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模型的抽象过程

地球模型的抽象过程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认识时间是从天体运动开始的。这是把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自转一周过程的抽象均等化。[5]可见,时间既是客观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与自转的过程,也是主观的,是人们对这种过程的抽象并进一步把这种抽象均等化,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这既是人们对地球自转过程抽象均等化的结果,也是人们的现实需要。例如,24小时的依据是日出和日落,是地球自转一周持续的过程。

要研究时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时间看不见摸不着。要想使关于时间的研究成果得到社会公认,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人们对时间是什么至今仍争论不休。

人们对时间是什么的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没有人揭示出它的本质。杨河先生说:“时间是哲学的永恒课题”。[2]人们对时间的研究,导致了许多重大发现。因此他又说:“在时间观念上的突破,往往预示着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出现,时间概念越来越表现出对其他许多概念的统摄性和在物理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重要意义。”[3]

对时间问题研究的困难与人们的观念有关,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有关。现在世界上一些物理学大师都认为时间是一种物质。如果时间真的是一种物质,在今天要想弄清时间是什么,那就需要到特别的实验室里去发现,这就使一些人不敢想不愿探索时间的本质。如果某位学术大师认为时间不是一种物质,就有可能被戴上一顶唯心主义的帽子,那就很可怕,名誉就可能毁于一旦。

其实,人们认识事物,不仅需要实验,这是唯物主义,而且也需要抽象力,但这不是唯心主义。只有脱离了客观存在的纯粹想象,才是唯心主义。马克思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者,他把各种具体劳动的共同性抽出来,称为抽象劳动。他认为抽象劳动形成劳动价值,是价值实体。马克思当然不是唯心主义者。马克思的这种方法正是典型的脱离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能动的辩证唯物主义。

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范围,不仅仅是事物本身,还包括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关系和规律不是事物,而是事物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相互联系的结构和发展方式。关系和规律是大量客观存在着的。比如,我们常说“鱼儿离不开水”,说的就是一种关系。“鱼”是一种物质,“水”也是一种物质,鱼这种物质依赖水才能存在,这是一种关系,说的不是物质的鱼和水本身。拿人与人的关系来说,“朋友”就是一种关系,是人与人的一种较为亲密的关系。“婚姻”也是一种关系,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性生理基础上组成家庭,共同进行财富生产和人的生命生产的一种特殊分工合作关系。认识这些关系,需要人的特殊认识能力,而不是靠实验室的实验。人们的这种特殊认识能力,就是抽象力。

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必须依靠抽象力,必须运用抽象具体辩证法。我是在研究事物的过程时发现了抽象具体辩证法进而发现了时间本质的。我思考了人们为什么能在不知道时间是什么的情况下,用现实具体运动机器——钟表代表时间,从而运用和利用时间;思考了为什么人们在不知道经济价值是什么的情况下,用印刷有图案和符号的纸张——钞票代表经济价值,从而运用和利用经济价值。

人类很早就有了时间观念,很早就会运用时间。人类认识时间是从天体运动开始的。杨河先生说:“人类的时间意识是如何起源的呢?这或许是一个永远值得探索的问题。自然现象特别是天象的影响,是应该首先考虑到的因素,日月星辰的运行,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替,使人随时感受到了流变的必然性,因而对每一现象和事件的发生,都不得不联系‘什么时候’来确定。”[4]

从现存的星相学、占卜、鬼神、宗教资料来看,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应该首先是从天体的变化特别是太阳的变化即昼夜交替开始的。太阳的光能为地球上的多数生物所必须,在白天,太阳的光能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了勃勃生机。人也不例外。人们在白昼劳作,等到夜晚来临,人们就休息睡眠,为第二天的活动积蓄精力。这样,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最先感受到的是日出日落。于是,人们把日出至日落持续的过程,称之为昼,把日落到再次日出持续的过程,称之为夜,把昼和夜合称昼夜,是为一日。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同时进行自转,一日是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从汉字的起源上,也可以看出时间与日有关。“时”字左边为日,就是因为古人计时是从观察日影开始的。人们把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抽象为“一日”这个概念后,再把一日平均等分化,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小时;再把每一小时60等份,每一等份为1分;再把每一分分成60等分,每一等份为1秒。这是把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自转一周过程的抽象均等化。把抽象均等化,虽然是人的主观作用,但被均等化的抽象依据却是客观的,地球自转一周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把地球自转一周这个客观存在均等化,是依人们的需要而定的。例如我国古代把一天划为12等份,每一等份是1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再把一个时辰分为100刻。西方的钟表计时法是把一天分为24等份。这种方法传入我国后,人们把我国的一个时辰一分为二,与西方的计时法相同。我国的时辰变小了,所以我们现在称24等份的每一等份为“小时”,沿用至今。[5]可见,时间既是客观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与自转的过程,也是主观的,是人们对这种过程的抽象并进一步把这种抽象均等化,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尽管地球有时自转的速度快,有时自转的速度慢,但它自转的过程一旦被抽象,而且这种抽象被平均分成24小时,再被平均为分、秒,每1天、每1小时、每1分、每1秒都各自完全相等了。这既是人们对地球自转过程抽象均等化的结果,也是人们的现实需要。

当人们把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抽象均等化之后,这个均等化抽象就可以作为一个抽象具体来应用了,人们把它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例如,24小时的依据是日出和日落,是地球自转一周持续的过程。但当这个过程被“时间”概念代替后,时间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我们在第五章中已经说过,人们把从客观存在中抽象出的实体,用一个概念代表,成为一个抽象具体。有人把抽象具体用现实具体来代表,以便把握这种抽象,这种现象在科学研究中很普遍。比如有人把抽象的“功”用“马力”来表示(现在用千瓦时来表示),就是一个很实在的例子。这不是唯心主义,而是为了在研究问题中增强人的直观感受,以便把研究引向深入的一种方法。

“年”的概念形成也和“日”的概念形成一样,是人们从观察地球绕太阳公转发生的现象开始的。可能是人们从看到草木发芽开始,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过程,又回到了草木发芽的季节,如此反复,于是人们把春、夏、秋、冬四季的过程定为一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发现了日出日落与四季的联系,确定一年约有365日,于是人们就有了年、日的概念。《说文解字》关于“时”的解释是:“时,四时也,从日。”[6]有人认为,日和年的概念与古人用标竿法测日影有关。古人以八尺标杆为股,以地影为勾测日影,这是最早的用勾股定理测日影的方法。用标杆测的日影称为晷影。晷影随日出日落和节气变化而变化。日出、日落两景的交叉点,与日中之景对正,为一天之中点。晷影在地面的变化,冬至最长,夏至最短,春分不长不短。因而孔子写鲁史,称为《春秋》,意思就是公正地评价历史。古人发现,晷影的长短,平均每天移行一度,在地面上移行360度时,就画出了一个圆圈,于是一年即为360天。[7]

人们在夜晚,抬头看天空,发现那个最大的星体——月亮,每经过29天至30天就会发生一次圆缺的变化,人们于是得出了“月”的概念。人们把月和年联系起来,发现一年为12个月。现在我们知道,一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过程,实际上是365.24199日。人们为了省去计算的麻烦,把365之后的数字省略再除以12个月,每月大约就是30日。余下的积累够1天后,加在某个月份,以保证每年有365天。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人关于抽象均等化概念“年”“日”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的实际相符合。可见,人的抽象均等化概念要服从于实际,要依实际变化而变化,而不是相反。这也说明,抽象均等化概念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抽象具体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员。

人们运用抽象具体辩证法认识时间有如下特点:一是人们对年月日的抽象是依据客观存在即地球、太阳、月亮三个天体的运动过程进行的,抽象的内容是客观的、丰富的。人们初始只是抽象出了它们的混沌表象,至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后人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地有新发现。二是人们用抽象的方法认识事物并把这种认识结果传给后人,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对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对历法的制定,对时间的利用都是一代代人用抽象的方式传承知识的结果。三是人们可以把抽象当作现实具体来对待,把它实体化、均等化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例如,某地到某地有多远,一天能走多少公里路,几天可以到达等,需要这种把抽象当作现实具体的方法。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也需要这种方法。例如,人们把电机、电灯工作时做功的快慢称为功率,简称瓦,就是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地球自转是一种过程,地球绕太阳公转也是一种过程。人们把这两种过程抽象为时间概念“日”和“年”,又把地球自转过程抽象的“日”均等化之后形成“时、分、秒”。这样的时间概念成为衡量其他一切事物过程快慢长短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