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给三名大学生的复信

给三名大学生的复信

时间:2022-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分感谢你们三位对我的信任!我们青年学生是真挚爱国的。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爱国,是有骨气;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文明就是依靠这一爱国主义的力量绵延几千年成为世界唯一不但没有消亡而历史也未中断的民族与文明。何况,有的问题已远非蚁穴之患了。

给三名大学生的复信

××同学:

你好!新年好!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每逢佳节倍思亲。”首先,向你祝贺新年,并预贺春节!佳节欢乐!学习进步!

去年11月,我收到了广东一所大学一位本科大三同学给我的信;12月,又先后收到山东一所大学一位一年级硕士生同学与湖北一所大学一位本科大二同学给我的信。十分感谢你们三位对我的信任!感谢你们的友谊!感谢你们的来信!本应早些回信,的确因为忙,没能立即回信,也难有时间一一回信。但回信之事一直牵挂在心里。再加上,过去一些青年同学,包括高中生,给我的一些信,尽管内容似乎大有不同,但有三点极为一致:第一是真挚爱国,第二是苦闷徬徨,第三是纯朴可爱。所以,我决心在新年假期,挤出时间,一并回信,好吗?希谅。

我们青年学生是真挚爱国的。信中讲:“说不定哪天我(能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帮助自己的祖国,完成一项举世瞩目的项目。”爱得多么豪迈!“‘天下兴亡,本人有责’,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爱得多么严肃!“我是人才,社会一定需要我。……像保尔一样吗?”爱得多么自信!面对有些自甘沉沦,而为来信所深恶痛绝的青年学生,来信严峻斥责:这些人“是自由的,是叛逆的,是开放的……一切的一切,留给我的只有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讲得多么大义凛然,掷地有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爱国,是有骨气;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文明就是依靠这一爱国主义的力量绵延几千年成为世界唯一不但没有消亡而历史也未中断的民族与文明。我从来信中清楚看到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凝聚在来信者的内心,根深蒂固,熠熠生辉。这是最为根本的也最为重要的一点。我深信,我们青年同学能凭着这一内在巨大的力量去战胜前进中的一切困难与险阻,包括去战胜自己的弱点与错误。而且,战胜自己是关键所在。只有能战胜自己的弱点与错误,才可能去战胜所遭遇到的困难与险阻。韩非子讲得好:“志之能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国外有一伟人讲过:“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

是的,我也知道现在有些青年学生思想苦闷,精神压抑,内心徬徨。如同来信所讲:“从小到现在,我还没真正开心和快乐过,人世间的人都是很‘现实’的。……我问过我的每一个同学,没有哪一个不爱钱与权!”“经过一年多的高等教育,很多学习的、生活的、学校的、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让我很费解。”“对于人生和社会我原本有许多美好的理想,可是现实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却时常让我困惑。中国目前许多问题……总让我觉得回天乏力,困惑不已。”“现在,善良会被人认为是傻瓜。”来信还谈到青年学生沉迷网络、自杀、情感归属、价值归属,以及教育中、社会上、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来信讲:“我不知应该随波逐流、明哲保身,还是坚持理想、追求美好。”显然,我们的青年朋友,并不喜欢也不赞同社会上、学校中、思想上、行动上那些消极的、错误的、腐朽的东西,更不愿而且更没有颓废到与之同流合污、推波助澜的地步;而且也在深深思考着乃至顽强反抗着这些东西,寻求解脱,寻求出路,希望有人“指点迷津”。这是来信者纯朴可爱之处,也是来信者敢于正视现实,希望能以身报国的真情之流露。不然,又何必对我这么信任,这么坦诚,给我这么一个共产党员来信?!问题的本质就是如此!而决非来信所讲,当我看到信中一些过激的语言时,我“肯定要怒火冲天”;相反,我感谢来信所讲“我只是跟您实话实说”,感谢来信所带来的友谊与信任,感谢来信给我的启示与思考。对吗?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国家所处的时期是一个极为辉煌的时期,亘古少有。历史就是如此!然而,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有位老朋友,也是一位知名的老教授,前年,他告诉我,他在80年代有位博士生,学位没读完,一家就到了国外,定居下来,成了当地外籍华人,在国外拿了博士学位,当了一所大学的高级教师,这年他回国到各地参观浏览了一遍,又特地来看望这位老教授,深有感触地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是后悔出国当了外籍华人,目前虽已是大学的高级教师,毕竟受制于人,当高级打工仔;而祖国发展这么快,一二十年间,天翻地覆,他当时的同学留在国内工作的,绝大多数已是知名的科技专家、学术带头人,或是颇有政绩的政府领导人,或是有为的企业家,事业辉煌。老教授安慰他,深情地讲:“没关系嘛!你还可以为加强中外关系多做工作,这也是十分需要的。国家开放,国家改革,需要国外的扶持与帮助。”这是实话。

这么好的一个形势,为什么有些青年学生反而苦闷徬徨呢?一般讲来,其中有三条比较重要:第一是我国处于大发展大转型时期,这条特别重要;第二条是我国教育上存在着重功利轻素质问题;第三条是如何教育独生子女问题。

我国处于大发展大转型时期,特别是自邓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以来,发展、转型更为迅速,问问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特别是五六十岁的人,他们感触极为深刻。现在认为极其平常的事,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太快了!旁观者更清楚,国外更为之惊讶!突出例子之一,就是国外过去以为我国虚报GDP值,今天却以为我国隐瞒GDP值。但是,正如大江东去,势不可挡,然而东去并不笔直,有曲折,有漩涡,有回流,有艰险,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的形势、大转型的形势,也是如大江东去一样,并非一切如所想象的那样美好,而是有问题,有失误,有反弹,有一时失策,有局部挫折,有个体腐烂,有贪官污吏,有奸商恶霸,有官商勾结,有黑社会,还有贫富差距悬殊,东西差距拉大,城乡差距严重,下岗失业,吸毒卖淫,青少年刑事犯罪严重,如此等等,但毕竟这不是整体,整体是不可阻挡的大江东去。当然,对大发展、大转型中的严峻的问题决不可轻视。“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何况,有的问题已远非蚁穴之患了。加上“文革”十年浩劫对我国优秀传统与良好社会风气的破坏的严重后患,改革开放中不可避免从国外流入的腐朽文化与思想,这些汇集在一起,对社会阅历不深、眼界接触不广、历史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娇生惯养的青年人,往往会导致迷惘。

解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极大。这些年的扩招发展,又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高校在校生由四五百万发展到两千万以上,解决了多少高中毕业生升学问题,或许也包括你在内,这是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所无法想象的。还有,教育,特别是高校这些年的改革,我不多讲了,也令国外啧啧称赞。正因为如此大规模地扩招、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有些问题也是来信中所讲的,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高等教育要着重“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十分切中要害的。还应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固然在发展中成绩是主流,但问题也严重存在,1997年4月在一次高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我特别提出教育中严重的问题就是:重功利,轻素质,即重做事教育,轻做人教育,重当前的局部的形式上的功利,轻长远的整体的内涵中的功利,亦即急功近利,这往往导致重才轻德。然而,德才不可分,对高级人才尤其如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讲得十分精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智体美,以德为帅,全面发展。无才,怎么体现德?!但有才却不一定有德!成人者,必成才;成才者,不一定成人。才越高,德越缺,危害就越大。什么是德?就是爱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对历史的使命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时代发展的紧迫感、对良心的荣辱感!没有这种思想、感情、信念,怎么能适应今天大发展大转型的伟大时代?来信批评得很好:“有的同学整天尽情在网上遨游,忙得不亦乐乎,天昏地暗,忘我的程度‘可歌可泣’……展现上网的个性,通宵的个性,‘快活的个性’。”有的大学生“来学校混日子,混成绩,混学位,混文凭”,这些“大学生都怎么了”,他们“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来信徬徨而又有切肤之痛地呼唤:“谁来救救我们?”来信的这个批评,十分重要,击中要害。我认为,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网络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谁赢得网络,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未来!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决非制器;是培育有人性、有灵性、有丰富感情、有高尚精神境界、活生生的人,而决非刀砍斧斫一块材料,去制造一个器具。丢失了活生生的人,就丢失了“以人为本”,就丢失了教育的根本。育人,应是一条红线,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这一思想下,小学,应以培养健康的情感与良好的习惯为主,为做人打基础;中学,应以夯实基础知识为主,为继续学习打基础;本科,应以启迪智慧为主,为创业打基础;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应以创业预演为主,为创业拉开序幕。是的,来信讲得好,“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个人一直认为,今天大学生的许多问题,乃至包括来信所讲的,“乱丢乱扔(者),践踏草坪者,麻木冷漠者”,“虚伪,懒惰,爱慕虚荣,攀比,大手大脚”,如此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同中小学的教育密切有关。这类最基本的做人教育,最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应该在中小学完成。目前呢?大学还必须来补这一课!上“亡羊补牢”这一令人深思的一课!

再有一点,家庭对独生子女的不端言行忍气吞声,这种家庭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对独生子女最精辟的总结是: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对己,不严厉”,这是关键所在。应该说,独生子女应该有较好的教育条件,集中优势,培养一人,理应更好成人成才。这类成功的例子,也有不少。我周围的熟人中,此类家庭,比比皆是。但一旦疼爱过分,溺爱,娇生惯养,优势条件就转化成劣势条件,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就脆弱,就孤僻,就不合群,就不知艰苦,就不知天高地厚,就经不起风雨,就经不起困惑与挫折。往往以个人为中心来认识与处理一切,这是十分不利的。这就像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所讲的:“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反而害了孩子。

我还要着重讲的,现实并不等于理想,人生道路绝不会平坦笔直,现实就存在种种矛盾、艰险、困惑,人生处处有暗礁、急流、漩涡;人生中挫折与失败,固然是所不希望的,但是并不一定是甚至远非坏事。法国巴尔扎克讲得很对:“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懦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毛泽东同志一再引用司马迁的话告诫我们如何认识与对待挫折、失败与苦难:“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显然,关键在于如何认识与对待挫折、失败与苦难。污泥可以肥田,困境可以炼人,失败可以为成功奠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要敢于直面现实,善于总结教训,不怕一再挫折,勇于一再崛起,坏事就会变成好事,不利因素会转化成有利因素。事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自己。人生最关键是人生价值的追求,是理想,是信仰,是坚定的理想,是正确的信仰,万难不屈。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未来永远是属于青年一代的。读一读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就可深深体会到中央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深深关怀与所寄托的浓厚期望。随函寄去《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套(共6卷),是名家在名校所作的有名的人文讲座整理稿的汇编,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周光召、丁肇中、厉以宁、任继愈、田长霖、舒乙等等的讲座。读一读会有好处。此书销售了几十万册,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欢迎。

由于太忙,不能再写了。所谈的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想法,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供你们参考。不对之处,请批评。来信中所谈的而回信中又未谈及的事,《启思录》中大多已直接或间接讲了,也可供参考。

谢谢你的信任与来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十一五”规划刚开局,大好机遇就在你的身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共勉!

谢谢!珍重!中国的未来属于中国的青年一代!

祝新年进步!佳节欢乐!

2006年1月3日

(原载《杨叔子教育雏论选(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