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实我们都来自地穴

其实我们都来自地穴

时间:2022-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教授约翰·奥德曼要辞职离开这个地方了,他的同事、学生跑到他家来送行。这是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穴》的开头。他被当做神在部落供奉,又被当做摄取人寿的巫师被驱逐。影片有两个高潮,一个是约翰自称是耶稣那段。另一个是当他说出60年前的身份时,身为心理医生的儿子难以承受而导致心脏病突发。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穴》改编自科幻作家Jerome Bixby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Jerome Bixby出生于1923年,终于1998年。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其实我们都来自地穴——《这个男人来自地穴》观后感

历史教授约翰·奥德曼要辞职离开这个地方了,他的同事、学生跑到他家来送行。临别依依,大伙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要辞职、要离开?约翰开始说自己脚痒喜欢到处溜达,大伙的刨根问底总算逼得约翰说出了真相——原来他是一万四千年前的穴居人,从来就没有死去过。每十年,他就要换一个地方,不然他长生不死的秘密就会被发现。

这是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穴》的开头。影片的绝大多数情节都发生在一间狭小的客厅之中,时长90分钟的片子,全靠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在轻松的音乐和温暖的炉火旁,整个故事看似轻松、平静,还有一点点关于爱情的插曲,但是,只要你一停顿,一种紧张感会不由自主地占据你的心头。

约翰的同事中有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医生、宗教研究学者,五位教授各展其长,反复询问约翰,确认故事的真实性。最初不过只是当做游戏玩玩,可是当约翰叙述出越来越详尽的历史,教授们开始怀疑自己所坚信的事实。约翰经历了冰川地球变暖、巴比伦文明、佛陀时代、基督时代、与哥伦布一起历险等,一直没死,且容貌一直保持在35岁的状态。他曾结识了佛祖、凡·高,甚至说自己就是耶稣的历史原型。他被当做神在部落供奉,又被当做摄取人寿的巫师被驱逐。他四处流浪,怕被人们发现不老的秘密。他有10个博士学位,最后和自己的儿子重逢……

影片有两个高潮,一个是约翰自称是耶稣那段。他对圣经的起源、基督形象的演变,做了让教授们几乎崩溃,却又隐隐认同的解释。另一个是当他说出60年前的身份时,身为心理医生的儿子难以承受而导致心脏病突发。

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穴》改编自科幻作家Jerome Bixby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Jerome Bixby出生于1923年,终于1998年。他的科幻作品《It's a Good Life》曾入选“世界100部最受欢迎的科幻短篇”。他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还有《优秀种族》、《神奇旅程》、《阴阳魔界》、《外星恶客》、《神秘男人的诅咒》等。

这部发生在小客厅里的科幻片给我们的启示是复杂的:我们知道的有多少是真实的?什么又是真实?我们的认识体系建立在常识、知识和信仰之上,到底有多牢固?我们如何鉴定正常与疯狂?如何区别真实与谎言?我们如何跳出人类的局限,看待自己的历史?

信,或者,不信。这绝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

前几天,刚刚看完西德尼·卢曼特的《12 Angry Men》,发现这两部片子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一个小的封闭式场景中,都是依靠思维和语言的力量展示电影的魅力。不同的是,《12 Angry Men》充满着张力的结局逆转,而本片是貌似平静地娓娓道来。虽然电影最后,约翰向五位教授承认他不过是开玩笑,但那也许是出于无奈,他历尽沧桑,明了世事,也许不过是为了让同事们不会因否定原有的世界而走向崩溃。

正如豆瓣的wesley说的那样:真正震撼人心的艺术形式归根结底不是绚丽奢华的电脑特效,而是能够洞穿人性的思想锋芒。投资不过一万多美元,竟然换来这么好的口碑,确实令观众感到惊艳。这说明,许多热衷于大投资的导演都可以跳黄河去了。不,还是别污染黄河吧。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拍不出低碳的电影,总可以玩一把低碳的死亡

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无论是李庄案还是泼墨门,我们都发现自己永远不可能穷尽真相。但是,对于真相,我们又永远充满好奇。我们终日怀疑,因为我们被阻挡真相;我们爱好翻墙,为的是能看得越多。可也许结果却是——和谐需要一个个谎言来维持。也只有这样,我们被告知的逻辑才能不被打破。

在这样一个世界,也许只有怀疑论者和无知者才能习惯幸福。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2010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