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性清净章第十三

自性清净章第十三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有此一章来者,上《颠倒真实章》,明依如来藏说有生死,是真实说。三种众生不依如来藏说有生死,是颠倒。净不应有染,染不应有净,此事难明,唯佛能了。今欲论此义,有此章来也。又前《如来藏章》中,但云不离烦恼藏是如来藏,未知云何不离。今此中正明如来藏客尘烦恼染,名为不离,故有此章来也。又近从《颠倒章》来。

“世尊!如来藏者”,第十三,《自性清净隐覆章》,作三门释之。

一,来意门。所以有此一章来者,上《颠倒真实章》,明依如来藏说有生死,是真实说。三种众生不依如来藏说有生死,是颠倒。今次论能依所依染净之义。能依生死,此即是染,所依之藏,此即是净。净不应有染,染不应有净,此事难明,唯佛能了。今欲论此义,有此章来也。又前《如来藏章》中,但云不离烦恼藏是如来藏,未知云何不离。今此中正明如来藏客尘烦恼染,名为不离,故有此章来也。又近从《颠倒章》来。生疑者云:“三种众生有如来藏,何因缘故非其境界?为释此疑,言三种众生虽皆有藏,以诸烦恼覆故,非其境界也。又上《颠倒真实》,明下情不及,今此自性清净难知,是佛境界,显唯上智能知,故次明也。又上释如来藏一名一义,此章明多名多义。所以然者,至此章明如来藏究竟,故至此广辨。又论佛法根本大事,大事谓佛性,佛性即自性清净心。此事应须论辨,故有此章也。[1]

[释评]

[1]这一章显明佛性、自性清净心。

第二,同异门。此经始终明如来藏,凡有六处:一、《如来藏章》明如来藏甚深,非三慧境竟,此明谛处说藏深,以藏深类谛深。二、《空义隐覆章》明佛知能藏是空,所藏非空,佛具空不空二智。此就一灭谛中辨空不空,为成一灭谛义。三、《颠倒真实章》明如来藏为一切染净作依持用义。四、《颠倒真实章》末明如来藏绝一切相,即是明所藏是空义。于缘不了,故成颠倒,即是能藏不空。五、明如来藏有五藏义。六、明如来藏自性清净为烦恼染。此明佛性有六条义乃圆足。[1]

[释评]

[1]本经以六条义理圆满阐释佛性。

第三,释名门。藏体无垢,名自性清净。随缘相染,故云隐覆。问:既有自性清净心,何不立自性清净色?答:色从心变起,以心为本,所以云心。又色是形碍,心法不尔,故不立色也。问:何故经云佛性亦色非色也?又言妙色湛然常安住?答:若色性说色,亦得是色,故《起信论》云:“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智性即色。但以无形碍,故不名色也。故《起信论》云:“色体无形,故说名智。”[1]

[释评]

[1]如来藏清净。

就文为二:一、胜鬘正说,二、如来述成。胜鬘说中有二:第一、总明五藏,二、“从此自性清净”下,别释。第一总明五藏。如《佛性论》中说:“一、如来藏,以自性为义。一切诸法不出如来自性,无我为相故。二、法界藏者,彼说正法藏。今言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四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三、法身藏者,以至得为义。至者证也,一切圣人信乐正性,由此信乐,令诸圣人得如来功德。四、出世间上上者,三由有倒见,不得圣法。具此三义,名之为世。此法无彼三义故名出世真实也。五、自性清净藏,以秘密为义。若一切法随顺此性,则名为内,是正非邪。若违此理,则名为外,是邪非正。”

[校注]

①“者”下有脱文,【原】本此下有:“以真实为义,世者有三失:一对治可灭,二妄心念念灭”。

彼论辨五藏讫,引此经说五藏为证。如来藏自性义者,辨此藏是一切诸法体性也。法界藏以因为义者,辨此藏是圣人行境界,名为因也。法身藏以至得为义者,通辨依此藏能修因至得佛果,故名至得义。出世上上藏真实义者,辨此藏性不因缘相,故名真实也。自性清净藏秘密义者,甚深也,辨此藏无一相可取,而顺之大益,违之极损,故名秘密。如《摄大乘论》中辨五藏相义亦如是也。此等随义别分,非体别有五也。[1]

[释评]

[1]辨析“五藏”。

“此自性清净”下,第二,解释。就文为三:第一、略释。第二、“何以故”下,广释。第三、“唯佛世尊”下,仰推于佛。初文中,一、牒净心,二、“客尘烦恼”,显随缘隐覆。“此自性清净”者,牒第五,“如来藏”牒第一,但牒始终,余三略。而虽牒第一,为成第五,以第五正明自性清净不染故也。是以文牒第五无藏字,故知以第一成第五也。“而客尘”,凡言“而”者,返前述后之辞也。“客尘烦恼”者,是性成烦恼。望推本性净心之旧,故说之为客。又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上烦恼”者,现起烦恼也。净心为此二烦恼所染也。“不思议”者,性净而染,明下情不及也。“如来境界”者,辨唯上智能知也。[1]

[释评]

[1]自性清净。

“何以故”下,第二,释也。“何以故”者,问也。何以净心而染是不思议佛境界故耶?“刹那善心”下,对问释也。有人言:“‘刹那善心、不善心不为烦恼所染’者,正解‘净’义。刹那是念,念善心体,念恶心体,烦恼俱不能染。不能染故净。‘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者,释前‘不染’。烦恼出自妄情,不及真识,故不触心。据真无妄,故不触烦恼。其犹世人见绳为蛇,蛇出妄情,故不触绳。绳体常净,亦不触蛇。‘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者’,责遣染过。”今明经言“刹那善心不为烦恼染”,汝净心无刹那。又正应触善心无染。云何亦举不善心耶?今就文为二:一者、举现近粗法无染而染,以况远细。二、“从自性清净”下,正明细心不染染义。就初又二:第一、明染无所染,二、“从世尊然有烦恼”下,明不染染义。就文又二:一、正明无染,二、从“烦恼不触心”下,举不触释成无染。“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者,此借粗显细也。善心是净,不善心是垢。善心之中无有贪瞋痴,是为净中无垢,无有染义也。“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者,不善心者,即是贪瞋痴心也。当起贪瞋痴时,善心已谢,不善心既即是烦恼,是则唯垢无净。唯能染无所染,亦无染义。前句有净无垢,有所染无能染,不成染义。后句有垢无净,有能染无所染,亦不成染义。如帛与渥合时,可得名染。唯渥无帛,唯帛无渥,并不成染义。若善心与不善心两共合者,如渥帛合,可为染义。而二心未曾共俱,垢时无净,净时无垢,何得有染?故《中论·缚解品》云:“若谓五阴是可缚,五阴中余烦恼来缚者,是亦不然。”昙影法师释云:“心净时则无物来缚,心垢时则无可缚。”此明心净时有所缚无能缚,心垢时有能缚无所缚。故罗什云:“传吾业者,寄在道融、昙影、僧叡乎。”释彼论与此经同。又一意,夫论烦恼染心,心不出二种:一者善心,二者不善心。善心者无贪瞋心也,不善心者贪瞋心也。烦恼并无染此二心义。所以然者,当起善心时无不善心,但有所染无能染,不成染义。不善心即是贪瞋痴,云何有能染所染?不善心既即是贪瞋痴,则唯是能染无有所染。不尔,唯是所染无有能染。若有能所染,便一刹那中有二贪瞋痴心,而实不尔。此亦如《中论·缚解品》。众生谓五阴身是缚,论云“有身则不缚。若身是所缚,则无能缚。若是能缚,则无所缚。若有能缚所缚,便成二身。”[1]

[校注]

①故,【原】【甲】本无。

②既,【原】【甲】本无。

[释评]

[1]如来藏清净而有染污。

“心不触烦恼”者,第二,举“不触”释成“无染”。善心不善心,通名为心。此二种心并不触烦恼。有善心时则无烦恼。一切无相触,如指端不自触。烦恼不触心者,善心不善心家二种烦恼并不触。有烦恼时无有善心,故烦恼不触善心。烦恼即是不善心。一体之法亦无相触,故烦恼不触不善心也。若就《成论》义,识想受三心未起善,行心中方起善不善。从行心中起不善,染前三心。然行心起不善时,前三心已灭,有能染无所染。当有前三心时,所染无能染,大意同前。“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者,此结无相染义。善不善心,竟无相触近义,云何得有相染耶?“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者,上来求烦恼染心义不可得,即是染无所染。而于众生宛然有烦恼烦恼染心,此是不染而染。如《中论·观染染者品》,种种门求染染者不可得,而假名因缘有能染所染。问:云何是不染而染?答:前心是净,后心是垢。垢心起时障于净心,故名为染。“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上来举粗,今是况细。三界粗心染义,尚难可了知,自性清净心而为所染,岂易可知!虽本性清净,而于众生成颠倒不净,故名为客尘烦恼所染。虽为客尘烦恼所染,而常本性清净,故实无所染,难可了知。“唯佛世尊”下,此明唯佛能知。“实眼”者,佛有实眼,见此自性清净心为烦恼所染,了了分明,故如眼见。实智照于此理,一切善法皆从佛出,故“为法根本”。佛知一切法,为通达法,为正法依。佛能抦持此法。法由人弘,故为正法依义。[1]

[校注]

①成,【原】【甲】本作“成实”。

②善,【原】【甲】本作“善不善”。

[释评]

[1]染净之相都不可得。

此上来已释第一胜鬘正说,自下第二如来述可。就文有二:一、明胜鬘问佛,二、如来随喜述成。前胜鬘问佛者,明理既深妙,故问佛取审也。佛即随喜者,第二明如来随喜述成。就文为二:一、明随喜,二、明述成。以胜鬘所说合理称机,故佛内心随喜。“如是”已下,发言诚述。初总述胜鬘自性清净心而有烦恼难可了知。“有二法”下,别述成。就文为二:一、明述成二法难可了知,二、从“如此二法”下,明有信受之人。初总明二法,次别明二法。初法中,“自性清净心”,言亡虑绝,故难可了知。第二法,若一向净而无染,若一向染而无净,此易可了知。以虽净而染虽染常净,故难可了知。“汝及成就大法菩萨”者,种性已上菩萨。馥公云:“是大力之例,胜鬘之与齐位,故知同是法身人也。”有人言登地已上菩萨也。有人言八地已上菩萨也。“诸余声闻能信佛语”者,谓信行菩萨。与教法相应,故言声闻。此在种性已前十信菩萨也。今依经是声闻也。举此等方能听信者,显成难知故也。又上明难可了知,恐其望岸而退,今欲劝物信受,故举此等人来也。馥师云:“闻说入禅,以为听受,言外之旨,非是所窥,名信佛。”此一章义。[1]

[校注]

①“而”后【原】【甲】本有“常”字。

②禅,【原】【甲】本作“神”。

③佛,【原】【甲】本作“佛语”。

[释评]

[1]佛陀印证胜鬘所说之义难可了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