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经在用散文(长行)叙述以后,往往又用韵文(偈)概括地复述一遍,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偈”这种体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曾起到有利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韵白交替而为人们喜爱的说唱文学。后来有些僧人、文士也喜欢作偈。这种偈实际上是一种简短活泼、寓意深刻的诗歌。须菩提经过提醒,承认应不执著一切,才能成就无上觉智,才能理解无上觉智。此分亦在间接强调本经主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1〕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2〕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3〕言:

  “若以色〔4〕见我,以音声〔5〕求我。

  是人行〔6〕邪道,不能见如来。”

【注释】

〔1〕观:以正慧观察事理,即禅观。 〔2〕转轮圣王:佛教政治理想中之统治者。依佛典所载,系指成就七宝,具足四德,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治世的大帝王。 〔3〕偈:意译为讽颂、重颂,或音义并译为偈颂,通常由固定的字数和音节组成。佛经在用散文(长行)叙述以后,往往又用韵文(偈)概括地复述一遍,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偈”这种体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曾起到有利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韵白交替而为人们喜爱的说唱文学。后来有些僧人、文士也喜欢作偈。这种偈实际上是一种简短活泼、寓意深刻的诗歌。 〔4〕色: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经论中对于色有诸种分法。 〔5〕音声:入于耳根者,又名声尘。 〔6〕行:动作、行为、实践之意。

【译文】

“须菩提!你如何理解呢?可以执著三十二相思量如来的无上觉智吗?”

须菩提说:“可以啊!可以三十二相思量如来的无上觉智。”

佛说:“须菩提!如以三十二相思量如来,转轮圣王的境界也是如来的无上觉智了。”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我理解了佛说的真义,不应以三十二相思量如来的无上觉智。”

这时,世尊为此说出偈言:

  “假如执著色去追求佛的无上觉智,执著音声去追求佛的无上觉智。

  这些人都行走在邪道上,不能成就佛的无上觉智。”

【解析】

此二十六分,佛陀与须菩提师徒讨论如何理解佛的无上觉智。佛问如何理解佛的境界,须菩提答以“佛的三十二相”能理解佛的境界,这是肯定成佛的三十二相相好庄严,执著在“善法”上。佛却提醒,那是别人事情,不与自我相关。因为佛与佛能互相理解,你用所谓佛的境界去理解他佛,却不是那回事了。须菩提经过提醒,承认应不执著一切,才能成就无上觉智,才能理解无上觉智。佛以偈言说明:有所执著,则不能成就佛的无上觉智,即不能理解佛。此分亦在间接强调本经主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段唐玄奘法师译文与此大不同,并无“三十二相观如来”的看似前后矛盾之对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