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国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依靠人民、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不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联系人民群众的目的是执政为民,也就是要解决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实际上阐述了执政为民的思想。执政为民还要增强服务人民的本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古代大哲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国君”。这就清楚地阐明了人民、国家和国君的轻重主次关系,概括为一句话,人民是国家基础,一切以民为本。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早在1938年毛泽东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科学命题,要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的历史任务,正式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依靠人民、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不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极其曲折和艰难的道路,历经跌宕起伏,但都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绝处逢生,最终取得了胜利。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15]其中,“联系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

联系人民群众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等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6]他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压倒。中国共产党长期战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能够不断地从弱到强地发展壮大,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牢牢依靠人民群众。

依靠群众,最重要的是依靠最广大的农民群众。中国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农民革命,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要依靠和发动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参加,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历史学家李新回忆:“在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关头,我党决定了彻底平分土地、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方针,以此发动农民支援战争,争取及早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实行这条方针的结果,全国农民都站到我们这边来了。解放区农民积极参战,使解放军越战越强,由防御而进攻,由内线而外线,把战争引向蒋管区,取得越来越大的胜利,解决了土地问题,得到了农民的拥护,是我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条件之一。”[17]土改的胜利更加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各解放区都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上前线的热潮。仅三大战役期间,全国支前民工就达到了880多万人,比人民解放军投入部队的总数要超出四倍以上。除东北解放区外,各地没有或几乎没有任何机械化运输工具,全靠民工以体力或手工工具运输各种物资和伤病员,“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战争打到哪里,车轮就推到哪里。”陈毅曾多次说过:“华东战场上的国民党反动派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把他推倒的。”解放战争的实践再次证明,人民群众是革命战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人民是共产党的靠山。

联系人民群众的目的是执政为民,也就是要解决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艰苦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开辟和发展中央苏区时提出,每个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他要求:对群众的各种问题都应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我们和他们是呼吸相通的。只有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广大群众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这实际上阐述了执政为民的思想。[18]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纷纷要求直接获得土地,砸碎套在自己头上的封建枷锁。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已成为能否进一步发动群众支援人民战争、打败蒋介石反动集团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毛泽东告诫全党:“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19]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委托中央工委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全国土地会议确定了平分土地和整党的方针,解决了前一个时期执行土地政策中不彻底的问题。刘少奇在会议讲话中说:“实行这样的彻底平分土地的政策,整顿党,整顿作风,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为了把土地改革这一基本任务完成。解决土地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几百万几千万人的问题,就全中国来说,是几万万人的问题。这直接是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是全民族的利益,是中国人民最大的最长远的利益,是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争取爱国自卫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又说:“解决力量对比关系,就要实行土地改革。蒋介石靠美国,我们是靠老百姓。但靠老百姓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就是反对地主,平分土地;第二个就是民主,不准许站在人民头上屙屎撒尿。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做到,做不到就不像个共产党的样子。”[20]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通过土改、整党,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他们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以空前的热忱投入到生产和战争中去,以浩浩荡荡、排山倒海之势,摧垮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统治,继而走上建设新中国的光辉大道。

执政为民还要增强服务人民的本领。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详细阐述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共十二条,主要包括: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互通情报”;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要学会“弹钢琴”;要“抓紧”;胸中有“数”;“安民告示”;“精兵简政”;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力戒骄傲;划清两种界限等。[21]以便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

依靠人民、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形式。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绝处逢生,就在于党一向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人民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使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人民的要求和期待,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