不幸。这首诗在当时流传很广。

年轻的张祜自恃才高,浪迹四方,不求仕进,纵情山水,流连酒肆歌馆,行侠仗义,豪放不羁。直到元和十五年(820),时任宰相的令狐楚很赏识他,准备向宪宗推荐,张祜于是到了长安。令狐楚替他选辑了300首诗献给宪宗,并写了荐表。但不久令狐楚罢相,出为宣歙观察使,再降为衡州刺史,后移郢州刺史,早已远离朝廷了。宪宗还来不及看令狐楚的荐表就去世了。穆宗即位后看到了荐表,就询问当时刚就任宰相的元稹,但作为诗人的元稹却说:“张祜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若奖激太过,恐变陛下风教。”皇帝也就置之不理。张祜在长安住了三年,一无所获,在长庆三年(823)失意东归。到江南后,张祜准备改变求取功名的方法,试图走科举考试的途径。根据唐代科举制规定,进入进士考试前,需要有地方官推举。当时白居易正任杭州刺史,而在诗坛上名气很大,几乎处于领袖地位。张祜觉得自己写了不少诗,已小有名气,找到白居易大概可以得到有力推荐。长庆四年(824)他找到了白居易,哪知元、白情同手足,遭元稹抑制的白居易岂能为之揄扬,因此宁可委屈张祜,也不愿得罪元稹,于是白居易竭力贬低张祜的诗,成了文坛上又一桩公案。张祜的诗友杜牧为其愤愤不平,把元、白斥为有眼无珠的人,认为他们枉为诗人,并为此作诗说:“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到了宋代,苏轼也为此大鸣不平。

张祜经过这次打击以后,从此断绝了求取功名的念头,以布衣处士身份浪迹江湖,纵情山水,结交诗人文士,饮酒吟诗,终身未仕。他跟杜牧的关系最为密切,他受到元、白抑制,杜牧为他鸣不平,几次写诗推崇他,除上面我们引过的诗句外,还有一首《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对他推崇备至:“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张祜虽青云路阻,“十年狂是酒,一世癖缘诗”,但他为人正直,近君子,远小人,他所赞扬和结交的都是前辈和当时的正派人物和著名诗人,如狄仁杰、李绅、裴度、李愬、李愿、田弘正、韩愈、杜牧、许浑等,而且他虽身在江湖,但很关心国家大事,如:

都城三百里,雄险此回环。

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

秦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

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入潼关》

长闻为政古诸侯,使佩刀人尽佩牛。

谁谓今来正耕垦,却销农器作戈矛。

——《悲纳铁》

在这两首诗中,我们看到张祜的政治态度十分明朗,他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将搞分裂割据的军阀统统斥为“枭凶辈”,他渴望和平,希望人民能安居乐业。他还有一些边塞诗与从军诗,抒写了他的报国情怀。大中六年(852),他得知张义潮在收复沙州(今甘肃天水、酒泉一带)后,又相继收复了河泷等11州(在今新疆东部及甘肃西部),写了《喜闻收复河泷》,此时他已到晚年,但反对军阀搞分裂割据、盼望国家统一的政治态度始终不变。然而在张祜诗中,最负盛名的还是宫怨诗与旅游题咏诗。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宫怨诗: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

——《宫词二首》之一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赠内人》

这两首都属于宫怨诗,但诗里看不到怨恨、愁苦、悲痛一类词,也没有凄凉独宿、长夜无眠一类诉说,在构思及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据《唐诗纪事》记载,张祜的《宫词二首》传入宫禁,在宫女间传唱。在武宗病笃时,对孟才人曰:“吾即不讳,尔何为哉?”孟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一声河满子”,气亟立殒。后来高璩把这事告诉了张祜,张祜听后很受感动,写了《孟才人叹并序》,把这事记录了下来。杜牧在《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一诗中曾说:“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后一首诗中的“内人”意思是内廷之人,就是指宫女而言。诗中通过两个细节来表现幽禁在深宫的深情幽怨的女子。前半首写了唯看鹭窠的细节,表达了宫女对双飞双宿自由飞越禁门的鹭鸶的羡慕,向往自己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后半首由室外转入室内,写了一个“救飞蛾”的细节,她将自己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自由的渴盼附之于飞蛾身上,盼其能代自己实现这些愿望。张祜的旅游题咏诗著名的有: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题金陵渡》

古今斯岛绝,南北大江分。

水阔吞沧海,亭高宿断云。

返潮千涧落,啼鸟半空闻。

皆是登临处,归航酒半醺。

——《登金山寺》

前一首是写羁旅情思的名篇,这首诗用笔轻灵,潇洒自如,在不经意处勾画了一幅水乡夜景图,境界幽美宁静,然而弦外有音,旅途清冷孤寂与落寞情怀全从言外得之。这首诗与张继的《枫桥夜泊》可以说是唐人写羁旅情怀诗中的双璧。后一首登临题咏,境界开阔,气势宏伟,呈现出一幅镇江金山寺的壮丽图画。对张祜的诗,不仅杜牧给予了很高评价,宋代苏轼也颇为赞赏。

四、许浑

许浑(约788—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祖籍洛阳,郡望安陆(今湖北安陆)。大和六年(832)登进士第,曾出任当涂、太平等县令。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后因病退居润州丁卯涧。与杜牧、李频、李远等友善。长于律诗,《全唐诗》中存诗十一卷,其中五律五卷,七律四卷,五言排律一卷,绝句一卷。题材多登临怀古、羁旅游宦、送行怀人。其诗格调严谨、对偶整密、句法圆熟,《唐才子传》谓其诗“格调豪丽”,韦庄在《题许浑诗卷》中云:“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当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引贺方回的话说:“浑诗工有馀而味不足。”这话说得大致不错,不过也并非全都如此。他的诗中韵味十足的当首推《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首诗的前半首写友人乘舟迅速远去,后半首写自己送别友人后的情况。二、四句都是写景,以景衬情。第二句用明丽的景色“红叶青山”反衬离情,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但从“水急流”三字中,我们仿佛看到行舟随急流迅速远去。第四句以哀景写哀,用暗淡景色衬托别绪,情景融合,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浓重的哀伤氛围里。读完最后一句,顿觉情韵独具,馀味不尽。他的五绝《塞下》是同类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夜战桑干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寄寒衣”是唐人在这类诗中常用的一个细节,在许浑之前,早有初唐张纮的《闺怨》中有“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之后,张仲素在《秋闺思二首》之二中写道:“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在二张的诗中,因为不知道确切地点,无法寄寒(征)衣;这首诗写的是征人分明已经战死,却仍然寄来了寒衣,悲剧气氛更浓。后来,沈彬的《吊边人》中有“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明显受了许浑这首诗的影响,但没有许诗精练有力。许浑的咏怀古迹诗中也有一些好诗,其中尤为出色的有: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途经秦始皇墓》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怀古》

前一首诗的前两句极写秦始皇墓的雄伟气势,第三句写汉文帝墓的简朴,前后形成对比。末句写两墓虽邻近,而一豪华一简朴,截然不同,路人却不祭拜豪华的秦始皇墓,偏“唯拜汉文陵”。这里不仅讥刺秦始皇死后的厚葬,也抨击了他生前的暴政;同样,对汉文帝不仅赞扬他身后的薄葬,也赞他生前为政宽仁。这是为君虐民与恤民之异。贺裳在《载酒园诗话》评这首诗说:“本咏秦始,却言汉文,题外相形,意味深长多矣。”后一首是咏金陵的诗,金陵是东吴、东晋与南朝四代的都城,隋唐均建都长安,因此称金陵为六朝古都,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金陵已无复昔日的繁华。面对金陵的今昔盛衰,后代无数诗人感慨无穷,写了不少好诗,如李白有《金陵三首》、储光羲有《临江亭五咏》、刘禹锡有《金陵五题》等,但这些诗基本上是一首咏一景一事。而许浑这首诗却“涵举一切,不专指一代一事”,是“浑写大意”,概括力强,蕴含丰富;在手法上则赋与比兴、顺叙与逆挽同时使用,使得这首诗跌宕多姿,寓意丰富。许浑还有一首《咸阳城西楼晚眺》,其中颔联的下联“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千古以来不断为人传诵和引用的名句。

五、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入京应试,谒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择其诗26章置于怀袖,为之扬誉。因籍名高当世,故世人缮写庆馀诗广为传诵。遂于宝历二年(826)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协律郎,仕途很不得意,曾远游西北边塞。与张籍、贾岛、姚合、章孝标、顾非熊、无可等人有交往酬唱。长于五律和七绝,诗多为送别赠答、旅游题咏和描绘自然景物之作,诗风大致与张籍相似,但无关心现实的乐府歌行。他的诗构思新颖,拟喻巧妙,描写细腻,辞意清新,不足处也跟许浑一样,有一联好句反复使用,如“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二句,在《送僧游缙云》中用了,又在《送僧游温州》中再次一字不变地用了。兹录几首于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近试上张籍水部》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宫词》

不知来远近,但见白峨峨。

风雨驱寒玉,鱼龙迸上波。

声长势未尽,晓去夕还过。

要路横天堑,其如造化何。

——《看涛》

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南湖》

第一首七绝是朱庆馀诗中最著名的一篇。这首诗是在应试前投献给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的,询问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同时也有求其褒扬以利于登第之意。这首妙在表面上只写新婚后的脉脉情事,把真意隐藏,不露一丝痕迹,完全采用比拟象征手法。诗中以新娘自喻,以夫婿喻张籍,以舅姑喻主考官。张籍回了他一首诗,同样用象征比拟的手法做了明确答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酬朱庆馀》)这一上一酬实乃珠联璧合,成为诗坛千年佳话。第二首七绝是一首“宫怨诗”,一般宫怨诗总是用清冷孤寂的外景来烘托宫人内心的孤寂悲凉,这首诗却把抒情主人公安放在花开的季节,而且两人做伴。在这百花盛开蜂忙蝶舞的时刻,这里却院门紧闭,两相对比,更觉宫中的幽冷凄寂。两个被幽禁的宫女相并而立,有满腹心事要倾诉,但含情欲诉而不敢诉,原因是旁边有能效尤人言的鹦鹉,由此更见宫禁之严,宫人不得自由,时刻提心吊胆,这首诗的末句真是神来之笔。第三首五律写波涛,写得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很有气势。第四首七律描绘南湖景色,细腻生动,一派江南水乡特色。

六、徐凝

徐凝(生卒年代不详),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元和时有诗名,方干师事之,与施肩吾同里并友善。长庆二年(822)至四年间,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参加杭州府试,得解元。尝至长安求取功名,失意而归,遂绝意仕途。太和五年(831)至七年间,白居易为河南尹,凝游洛阳,二人唱和较多。及归,作《自鄂渚赴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存诗百馀首,其中除两首五律、一首五言排律与一首七律外,全为五、七言绝句。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代扬州十分繁华,秦楼楚馆,纸醉金迷,淫侈之风极盛。这首诗的前两句所写即为妓院歌楼,后两句设想奇特,意为天下良宵美景,扬州占却三分之二,以此极言扬州夜市之风流繁华。这里的“无赖”是可爱的意思。宋顾乐在《唐人万首绝句选》中评说“月明无赖,自是佳句,与扬州尤切。”他的第二首著名的诗是《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曾以此诗自诩为平生得意之作,据说白居易很欣赏这首诗的后两句,然而苏轼却斥之为“恶诗”,在游庐山时,苏轼见到这首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诗。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洪迈曾为之鸣不平,称其《汉宫曲》、《忆扬州》、《相思林》、《玩花》等“皆有情致”。平心而论,这首诗与李白的诗无法相提并论,但后两句还是很有气势的,只是前两句过于平庸,很不相称。其馀诗如: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庐山独夜》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汉宫曲》

前一首以“苍苍树里闻”作结,馀音袅袅,不绝于耳。后一首以“秋夜长”三字衬托赵飞燕一人承宠,各宫寂寞凄凉尽在言外,极为蕴藉含蓄。

七、施肩吾

施肩吾(生卒年不详),字希圣,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少时已有隐居学仙之志,放浪诗酒。元和十年(一说十五年)登进士第,不待授官即东归故里,在京友人为之饯别,张籍有《送施肩吾东归》。世传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为十二真君羽化飞升之地,他遂隐居于此,修仙学道。存诗一卷,多数为绝句,特别是七绝,占绝大部分。他既隐居学仙,也确有不少写隐居之趣与山林之乐的诗,还有赠道士与隐者的诗,但也有不少艳情诗。对社会现实,他比同乡徐凝更为关心,写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例如:

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

血流既四面,乃一断二肠。

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

唯恐征战不还乡,母化为鬼妻为孀。

——《古别离二首》之二

愁见桥边荇叶新,兰舟枕水楫生尘。

从来不是无莲采,十顷莲塘卖与人。

——《江南怨》

这两首诗题都采用了乐府古题,但赋予了新的内容,前一首虽然还是写别离,已不是一般亲友间的别离,而是有了特定的内容,是写征夫临行前抛妻别母之悲痛,反映了当时的兵役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后一首原是用来写儿女柔情的,施肩吾却用旧题翻出新意,写民生疾苦。他在写儿女之情的诗中也有不少好诗,尤其是以下二首向来为人称赏: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幼女词》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望夫词》

前一首写天真幼女栩栩如生,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说:“真情真景,无斧凿痕。‘学人’二字,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也。”后一首若说怨夫婿不寄信息,便浅;今不怨夫婿而抱怨卖卜人的卜卦不准,倍觉深情幽怨,后来效法者不少。施肩吾也有一些极有气势的诗,如:

豁开青幂颠,写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瀑布》

日轮浮动羲和推,东方一轧天门开。

风神为我扫烟雾,四海荡荡无尘埃。

——《晓光词》

前一首气势宏大,绝不亚于他的同乡徐凝的《庐山瀑布》诗。后一首写晓光,设想奇特,富浪漫主义色彩,评论者说他“为诗奇丽”,这首诗最能当“奇丽”二字,在唐人绝句中实不可多得。

八、殷尧藩

殷尧藩(生卒年不详),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元和九年(814)得杨汉公力荐,登进士第,曾在朝为官,大和初年,出为永乐县令,效法陶潜,不以政务为怀,唯饮酒赏菊,故雍陶有《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云:“古县萧条秋景晚,昔时陶令亦如君。”大和末,为湖南观察使李翱幕僚,加监察御史。又曾为同州从事、福州从事,后不知所终。与李绅、白居易、刘禹锡、姚合、贾岛、沈亚之、鲍溶、马戴、许浑、雍陶等为诗友。他一生沉于下僚,贫困失意,性爱山水,一生足迹遍及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故其《九日》诗云:“万里飘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阳楼。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又有《旅行》诗云:“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今录其诗三首于下:

去岁干戈险,今年蝗旱忧。

关西归战马,海内卖耕牛。

——《关中伤乱后》

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

坐满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双垂。

——《潭州席上赠舞柘枝妓》

百万王师下日边,将军雄略可图全。

元勋未论封茅异,捷势应知破竹然。

燕警无烽清朔漠,秦文有宝进蓝田。

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

——《李节度平虏诗》

第一首写天灾人祸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反映现实较深刻。耕牛是农民的命根,“卖耕牛”是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何等沉痛!而且“卖耕牛”不是出现在个别地方,而是“海内”,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可见当时的百姓苦不堪言。第二首是对不幸女子的同情。相传殷尧藩在湖南为幕僚时,在一次筵席上见到一名乐妓,她是原苏州太守韦夏卿爱妾之女,殷尧藩哀其不幸沦落,当场赋了此诗。湖南观察使李翱得知后,即于宾馆中择士人嫁之。第三首表明了他一片爱国赤诚,不仅希望加强边防,收复失地,而且希望永久太平,这是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的普遍愿望。他还有不少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很能抓住特点来写,如“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送客游吴》)等,纯属江南水乡景色,决不能移在别处。

当时还有一些较为有名的诗人,如杨巨源,他与张籍、王建、白居易、韩愈等友好,其诗《城东早春》流传颇广:“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论者以为此诗可与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相媲美。刘言史的《长门怨》以其构思独特为人称赏:“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思去亦难留。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鲍溶与韩愈、孟郊、殷尧藩、许浑等都友善,与李益交谊尤深,其诗在晚唐影响较大,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尊之为“博解宏拔主”。薛涛为有唐一代存诗最多的女诗人。李约有《观祈雨》一诗,对“朱门”颇见讥刺之切:“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涉有《井栏砂宿遇夜客》一诗,可以说是历代诗人中绝无仅有之作:“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据《唐诗纪事》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也’。其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篇云云。豪首大喜,厚赠拜别。”由结句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同时从此诗中又可见唐诗题材广泛,真万事皆可入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