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时间:2022-1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犹太文学大大兴旺,并对美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美国犹太作家群中可谓独树一帜。艾萨克·辛格出生于波兰的一个小镇。1923年辛格正式步入文学界,在华沙的一家意第绪语文学刊物任校对,间或从事翻译工作。

(Iss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

作者及作品简介

犹太人有着以《圣经》为代表的极为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他们自认为是和上帝定有契约的民族,是上帝的选民。这个民族几经沉沦,失去祖国,散居各地,处于异乡人的地位。他们既怕周围异教徒对他们采取不接受的敌视态度,又担心被同化吞并。长期以来,他们相对集中地居住在犹太区,建立自己的犹太教堂,听从拉比教诲,强调自己独特的宗教和生活方式。但在美国当代生活中,他们面临着宗教生活世俗化,古老传统融入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面临着美国生活方式的不断侵袭,以及犹太人本身的日趋同化。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诞生了一批犹太作家,反映了这些犹太式主题:边缘地位、自我本质危机、孤独、异化、归化、沉沦等等,而这些问题恰恰在西方当代生活和思潮中具有普遍意义,投合了时代潮流。犹太文学大大兴旺,并对美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美国犹太作家群中可谓独树一帜。他的主要作品都是用意第绪语写成,读者群较小,只有通过翻译成英文才为广大美国公众所了解。他用这一行将消亡的语言写出一部又一部诗意盎然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犹太传统,领略到二战前东欧犹太小镇的风情,了解到普通犹太人在旧大陆的生活思想和宗教情怀,以及身处新大陆的犹太人面对双重身份的困惑。

艾萨克·辛格出生于波兰的一个小镇。童年的辛格在强烈的宗教氛围中长大,对犹太人传统的生活方式、风格、信仰,有着深刻的认识。尽管父母希望他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拉比,但他自己执意成为作家。1923年辛格正式步入文学界,在华沙的一家意第绪语文学刊物任校对,间或从事翻译工作。后于1933年转入一家杂志社当编辑。1935年,辛格来到美国,在纽约意第绪语刊物《犹太人前进报》(Jewish Daily Forward)任记者。

艾萨克·辛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撒旦在戈雷》(Satan in Goray)用意第绪语写成,1935年在波兰出版。英文版1955年在美国面世。其后50年间,辛格共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集,13部儿童读物,4部戏剧。1970年、1974年两次获全国图书奖。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莫斯卡特一家》(The Family Moskat,1950<英文版年代,以下同>)、《卢布林的魔术师》(The Magician of Lublin,1960)、《庄园》(The Manor,1967)、《产业》(The Estate,1969)、《冤家:一个爱情故事》(Enemies:A Love Story,1972)以及短篇小说集《傻瓜吉姆佩尔及其他故事》(Gimpel the Fool,1957)、《市场街的斯宾诺莎》(The Spinoza of Market Street,1961)、《卡夫卡的朋友》(A Friend of Kafka,1970)、《羽王皇冠》(A Crown of Feathers,1973)等。艾萨克·辛格的长篇小说或者内涵丰富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力图再现犹太人的人生百态和近现代的迁移和兴亡史;或者篇幅较短,时间跨度也不大,集中关注的是焦点人物的心路历程。短篇小说体裁多样,情节曲折,勾勒出新旧大陆犹太人的众生相。

1978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艾萨克·辛格,理由是:“由于他那充满激情的、植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的艺术,这种艺术将人类共同的处境逼真地反映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辛格的作品,或许再恰当不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