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作高峰期(—)

创作高峰期(—)

时间:2022-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歌德借口身体不适,未参加谒见。参加同盟各邦均宣布脱离神圣罗马帝国,支持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既是压迫人民的太上皇,也是摧毁封建制度的革命者。拿破仑的称赞,使歌德很高兴并显出愉快的神情,他表示接受拿破仑的意见。1809年,歌德完成了长篇小说《亲和力》。歌德对此印象很深刻。1810年他创作了《哀格蒙特》序曲,并渴望着与歌德交流。同年6月25日,歌德回信对贝多芬表示感谢。歌德关切地询问贝多芬的耳部病情。

歌德\拿破仑\贝多芬1805—1814

席勒逝世以后的10年,是拿破仑占领德国和德国人民反抗拿破仑统治时期。这期间歌德的创作处于低潮。

在魏玛,法军轻易就占领了这座没有设防的城市。拿破仑来到魏玛,只见到枢密顾问沃伊克特和沃尔措根。歌德借口身体不适,未参加谒见。拿破仑看公爵不在,只有公爵夫人路易斯留守魏玛,大怒,要消灭魏玛公国。多亏公爵夫人多方周旋,说她丈夫因系普鲁士国王姻亲,不得不尽义务参战,加之俄国沙皇说情,拿破仑才息怒。他提出的条件是:卡尔·奥古斯特不得参加普鲁士军务,向法国交纳高达22万法郎的军费。12月15日魏玛公国与法国在波森缔结和约。魏玛公国加入莱茵联盟。

1806年7月12日,拿破仑把德国西部和南部16个中、小德意志邦组成莱茵联盟。参加同盟各邦均宣布脱离神圣罗马帝国,支持拿破仑战争。1806年8月1日,神圣罗马帝国议会宣布自行解散,8月6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根据拿破仑的要求,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从此,始建于公元962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寿终正寝。拿破仑的势力延伸到了易北河。他摧毁统治区的封建制度,建立新的行政机构、法律制度、社会生活和经济体制。原有的人身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被取消,宣扬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自然受到了被压迫民众的欢迎,同时也激发起被占领地区人民的民族感情。许多德国作家,如寇尔纳、莫里茨、艾辛多夫等参加了反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既是压迫人民的太上皇,也是摧毁封建制度的革命者。

歌德始终没有给拿破仑的名字加上“伟大的”这个形容词,像黑格尔和后来的海涅一样,但他仍要算在那些推崇拿破仑的人物之列,拿破仑也很尊崇歌德。

1808年9月,拿破仑来到离魏玛不远的埃尔富特城,与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举行会谈。当时,几乎整个欧洲大陆都掌握在拿破仑手里。1806年秋,由于普鲁士被轻而易举地彻底击溃,因而德意志更是拜倒在拿破仑脚下;诸小国的君主甚至以能吻一下法国皇帝的手为荣幸。

1808年10月2日,歌德陪公爵来到埃尔富特。拿破仑在埃尔富特召见歌德。歌德走进了拿破仑的行宫。于是,在这两个巨人之间,开始了平等而自如的交谈。拿破仑说自己读了7遍《少年维特之烦恼》,并加以称赞。但是,拿破仑认为维特自杀的动机不仅出于无望的爱情,而且出于病态的虚荣心受到的伤害。拿破仑的称赞,使歌德很高兴并显出愉快的神情,他表示接受拿破仑的意见。最后,拿破仑邀请歌德访问巴黎,并希望他写关于恺撒之死的作品。

会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接见自始至终是亲切的。目睹过拿破仑对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鄙夷态度的人,一定知道,歌德在这个跺一下脚就能使欧洲大陆发抖的人的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

歌德以后对拿破仑并不十分关注,他对拿破仑入侵以及反拿破仑解放战争的态度充满矛盾,他对四分五裂的德国现实感到痛苦,他爱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和整个德国。而拿破仑从客观上起到了摧毁封建势力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的军队侵占了德国,也没有给德国人民带来自由。

1809年,歌德完成了长篇小说《亲和力》。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部爱情悲剧。爱德华与夏绿蒂是一对夫妇,他们邀请两位客人到家中,结果,两人都坠入了新的情网。爱德华爱上了妻子的侄女奥底丽,夏绿蒂爱上了丈夫的一个朋友。后来奥底丽受良心的谴责自杀了,不久爱德华也死了。爱德华的尸体与奥底丽的尸体葬在一起,两人都是抑郁而死;女主人与男客相爱,理智地克制自己,不幸地活着。《亲和力》以化学名词为题,象征地描述社会关系与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小说的内涵丰富深刻,它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婚姻制度,探讨了人生的局限——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宿命色彩。

书名意在强调婚姻与爱情的矛盾和由此造成的无法避免的悲剧。作者肯定和颂扬了爱德华那种既藐视当时的婚姻制度也敢于抗拒命运的人。作品表现出冷静的叙述描写和理性的思辨,从婚姻是一切文化的开端和顶点的观点出发,通过表现当时资产阶级社会道德与情感的冲突和婚姻危机,反映了世纪交替时期德国社会“文化”的变化。小说在情节和形式上都表现出浪漫主义倾向。歌德曾经说“至少要读三遍”,才能看清他藏在《亲和力》中的许多东西。

这10年来,歌德主要倾向于文学创作,他阅读了德国中世纪的作品,对阿拉伯和波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扩大了他的眼界。

1812年7月,歌德随魏玛公爵来到捷克的疗养地泰普里茨。这里聚集了当时德意志和奥地利的王公贵族们。他们以养病为名来到这里召开反对拿破仑的秘密会议。闻名世界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正在这里疗养,他患了严重的耳部疾病。

歌德曾在法兰克福看过神童莫扎特的演出,也看过8岁的贝多芬于1778年3月26日在科隆举行的他的第一场音乐会,小贝多芬的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轰动了德国,轰动了波恩宫廷,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歌德对此印象很深刻。

贝多芬比歌德小21岁,可以说是两代人。贝多芬从小就崇拜歌德,敬仰歌德,欣赏青年歌德的充满叛逆精神的作品,他从歌德的伟大诗篇里受到鼓舞。他谱写了歌德的《迷娘曲》。1810年他创作了《哀格蒙特》序曲,并渴望着与歌德交流。贝多芬通过朋友转达自己对歌德的敬意,之后,他们俩直接通信了。

贝多芬在给歌德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景仰之情:“我只能怀着最崇高的敬意,怀着我对您的绝妙的著作的那种难以形容的深挚的感情来接近您。”1811年4月12日,贝多芬给歌德的信中谈到《哀格蒙特》时写道:“当我读到这部奇妙的《哀格蒙特》时,激起的热情使我重新思索、感受并把它谱成音乐。我非常希望知道您的意见,即使是责备,那对我和我的艺术也会是有益的,我会像得到巨大的赞赏那样接受它。”同年6月25日,歌德回信对贝多芬表示感谢。信中说,若能在魏玛看到这部谱成音乐的悲剧,一定会给自己以及我们这里的您的许多崇拜者莫大的愉快。同年夏天,贝多芬来到泰普里茨疗养院治疗耳疾,并想在这里遇见他崇敬的诗人,结果落空了。

于是,在1812年夏天,贝多芬听说歌德将要在7月陪同皇室到泰普里茨疗养院,就决定再次去那里疗养。贝多芬从维也纳出发,经过布拉格,于7月5日到达泰普里茨,住在“橡树”旅馆里。两周后,他在房间里终于等到了歌德的到来。

歌德先请女仆递进自己的名片。贝多芬立即朝门口迎了上去。

歌德说:“我十分高兴与您结识。”接着歌德对贝多芬为自己的诗作谱写的歌曲和《哀格蒙特》序曲表示衷心的感谢。

歌德关切地询问贝多芬的耳部病情。贝多芬说:“感谢上帝,耳疾对我的创作没有影响。我对音乐的想象依然是那样纯粹和清晰。”

接着贝多芬坐到钢琴前弹起《哀格蒙特》序曲,认真听取歌德对他谱的乐曲的看法。

歌德听完后说:“这多么动人啊!”惊叹地称贝多芬为魔术师。

这次初会,贝多芬是如愿以偿了,他感到结识歌德是自己的光荣和骄傲。但同时也深深地失望。他对歌德的拘泥礼节、不流露感情的上流人物作派不予赞同。贝多芬被维也纳宫廷指责为一个相当激烈的共和主义者。他同封建势力作对,对自由和斗争充满热情、信心。歌德对贝多芬可能不了解或许了解却不愿意说出来。有一天,歌德和贝多芬正在并肩散步。这时一群宫廷的王公贵人陪着皇后,前呼后拥地迎面走来。贝多芬仍旧径直地走自己的路。歌德见了,毕恭毕敬地退到一边,摘下帽子,向贵族们行礼。这个举动使得刚正不阿的贝多芬很恼火,他等了歌德好一会儿,对他说:“我在等您,这是因为我尊重您。您理应得到尊敬。但是对那些人,您过分抬举他们了。”贝多芬大摇大摆地走。而那些认识贝多芬的人,都很客气地给他让路并向他致意。

1812年8月9日,贝多芬给出版商布莱特科普夫和赫特尔的信中写道:“歌德太热衷于宫廷气氛,与一个诗人身份很不相称。”1812年9月2日,歌德写信给泽尔特:贝多芬的“才能使我感到惊异。只是可惜他是一个完全桀骜不驯的人,虽然他认为世界令人憎恶不无道理,但是因此他必然使自己和别人都不愉快了。”

在对拿破仑的态度上,歌德与贝多芬也有分歧。歌德视拿破仑为伟大的天才,因拿破仑轻易就占领了德国,扫除了德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但他也有被压抑的民族感情。拿破仑赞扬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并要他写一部恺撒之死的戏剧,这也使他有些受宠若惊。而贝多芬有着强烈的捍卫民族和祖国尊严的立场,要求民族自由,反对外来侵略。在他的眼中,拿破仑不是什么伟人,而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侵略者。

歌德政治上的谨小慎微,看重烦琐的礼节和甘于融合现实的态度和做法,令贝多芬不悦。经过在泰普里茨这一阶段的交往,两位巨人彼此有了近距离的了解。基于各自的理想和信念不同,他们的友谊不仅没有持续和发展,反而比先前更为疏远了。双方都对这阶段的会面和交往感到失望,从此他们之间只是形式上的相互尊重和敬佩,再就没有书信往来了。

歌德与现实妥协还表现在1798年著名哲学家费希特教授被耶拿大学辞退一事上。原因仅仅是费希特教授不信上帝。歌德也是不信上帝的,这可以从一件小事中看出来:哲学家黑格尔六十大寿时,他的学生们为他设计制作了纪念章,纪念章的背面是一幅象征画,中间是守护神。右边是一个女子,手里拿着十字架;左边是一个正在读书的老学者,头上有一只象征智慧的猫头鹰。歌德对纪念章上哲学家与十字架一同出现非常反感。他说,“福音书中有许多不是根据直接的见闻和经验而是以后根据口传写成的”。恩格斯也曾指出,歌德不爱谈“上帝”。可是,歌德对于费希特被逐之事,却保持沉默,甚至还为费希特的与现实格格不入表示惋惜。

歌德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叱咤风云的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不愿介入政治和党派之争。他说“诗人一想做政治的活动,就不得不入党派;一入党派就不符实诗人了,因为不得不与自由的精神和旷达的见解辞别而用狭量和盲目的嫌恶的帽子遮掩耳朵了”,他认为“政治会把诗人侵蚀,成为阶级的一分子,在骚扰轧轹之中过日子,这不是合于精细的诗人的性质的事务”。

也许正因为歌德这种与现实能够融合的特点,他才没有像他周围的哲学界和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伟大人物那样,一生被穷困所迫。他在舒适富贵的宫廷生活里安度了晚年。当然,他帮助了许多困境中的朋友,黑格尔和席勒都由于他的帮助才得到教授的地位,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事。

歌德的创作高峰1814—1832

歌德的晚年是在辛勤的创作中度过的。

拿破仑失败后,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神圣同盟,封建势力在欧洲复辟,德国人民不仅没有获得自由,反而思想上更加被禁锢。这时,歌德把目光转向了世界,他看到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看到了东方文明古国的辉煌的文化。他对东方文学发生了兴趣。随着全欧性革命高潮的到来,工人运动的兴起,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他世界观中的积极因素有所增长。他不断地接受新思想,研究新事物,再一次激活了他艺术创作的生命。他预言将要出现一个超越国界的“世界文学”,声称自己是世界公民,他觉得人类的前途充满光明。他恢复了创作的青春,出现了第三次创作高峰。1814—1832年,他完成了他一生中所有的重要创作,登上了艺术成就的顶峰。

歌德通过研究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从古老的东方文学中汲取了营养,于1819年发表了抒情诗集《西东诗集》。

1829年,歌德完成了小说《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这是1796年写成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的续集。“威廉·麦斯特”系列分为《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两部小说,用了50年时间才写成。从书名上看,两部作品应是紧密联系、贯穿一致的。但实际上它们在内容上却没有太多的连续性,都反映了歌德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歌德把他一生的经验、认识和理想都倾注在这部巨著里。小说要求“活动”、赞美“劳动”、推崇“创造”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是一部风靡整个德国的成长类小说,是德国成长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描写了一个青年的成长历程,包括内心的发展和道德的完善过程,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教育小说或发展小说。主人公威廉·麦斯特是商人之子,从小就热爱文学艺术,很喜欢看戏。他满怀理想,是个浑身充满朝气的热血青年,他不满平庸的市民生活,鄙视市民阶层的唯利是图,想要摆脱狭隘的环境,向往广阔天地和更高理想的追求,他寄希望通过戏剧艺术和美育来改造社会。小说描述了他的不满情绪和摆脱小市民的狭隘圈子的思想,走向充满活力和理想世界的过程。青年时代的他爱上了女演员马利亚娜,两人同居有了一个孩子,他们共同憧憬美好的未来。后来由于发生误会,威廉怀疑马利亚娜对自己不忠实而离开了她。这爱情的波折对他精神上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加入了一个流动剧团,到处演出。但混沌污浊的戏剧界,令他的奋斗陷入迷惘。威廉四处漂泊,接触种种世态。他内心敏感、善良,他把孤苦的小姑娘迷娘从被虐待中拯救出来,又把浪迹天涯的竖琴老人收留下来,还同情着被遗弃而忧郁致死的奥勒丽。威廉目睹了人间的不幸,最终结识了由开明贵族组成的高尚团体,参加了罗塔利奥及其朋友们组织的秘密团体,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菲利克斯。他从事改良社会和献身人类的工作,成为不断追求人性完善和崇高社会理想的探求者。威廉由最初寻求戏剧艺术,到最终得到了人生艺术。

小说主人公通过不断地克制自己,完善个性,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所谓完整的人而投身于现实生活。他经历过错误,陷入迷途,最后达到理想的境界。小说主人公以为人类服务为个人奋斗目标,以集体生活、共同劳动、互敬互爱为社会理想,表达了作家对现存社会的否定和对自由、平等的乌托邦社会的梦想。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写于1821年,经过1825年的修改和扩展,于1829年脱稿。小说描述的是保证个性协调发展的社会理想和教育主张。歌德写作这部小说时,正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的年代。和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歌德在自己的小说中描绘了他的社会理想。小说结构松散得出奇,是用日记、书信、谈话、观感、格言、诗歌、故事等拼凑而成的。既没有中心主题,没有连贯的情节,也没有中心人物。威廉·麦斯特的出现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威廉带着儿子菲利克斯开始漫游,认知了现实生活,对人生得出了一个最终结论:实践活动乃是人生的目的。威廉把他的儿子送进了“教育省”。教育省是相当于一个行政省的地区。这完全是歌德创造的一个“理想国”。在那里,孩子们要在学习和品德修养上受到严格的训练,要锻炼身体,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掌握一门手工业技术。在这个理想国里,人人是平等的,每个人要处处对己对人都有用处;个人主义受到批判,集体思想得到颂扬。不管个人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有善良思想的人们的最高需要;劳动受到赞誉,要一生献身劳动多加劲;创造性得到推崇,每一秒钟都应该有所创造。在为整个社会福利而劳动的思想指导下,威廉也认识到,掌握一门手艺,才能为他人造福。为此,威廉选定了外科医生的职业。他学会了医疗技术,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为全人类谋福利。最后,他与妻儿团圆,结束漫游。

小说主人公通过不停地探讨理想的社会制度,把人培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强调个人和集体都必须投入到持续不断的创造性劳动中去。小说更多地运用象征和寓意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结构比较松散。

小说也明显地暴露了歌德的某些偏见和弱点。威廉在人生的探索中,偏偏在贵族田庄上找到落脚点。这种以为只有在开明贵族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理想人物的观点,正是魏玛宫廷生活在歌德身上留下的烙印,也是他认为贵族比市民优越这样一种偏见的反映。歌德一生都在思考着改变现实的道路。小说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歌德关于这个问题所持的观点。这是幻想在德国现存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理想的道路,实际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威廉·麦斯特”系列是歌德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巨大,创作时间之长,花费精力之多,都说明它是歌德的作品中仅次于《浮士德》的作品。

同年,歌德还完成了《意大利游记》第三部。

由于友人的要求,歌德还花费许多年的时间写他的自传《诗与真》。1830年完成了《诗与真》第四部。它记叙了歌德从出世起到进入魏玛时为止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现了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其中对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学方面的各种现象,也有许多评论。

同年还完成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组诗。

1831年,世界名著《浮士德》第二部脱稿了,长久努力的目标终于达到了。这使他非常快乐,他对爱克尔曼说:“我今后可以把它看作纯粹的赠品了。我将来是否在做什么,都是一样的了。”诗剧《浮士德》的创作贯穿了歌德的全部创作生涯。1773年正式动笔写作,1786年去意大利旅行时在原稿基础上增删修改,1790年以《浮士德片段》为题发表。1808年发表了《浮士德》第一部,而《浮士德》第二部发表于1832年歌德逝世后。《浮士德》的问世,歌德很是欣慰,因为这是他毕生精力建构出来的史诗性巨著。《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歌德在文学领域里奋斗了一生,硕果累累,他已是心满意足了。

歌德的身体向来很健康,威严的仪表使他即使到了老年也显得精力充沛。为了躲避人们对他82岁华诞的盛大庆祝,他带着两个孙儿及仆人,到了伊尔梅瑙。他的生命力是那样旺盛,他的朋友、爱妻、独子,还有魏玛公爵,都已离开人世。而他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能像浮士德那样,喝魔汤就能返老还童吗?

死神终于也光临这位老人了。

1832年3月15日,歌德乘马车去外边散步,受了凉,患了重感冒,回到家就病倒了。他胸部疼痛,两眼深陷,面色如土,卧床不起。病情时好时坏,歌德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22日早晨,他翻看了一本有关法国七月革命的书,然后他向家人问了日期,随即入睡。一会儿,他睁开眼睛,感觉精神许多,便坐起来与儿媳妇说了一会儿话。他觉得屋子里太暗,便望着窗户喊道:“打开百叶窗,让更多的光进来!”他坐在床边的椅子里,面容十分安详。家人一时都很宽心,想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可是,中午11点半的时候,这位83岁的老人闭上了眼睛,从此再没有睁开。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歌德,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3月26日,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之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歌德的棺椁安放在席勒的棺椁旁。这是1827年歌德在迁移席勒墓时亲自选定的墓址。

歌德的一生有如他曾写过的《墓志铭》:

少年时孤僻而倔强,

青年时狂妄而固执,

壮年时敢作又敢为,

老年时轻率而怪癖!——

你的碑文:

一个真正的人在此安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