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点化缠螺山

点化缠螺山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布袋和尚自己疏忽大意,法术屡屡泄露。人们熟悉的缠螺山,才隔一夜工夫,就变成了布袋和尚打坐念佛的形态。其时布袋和尚已离庄而去。缠螺山经布袋和尚点化,成了像他自身形态的佛山。经国清寺大和尚点评缠螺山之后,此山又多了一个布袋和尚感应佛家大法螺的传说。清末,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诗僧爬越了缠螺山,倾听了布袋和尚在岳林庄的诸多传说,有感而发写下名言:“斯人不重见,魂留此山中。”

搜集整理人:裘国松 流传地区:奉化裘村镇

当初,身为岳林寺僧人的布袋和尚,在武夷山募化海杉回来的途中,与奉化东南沿海一带的缠螺山意外邂逅。后来,布袋和尚静修天华寺,留守岳林庄,与缠螺山朝夕相见,对缠螺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由于布袋和尚自己疏忽大意,法术屡屡泄露。尤其是有一日,布袋和尚化身为五个人帮乡亲插秧之事被豆腐郎识破后,被传得沸沸扬扬。他觉得这块风水宝地,已是无法再待下去了。他时而低头思忖,时而抬头南望,在眺望时,又见到了再熟悉不过的缠螺山。缠螺山的山体傲然独立,北面是岳林庄和大片塘田,南临象山港富饶的海湾,气势不凡,风采超然。瞬间,在布袋和尚的脑海里闪出这样一个念头:我要是能变成一座山,长留于此,永远看着难分难舍的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场景,那该有多好啊!

说变就变,但见布袋和尚念念有词,霎时空中呼呼作响。过了一会儿,布袋和尚把自己长期随身带的那串无患子佛珠,抛向了缠螺山的山顶。不偏不倚,佛珠正好套在山头的巨岩上。顿时,整座缠螺山隆隆作响,山顶的巨岩上彩光闪闪。随后,山体也渐渐地变了模样,活灵活现地化作了布袋和尚打坐念佛时的形态。

邻近的乡亲们得知布袋和尚离庄出走的消息,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岳林庄。他们如数家珍地回忆着大肚庄主曾经做过的一桩又一桩的好事。大家讲着讲着,转而责怪豆腐郎和斫柴的小伙子:“舌头介长,闲话介多!要不然,这位菩萨心肠的大肚庄主是不会轻易地跟我们分手的。”人群中还有人提起了发生在前一天下午的奇特现象,那人神秘地说:“昨天下午见到一长串五光十色的东西,从地面向天空中飞掠而过,眨眼间,飘落在缠螺山山顶的巨岩上。之后,山头呈现出一圈七彩光环,熠熠生辉。再定神细看,却无影无踪了。”一位长者听了,认为此乃佛光也,为世间罕见。缠螺山突然出现如此奇幻的现象,十有八九与这位刚走的大肚庄主密切相关。既然他有法力现化神圣的佛光,那么大肚庄主肯定是一位大菩萨的化身了。

经过这位长者的一番点拨,众人不由自主地将目光移向南面的缠螺山。“哇!缠螺山变样了,变得太像大肚庄主了!”大家一齐惊呼起来。

人们熟悉的缠螺山,才隔一夜工夫,就变成了布袋和尚打坐念佛的形态。那山头分明是他慈祥含笑的面容,就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惟妙惟肖。眉毛下方左右分列的两块突出的岩石,犹如他的一双慧眼。明显隆起的山坡,酷似他经年袒露能容天下难事、愁事的大肚子。山腰略下处,依附着对称的两个矮丘,好似他盘曲着的臀部和腿脚。这座孤山两侧的一处弧形小高地,仿佛是他念佛静坐时放在一边的大布袋。

对于这座形似佛像的缠螺山,当地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据说,国清寺的一位高僧,在赴明州途中,曾到岳林庄探望布袋和尚。其时布袋和尚已离庄而去。正当那位高僧欲离庄赶路时,走来一群热心的乡民,请高僧点评一下南面的这座缠螺山,以印证乡间士人们的眼力准不准。这位高僧即刻来了兴趣,对点评之事毫不推辞。经一番端详思索之后,他开口道:“此缠螺山,在这边看像一面海边高悬的指路大旗,到那边瞧如同一只覆在塘田上的大田螺,置身岳林庄一带观其形,分明是你们大肚庄主在打坐。”高僧揣摩良久又肯定地说:“这是大肚庄主点化的结果。”众人一听暗暗叫绝,都说:“只有慧眼才能识真金,师父您不愧是大寺院过来的高僧啊!”

众人送那位高僧出庄,刚走到庄外的驿道上,高僧忽然止步,再发高见:“此缠螺山之螺,并非农家水田中的田螺,而是大海之中的海螺。你们大肚庄主点化缠螺山时,已用法力将海螺变成佛家常用的法螺。只有大佛才能听到此处吹出的浩浩法螺之声,只是我们道行不够的常人难以听到罢了。”

缠螺山经布袋和尚点化,成了像他自身形态的佛山。经国清寺大和尚点评缠螺山之后,此山又多了一个布袋和尚感应佛家大法螺的传说。

清末,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诗僧爬越了缠螺山,倾听了布袋和尚在岳林庄的诸多传说,有感而发写下名言:“斯人不重见,魂留此山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