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文大藏经的版本

汉文大藏经的版本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起初,汉文大藏经只有写本,流传不广。这是我国最早的汉文大藏经私刻本。在编排上,对《开元释教录》的编目方式作了改革,为后世大藏经私刻本相沿袭。这也是宋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刻印经费由福州开元寺住持本明发起劝募,另有20余人参与雕造事项。惜全藏已佚,仅有部分印本存世。因历经朝代更替及战乱兵火,原刻版片部分已毁,后用其他本子补齐。这是辽代汉文大藏经官刻本。这是金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

三、汉文大藏经的版本

img77

宋刻《开宝藏》(图77)

起初,汉文大藏经只有写本,流传不广。到了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佛经单行本。从北宋初年第一部木刻本大藏经——《开宝藏》问世,直至民国时期排印的《频伽藏》、《普慧藏》,已知我国共有21种版本的汉文大藏经(其中宋代刻了6部,辽代刻了1部,金代刻了1部,元代刻了4部,明代刻了6部,清代刻了1部,民国印了2部)。

第一,《开宝藏》(图77)。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木刻本汉文大藏经,也是我国最早的汉文大藏经官刻本。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派殿头高品张从信到益州(今四川成都)开雕,直到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完成。共雕版13万块,书法端丽,刻工精良,全藏收录佛典1076部,5048卷,分作480帙。初刻时,以唐代智升的《开元释教录》为目录依据,在编次付梓时稍有变动。全藏均为卷轴装。每个版面,正文23行,每行14字。版首刻有小字经名、版号和帙号。每卷之末,刻有雕造年月,如现存最早的是《大般若经》残卷(卷五八一),刻于开宝五年(972年)。北宋咸平、天禧、熙宁年间,曾多次对《开宝藏》进行修订、增补,使全藏增至约6620卷,分作653帙。整套《开宝藏》的版片,后来从益州运到京城(今河南开封),贮藏于太平兴国寺西侧的印经院。熙宁年间移至显圣寺圣寿禅院,由专人管理刻印等事项。北宋末年,显圣寺在战火中被毁,《开宝藏》版片落户金国。宋廷曾将《开宝藏》颁赐全国各地,并先后赠赐日本、契丹、西夏、高丽等国,影响极大。惜全藏已佚,仅有残卷传世。

img78

北宋福州东禅寺等觉禅院刻经摺装《崇宁藏》(图78)

第二,《崇宁藏》(图78),又称《崇宁万寿大藏经》。这是我国最早的汉文大藏经私刻本。刻印经费由东禅寺等觉禅院住持慧空大师冲真发起劝募,另有一批热心人分任请主或劝首具体落实。宋元丰三年(1080年)开雕,至崇宁三年(1104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430余部,5700余卷,分作564函。在编排上,对《开元释教录》的编目方式作了改革,为后世大藏经私刻本相沿袭。全藏采用折装式。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卷首有经题,卷尾有千字文编号。以若干卷为1函,将原来附在各卷的佛经音义独立成卷,附于每1函的末尾。绍兴十八年(1148年),对《崇宁藏》作了一些调整,补雕了部分经板。乾道、淳熙年间,又续刻《大慧语录》等典籍,增补了16函,使全藏增至1440部,6108卷,分作580函。惜全藏亡佚,只有日本尚存少量印本。

img79

宋福州开元寺刻本《毗卢藏》(图79)

第三,《毗卢藏》(图79)。这也是宋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刻印经费由福州开元寺住持本明发起劝募,另有20余人参与雕造事项。宋政和二年(1112年)开雕,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451部,6132卷,分作595函。装帧采用折装式。版面略小于《崇宁藏》,版式相同: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卷首有经题,卷尾有千字文编号。但每函之末,没有佛经音义。隆兴二年(1164年)、淳熙三年(1176年),两次续雕《毗卢藏》。惜全藏亡佚,只有日本尚存少量印本。

img80

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刻《圆觉藏》(图80)

img81

宋刻《资福藏》(图81)

第四,《圆觉藏》(图80),又称《思溪圆觉藏》、《前思溪藏》。这也是宋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北宋末年,密州观察使王永从与其弟崇信军承宣使王永锡等,为其家族做功德而创建了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并出资刻印《圆觉藏》,另有当地僧俗数人参与刊刻。北宋末年开雕,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435部,5480卷,分作548函。装帧采用折装式。版式与《崇宁藏》相同: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全藏大多没有题记及刊刻记,但附有佛经音义。惜全藏已佚,仅有部分印本存世。

第五,《资福藏》(图81),又称《思溪资福藏》、《后思溪藏》。这也是宋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当时由安吉州法宝资福寺刻印,开雕及完成年代难以确定。全藏收录佛典1459部,5940卷,分作599函。装帧采用折装式。版式与《圆觉藏》相同: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有的学者认为,法宝资福寺的前身是思溪圆觉禅院,《资福藏》的前1435部典籍,是用《圆觉藏》原版片刷印的,只补刻了24部,因此《资福藏》和《圆觉藏》只能看作是同一部大藏经,合称为《思溪藏》比较恰当。也有学者认为,法宝资福寺虽是思溪圆觉禅院改名(或《圆觉藏》版片移到了法宝资福寺),但《资福藏》完全是另行雕造的一副版片。宋景炎元年(1276年),《资福藏》版片随同法宝资福寺一起,毁于元军兵火。日本有不少《资福藏》印本,清末杨守敬曾购回一部,缺600余卷,今藏于北京图书馆。

第六,《碛砂藏》(图82),全称《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这也是宋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当时由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刻印。约于宋宝庆、绍定年间开雕,因宋亡及延圣院失火等原因中断30年,至元至治二年(1322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532部,6362卷,分作591函。装帧采用折装式(图83)。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因历经朝代更替及战乱兵火,原刻版片部分已毁,后用其他本子补齐。现在存世尚有三部,分别藏于陕西开元寺、卧龙寺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上海曾影印了500部《碛砂藏》,缺佚部分以《资福藏》、《普宁藏》等补入。

img82

南宋平江府刻《碛砂藏》1(图82)

img83

南宋平江府刻《碛砂藏》2(图83)

img84

辽刻《契丹藏》(图84)

第七,《契丹藏》(图84),又称《辽藏》。这是辽代汉文大藏经官刻本。辽统和年间开雕,至清宁年间或咸雍四年(1068年)完成。校勘认真,书法工整,刻工精良,行格疏朗。全藏收录佛典1373部,6006卷,分作579帙。全藏均为卷轴装。每个版面,正文大多为24行,部分为27、28行,每行15至18字。版首刻有小字经名、卷数、版号和千字文顺序等。辽廷曾将《契丹藏》赠赐高丽,对《高丽藏》再刻本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惜全藏亡佚,有些学者根据近年发现的辽代佛经残卷,认为《契丹藏》有两种版本:一为大字本,是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中发现的;一为小字本,是在河北发现的。

第八,《赵城藏》(图85),又称《金藏》。这是金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刻印经费由崔法珍发起劝募。相传她为了筹集资金,断臂乞化,足迹遍及晋南、秦西各州县。许多信徒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捐资应募。大约在金皇统九年(1149年),于解州天宁寺组成开雕大藏经版会,负责刻经事宜。同年开雕,至大定十三年(1173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570部,6900余卷,分作682帙。全藏均为卷轴装。每个版面,正文23行,每行14字,版首刻有小字经名、版号和千字文顺序等。全藏刻成后,崔法珍于大定十八年(1178年)将印本送到燕京;3年后,她又护送全藏经版到燕京,贮藏于弘法寺。金末元初,因战乱而经版遭到损毁,由耶律楚材主持补雕,但版式与《金藏》不同:每个版面,正文22至30行,每行14至27字。《赵城藏》以往未见著录,民国年间在山西省赵城县霍山广胜寺发现,故名。近年我国编辑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即以《赵城藏》为最主要的底本。

img85

金刻《赵城金藏》(图85)

img86

元杭州大普宁寺刻《普宁藏》(图86)

第九,《普宁藏》(图86),全称《杭州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这是元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由白云宗主持道安等主持刻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开雕,至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完成。刻工精美,形式古朴。全藏收录佛典1430部,6004卷,分作558函。后又相继补入密教典籍104部,323卷,分作29函,因而使全藏增至1534部,6327卷,587函。装帧采用折装式。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现在尚有数部存世,分别藏于山西太原、江苏苏州、云南昆明及日本东京浅草寺。

第十,《元官藏》(图87),全称《元代官刻本大藏经》。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部汉文大藏经。由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发起雕造,徽政院主持其事,全国各地征选僧人参加校对。元天历三年(1330年)开雕,至至元二年(1336年)完成。上下双栏,外粗内细,行格疏朗,颇为大气。全藏收录佛典6500余卷,分作651函。装帧采用折装式。版式是所有汉文大藏经中最大的:每个版面,正文42行,折为7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卷末附有硬黄纸书壳。《元官藏》以往未见著录,1982年在云南省图书馆发现,仅存32卷。

img87

元刻《元官藏》(图87)

第十一,《弘法藏》。这是元代汉文大藏经官刻本。元世祖至元年间在大都弘法寺雕造。一些学者认为,《赵城藏》版片运京后贮藏于弘法寺,后来曾进行大规模补雕,卓然独立,从而形成了《弘法藏》。也有学者认为,弘法寺补雕《赵城藏》只是损毁缺佚部分,数量甚少,所以《弘法藏》只是《赵城藏》的别名。1984年在北京智化寺发现三卷带有千字文编号的元代佛经刻本(图88),有人认为它可能就是《弘法藏》的残本。

img88

北京智化寺发现的元代佛经刻本(图88)

第十二,《铜版大藏经》。这是元代汉文大藏经官刻本。文献记载,元至治年间,英宗奇渥温硕德八剌下诏,征选天下60名高僧,到大都校勘佛典,编纂目录。委派法祯、湛堂、西谷三人总负责,积极筹划雕印《铜版大藏经》。当校勘完成、目录编定,《铜版大藏经》的前期工程准备就绪,在位仅3年的元英宗突然被弑。这样一来,《铜版大藏经》到底是否雕印过,就是个疑问了。

img89

明洪武五年南京刻《南藏》(图89)

第十三,《洪武南藏》(图89),又称《初刻南藏》。这是明代第一部汉文大藏经官刻本。明洪武五年(1372年),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南京蒋山寺点校大藏经,随即开雕,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600余部,7000余卷,分作678函。装帧采用折装式。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永乐六年(1408年),蒋山寺失火,经版毁于一旦。这时距全藏雕成仅10年,所以传世印本颇为稀少。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川崇庆县上古寺发现了一部《洪武南藏》,残缺的部分配补抄本及坊刻本,今藏于四川省图书馆。

img90

明永乐南京刻《永乐南藏》1(图90)

第十四,《永乐南藏》(图90),又称《明南藏》、《南藏》。这是明代第二部汉文大藏经官刻本。明永乐十年(1412年)开雕,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610部,6331卷,分作636函。装帧采用折装式(图91)。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本藏主要覆刻《洪武南藏》,但书写、雕刻均不如其,编次亦有较大变动。经版贮藏于南京报恩寺,由礼部祠祭清吏司主管,全国各地佛寺可以提出请印。存世印本常见。

img91

明永乐南京刻《永乐南藏》2(图91)

img92

明永乐北京庆寿寺刻《永乐北藏》(图92)

第十五,《永乐北藏》(图92),又称《北藏》。这是明代第三部汉文大藏经官刻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又以朝廷的名义雕造大藏经。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开雕,至正统五年(1440年)完成。字体采用赵体,工整秀丽;版心尽量放大,颇有气魄。全藏收录佛典1621部,6361卷,分作636函。万历十二年(1584年),续刻佛教各宗派论著36部,410卷,分作41函。此后,又续刻了《永乐南藏》中的典籍5部,153卷,分作16函。至此全藏总计1662部,6924卷,693函。装帧采用折装式。每个版面,正文25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5行,每行17字。《永乐北藏》主要为颁赐名山大寺而造,民间较为罕见。

第十六,《武林藏》。这是明代汉文大藏经私刻本。约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前后在杭州雕造,以《碛砂藏》或《洪武南藏》为底本覆刻。装帧采用折装式。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惜全藏亡佚,仅有少量残本传世。

img93

明末清初刻《万历藏》(图93)

第十七,《万历藏》(图93)。这是明末清初汉文大藏经私刻本。约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开雕,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完成。以《永乐南藏》为底本覆刻,又增加了《永乐北藏》续刻的36部各宗派论著,以及其他一些典籍。全藏收录佛典1659部,6234卷,分作678函。装帧采用折装式。每个版面,正文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万历藏》以往未见著录,1983年在山西宁武县文化馆发现,但已不全,缺了96部,237卷。

img94

明末清初嘉兴楞严寺刻《嘉兴藏》(图94)

第十八,《嘉兴藏》(图94),又称《径山藏》。这是明末清初汉文大藏经私刻本。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在山西五台山开雕,至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完成。因北方寒冬刻造不便,始刊3年后即迁至浙江余杭径山,后又分散于嘉兴、吴江、金坛等处募刻,由嘉兴楞严寺总负其责。全藏分为“正藏”、“续藏”、“又续藏”三大部分。“正藏”以《永乐北藏》为底本覆刻(末附《永乐南藏》特有经论5部),收录佛典1662部,6924卷,分作210函;“续藏”收录藏外典籍248部,约3800卷,分作95函;“又续藏”收录藏外典籍318部,约1800卷,分作47函。康熙十六年(1677年),抽去“续藏”、“又续藏”中钱谦益等人的著作138部。所以,现存《嘉兴藏》共计收录典籍2090部,12600余卷,分作343函。装帧采用方册本,版心几乎为正方形。每个版面,正文20行,折为2个半页,每半页10行,每行20字。字体为仿黑宋。有边框、行线及书口。书口刻有部类、经名、页码、千字文编号等。每卷之末,刻有施刻者的愿文,书写者、校对者和刻工的姓名,雕版的时间、地点,本卷的字数及用去的银两等。近年台湾出版了《嘉兴藏》影印本。

第十九,《龙藏》(图95),又称《清藏》、《乾隆大藏经》(图96)。这是清代唯一的汉文大藏经官刻本。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于北京贤良寺设立藏经馆,由允禄、弘昼及贤良寺住持超圣等负责刻经事宜。两年后开雕,至乾隆三年(1738年)完成。共雕版79036块。全藏收录佛典1669部,7168卷,分作724函。装帧采用折装式。每个版面,正文25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5行,每行17字。基本上以《永乐北藏》为底本覆刻,后半部内容稍有增减。初印100部,分赐天下各大佛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刷印了22部。此外,还有过少量刷印。《龙藏》累计总印数在150部内,因而比较珍贵。经版原藏故宫武英殿,后迁到柏林寺,1982年又移藏智化寺。这是我国历代木刻大藏经中唯一得以保存下来的版片,且基本完好,近年文物出版社据此重新刷印。

img95

清雍正内府刻《龙藏》(图95)

img96

《乾隆大藏经》(图96)

img97

清末民国初上海频伽精舍铅印《频伽藏》(图97)

第二十,《频伽藏》(图97),全称《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因英籍犹太人哈同资助,又称《哈同大藏经》。这是清末民初汉文大藏经私印本。上海频伽精舍编辑出版,罗迦陵、宗仰、余愿船等主持、参与其事。清宣统元年(1909年)开印,至民国二年(1913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916部,8416卷。装帧采用线装,共414册(包括一册目录),分作40函。正文用4号铅字排印,每个版面,正文40行,折为2个半页,每半页20行,每行45字。书口印经名及页码等。基本以日本《弘教藏》为底本编排印制,只是删去其中部分日本人的著作。

img98

民国铅印《普慧藏》(图98)

第二十一,《普慧藏》(图98)。这是民国汉文大藏经私印本。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普慧出资成立了上海普慧大藏经刊印会,准备编印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全部经典,并订正历代翻译名义的异同,芝峰、黄希幼、范古农等主持编辑工作。出了100册后,就未能按计划再印下去。装帧采用线装,小24开。正文用4号铅字排印。校勘颇为精良,资料价值较高。纸型现藏于南京金陵刻经处,手稿已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