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出现而发挥其历史作用的先进政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特别是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这四个危险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出现而发挥其历史作用的先进政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特别是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这四个危险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吸引民众、凝聚人心、团结社会,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一、创新理念,永葆党的思想路线不僵化

思想路线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问题,它既应该是科学世界观,又应该是科学的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党成立90年来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处于与时俱进、不断走向科学化的历史进程中。《党章》中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内涵就是,强调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这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来说是发展的问题,要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其相互协调,共同提升。其次,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懂得借鉴和利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既往历史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又要善于鉴别和摒弃那些与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相违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抵触以及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糟粕。第三,几千年来,我们国家都处于人治传统之中,而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法治必须成为国家治理的根本手段。因而,我们必须革新治理传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第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管好党、治好党、建好党?这对党的建设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中国梦,我们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不断地创新,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中创新,永葆党的良好形象

继承优良传统与积极开拓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优良传统离开了开拓创新,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不可能流传久远;开拓创新离开了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就失去了坚实的根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迷失方向。继承优良传统与积极开拓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在继承优良传统的时候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在积极开拓创新中必须坚持和弘扬优良传统。

我国目前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只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赋予党的优良传统以新内容,我们党才能永葆优良形象,更好地保证历史赋予我们党的使命的顺利完成。

一直以来,我们党都非常强调深入群众,密切联系服务人民群众,凡是有关人民疾苦的事情,都去关心,凡是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努力创造条件去解决,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办教育,赈饥荒,修桥筑路,让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切实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贫苦农民支持革命的热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毛泽东同志对这一问题讲得很深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实际问题解决了,需要满足了,群众必然会说:“共产党真正好”,“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然而,当前,党做群众工作不论是所处的环境条件,还是所肩负的职责任务,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党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陷入“用起来不灵、动起来不行”的尴尬局面。以旧的方式方法应对新的挑战必然会导致弊病丛生,这就需要我们党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如果我们不能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党做群众工作就很难收到应有效果。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应当继续坚持传统的群众工作理念,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主动与群众交心通气、互相交流,你讲我听、听取群众诉求,我讲你听、宣讲党的政策。其次,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因特网等传媒技术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人们交往、联系、获得信息的基本手段,因而,我们的群众工作也不能就留下这么一处空白阵地。在此情况下,各级党政部门应当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服务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多种手段,不断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路径,提升党群互动的频率。同时,还要利用网络创新民主讨论,在实践中培养出与群众多通气、多协商、多讨论来解决问题的工作习惯。第三,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化以稳固群众工作的效果。要着力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权益维护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真正做到有利于群众的事就干,不利于群众的事就不干。要建立和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教育引导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让群众有地方讲话、有地方解难,群众需求及时回应,群众困难及时帮扶,群众权益及时维护,真正得到群众拥护、让群众满意。

三、创新反腐倡廉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本质

腐败是文明社会的毒瘤,是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腐化剂,也是一个尚未找到特效药的“世界性顽疾”。我们党对腐败的严重危害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一直以来,都是将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放在关乎国家事业兴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位置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和新举措,为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

就目前的反腐败形势而言,总的来说,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将反腐工作引向深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我们党用好创新这一大法宝。

首先,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反腐败措施并抓“常”。在数十年的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反腐败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构建了组织严密的反腐败机构体系。这些行之有效的反腐措施要在新的时期不断加强、用好。

其次,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腐败机制。腐败的源头是不受约束的权力,因而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就是约束权力,通过系统严密、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发生的可能。具体来说,虽然我们党这些年来一直比较注重制度建设,出台了多部关于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党纪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的整个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体系还存在不少缺口和漏洞,有的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有的制度则成效不彰,长期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不仅要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更要注重制度的衔接环节,着力提升我们党运用制度实现治理的能力,真正发挥出制度的效力,构建出让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例如,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巡视组制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一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

第三,创新监督形式,让人民来监督权力运作,形成反腐合力。例如,当前网络已经成为简便快捷的反腐手段和渠道,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引导,发挥好网络的作用,就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反腐败成效。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中指出:“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因而,反腐倡廉建设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投诉、网络举报信箱等新媒体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实时性,及时掌握各种举报线索,建立反腐败线索处理系统,使新媒体成为反腐败斗争的新阵地,并与传统反腐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013年9月,中纪委监察部正式开通了官方网站,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纪委监察部官网的点击量就高达9.7亿次,在全国网站中排名第七。2015年6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又在手机APP客户端推出反“四风”举报功能,群众通过手机拍摄身边的“四风”问题,即可实现“一键举报”。这一事例充分说明,利用网络平台,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参与到了反腐败斗争中,有力的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四、创新党的制度建设,永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党建战略,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之中。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党的执政根基和党的执政能力的生死攸关之事,更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党制度建设创新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主要包括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四个方面内容。

在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方面,着眼于健全党的组织制度体系,发扬党内民主,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生机活力,重点对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完善党委工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内选举制度等,提出了具体改革任务。

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着眼于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分别对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提出了具体改革任务。

在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方面,着眼于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点对完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完善党员队伍建设制度等,提出了具体改革任务。

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着眼于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主要从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创新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完善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任务。

加强党的制度体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