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代无诗篇流传的诗僧

梁代无诗篇流传的诗僧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其统治时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终梁一代,出现了很多诗僧,除了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的宝志、智藏、法云、慧令等有诗歌流传后世者外,还有一些僧人也写过诗歌,然其诗歌由于种种原因早已散佚,世间无传。今据传世资料,可考见梁代无诗篇流传的诗僧有草堂寺释慧约、草堂寺释亡名法师及朗公等。此后二人文章往复,同居府舍,感情相洽。朝夕联事,靡日暂违。可以说周颙与慧约交往密切,此二证也。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其统治时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在其执政时期,佛教大盛,名僧辈出。终梁一代,出现了很多诗僧,除了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的宝志、智藏、法云、慧令等有诗歌流传后世者外,还有一些僧人也写过诗歌,然其诗歌由于种种原因早已散佚,世间无传。今据传世资料,可考见梁代无诗篇流传的诗僧有草堂寺释慧约、草堂寺释亡名法师及朗公等。今一一述说。

一、草堂寺慧约

《续高僧传》卷五有《梁国师草堂寺智者释慧约传》。据此可知,释慧约(452—535),俗姓娄,字德素,东阳乌场人,为名门望族之后。年七岁,便求入学。十二岁时游剡,遍礼塔庙,多究经典。时有谣:“少达妙理娄居士。”刘宋泰始四年(468),慧约时年十七,在上虞东山寺落发出家,师事南林寺沙门慧静。竟陵王萧子良坐镇禹穴,闻风相邀。汝南周颙为剡令,于钟山雷次宗旧观造草堂寺,请慧约居住。太宰褚渊、太尉王俭礼敬慧约,弘扬佛法,褚渊请开《净名》、《胜鬘》,王俭请讲《法华》、《大品》,褚渊从慧约禀受五戒。后二亲丧亡,慧约还乡宣法,之后返回京师。少傅沈约,隆昌中外任,携与同行,至沈侯罢郡,共同还都。此后二人文章往复,同居府舍,感情相洽。其间慧约留心《方等》,精研九部。天监十一年(512),武帝敕命引见,自后慧约经常来去皇宫之中。天监十八年(519)四月八日,梁武帝发宏大誓愿,慧约为武帝授菩萨戒。自后王公大臣以及道俗士庶,纷纷以慧约为师。大同元年(535)九月慧约涅槃,时年八十四岁。后葬于独龙山宝志墓左边,诏命王筠作碑文。

慧约一生历经宋、齐、梁三代,在齐代,慧约跟文人褚渊、王俭、周颙有过往来。而从齐之梁,慧约一直跟沈约有来往,且甚为密切。《续高僧传·慧约传》中记载了他们往还的过程:

少傅沈约,隆昌(齐郁林王萧昭业年号,即494年)中外任,携与同行。在郡惟以静漠自娱,禅诵为乐。异香入室,猛兽驯阶。常入金华山采桔,或停赤松涧游止。……及沈侯罢郡,相携出都,还住本寺。恭事勤肃,礼敬弥隆,文章往复,相继晷漏。以沈词藻之盛,秀出当时,临官莅职,必同居府舍,率意往来,未尝以朱门、蓬户为隔。齐建武(齐明帝年号,494—498)中谓沈曰:“贫道昔为王、褚二公供养,遂居令仆之省。檀越为之,当复入地矣。”天监元年,沈为尚书仆射,启敕请入省住。十一年临丹阳尹,无何而叹,有忧生之嗟。报曰:“檀越福报已尽,贫道未得灭度。”词旨凄然,俄而沈殒。故其预契未然,皆此类也。[84]

可知从齐代末年,慧约便与沈约有往来,他们的交往一直到沈约去世才结束。《梁书》卷十三《沈约传》载:“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明帝即位,进号辅国将军,征为五兵尚书,迁国子祭酒。”[85]可见在隆昌元年(494)时,沈约外出任职东阳太守,携慧约同行。同年齐明帝即位改元建武,沈约后被征为五兵尚书。沈约与慧约同返建康,慧约还住在草堂寺。二人感情更加投合,常有文章往来,同居府舍。天监十一年(512),慧约预见沈约将亡。果然第二年(513)沈约就死去了。关于沈约和慧约的文章往来,今存一封书信可窥一斑。《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载沈约《与约法师书》,文云:

周中书风趣高奇,志托夷远,真情素韵,冰桂齐质。自接釆同栖,年逾一纪。朝夕联事,靡日暂违。每受沐言休,逍遥寡务。何尝不北茨游览,南居宴宿,春朝听鸟,秋夜临风。匪设空言,皆为实事。音容满目,言笑在耳。宿草既陈,楸槚将合。眷往怀人,情不胜恸。此生笃信精深,甘此藿食,至于岁时苞篚,每见请求,凡厥菜品,必令以荐。弟子辄靳而后与,用为欢谑。其事未远,其人已谢。昔之谐调,倏成悲绪。去冬今岁,人鬼见分。石耳紫菜,怆焉兴想。泪下不禁,指遣恭送,以充蔬僧一饭。法师与周情期契阔,非止恒交。览物存旧,弥当楚切。痛矣如何,往矣奈何。弟子沈约和南。[86]

此书信《全梁文》卷二十八作《与约法师书悼周舍》。题目中所谓“悼周舍”,当是严可均根据书信内容所加。按,周舍,周颙之子,据《梁书》卷二十五《周舍传》,周舍卒于梁普通五年(524),而沈约卒于天监十二年(513),沈约理当不能在其死后十二年写书信给慧约,则此周中书当非周舍,严氏失考。

沈约写此书信给慧约,意为悼念“周中书”当无异议。那么我们有必要探明周中书究竟为何人。沈约信中说“此生笃信精深,甘此藿食,至于岁时苞篚,每见请求,凡厥菜品,必令以荐。”藿食,以豆叶为食。苞篚,也可写作包篚,借指馈赠之礼品。沈约说周中书每次见他,都要请求给他提供蔬食。由此可知周中书爱好佛教,喜欢蔬食。沈约说“弟子辄靳而后与,用为欢谑”,还曾因周中书有这样特殊的嗜好而取笑他。读到这里,我们自然就会想到齐代名士周颙。《南齐书》卷四十一《周颙传》谓其曾官中书郎,喜好佛教,言其有蔬食爱好:

(周颙)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87]

又《周颙传》里还说时有何点亦为信佛居士,“颙与书,劝令菜食”,可知周颙喜爱蔬食超过常人。周颙曾官中书郎,可称周中书,且非常喜欢蔬食,与沈约所描述者相像,则周中书就是周颙。此一证也。

又沈约信中说“法师与周情期契阔,非止恒交”。《续高僧传·慧约传》中记载了慧约与周颙交往的情况:“齐中书郎汝南周颙为剡令,钦服道素,侧席加礼。于钟山雷次宗旧馆造草堂寺,亦号山茨,屈知寺任。此寺结宇山椒,疏壤幽岫,虽邑居非远,而萧条物外。既冥赏素诚,便有终焉之托。颙叹曰:‘山茨约主,清虚满世。’”[88]《南齐书》卷四十一《周颙传》:“元徽初,出为剡令。”所以,周颙和慧约在刘宋末年就已经开始有交往了,的确可以称得上“情期契阔,非止恒交”。可以说周颙与慧约交往密切,此二证也。

周颙的卒年,《梁书》本传中没有详细记载,因传中有“颙卒官时,会王俭讲《孝经》未毕,举昙济自代,学者荣之”[89]。查《南齐书》卷二十三《王俭传》,可知王俭卒于永明七年(489),所以有人认为周颙也卒于永明七年,此盖误解《梁书·周颙传》文意所致。原文是说周颙在临终前,因为王俭死后讲《孝经》之事停辍,故推荐昙济继任。然王俭和周颙不见得就卒于一年,《出三藏记集》卷十一《略成实论记》有这样的记载:

齐永明七年十月,文宣王招集京师硕学名僧五百余人,请定林僧柔法师、谢寺慧次法师于普弘寺迭讲,欲使研覈幽微,学通疑执。即坐仍请祐及安乐智称法师,更集尼众二部名德七百余人,续讲《十诵律》,志令四众净业还白。公每以大乘经渊深,漏道之津涯,正法之枢纽,而近世陵废,莫或敦修,弃本逐末,丧功繁论。故即于律座令柔、次等诸论师抄比《成实》,简繁存要,略成九卷,使辞约理举,易以研寻。八年正月二十三日解座,设三业三品,别施奖有功、劝不及。上者得三十余件,中者得二十许种,下者数物而已。即写《略论》百部流通,教使周颙作《论序》,今录之于后。[90]

僧祐亲身参加了这次法会,他所言当属可信,则周颙在永明八年(490)尚在世,还写了《抄成实论序》(此序今见《出三藏记集》卷十一)。

刘跃进先生在《周颙卒年新探》中分析道:“在隆昌元年以前,慧约曾回家乡东阳奔丧,‘积时停乡’,只有这段时间不在京城。隆昌元年,沈约外任东阳太守,慧约同行,以后,两人就没有再离开过,这在《慧约传》中记载得非常详细。因此我认为,沈约《与约法师书》很可能作于慧约在家乡守丧期间,至迟不会晚于永明十一年。信中说:‘去冬今岁,人鬼见分。’又‘宿草既陈,楸槚将合’,说明周颙卒于冬天。”因此他得出结论:“周颙的卒年当在永明八年冬天以后,永明末年慧约还都以前。”[91]刘先生认定此书信是沈约在慧约回家乡这段时间写的,然《续高僧传·慧约传》说沈约和慧约一起回京之后,“恭事勤肃,礼敬弥隆,文章往复,相继晷漏”。这时候他们依然有文章往复,似乎此时沈约依然可以写信悼念周颙。不论怎样,周颙卒于齐代是确定的,而沈约卒于梁代,沈约有时间写悼念周颙的文章。此三证也。

综上可知,沈约书信中提到的“周中书”,即周舍之父周颙。严可均可能熟知周颙卒于齐代,以为沈约提到的周中书定是梁代的人,则认定为周舍。严氏盖未尝考订周舍的生卒年,否则不会发现不了如此明显的年代误差,疏忽致误。

关于慧约的诗歌创作僧传中无记载,然《艺文类聚》卷八十一收录沈约《憩郊园和约法师〈采药〉》诗,可证释慧约曾有《采药》诗。

又明释正勉、性氵通编《古今禅藻集》卷一收慧约《吊范贲》诗一首:“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按,《文苑英华》卷三百零二亦载此首诗歌,题为陶弘景《和约法师临友人诗》,逯钦立据之辑入《全梁诗》卷十五陶弘景名下。不过,逯氏也加按语:“《诗纪》云,《历代吟谱》云,慧约字德素,有《哭范荀诗》云云。乃以此作慧约作,或别有考也。”可知慧约曾写过《临友人诗》。临,临丧哭泣。《左传·隐公元年》:“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隐)公弗临,故不书。”然不管其好友是范贲,抑或是范荀,《梁书》中均不见记载。然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云:“释子工为诗尚矣!休上人赋别怨,约法师哭范尚书,咸为当时才士之所倾叹。”则说明释慧约《临友人》诗在士林中间流传颇为广泛。

二、草堂寺亡名法师

《文苑英华》卷二百三十三收录梁刘孝先《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可知草堂寺亡名法师作有《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又同书卷二百一十九载梁刘孝先《草堂寺寻无名法师》诗,此无名法师当即前面亡名法师。由此可知,刘孝先和草堂寺亡名法师交往密切,二人有诗歌上的应和。

草堂寺亡名法师,史籍、僧传中均不见记载,故其生平付之阙如。

三、朗公

何逊有《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艺文类聚》卷二十七及《文苑英华》卷二百一十九题作《富阳浦口和朗上人》。

《梁书》卷四十九《何逊传》记载其后期经历:“服阕,除仁威庐陵王记室,复随府江州。”[92]庐陵王为萧续,查《梁书》卷二十九《庐陵威王萧续传》:“庐陵威王续,字世,高祖第五子。……(天监)十三年,转会稽太守。十六年,为都督江州诸军事、云麾将军、江州刺史。”[93]联系何逊诗题可知,何逊写此诗时,已经在会稽郡为萧续记室,这时才有机会去富阳浦口。

今有学者认为,何逊“服阕,除仁威庐陵王记室”之时很可能在天监十五年(516)春夏[94],此论比较精当。今据此结论考察,则何逊与朗公的交往当在天监十五年中,也可以推断出何逊写作此诗亦在天监十五年秋天。

【注释】

[1]《大正藏》52:335c。

[2][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91页。

[3][唐]魏征:《隋书》第3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636~637页。

[4][唐]姚思廉:《梁书》第3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863页。

[5][唐]李延寿:《南史》第6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2016页。

[6][唐]李延寿:《南史》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224页。

[7]项楚、张子开、谭伟、何剑平:《唐代白话诗派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46~47页。

[8]参见项楚、张子开、谭伟、何剑平:《唐代白话诗派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47~50页。

[9]《中华大藏经》第73册,第665页中下。

[10][南唐]静、筠二禅师编,孙昌武点校:《祖堂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5~96页。

[11]僧传言:“年十六代宋明帝(刘彧)出家,以泰初六年敕住兴皇寺。”按,泰初,即泰始,宋明帝年号,泰始六年即为470年。又按,智藏年十六时为473年,为后废帝元徽元年,时宋明帝已亡,则僧传所记前后抵牾。按其泰始六年敕住兴皇寺来看,智藏出家必在泰始六年以前,此时智藏不超过十三岁。

[12]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省绍兴之会稽山。《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闲云禹入此穴。”谢灵运《游山》诗:“幸游建德乡,观奇经禹穴。”

[13]《智藏传》言:“帝将受菩萨戒,敕僧正牒老宿德望。时超正略牒法深、慧约、智藏三人,而帝意在于智者,仍取之矣。”超正者,僧正释法超也。《续高僧传》卷二十二《明律篇上》有《梁扬都天竺寺释法超传》。

[14][唐]魏征:《隋书》第4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1093页。

[15]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统”,见《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16]《大正藏》52:112a。

[17]《大正藏》52:140a。

[18]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28页。

[19]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统”,见《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20]《大正藏》9:19a~b。

[21][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95页。

[22]《大正藏》52:326c。

[23]《大正藏》52:274b。

[24]《大正藏》52:326c。

[25]《大正藏》52:64b~c。

[26]《大正藏》52:60b。

[27][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范缜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670页。

[28]以上关于范缜《神灭论》经历齐梁先后修订的过程的论述,参见李才远《也谈范缜〈神灭论〉发表的年代》,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29][唐]姚思廉:《梁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445页。

[30][唐]姚思廉:《梁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378页。

[31][唐]姚思廉:《梁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176页。

[32][唐]姚思廉:《梁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392页。

[33][唐]姚思廉:《梁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368页。

[34][唐]姚思廉:《梁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398页。

[35][唐]姚思廉:《梁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181页。

[36]参见胡适:《考范缜发表〈神灭论〉在梁天监六年》,原载1947年8月13日《上海大公报·文史周刊》。胡适亦据右卫将军韦睿、领军将军曹景宗、右仆射袁昂、尚书令沈约、吏部尚书徐一勉、光禄领太子右卫率范岫、太子詹事王茂等七人的官职,考得《神灭论》发表于梁天监六年。

[37]《大正藏》52:327a。

[38][梁]萧子显:《南齐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929页。《南史》卷七十五《顾欢传》记载相同:“齐高帝辅政,征为扬州主簿。及践阼乃至,称‘山谷臣顾欢上表’,进政纲一卷。时员外郎刘思效表陈谠言,优诏并称美之。”

[39][梁]萧子显:《南齐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870页。

[40][唐]姚思廉:《梁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43页。

[41][北齐]魏收:《魏书》第3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023页。

[42]《大正藏》52:247a~b。

[4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9页。

[44][后晋]刘昫:《旧唐书》第4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1067页。

[45][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07页。

[46]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01页。

[47][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166页。

[48][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96页。

[49]《大正藏》52:135b。

[50]《大正藏》49:99c。

[51]《大正藏》52:236c~237a。

[52][唐]姚思廉:《梁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77页。

[53][唐]李延寿:《南史》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210页。

[54]《大正藏》52:238a。

[55]《大正藏》52:235a~b。

[56]《大正藏》52:235c。

[57]僧正慧超者,梁南涧寺释慧超,《续高僧传》卷六有《梁大僧正南涧寺沙门释慧超传》。

[58][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31页。

[59][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89页。

[60]《大正藏》50:469b。

[61]《大正藏》50:464c。

[62][唐]姚思廉:《梁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59页。

[63][唐]李延寿:《南史》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197页。

[64][北齐]魏收:《魏书》第6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2187页。

[65][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89页。

[66]《大正藏》52:332b。

[67]《大正藏》52:325b。

[68]《大正藏》52:326a。

[69]《大正藏》52:332c。

[70]《大正藏》52:333a、b。

[71]《大正藏》52:333c。

[72]《大正藏》52:304c。

[73]《大正藏》52:305a。

[74][唐]姚思廉:《梁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113页。

[75]《大正藏》52:243b。

[76]《大正藏》52:244a。

[77]张伯伟:《禅与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0~211页。以上关于萧纲受戒时间的论述部分,受张伯伟《禅与诗学·宫体诗与佛教》中相关内容的启发。

[78]《大正藏》52:235c。

[79][唐]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4页。括号内的文字是作者许嵩所作的小注,今加括号以区别于原书正文。

[80][清]张玉榖著,徐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03页。

[81]《大正藏》50:652b。

[82][唐]姚思廉:《陈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155页。

[83][唐]姚思廉:《陈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477页。

[84]《大正藏》50:468a~b。

[85][唐]姚思廉:《梁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233页。

[86]《大正藏》52:326b。

[87][梁]萧子显:《南齐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732页。

[88]《大正藏》50:468c~469a。

[89][梁]萧子显:《南齐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734页。

[90][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05页。

[91]刘跃进:《周颙卒年新探》,载《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92][唐]姚思廉:《梁书》第3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693页。

[93][唐]姚思廉:《梁书》第2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430页。

[94]蒋立甫:《何逊年谱简编》,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