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宦官中唐三相

抗宦官中唐三相

时间:2022-1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爆发的“安史之乱”为界点,唐王朝由盛转衰,进入中唐时期。中唐以后,朝廷的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朝廷宦官专权,宰相权力被逐渐削弱,甚至皇帝的废立也在宦官掌握之中;二是地方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史思明旧部据任河北成德、幽州卢龙、魏博三镇及昭义节度使,此后节度使一职便父子、兄弟相传,或由军士自行拥立,不经朝廷任命,甚至称兵作乱,对抗朝廷。


唐史专家习惯上把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一般说来,初唐是指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的六十余年间;盛唐是指女皇武则天至玄宗李隆基的七十余年间;中唐是指唐肃宗李亨至宣宗李忱的百余年间;晚唐是指懿宗李漼至唐朝亡国的近五十年间。

萧氏一门,初唐有萧瑀为相,盛唐有萧嵩为相,中唐则有萧华、萧复、萧俛祖孙三代相继出任宰相,而且每人任相各仅一年。

以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爆发的“安史之乱”为界点,唐王朝由盛转衰,进入中唐时期。中唐以后,朝廷的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朝廷宦官专权,宰相权力被逐渐削弱,甚至皇帝的废立也在宦官掌握之中;二是地方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史思明旧部据任河北成德、幽州卢龙、魏博三镇及昭义节度使,此后节度使一职便父子、兄弟相传,或由军士自行拥立,不经朝廷任命,甚至称兵作乱,对抗朝廷。

所以,当时朝廷政治矛盾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对内治宦,即南衙(宰相)和北衙(宦官)的斗争;对外削藩,即朝廷和割据军阀的斗争。同时,宰相内部还伴随有激烈的朋党之争,即以牛僧儒等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等为首的“李党”之间的斗争。

中唐萧门三相,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了唐朝的政治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