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境调心,宁静致远

借境调心,宁静致远

时间:2022-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沉浸在山水和画境中时,就摆脱了外物繁华,只专注于其中调养心性。所以“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的言下之意就是让人们勿恋繁华,专注于内心清净。出家人不睦繁华之心,如泥中青莲,清新入脾,令人敬佩。你只要用心看路,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水上就可以了。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一个人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对任何一件事物过分执着,就会让生命流于形式。

【原文】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意译】

人如果经常漫步在山川林泉岩石之间,由于受景物的影响就能使城市的俗念逐渐消失;人如果能经常流连在诗词书画的雅境之内,就会由于气氛的影响而逐渐使庸俗的气质消失。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虽然不会因沉溺于外物而消磨意志,但也要经常找机会接近大自然来调剂身心。

【解读】

徜徉于山林泉石中,红尘的心灵平复,是因为我们心在山水;读诗作画陶冶心性,世俗的心升华,是因为我们心在诗意画境。当我们沉浸在山水和画境中时,就摆脱了外物繁华,只专注于其中调养心性。所以“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的言下之意就是让人们勿恋繁华,专注于内心清净。

只有内心清净,才能拥有幸福,见到任何繁华,不去蝇营狗苟;遇到任何逆境,自然舍得放下,这样才可远离烦恼,享受生活。世间一切繁华有生必有灭,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离,有繁荣必然有颓废,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何必过于在意呢?坦然接受吧。放松心情,陶冶心性,我们就会发现在这繁华喧嚣的无常世界,我们享有一片安静的心空。

出家人不睦繁华之心,如泥中青莲,清新入脾,令人敬佩。游历山水,欣赏美景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天地之道。

从前山上有座寺庙,寺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师徒在山上住了很多年。

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个碗,要他到山下端一碗水来。小和尚下山去端水,因为担心水洒出来,一路小心翼翼地紧盯着水上山,生怕洒出一点,可水还没端到半山腰就已经洒完了。接连几回都是这样,于是小和尚只好上山如实禀报老和尚。老和尚听小和尚将经过细说之后,告诉小和尚,你上山的时候不要只是眼盯着碗里的水,不要指望一点不要洒出来,而最终忽视了你最应关注的路。你只要用心看路,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水上就可以了。小和尚依吩咐去做,果然成功地将大半碗水端了回来。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将眼睛放在碗中,就会忽视路的变化,水洒了自然是难免的,结果是什么也做不成。要做成大事就一定要眼盯着大的方向,不要理会小的波动。”

同理,人活一世不是为了追求好的物质生活、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为了这个过程,享受活着的幸福。而幸福应从内心清净中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一个人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对任何一件事物过分执着,就会让生命流于形式。

如果我们执着于世间万物,就会有千种折腾、万般烦恼;如果随缘任运,就会处处自由,时时潇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