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哪里

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哪里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还不足以形成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只能算作国际贸易的一部分。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重大。这就使人明白了世界的概貌,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地域基础。市场的扩大使得商品买卖双方无需再进行现货交易,只需签订合同即可。这是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

(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西欧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促使各国封建主、意大利城市商人和天主教会在11世纪末发动十字军东侵,严重地破坏了东方国家的生产力。但也对东西方贸易市场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十字军骑士将东方丝绸、美酒、香料带回西欧。从此,西欧对东方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12世纪以后,欧洲内部的商品交换也日益频繁,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地方集市逐渐形成。欧洲各国之间大规模的贸易和从东方运来的绸缎、首饰珠宝等奢侈品和其他特产的出售均定期在集市上进行,这一时期的集市贸易已具有了一定的国际性质。12世纪末到14世纪初,以著名的法国香槟集市所在的地中海与北方主要商路交叉点为中心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市场。其中,意大利城市,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成为联系西欧和东方贸易的市场,而以弗兰德尔城市,特别是布鲁治为中心的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则主要是北欧、东欧和西欧的交易市场。可以说,欧洲较大规模的地区性贸易是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定期的集市贸易为行会束缚下的商人开辟了新天地,并由此推动了更大范围的地区性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欧洲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使东西方贸易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这一时期东西方贸易的领域已经基本上包括了当时被认识了的整个世界。马克思认为,这些商品交汇并进行交换的地方就是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世界市场的主要存在形式。他在1847年12月的《需求》一文中写道:“使东方产品更出名的十字军征讨,大大增加了西欧对东方产品的需求。(见J第Ⅲ本笔记第106页)凡是这些产品汇集以便进行交换的地方,都变成了世界市场的城市;在发现美洲大陆以前,世界市场主要是以这种形式存在的。在十四世纪和十五世纪。这就是君士坦丁堡、意大利各城市、布鲁治和伦敦。”[21]

(二)新航路的开辟

14世纪初期,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推动了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欧洲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但这还不足以形成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只能算作国际贸易的一部分。14—15世纪欧洲封建主和商人对金银货币的需求及土耳其扩张导致的东西方贸易危机促成了地理大探险。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重大。马克思指出:“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关于这个阶段的一般特征我们不准备在这里多谈。新发现的土地的殖民地化,助长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斗争,因而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加广泛和更加残酷了。” [22]

在东西方贸易中,由于欧洲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落后于东方,因此欧洲国家长期存在逆差,需要以大量的黄金、白银来支付,造成大量金银外流。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逐步扩大,欧洲商人迫切希望拥有充足的金银货币以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这与西欧封建主阶级需要满足公私开支的要求共同掀起了追逐黄金的热潮,这些封建主和商人梦寐以求的金银宝地便是《马可波罗行记》中描述的东方国家。这种对黄金的强烈渴望是促使欧洲人进行大规模探险航行的最初动力。

14世纪至15世纪中期,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不断扩张阻碍了东西地中海之间的贸易往来,严重损害了欧洲商人的利益。西欧各国为了摆脱这种局面,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这又构成其海外探寻新航线的直接原因。而社会财富的积累、地理知识的增长和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又为大规模的海外探险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先后涌现出了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先驱。15世纪初期,葡萄牙人就多次抵达非洲西海岸探寻新航路。1487年,巴托罗缪·迪亚士率远征队,克服了通往印度航路的主要困难,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于次年到达南亚西海岸,彻底打通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西班牙人则向西进行新的探航,1492年,哥伦布率远征队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费尔南多·麦哲伦于1519年从西班牙出发,经过三年远征,实现了环球航行。这就使人明白了世界的概貌,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地域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影响巨大,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表现为贸易地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对外贸易量的增加、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性质及经营方式的改变。通过历次新航线的开辟,欧洲与外界经济联系的范围空前扩大,商业贸易获得了更加广阔的交易场所,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也急剧增加。美洲的烟草、咖啡,东方的茶叶、香料、大米、蔗糖等新产品源源不断涌入欧洲国家,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地域分工由于民族特点和国民经济差异也有了新发展,出现了早期的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国家不仅可以绕过非洲西海岸到达东方,也可以越过中南美抵达亚洲,对外商路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尤其是大西洋沿岸出现了几个大型的海港城市,逐渐成为新的经贸活动中心。随着世界贸易领域的扩大,欧洲的商业性质和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市场的扩大使得商品买卖双方无需再进行现货交易,只需签订合同即可。因此,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在16世纪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加上西欧各国政府对经营外贸的商业公司的大力扶植,一种新型的贸易公司相继在西欧各国出现,实质是具有国家职能的特殊机构,可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对各国资本原始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著名的英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的西印度公司等。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促进了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大西洋沿岸等区域性贸易,也带动了欧洲与美洲、欧洲与亚洲的跨洋贸易,使商品和货物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阔,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改变了世界各地区过去较为封闭的状态。这是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

(三)工业革命

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国家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早期世界市场的出现,扩大了对手工业制成品的需要。这也是地理大发现在将区域贸易转变为跨洋贸易的同时,也为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变提供巨大推动力的重要意义所在。当商品和货物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当贸易发展到手工劳动不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对机器的需要就随之产生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气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23]因此可以说,海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动力。

18世纪60年代,影响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首要原因也正是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17世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不可阻挡地集中于一个国家——英国。这种集中逐渐地给这个国家创造了相对的世界市场,因而也造成了对它的工场手工业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旧的工业生产力所不能满足的。” [24]从社会条件来看,则是因为英国最早最集中地具备了发生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首先,英国具有广泛发展大机器生产的一般条件——劳动力和资本。劳动力来源于16—17世纪在圈地运动中沦为可雇佣劳动力的农民,大量资本的原始积累则来源于对外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其次,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得英国国内已建立起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立法和政策;再次,英国自1662年起就建立了重视基础理论探讨和技术工艺研究的科学社团和学会,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近代机器的发明创造都奠定了基础。1764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不用手指纺纱的机器——珍妮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这一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发明随后带动各个行业掀起了技术发明和革新的高潮,蒸汽发动机的发明解决了机器运转的动力问题,冶铁和采煤工业的发展解决了对金属原料的需求问题,交通运输业的技术进步则紧随着工业革命进一步开展。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随后,法国、美国、德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如比利时、瑞士、奥匈帝国,在19世纪上半叶先后发生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不仅产生了技术的革命、生产的发展,还使资本主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加速力,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引起了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工具的大规模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转过来促进了工业范围的扩大。”[25]可见,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工业革命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它根本地改变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

随着工业革命范围的扩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变革力量,把尚处于手工工场阶段的国家也统统卷入世界贸易和工业革命的漩涡。这些国家一旦通过贸易购买到用机器生产的价格比手工劳动生产的低得多的商品,就会引起国内的一系列改革。因此,恩格斯说:“今天英国发明的新机器,一年以后就会夺去中国成百万工人的饭碗。这样,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26]可见,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足以证明一国的革命或早或晚地会影响到被世界市场联系着的其他国家。“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27]原来的落后国家和封闭国家只有不断与先进国家进行交流、更新技术,才能适应整个世界市场的发展速度。而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的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的增加,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范围空前扩大。

(四)交通运输通讯的发展

以大机器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在促进了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进步。铁路、轮船、电报等交通通信工具和运输业的发展也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推动力。恩格斯指出:“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28]又说:“前一时期末出现的新的交通工具——铁路和海船——现在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它们事实上创造了以前只是潜在的世界市场。”[29]

交通运输的发展首先是从运河的开凿和公路的铺筑开始的。1761年,英国建成第一条运河,到1830年,英国已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30],运河与河川连接之后,同时形成了内河航运;公路铺筑技术则由1750年之后的一批建筑工程师发明,从1820年起,英格兰已拥有近21000英里隧道。这一时期,运河、内河航运和公路作为英国主要的运输手段,使得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进而降低了产品价格,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1830年之后,随着铁产量的增长和冶金工业的发展,铁路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逐渐超过了运河。自从英国人斯蒂芬森成功发明了蒸汽机车,铁路运输的时代便开始了,英国也由此迎来了修筑铁路的热潮。到1870年,英国的主要铁路已基本建成。铁路运输也成为比公路和运河运输速度更快、运输成本更低的运输方式。除英国之外,法国、德国、美国,甚至印度、拉美等落后国家也投入到了铁路建设的热潮之中。铁路干线将各国重要城市和地区连接起来,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而轮船则把世界各国的铁路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庞大的国际交通运输网。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木船;1820年,英国人发明了蒸汽铁船;直到1870年,汽船开始代替木帆船成为航运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船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把各个大陆联结起来,大大沟通了世界各国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将区域性的市场联合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

国际通讯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马克思指出:“除了原有的世界市场以外,又增加了像河流一样地倾泻出黄金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铁路和轮船已经把交通和交换扩大了一百倍。”[31]继1866年横贯大西洋的第一条海底电报电缆建成之后,上海到伦敦、英国到巴西的海底电报电缆也相继接通。电报电缆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市场的行情可以快速传递,交易变得更加便捷。海底电报更使电汇取代了汇票,便利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1897年,无线电技术诞生。这些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都缩短了世界各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使世界各地更加融为一体。

此外,联结欧、亚、非三个大洲的苏伊士运河以及联结南北美洲的巴拿马运河分别于1869年和1914年通航,对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使得五大洲各国的商品流通时间大大缩短,运费也大幅下降,从而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

总之,运输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国际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将世界各个地区、各个角落都纳入世界市场,为世界市场的真正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