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孔子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的教育家。那个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创私学,提出了一套至今为人们沿用的教育思想。孔子生活在一个有周天子和众多诸侯国组成的一个分封制国家,弟子中有来自各个诸侯国的。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孔子针对两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的教育家。如果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那么我要说孔子就是教师的祖师爷。历代统治者对孔子可以说尊崇有加,如鲁哀公尊其为“尼父”,汉成帝尊其为“褒成宣尼公”,明世宗尊其为“至圣先师”,清代至今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那个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创私学,提出了一套至今为人们沿用的教育思想。现在就本节的教学做如下思考:

一、有教无类思想

1.子曰:“有教无类。”

2.含义是孔子说:“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而应对谁都进行教育。”(注:本含义参见选修教材第32页第1个注释。)

3.深入理解。第一,不管身份、地位均要进行教育。就是说不论贫富、贵贱、老幼、国籍等原因,对所有的人都施行教育。例证:先来看孔子不因为贫富、贵贱等都进行教育。孔子办私学,收的弟子中很多都出自贫寒之家,如颜回、原宪、曾参等出身很穷。现在来看他们穷的样子。原宪的穷:据说,他居住在只有一丈见方的茅屋里,房门用蓬草编成,还残缺不全,门轴用桑条做成,窗户用破瓮做成,房间用粗布隔成两间,屋顶漏雨,地面潮湿。曾参的穷:曾参常常三天不煮饭,十年不制衣,以至于一拉衣襟就露出胳膊肘,一穿鞋子鞋后跟就被扯了下来。孔子因为学生穷,办学招弟子不要交学费只需弟子亲自送上十条干肉做薄礼。孔子生活在一个有周天子和众多诸侯国组成的一个分封制国家,弟子中有来自各个诸侯国的。卫国有端木赐、卜商,宋国有司马耕,秦国有秦祖等,楚国有任不齐。第二,不论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孔子弟子中贤者有七十二人,孔门四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予、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但是弟子的品性千差万别,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孔子并没有对他们放弃教育。(注:本部分例证中两个弟子的穷参考了选修教材中第34页到第35页的部分内容。)

4.意义。学在官府使教育的对象局限于贵族人士,广大的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首创私学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级,广大的平民下层人士可以通过教育进入更高的阶层,这对于教育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并且对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二、因材施教原则

1.提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孔子说:“资质中等的普通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中等以下的普通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认识到人的资质是有不同的,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人可以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类。既然人的天分有这么大的差异,孔子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对资质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这就是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

2.含义。在了解因材施教原则含义之前,先对作为成语的因材施教的含义作出理解: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再来理解因材施教原则是什么的问题。第一,我们要明确因材施教的实施者是有着一定知识的教师,实施对象是有着鲜明个性并且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受教者学生。第二,明确因材施教是教师应该贯彻的一种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力争能够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明确实施的原因是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自身素质方面是不相同的。就像哲人说的那样: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第四,希望得到应有的效果是: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树立自己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如何因材施教。子路请教孔子什么是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请教孔子的问题与子路是相同的,也是“闻斯行诸”,孔子的回答是:“闻斯行之”,面对同一个问题,孔子的解答却不一样。这就引起了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的不解和疑惑。现在我们来看孔子是如何回答公西华的疑惑的:“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他,推进他一把,以便他遇事能够放下包袱;子路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我这样回答他,以使他遇事能够退一步想想。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孔子针对两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那么,作为老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因材施教呢?第一,教师要通过观察、谈话,有意识地考察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年龄、认识水平、知识基础、个人兴趣和爱好、是否偏科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方法。第二,根据以上掌握的情况,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尤其是从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长处以求达到最好的发展。

三、启发式教学原则

1.来源。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有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努力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够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注:本含义是教材第33页第9个和第10个课下注释的融合。)

2.关键词语的词义为愤:郁结,指有疑难问题却还没有弄明白。启:开导,启发。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3.含义。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主体是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作为教育思想需要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去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要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意识。作为教学方法,教师要认识到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核心,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效果。效果就是能够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含义:比喻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懂明白其他的许多事情。

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的回答是:“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也就是说子贡能够明白孔子的话中蕴涵的相关道理,并且能够类推出新的实例来。孔子听到后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告诉他以往的事情就知道将来的事情。即能举一反三,由已知推知未知。

5.要求。启发式教学比填鸭式教学要先进很多,它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学思结合的原则

1.来源语句的浅释。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思是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还是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这就说明孔子认识到学习有其重要性并且告诉我们光思考不学习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光思考是一种空想,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思考是无益处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被欺骗和被蒙蔽,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了。”这里说的危险并不是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而是指光思考而不学习容易使人陷入疲劳之中。

2.学思结合。学思结合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于读书来说,第一,一味地读书而不作思考,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样我们的思维只能被书本所束缚,最终会被书本所累:获得的知识是死板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出现相同的问题还是不得其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我们不能够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因为这样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我们容易陷入空想的境地,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相反会产生更多的疑惑。总之,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古人十分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3.如何做到学思结合。第一,重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不能够把两者中的任何一者偏废了。第二,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学习孔子的那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第三,要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反思,要认识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执著精神。多质疑。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学无常师”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五、教学相长原则

1.出处。子贡的问话:“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的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含义。字面意思是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之后还要打磨。子贡是说:“‘贫而乐,富而好礼’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相比是更高的境界,就好像是象牙、骨头、玉石在精细加工后更完美一样。”(注:本含义参见教材中第33页课下的注释。)

3.教学相长原则。“教学相长”一词出自《礼记·学记》,原文如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有美味的鱼肉等做的荤菜,但是不去品尝它,我们就不知道他的味道是甘美的。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是如果不去主动学习,我们就不知道它具有怎样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4.具体事例。子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此句意思是子夏说:“美丽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闪闪转动,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孔子说:“绘画后于白色的底子。”子夏听到后说:“是礼后于人的本性吗?孔子认为子夏启发了他。”(此含义是选修教材第34页课下几个注释的融合。)总之,子夏从孔子“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就伦理学说,这里“礼”指礼节仪式,具体就是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而“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孔子认为,外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两者的高度统一是最好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就难以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因为内在和外在没有达到有机统一。

这里面讲到孔子师生两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解给学生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懂得其他方面的道理,学生的举一反三同时又启发孔子。所以教学能使师生共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