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传入汉地以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说法几乎达到了脍炙人口的程度,意思是:世俗世界就像无边无际的苦海,只有努力修行,才能脱离苦海、到达成佛解脱的彼岸。太子看到病人的痛苦,十分可怕。“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原意是指立意修行、以达到脱离世俗诸苦的目的,在后世则成为一句劝世成语,比喻人不要在错误或犯罪的道路上固执地走下去,而应该及早悔改,才有出路。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本生心地观经》云:“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这是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可参见“六道轮回”条)。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众生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或略称轮海。佛教传入汉地以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说法几乎达到了脍炙人口的程度,意思是:世俗世界就像无边无际的苦海,只有努力修行,才能脱离苦海、到达成佛解脱的彼岸。

佛家认为人生是苦,佛陀未出家之前为饭净国太子,曾游四门而感悟生老病死之苦。太子首先来到城东门花园,正巧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发白面皱,骨瘦如柴,驼了背,弯着腰,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步履极其艰难,令人十分感叹。太子就问,这是什么人呀?侍臣答曰:太子,这是老人呀。当时太子触景生情,心里就闷闷不乐。他感觉到世界上的人一个个都有老苦,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老苦呢?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解决老苦的办法,由此就不去游玩,回宫去了。过了几天,太子第二次又请求出去游玩,就到了南门,又碰到一个病人,躺在路旁,翻来覆去地呻吟叫苦,神情十分痛苦,形状极为可怜。太子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病人呀。太子看到病人的痛苦,十分可怕。按照佛教的说法,我们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不但大病是苦,就是头痛、牙齿痛等小病也是痛苦难熬。世界上的人,哪一个人能够不生病呢?太子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解决病苦的办法,十分烦恼,无心去游览,就回宫去了。第三次太子又向父王请求出去游玩,在大臣和许多宫娥彩女的陪同下,到了西门。刚巧又看到一簇人抬着一具死尸,脓血流溢,恶臭难闻;随行的亲属痛哭流涕,使睹者心酸。人死是四大分散、百苦交煎的时刻。就像那活活的牛,把它的皮剥了下来那样,又正像那活活的乌龟,把它的壳子生硬脱了下来一样。这一情景是多么痛苦多么悲惨呀!太子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死人。太子想了一想,人生在世,生必有死,最后一死,无论是什么人,都是无法幸免。最后到了第四次,太子出游到北门的时候,碰了一位威仪凛凛、道貌堂堂的沙门,教太子皈依佛门,才可跳出苦海。

上面讲的是老苦、病苦、死苦,佛家称之为三苦,又有八苦乃至无穷苦之说。《中阿含·变喻经》云:“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谛”是指真理,“圣谛”是指佛教的宗教真理,佛教有苦、集、灭、道“四圣谛”。

凡宗教都是对神圣世界的向往,而要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西方的基督宗教是批判世俗社会中的罪恶,但不主张人生皆苦。中国的道教则主张重生长生,佛教的说法是比较特殊的,所以有人批评说“道家求生、佛教求死”,佛教是“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1]。其实这一方面与佛教所处的时代有关,在古印度的列国时期,连年征战不息,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又是一种种姓压迫的奴隶制度,因此,从苦难中求解脱成为当时一种社会主流意识。其次又与印度宗教的传统有关,古印度的婆罗门教等各种宗教,几乎都把从“苦”中求解脱作为宗教修持的目标。其实人生不仅仅是苦,还有乐和不苦不乐的中间状态,所以佛教的苦谛说有其消极性和片面性。我们现在要建设的是人间乐土,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人民的福祉,减少人民的痛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一目标正在不断地成为现实。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原意是指立意修行、以达到脱离世俗诸苦的目的,在后世则成为一句劝世成语,比喻人不要在错误或犯罪的道路上固执地走下去,而应该及早悔改,才有出路。

(姚南强)

【注释】

[1]僧佑:《弘明集》中刘勰《灭惑论》所引《三破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