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争情况概述

论争情况概述

时间:2022-1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列出的只是这次新旧思想大论战的部分材料,已能充分反映出当时新旧思想斗争的激烈程度,正是这场论战,进一步引发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更彻底的思想解放做了前期的准备。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文化,到了“五四”时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遭到了灭顶之灾,中国一批民主的激进的知识分子,在铁屋子里被俄国革命的炮声震醒了,起而呼喊,掀起了“五四”狂潮,一场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序幕。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是以新思想做指导,新文化做内容,新文学做先锋而日益展开的。这场革命,从一开始,就受到封建的卫道者的顽强抵抗,在政治思想、文化艺术、文言白话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激烈的论战。

“五四”前夕,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始发难并逐渐形成势头,斗争也随之而发生,1919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6卷1号发表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和同年3月21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的《答林君琴南函》,是对封建卫道者们抵制新文化运动的各种“非难”之声,攻击之举的针对性的回击,是对新文化运动的最初行动的全面维护,也是对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的发动。

这年2月17、18日,林琴南在上海《新申报·蠡叟丛谈》第13、14期发表文言小说《荆生》,3月18—22日又发表文言小说《妖梦》,表明封建势力对新文化运动斗争升级的一个信号。紧接着,北京政府又通过报纸散布谣言,说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一干人,已被北京大学驱逐出校,而校长蔡元培也将遭国会议员的“弹劾”等等,新旧思潮的对峙和斗争显得非常激烈。

面对这样的严酷的斗争形势,当时北京、上海等地的进步人士和广大读者纷纷发表文章,对反动政府的压制政策表示强烈愤慨,怒斥复古派依仗权势、暗地造谣的卑鄙行径,表示要与“学术界之大敌,思想界之蟊贼,必尽吾侪之力与之奋战苦斗”,“百折不挠”,“生死以之”,去争取“必属于革新之诸君”的“最后之胜利”。这就是“五四”前期有名的“新旧思潮之大激战”。

为了显示进步舆论界的力量,更全面地集中各地报刊的言论来反击反动势力和那些复古派,《每周评论》第17期辑录了《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特别附录第(一)。内容为:渊泉的《警告守旧党》,原载《晨报》;毋忘的《最近新旧思潮冲突之杂感》,原载《国民公报》;遗生的《最近之学术新潮》,原载《北京新报》;隐尘的《新旧思想冲突平议》,原载《民治日报》;匡僧的《为驱逐大学教员事鸣不平》、《大学教员无恙》、《威武不能屈》,原载《时事新报》;平平的《北京大学暗潮之感想》,原载浙江《教育周报》;太上、余生的《新旧思潮》和《酝酿中之教育总长弹劾案》,原载《顺天时报》;冷眼的《新思想不宜遏抑》,原栽《顺天时报》;往的的《新旧思潮平议》(二),原载《民治日报》;仪湖的《林蔡评议》,原载《民福报》;蕴巢的《新旧之争》,原载北京《益世报》;裴山的《新旧思潮之开始决斗》,原载《神州日报》。

《每周评论》第19期,又辑录“特别附录”第(二),收录各种报刊文章10篇,诸如遗生的《时势潮流中之新文学》、鲁逊的《学界新思想之潮流》、志拯的《思想革命中的北京大学》和《谁的耻辱?》等。

《每周评论》还在3、4月间的“随感录”栏目,发表了只眼(陈独秀)的文章四篇,批驳林琴南为代表的复古派。

这里列出的只是这次新旧思想大论战的部分材料,已能充分反映出当时新旧思想斗争的激烈程度,正是这场论战,进一步引发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更彻底的思想解放做了前期的准备。

这场大论争,从一开始就把新文学的问题推到了论争的中心,最先的讨论是关于文言、白话的“并行说”,不同的意见进行着认真的争辩。其后,反对、攻击新文学的声音日趋激烈,因此,拥护新文学和反对新文学的对立双方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发生了:同守旧派的论争,同“学衡派”的论争,同“甲寅派”的论争,以及对鸳鸯蝴蝶派的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