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旨趣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旨趣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二,马克思提出了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实路径——建立共产主义。批判向度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原初和基本向度,代表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超越向度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旨趣,马克思提示了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方法与路径。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向度有两重含义:一是对“意识形态之部分”、特指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超越,二是对“意识形态之全体”、一般意识形态的超越。马克思指出了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维方法以及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实路径。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文化意识形态论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意义系统,彰显出超越一般意识形态的方向。

其一,马克思指出了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维方法——诉诸“实证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批判向度上指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首先是一种哲学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不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解释观念的生成,而是与之相反,从观念出发解释现实生活。哲学唯心主义的盛行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相对落后的经济政治状况相对应,落后社会现实的背面是意识形态领域过分的、异化的发达状态。从沉重的意识形态襁褓中抽身而出是一个艰难、渐进的过程,马克思首先诉诸思维方式的革命。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天国降到人间”“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马克思“从人间升到天国”,从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2]。这种思维方式的革命,意味着思辨哲学的终止和真正实证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23]。这种用“实证科学”代替“意识的空话”的做法,被阿尔都塞视为马克思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世界“重新退回”的过程,“从意识形态的大踏步倒退中重新退回到起点,以便接触事物本身和真实历史,并正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浓雾中若隐若现的那些存在”[24]

其二,马克思提出了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实路径——建立共产主义。马克思曾诉诸“实证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但在真正将现实生活过程作为思维起点时,却发现意识形态的存在并非纯粹认识论问题,认识论视域的“颠倒”不过是社会生活中“颠倒”现实的观念反映。批判的对象由此从“副本”转移到“原本”。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掩盖真实动机与物质利益,除了揭示该种虚假性背后的认识论基础——唯心主义,还需要铲除产生该种虚假性的社会土壤——旧式分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即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对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条件进行了分析。关键在于旧式分工的存在。旧式分工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使意识形态家与意识形态本身成为可能。“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25]在马克思看来,要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意味着破除旧式分工,铲除诞生该种意识形态的社会土壤,就意味着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立共产主义可被理解为超越意识形态的科学的“经验道路”[26]

基于论战的需要,马克思常在否定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并指出超越意识形态的思维方法与现实路径。在这里,马克思是在特定意义上批判特殊意识形态。相应地,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可以“跳出意识形态”,特指跳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如前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架构充分表明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一般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存在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活中的合理性。马克思是否认为一般意识形态同样将被超越?破除旧式分工、建立共产主义虽然是作为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经验道路”提出的,但这种超越之彻底显然已经包含了对一般意识形态的超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共产主义意识与意识形态相对立,这就预示着在共产主义社会,作为阶级社会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将终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呈现出复调样式,内含批判、建构、超越三重向度。批判向度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原初和基本向度,代表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建构向度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建立后,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整体社会结构分析框架内对一般意识形态之社会功能的肯定,提示了资本主义之后社会建构意识形态的方向。超越向度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旨趣,马克思提示了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方法与路径。意识形态概念演进至今,内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否定意义日渐减弱,建构涵义不断凸显,并日益作为意义系统要求在社会结构中获得稳固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论断已确证并凸显出意识形态作为意义系统在当代中国社会占据的重要地位。

【注释】

[1]此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重向度(编号:2015CZD01)”阶段性成果,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区域政治学重点学科资助成果。

[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6页。

[3][匈]乔治·马尔库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孙建茵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1期。

[4]1893年7月14日,恩格斯在给梅林的信中这样定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4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61页。

[6][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7][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75页。

[9]乔治·拉瑞恩:《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张秀琴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

[12]周民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

[1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9页。

[14]张秀琴:《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观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8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0页。

[17][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5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21]胡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3页。

[24][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4—65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页。

[26]戈士国:《重构中的功能叙事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