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和深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和深化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座山”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又一重要成果,亦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发展和内涵的进一步深化。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汪 霖 何丽野

内容提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辩证法思想,蕴含对浙江省和全国生态经济发展三个阶段的深刻认识,体现了生态与经济关系发展的逻辑进路,因此这一论断的思想内涵、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应当在现代化发展方式的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中去把握。“两座山”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又一重要成果,亦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发展和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段;发展;生态;市场经济

作者:汪霖,浙江工商大学

何丽野,浙江工商大学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辩证法思想,是对当前发展阶段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科学总结与回应,对于浙江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过浙江十年艰苦求索和实践,这一论断已经被证明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人民切实利益的,时至今日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科学论断都将继续发挥无穷的生命力。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准确把握、科学概括和合理阐述这一思想,对于明确这一论断的思想内涵、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都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经济的浙江发展样本

所谓生态经济,所指称的是一种发展方式,这种方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为前提,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底线,运用生态经济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利用和整合一切要素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但是放眼世界,从传统工业时代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到生态经济发展方式,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过程。我国由于经济起步较晚,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中前行。从已有的成功的案例看,一般来说,从粗放经济到生态经济的成功转变都存在牺牲自然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保护了自然资源但缺乏经济利益和既保护了自然资源又获取了丰富经济利益的三个阶段,因此,这里也将生态经济发展的实际转变过程对应地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味求富阶段。我国经过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约束,大量的社会生产力无以释放,人们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物质匮乏状态,虽然生态环境总体上没怎么破坏,但是物质资料还是十分缺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市场经济全面铺开,人人都找到了生产发展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得到完全释放和充分涌流。但与此同时,经济利益的私有性和生态利益的公共性就产生了矛盾,人们在面对这二者取舍时,往往就选择了前者,这就导致“公地悲剧”屡屡发生。以浙江庆元县为例。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方向,有着800余年的制菇史。改革开放以后,庆元的“香菇经济”迅速发展并壮大起来,成为在世界香菇市场上都举足轻重的香菇产地,有“中国香菇城”之称。但香菇是以木材为生产原料之一的,大规模种植消耗了大量的木材。庆元本是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的山区生态县,但香菇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森林资源造成了掠夺性的破坏,据资料统计,该县森林积蓄量从1976年的940万立方米下降到1997年的478.3万立方米,连树枝树苗都被用作原料,对水土保持和野生动植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之后政府介入,严格控制香菇规模,才扭转了这一局面,但受到自然资源的要素制约和全国其他市场的比较竞争,庆元香菇也逐渐陷入疲软,留下的是“剃了头”的大山、滑动的山坡体和断了原料的菇棚。[1]虽然通过特色产业的规模扩大,的的确确能够换来十几二十年的地方经济发展,但如果这种发展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却不是几十年能够消除和偿还的。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是为了“取卵”而杀了“鸡”,这种方式所消耗的自然资源又会反过来造成更多的问题,从而制约其更为长远的发展。

第二阶段,生态转型阶段。在大多数经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地方,当环境恶化到一定的程度,即影响到居民生产生活或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当地居民一般都会有保护周边环境和生态的自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研究的“公共池塘资源”就是一个自觉治理的例子,过度捕捞造成的渔业资源枯竭倒逼渔民集体行动通过进行制度设计节制捕捞,保存渔业可再生资源。[2]当原有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或为负面效应阻碍时,这就成为一种倒逼机制,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原先的发展方式,开始通过节制消耗与转变结构保护自然生态与周边环境。但是要保护自然环境,就要改造、限制甚至禁止某些原来有着很大经济贡献的高污染行业或企业,既要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也要调整经济自身结构。坚持这一决定,至少要面对两方面的压力:巨大的现期财政投入与中长期的效益预期。一方面,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宁波市鄞州区撤县建区后提出生态鄞州战略,2003年全区的环卫绿化经费投入创就历史之最,达到9715万元,2004年鄞州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更是超过2.82亿元,占到当年全区财政总支出的12.9%[3],经济的生态转型将给地方财政支出带来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生态转型之后的经济效益只能放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加以观照,很难在短期内得到体现,护住了绿水青山而看不到金山银山,这也为生态转型招致更大的外在压力。牺牲金山银山来保住绿水青山,这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摆脱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以极大的耐心与极强的定力,坚定生态发展步伐,才能真正走过转型阶段,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双重转型。所以生态转型并非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简单转向,而是一种面对极大压力和风险,也需要极大勇气和魄力的重要抉择。

第三阶段,生态发展阶段。走过了一味求富阶段,人们明白了生态环境之于人类的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作用;到了生态转型阶段,护住了绿水青山,人们对于金山银山又重新有了迫切的需求。进入生态发展阶段,农业工业都已进行环境友好的生态转型,实现了经济生态化,保护下来的生态资源通过生态旅游等方式得到合理开发,实现了生态经济化,二者一同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新阶段。安吉县是浙江北部一个极具发展特色的生态县,早在2001年,安吉县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就通过了《关于加快实施“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决议》,并采取了一系列实际行动,如关停了虽然有经济效益,却会造成生态破坏的企业等,标志着安吉“生态立县”战略正式确立,这在当时是极具勇气的。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赞扬了该村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更加坚定了安吉走生态发展之路的决心。近年来,该县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方面都取得很大发展,获得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环保部唯一“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唯一县域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多项荣誉。2012年成为我国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金山银山”也滚滚而来。2014年,安吉县全年旅游人次1204.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27.5亿元,并且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较于十年前增长了5.4倍。习近平同志当年到访的安吉余村,原来开发矿山,村集体年收入约为300万元,现在关了矿山,发展生态旅游,满目葱翠,鸟语花香,村集体年收入已经达到1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677元,是10年前的近5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安吉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统一的生态经济新境界。生态发展的“安吉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辩证认识过程

在生态经济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的同时,人们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认识,也经历了同样的三个阶段。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中概括了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4]最开始是认为包括生态环境在内所有要素都是经济发展的“资源”,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目的,为实现经济发展其他一切都可以抛却牺牲;然后接下来,是认识到不能牺牲绿水青山去换取金山银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但仍企图鱼与熊掌两者兼得;最后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规律,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

首先,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无论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下,人类所谋求的首先是自身的生存。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应当是生理需求。《孟子》中也说:“食色,性也。”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吃饭穿衣,只有在满足这个需求之后才可能谈得上满足其他需求。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出现“宁可毒死,也不饿死”这一口号的根本原因。环境恶化身体变坏那都是以后的事,当下吃不饱饭,说什么都是空的。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各地的经济建设有一个通病:往往不太顾及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甚至提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口号,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往往只污染不治理(这种情况现在在某些地区也还相当普遍)。结果,当人们通过粗放式发展解决了吃饭问题,却发现此种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已经开始恶化,成为严重问题。

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当人们开始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产生警惕时,他们又需要把本来用绿水青山换来的金山银山重新去保护和重塑原来的绿水青山,这不正是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么?恩格斯有一段经典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5]处于这一认识阶段的人们虽然还要追求经济效益,但是已经明白绿水青山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且绿水青山可以换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换不回原来的绿水青山。

最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答学生问的时候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这段话是对“两座山”思想的成熟概括,它们不是单一的,而是有整体的联系的。一方面,这是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的创造性认识,以前我们注重的是它的使用价值的开发,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其实根本不用向外寻找,绿水青山本身就是价值,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不只是手段,而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二者本身是一个东西,这不是统筹兼顾,而是浑然一体。因此,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牺牲绿水青山的所谓“金山银山”,是不可持续的,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福祉为代价的;另一方面,这也是生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虽然生态转型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会增大,但长期来看,相对于恶劣的生存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恰恰是比经济增长更有利于民生的,而且只有走过了转型的艰难阶段,才能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浑然一体,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此时我们终于发现二者其实合于一体,所以金山银山无须向外寻求,只需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绿水青山自身就能“淌金流银”。自然生态与人类经济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两山”思想所达到的新境界。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与深化

对于“两座山”这一重要思想,我们不能把它理论地、孤立地、静止地去看,而是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背景中,要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成果的理论联系中,要在它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中去准确把握它的思想内涵、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

首先,“两座山”重要思想是建立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逻辑的整体反思之上的。改革开放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市场经济转型,区域不平衡加剧以及“唯GDP主义”、“短期政绩观”等急功近利的行为,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趋严重,这不只是个别地方,而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广泛存在的客观事实。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大背景,以及极具首创性的浙江生态经济发展实践,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这不仅仅是对浙江省,对于全国的经济发展路径转型也完全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两座山”重要思想的提出应当是建立在对现代化道路的思考和我国经济发展逻辑的整体反思之上的原则回应。

其次,“两座山”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他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有鉴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认识到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生态和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五大提出“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写入了党章,又提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这都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与生态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白,从第一阶段到第二再到第三阶段的转变是可以理解,也是不可避免的,事物总在它的另一面才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只有经历了追求财富的狂热和破坏生态的懊悔,才能更深刻地领悟发展对于人的价值和自然之于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两座山”重要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中就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7],所以,“两座山”理论应该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成果之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继承性与一致性的体现。

再次,“两座山”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和深化。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讨论是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指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8],强调自然对人的存在的基础性意义,把人类劳动作为人和自然联系、改造的中介,并指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恩格斯关于自然界对人类“报复”的论述更是众所周知的。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对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等还是有一定的论述,但在他们那个年代,生态和环境问题并不突出,所以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关心的重点。而且总的说来,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切问题,包括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破坏问题的根源,只要消灭异化劳动,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公有制、计划经济,那么一切社会问题,包括环境生态问题就都将迎刃而解,或者说都将不成为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兼顾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是找不到答案的。习近平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突破了生态与市场经济二元对立的思维,将二者辩证统一,并就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做出了新的符合时代趋势与人民切身利益的回答,这就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和深化。

综上所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对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的回答。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推动“四个全面”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也决非一蹴而就,如何在全国大范围内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仍然是一个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长期艰苦探索的问题。因此,深刻领会“两座山”理论的思想内涵,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创造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应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个长期共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注释】

[1]屠知力.菇城:大山的警告[EB/OL].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3/20000428/51937.html,2000‐4‐28.

[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宁波市鄞州区统计局2005年统计年鉴.

[4]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7]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