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日前一天叫前夕么

节日前一天叫前夕么

时间:2022-1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岁时节日民俗是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天津地方的岁时节日习俗无例外地体现了这些特征。天津人心目中节日重于岁时就是出于这种原因。从此日起大约至灯节前后,亲友往来拜年,互相给小孩“压岁钱”。清明节 津俗清明前后各十天内祭扫祖墓,称“前十后十”。今已逐渐演化为民族性祭祀节日。节日食品为江米小枣粽子,亲友以此互赠;也有自制黄米粽子者。中秋节日食俗为月饼,亲友间互赠。

岁时节日民俗是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的源于农村,有的起于宗教,有的目的在社交游乐。随着历史的演进,不同起源和功能的习俗日趋综合,传递不同时代的风尚,表现出文化的兼容性。天津地方的岁时节日习俗无例外地体现了这些特征。

中国历法从辛亥革命后通常是阴历、阳历并行的。阳历在行政公务方面使用,民间则沿用阴历。农民因农时等问题必须重视节令,尤其需要阴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厂、商店国营化进程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在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沿用阴历的习惯逐渐改变,但法定庆典节日外(因是制度性活动,一般不列民俗范畴),岁时节日仍按阴历而行,沿用至今。

天津地方,特别是城市区域流行的岁时节日,绝大多数是属于汉族的在近两千年间不断丰富且在各地普遍庆祝的全国性节日。由于城市经济活动不受农时直接制约,人们对于岁时的注意已大为淡化。不过,节日活动、节日消费对于城市经济是有利的,让人们不得不重视。天津人心目中节日重于岁时就是出于这种原因。

天津流行的岁时节日及人们活动方式大致如下:

正月初一 俗称“大年初一”。50年前,城区居民此日皆家居自娱,无外出拜年者,晚间早眠。

正月初二 天微明,家主盥洗后敬财神。旧日城区无自来水时,挑水人于清晨给用户送去水一担,并竖一把柴火于门前,谓“进财”(柴谐音)、“进水”。大多数人家于此日请“全合人”开市;全合人入屋,口念吉利语,预祝一年顺遂。从此日起大约至灯节前后,亲友往来拜年,互相给小孩“压岁钱”。

正月初三 晚间烙羊肉馅小合子(饺子的一种,圆形)供财神。自初一至初三,食俗曰:“初一饺子(素馅)、初二面(捞面)、初三合子往家转(赚)。”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黄昏时放鞭炮,晚饭包饺子,以驱邪秽,包小人。

正月初六 门市商店开市营业。商店及住家支发初一至初五数日间应付的零钱。特别是进财、进水钱。

立春 食紫萝卜,谓“咬春”。此俗在七八十年前逐渐消失。

正月十四至十六日 灯节。十五是正日,亦称“元宵节”。十四日先期蒸发面“刺猬老鼠”,十五日供于神前及屋门荷叶墩上,上午头均向外,下午人静时使转向里,以示驮回财宝之意。十五日晚饭前煮汤圆(俗称“元宵”)供神佛、祖先。各商号于十五日张灯结彩,作鼓乐,放烟火。一时游人如云,四乡农民也有赶车入市到北门外、估衣街、宫南北大街观灯者。住家小儿女多提灯游唱于里巷间。40年代以后,节日只剩正月十五一天,悬灯彩、放烟火大减。50年代中期更绝迹,只以元宵美食点缀节日了。

正月十六 近亲妇女彼此往来,名曰“遛百病”,意谓此日出门闲散,百病皆无。出嫁女儿也多归省、拜年。50年代始,职业妇女趁春节假日回娘家看望父母,后来渐渐形成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特有习俗。

正月二十五 津俗称为“填仓”。二十四日晚,以石灰粉在庭院和屋内地上画囤形,中间放米一包叫“粮囤”,放钱一包叫“钱囤”。是晚须早早睡眠,夜间有响声,不得惊动,说是“老鼠娶亲”。二十五日必吃米饭、鱼汤,富有之家兼食清蒸咸鲙鱼(即压锅鲙鱼)。此日妇女不动针黹。“打囤”之俗今已失传。

二月初二 津俗谓“龙抬头”。此日吃烙饼、煎焖子、炒鸡蛋、炒绿豆芽(或拌黄豆芽)。妇女不动针黹,怕针刺龙目。此日又为土地神生日,土地庙均有香火。

二月十九 津俗以此日为观音大士生日,奉祀观音各庙均建醮,香火颇盛。如有风谓之观音暴,远航船只非过此日不开行。此日习俗四五十年代前已鲜为人知。

清明节 津俗清明前后各十天内祭扫祖墓,称“前十后十”。供香烛祭品于坟前,焚纸箔后,取土培坟叫做“添坟”。今已逐渐演化为民族性祭祀节日。

三月二十三 海神天后生日。20世纪20年代以前,东门外天后宫三月间香火极盛,四乡农民进香求子者络绎不绝。清代皇会即在此时举办。二十三日为出会高潮。

四月初八 天津府、县城隍庙相邻,每年四月初一至初十为庙会会期,进香还愿者极众。初八日演戏,晚间出“鬼会”,到西门外白骨塔地方行祭“赦孤”。

此两处庙会40年代中期后即消失,且城隍庙亦不复存。

五月初一至初五 端午节,津俗称“五月节”,初五为正日。住家自初一插艾枝于门两旁;悬朱砂神判符箓于门楣。儿童穿黄色衣裤,襟上挂老虎坠。20年代前有涂雄黄于小儿头囱、耳孔和臀部者。节日食品为江米小枣粽子,亲友以此互赠;也有自制黄米粽子者。

夏至 津俗本不重岁时,所以然者,缘于“夏至三庚便数伏”俗谚,为计算暑天何时开始。商号及商人家庭此日吃捞面,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立秋 此日食香瓜,名曰“咬秋”,以为可免腹泻。今仍有此俗,但凡瓜皆可,西瓜有后来居上之势。

七月初七乞巧节。初六晚间女子以碗水曝月下,初七晨各投绣花针浮水面,觇其影,以卜女红之巧拙。40年代行之渐少,今已绝迹。

七月十五 中元节,俗称“鬼节”。家家祀祖供扁食,晚间焚纸箔。也有午饭后去茔地焚化纸钱者,傍晚始归,名曰“下洼烧纸”。佛寺于此日作“盂兰会”,昼夜唪经,并扎制纸法船,晚间焚之,超渡孤魂往生乐土之意。也有于河、坑乘船唪经者,且遍放小荷花灯,以渡溺死冤魂,红男绿女往观者联袂于道。40年代此俗骤失。

津地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的农谚。

八月十五 中秋节,津俗称“八月节”。昼间在神佛像前供月饼、鲜果;晚间在庭院对月设几案,供月亮祃子、月饼、瓜果,先由主妇焚香跪拜,媳女依次而拜。祭毕、神祃随黄钱焚化,曰“圆月”。圆月习俗只限妇女,有谚云:“男不圆月,女不祭灶。”中秋节日食俗为月饼,亲友间互赠。有大至径尺者,为供佛用。居家自烙者叫“家常月饼”。

九月初九 重阳节。黎明时登高远望,登高处为所有城楼、鼓楼、玉皇阁及几处过街阁。40年代只有鼓楼及宫北张仙阁。节日食品为黏糕、切糕、蜂糕等糕类(以糕谐高)。

道教庙宇从初一至初九作“九皇会”,于大殿前积束香成塔形,高可逾丈,曰“攒斗”。逐日晚间唪经。初八晚将香斗从上部点燃,道士顶礼环拜,曰“拜斗”。一说攒斗、拜斗为庙外信奉北斗星君者的活动,组织称“斗社”。拜斗等仪式须斋戒后着道冠、道服进行,故被误认为道士,实则与道士没有关系。40年代末,此俗骤失。

九月十七 津俗以九月十七日为财神生日。商号及商人家庭皆于此日以香烛、供品致敬,悬彩张灯,鞭炮齐鸣,俨如年三十,故五六十年前,津门有“九月十七小除夕”之说。

立冬 津俗于此日食倭瓜馅饺子,以为可免去一切多年的慢性病。50年代此俗已无传。

十月初一 津俗于十月初一以蜡花纸裁剪、糊制衣服,加上纸箔装入“封筒”,为祖先记名,焚化于家门外,虔诚者到茔墓焚化,俗称“送寒衣”。此日住家均食饺子。50年代以来遵行者日少,但至今未绝迹。

冬至 津人重视冬至,盖因自此“数九”,天气渐寒。“九九消寒图”之俗,实为冬日八十一天的简单气象记录。此日食馄饨,也有吃连汤扁食者。

腊月初八 津俗称此日为“腊八儿”。清晨以各种米豆、干果、小枣熬粥,加白糖、桂花、青丝、瓜条等小料,名“腊八粥”。除供佛外,亲友互赠。富有之家并向贫苦邻人和乞丐施舍,称为“结缘”。此日除食粥外,还包素饺子,供佛后食用。50年代后只自家食粥而已。民间还多于此日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待春节时食用,今仍有此俗。

腊月二十三 俗称“小年”,津俗于是日晚由家长祭灶。供品为糖瓜、黏糕、草料和清水一碗(后两种供品为灶王所骑马匹食用者)。叩祭后,随纸锞将当年灶王神祃焚化,是谓灶君上天述职;除夕夜另换新神祃供奉之,是谓灶君回宫。商号也于此日由经理祭灶,唯神祃为独座灶王,无灶王奶奶。

腊月三十 津俗称“大年三十”(小建二十九亦然)。住家及商号经多日准备,处处整洁,对联、吊钱儿、灯彩焕然一新。居家均于神佛、祖先影像前供香烛、供品。外出人口均须返家,晚饭合家吃“团圆饺子”。饭后焚香烛敬神。灯火通明彻夜不熄,多数人娱乐不眠,曰“守岁”。夜十二时为“全神下界”之时,鸣放鞭炮。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儿女压岁钱。自饭后焚香敬神起,外姓妇女不得进入家门,是谓“忌人”,直至正月开市后,方能解禁。天微明煮素馅扁食上供,焚香叩拜,将供奉的全神祃焚化,俗称“发大纸”。此时鞭炮声声,烟云缭绕,历时不散。街头糖果、蜜饯红果、糖堆儿和“大发财源糕干”的叫卖声忽远忽近,一夜不停。

旧时商号以五月节、中秋节、过年三大节为结账期,而过年最为关键。催欠人除夕夜提灯讨账,虽天明不熄灯,仍继续催讨;欠债人如真无力偿还,即避而不见,直至天大亮,街上行人渐多,已是新的一年,双方即或相见也不谈账款之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