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给梁锡华先生的信

写给梁锡华先生的信

时间:2022-1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锡华先生,广东顺德人,伦敦大学哲学博士,主修文学。梁氏与梁实秋先生初次见面时约为1970年,1980年梁氏赴巴黎参加抗战时期文学研讨会,提出论文为梁先生翻“与抗战无关”之案,惹起轩然大波。事后谣言与谰言纷起,却有助发展和巩固大梁与小梁的交谊,而当年的无聊闹剧,早于梁先生逝世前已因大陆推行开放政策而冰消。双方对弟均无任何交待。岛内研究Spenser的学者亦绝无其人。

写给梁锡华先生的信

梁锡华先生,广东顺德人,伦敦大学哲学博士,主修文学。曾任教于加拿大圣玛利大学外文系及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复任香港岭南学院教授、教务长兼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著译作品已结集者近三十册。

梁氏与梁实秋先生初次见面时约为1970年,1980年梁氏赴巴黎参加抗战时期文学研讨会,提出论文为梁先生翻“与抗战无关”之案,惹起轩然大波。事后谣言与谰言纷起,却有助发展和巩固大梁与小梁的交谊,而当年的无聊闹剧,早于梁先生逝世前已因大陆推行开放政策而冰消。

锡华先生:惠函收悉。此次台北快晤,足慰生平。二十三日晚中国时报派人送来访问纪录,当即予以校阅,改正若干错误,不意翌晨即已见报,并未来取弟之校阅稿。《联合报》迄今未予披露。双方对弟均无任何交待。先生所谓“君子协定”只有协定,不见君子,亦怪事也。何日再来,弟企望之。天热如焚,惟珍重不宣。

弟梁实秋顿首 六九、八、二

锡华先生:大函并件收到,谢谢。《有余篇》甚有情致,谈言微中四字庶足以当之。杯杓余沥,往往胜似大馔,拜服之至。

批评有如明镜,可鉴得失,惟普罗一派之哓哓不休,则有如或凹或凸之“哈哈镜”,视之可发一笑而已。春来有意来台一游否,甚企望之。

弟梁实秋拜上 七一、三、卅一

锡华老弟:廿一日函悉。Spenser没有中译,他的巨著The Faerie Queene,无法译,每节九行,前八行五音步,后一行六音步韵三换,我曾试译,知难而退。岛内研究Spenser的学者亦绝无其人。记得张心沧先生的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好像是《Spenser与镜花缘之比较研究》。此外我就毫无所知了。

旧历年欢迎你来。高信疆即将赴美进修两年,副刊改由余纪忠之女公子继任编辑,事出突然,不知其中详情。

匆上即请

大安

梁实秋顿首 七二、一、廿七

此处破损,系猫所咬。

锡华:Spenser在中国没有文献可述,既无翻译,亦无评述,因为文字的内容与形式都不容易被中国读者欣赏。我编的《英国文学史》,稿于三年前完成,至今未能出版,遗憾之至,现稿不在手边,我也不大记得我在稿中有关Spenser一段是怎样写的了。我对Spenser也无好感。不过Spenser却有poets’poet之美名,可惜他的主要作品,用寓言式神话题材,不合现代人口味,诗体又繁复,不可能译为中文。来书索资料,对不起,只好缴白卷,乞谅!

梁实秋顿首 七二、二、六、

请注意:Spenser非Spencer

锡华仁弟

惠书拜悉。

我的一个学生到大陆去,带回一本他们出版的《雅舍怀旧》。简字横排,封面不雅。听说还有一本《雅舍小品选》,见广告尚未见其书。我写的文字还能在大陆印,真是奇迹。

久未晤,秋凉何不来台一游?

梁实秋拜上 七六、九、一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