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文化的价值性

大众文化的价值性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众文化的自发性所具有的对于大众、社会的负面价值不容低估,不可放任放纵。大众文化积极有益的价值性也日益为人们所理解、所认同、所选择,这其中也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学习理解的加深。首先,大众文化价值维度必须厘清人的主体性底线与主体间的价值关系。

大众文化的价值性,既包含大众文化自身所秉持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也包含大众文化的内容、形式对大众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性质问题。我国主流文化坚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强调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作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大众文化的发展虽然有产业化进程中所体现的自利性取向,但也表现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自由创新能力和自觉的社会性文明追求,表现出遵循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绝大部分文化主体能够把“业主”自身的商业利益追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利益追求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取向。

大众文化的价值性有其自利性、消极性价值,不可放任放纵。就大众文化自身发展中所秉持的价值观而言,无论是西方国家历史上,还是我国当前现实中,追求商业目的、自身利益的价值取向是其自发性所必然包含、难以否认的现实;随之而来的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内容方面,也主要以呈现主流文化难以驻足的旁门邪道、色情恐怖以及讽刺宣泄等较为极端、消极、刺激的内容来抓人眼球、娱人耳目,以制造种种不实的噱头、夸张的蛊惑来招揽生意,以通过给人带来感官刺激、情绪享受来赚取钱财。这种自发性的价值和带给消费者的价值满足,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群中是有一定的市场的,就像吸毒、卖淫、赌博等一类,虽然明知其危害性,但总有人难以拒绝其巨大的暴利诱惑和感性刺激诱惑而从事或消费。大众文化的自发性所具有的对于大众、社会的负面价值不容低估,不可放任放纵。

首先,大众文化的积极性价值则更值得充分肯定和发扬。同时,大众文化也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规制,接受社会大众的广泛选择,从而使其所秉持的和所彰显的价值观,在更大程度同社会文明进步保持顺向的一致,这对大众精神文化的丰富提高,对自由自觉文化创造能力的施展,对文化民主和社会民主的促进,具有重大的积极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下,主流社会对文化的领导权自觉有效,因而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领导权亦自觉有效。在竞争机制健康健全、激励引导机制规范到位的情况下,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密切互动会不断增强,大众的文化素养、文明程度会不断提高,进而选择、创造、享受、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从事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的创造以愉悦身心、发展自身、丰富生活,这是更多大众自发的价值观念与追求,更是日益文明的大众的自觉努力和追求。因此,在大众文化的自发性中,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主流,自觉趋近社会文明、社会公共价值,追求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已经是大势所趋,对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价值认识与评价选择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大众文化积极有益的价值性也日益为人们所理解、所认同、所选择,这其中也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学习理解的加深。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经济中展开了关于价值的论述。在他看来,作为劳动产品的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体现着商品对于人的满足关系和意义;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生产者劳动的凝结,体现了物和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每个人对于他人的依赖依存关系及其相互间通过各自劳动而相互满足的关系和意义。马克思关于价值的研究与讨论虽然从商品开始,但其出发点与落脚点皆为人——人以自己特有的交互性提供劳动产品而获得全面而丰富的物质、精神的满足。人的劳动创造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出多种物质、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实现人各方面潜能的全面发展,包括审美和创美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使人不断摆脱各种盲目必然性的统治而获得自由和解放。人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人。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不断摆脱自然界动物性的一面,以及人类社会历史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完美的方面,而走向人类自由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特有的社会文明状态。在此意义上,人即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等判断被视为“绝对命令”;使人成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奴役者和被奴役者的一切不平等关系必须推翻,使劳动创造彰显其尊贵作用,使劳动者获得其应有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对人及其价值关系、价值目标的深刻揭示和终极关怀,这符合人民大众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实现的最有效社会文化规范,也应该成为大众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为廓清大众文化的价值目标提供了世界观的指引。首先,大众文化价值维度必须厘清人的主体性底线与主体间的价值关系。无论大众文化采取怎样新奇的呈现方式,无论是以高雅或通俗的形式演绎,都必须确证人是价值主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相互交换劳动创造成果而互相得到满足的主体,而非单纯的、单方面的客体手段的底线。即文化作品不能宣扬把人的自然肉体纯粹作为他人欲望满足或赚钱的工具和手段,以及不能鼓吹、炫耀把他人的劳动成果以不平等的方式占有以满足部分人过度需要的观念。在大众文化活动中,一旦失去这层底线,将面临着对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尊严的不平等对待,以及对大众价值观念的误导,纵容部分人道德的败坏,不利于发展民主精神和人类社会文明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人的主体性底线,是真正根植于人与人主体间平等、对等的现代性、理想性关系追求,具有文化对现实的超越性价值。也就是说,大众文化的价值目标,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既是日常的、普通的,又是趋向于未来先进文明的、社会理想的。

其次,大众文化主体,即创作、传播视野中的人,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既需要考虑人的需求的共同性、普遍性,又要看到人的具体性、多样性,不能简单以人类文化价值目标的普遍性,代替或遮蔽现实具体的人需求的多样性。现实的人是处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人,其生活状态、文化修养、艺术情趣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因而,不同人的具体精神需求就不该牺牲在某一人、某一种的价值尺度之中,而是需要在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中去追求与实现。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法西斯消解个体价值的深入批判是有其合理性的,马克思更是把发展有个性的人作为理想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繁荣发展大众文化,需要从大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只从创作者的一己愿望出发。

最后,大众文化价值主体,即人的问题,既是社会性的人,也是历史性的人。需要与具体的社会历史进程相结合,即与特定时空中人们社会关系的平等状态及主体性自觉状态相结合。不可以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状态和民主程度状态,抽象要求大众文化的主体性视野和平等性尺度。即在社会文明进程还不具备使人人都具有主体性身份自觉和民主化需求自觉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的领导规制、专业文化工作者的积极启发,努力倡导先进合理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就成为社会主体的重要职责,也就是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领导权问题。这是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一以贯之的。这样,就能够合理理解延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都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观念教育、启发大众,教育、启发青少年,主导大众文化的文明进步方向。包括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大众文化的价值目标,虽然有市场经济的运作和产业化的改制,也绝不能交由自由市场的竞争规律去支配,绝不能以商业赢利为唯一目标选择,即不能什么赚钱就搞什么,而置大众的精神健康、思想进步于不顾,置社会的文明发展于不顾。虽然文化作品与活动需要市场的认同和竞争,但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和政府的法律法规规范仍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众文化中不利于大众积极健康的情感情绪、审美创美、风俗习惯、价值认同等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完善的内容与形式,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拒斥、反对以及禁止和处罚,不能任其伤害大众的精神世界,污染、败坏社会的文化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