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重批判的同一性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重批判的同一性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写作时间在1844年5月底6月初到8月,大约3个月时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命名方式直接表征了人们在《手稿》主题问题上模糊不清。从此,该文本就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名称流传下来了。尤其是,编者把它命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否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是否符合文本的实际情况,值得商榷。

彭宏伟(119)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写作时间在1844年5月底6月初到8月,大约3个月时间。自《手稿》公开发表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从来没有哪部文本引起如此多的争议。主要原因是,《手稿》中既有对以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的批判,也有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多重批判交织在一起,再加上表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人们对《手稿》的主题也产生了疑问。“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命名方式直接表征了人们在《手稿》主题问题上模糊不清。

、《手稿主题问题的缘起与争议

《手稿》是一部结构复杂的著作,作者生前没有发表,临终也没有交代,遗稿还不完整,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这是事实。可是,《手稿》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影响之大,不容忽视。

1.《手稿》主题问题的缘起

1927年,在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的附录中,用俄文发表了手稿的“笔记本Ⅲ”的大部分,还把它错误地命名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初次面世就被误解。193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朗兹胡特、迈耶尔用德文发表了这个文本的一部分,正副标题为《国民经济学与哲学。论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和市民活动的关系(1844年)》。几乎同时,在阿多拉茨基的主持下,苏联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在第1部分第3卷中用德文原文公开了全部手稿,并命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附关于黑格尔哲学的一章》。这两个最初的版本都是经济学哲学双主题式的理解和命名。从此,该文本就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名称流传下来了。

1982年,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在发表这个文本时,采用了两种编排方式,一是按照马克思写作时间的顺序,原封不动地编排。二是由编者按照手稿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进行编排,并附加了标题书名、二级标题(除了笔记本Ⅰ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个标题外),文本的结构也是编辑依据自己的理解而进行重新安排和设计。第一种编排没有加入编者的个人理解,为他人从事《手稿》研究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即使研究者依据自己的理解而重新设计文本的逻辑结构,也是无可厚非的。

第二种编排方式就产生了巨大的学术风险。因为,编者依据自己的理解调整文本逻辑结构、添加了二级标题,必然对研究的方向和具体内容都产生了重大的导向作用。尤其是,编者把它命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否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是否符合文本的实际情况,值得商榷。我国通行的版本恰恰是第二种编排方式,因而,对于这个文本的争议就更多、更大。

2.学术界关于《手稿》主题问题的争议

学术界关于《手稿》主题问题,主要有三类不同的观点,一是经济学和哲学双主题观点,二是多主题观点,三是单主题观点。

有学者认为,《手稿》中存在人文逻辑(哲学)和科学逻辑(经济学)的矛盾,基本结论是:《手稿》既不是单纯的哲学著作,也不是真正的经济学著作,而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经济哲学文本。《手稿》是哲学的,或者说是经济哲学的,在坚持双主题观点的前提下偏重于哲学。

与此相对立,有人认为,《手稿》存在着主题与论证方式的矛盾。《手稿》的研究主题是经济学,但是,以异化劳动作为论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哲学论证方式,造成了主题与论证方式的矛盾,倾向于强调经济学主题。

这两种观点一是强调文本的哲学性质,一是强调文本经济学性质,同时还肯定了文本的另一种性质,属于比较模糊的双主题论。

当然,也有人比较彻底、鲜明地坚持双主题论,即把《手稿》中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独立出来,与经济学部分相对应,使内容更加符合“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名称。这是典型的双主题论。

第二类是多主题观点。有人认为,《手稿》逻辑结构比较完整,《手稿》的理论中心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问题,马克思从经济学入手,以哲学结束,全书最有价值的是哲学。由于马克思的思想活跃,在写作中思路不断分叉和一再跑题,从而造成了多主题。

第三类是单主题观点。聂锦芳处理《手稿》主题问题的基本方法:首先,摆脱《手稿》内部的具体问题和复杂的理论结构的纠缠,把《手稿》作为整体放置于马克思思想的历程中加以考察。经考证后,他认为,马克思当时打算写作两卷本的《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是这个计划的草稿和初稿。其次,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要研读的是政治经济学的著作,研究的中心就是政治经济学。第三,深入文本内部结构,他认为,在笔记本Ⅰ中,马克思本人加的标题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表明《手稿》就是一部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120)聂锦芳依据文本探索笔记本Ⅱ遗失部分的主要内容,论证遗失部分与经济学批判相一致。(121)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看,就能比较准确地确定《手稿》的主题——经济学批判。其实,也有其他学者持有类似的观点,比如,把这个文本视为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甚至称之《资本论》的“第一稿”、“思想稿”,等等。沿着这种思路,我们进入文本,探索《手稿》主题与多重批判之间的关系。

笔记本的主题是从异化劳动出发研究工人对产品和非工人的关系

《手稿》三个笔记本中,笔记本Ⅰ的主题是比较明晰的,可是,有的人把异化劳动简单地视为哲学范畴,这不符合事实。事实是,异化劳动观点是马克思当时从事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础,离开经济学批判,就不可能有异化劳动观点。

1.马克思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学的内在矛盾,明确《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的主题

“序言”是马克思在完成手稿后创作的,是《手稿》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于理解《手稿》的主题具有根本的导向性的意义。在“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提出:“在本著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联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专门涉及的这些题目的范围。”(122)就是说,马克思不是在其他意义上研究国家、法、道德和市民生活,而是立足于国民经济学来研究国家、法、道德等内容,即国民经济学批判是整个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序言”最有力地证明:《手稿》的主题就是国民经济学批判。

在写作初期,笔记本Ⅰ中直接地表述《手稿》的主题:“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123)可见,《手稿》开篇语与最后写作的“序言”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共同印证《手稿》唯一主题就是经济学批判。那么,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是不是偏离了国民经济学批判,这就需要具体的分析。

在笔记本Ⅰ中,马克思按照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顺序,高度概括和凝练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工资的基本观点: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斗争,最终的胜利则属于资本家。因为资本家没有工人可以生活,工人没有资本家则不能生活。资本造成了工人之间的竞争,相互压低工资,工人则变成了商品,而且是最卑贱的商品,双重因素的作用,使得工人只能获得与牲畜般的存在状态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无论生产的状况是怎样的,工人总是吃亏的。所谓的资本,就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资本家是资本的所有者,这种支配权力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的动机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导致利润降低,资本积累的结果是大资本赢得竞争优势而消灭小资本,减少了资本之间的竞争。与资本不同,地租决定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在现实中,地租则是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斗争的结果。大地产与小地产之间的关系同大资本与小资本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大地产决定地租,并把它降低到最低限度,最终是大地产战胜小地产。

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经济经学家的基本观点后认为,他们的根本问题在于:一是把劳动与资本的分离、土地与资本的分离当做既定的前提,而没有说明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也就是把应当阐述清楚的事实当做前提,根本没有解决问题。二是用外部矛盾来解释一切变化,用单纯的偶然性来说明事物的必然性,利用工人之间的竞争、资本之间的竞争、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竞争,即用外部因素来解释一切经济现象。对此,马克思批评道:“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是国民经济学家所推动的仅有的车轮。”(124)他们根本没有也无力深入资本的内部把握本质。三是在思维方式上,他们总是从一种虚构的原始状态出发来说明现实问题。马克思的思路清晰,非常准确、透彻地把握了国民经济学存在的三大问题,而且切中要害,可以说,科学地解决这三大问题,是马克思写作《手稿》的主要任务。

马克思避免了国民经济学家用虚构的原始状态来说明问题的错误方法,坚持从事实出发,其理论切入点是工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现实关系。

2.马克思从异化劳动观点出发,研究工人对产品和非工人的关系

马克思借鉴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改造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首创异化劳动观点。其基本思路是:工人的产品与工人相异化是一种事实,原因是工人的生产活动异化了,即工人的生命活动异化了。因为,工人的劳动仅仅局限于满足动物般的需求,是一种强制性的、被迫的活动,而不是主动的、自由的活动。由于前两个因素,使自然界和人本身相异化,从而把人的类生活与个人生活相异化,即人的类本质与人自身相异化,最终导致第四个规定,即人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现象、事实到本质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揭示了私有财产和劳动之间的本质关系:“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25)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观点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即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并由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财产关系。也就是说,马克思从工人的角度看待工人的异化劳动以及由异化劳动而形成的以工人为中心的经济关系,工人在经济关系中居于最低下的地位。

在分析异化劳动的过程中,马克思引进了两个新的要素:一是作为异化劳动前提的自然界的优先存在性,并从劳动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是异化劳动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并从意识的角度分析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的本质差异。这是不同于国民经济学家关于劳动观点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异化劳动观点的深化和发展。

在笔记本Ⅰ的最后,马克思概括了异化劳动造成了工人本身的关系,“这一关系的产物或必然结果是非工人对工人和劳动的财产关系。私有财产作为外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包含着两种关系:工人对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非工人的关系,以及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126)就是说,工人创造了私有财产,形成了工人与私有财产的经济关系,同时也形成了非工人对私有财产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把非工人对私有财产的经济关系细分为三个方面,即非工人对工人、非工人对劳动、非工人对劳动对象的关系。笔记本Ⅰ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们来进一步考察这三种关系”。(127)很明显,马克思接下来阐述的主题就应该是以非工人为中心构建的社会经济关系。遗憾的是,笔记本Ⅱ的缺失使我们无法看到马克思研究的全貌,幸运的是,笔记本Ⅱ的残稿还是能让我们了解一下马克思如何阐述“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

笔记本的主题是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与笔记本的主题构成了完整的逻辑关系

笔记本Ⅰ的主题是工人的异化劳动创造私有财产并造就了非工人,从逻辑上说,笔记本Ⅱ就应当阐述非工人通过私有财产而实现对工人的支配关系,这样才构成了完整的理论关系,事实的确如此。

1.笔记本Ⅱ残稿的主要内容恰恰就是“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

笔记本Ⅱ残稿中的第一句话是“构成他的资本的利息”,意味着之前马克思分析了利息问题。从紧接下来的说法中,又可以看出,这个利息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利息,而是非工人的观点:把工人视为贫困的资本,工资则是这种贫困的资本的利息。也就是,非工人把工人视为生产工具,这恰恰是“非工人对工人的关系”的重要方面。

笔记本Ⅱ残稿中关于资本与土地的关系,属于“非工人内部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资本(利润)与土地(地租)之间的差别,以及这两者与工资之间的差别,都是历史的差别。当资本获得了自由的时候,意味着资本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农业就不再有独立的地位而被资本所支配。由于土地带有地域性和狭隘的偏见,妨碍了自由的资本积累,从而引起了二者之间的斗争。资本才是现代之子,而且是“合法的嫡子”,在现实的运动中,动产必然战胜地产,资本必然支配土地。没有资本,地产就是无价值的东西,“资本的文明的胜利恰恰在于,资本发现并促使人的劳动代替死的物而成为财富的源泉。”(128)资本家战胜土地所有者,就是发达的私有财产战胜了不发达的私有财产,这是历史的必然。即资本在“非工人内部的关系”中发挥支配性的作用。

就是说,在笔记本Ⅱ中,马克思以资本为中心构建资本与劳动、资本与地产之间的关系,试图解决国民经济学家把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者割裂开来的问题。依据笔记本Ⅰ最后的导向性说明以及笔记本Ⅱ残稿的内容,可以确定笔记本Ⅱ的主题就是“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即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关系,与笔记本Ⅰ中的以工人为中心的经济关系构成完整、统一的辩证关系

2.笔记本Ⅲ是对笔记本Ⅱ的重要补充,进一步印证笔记本Ⅱ的主题是“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

笔记本Ⅲ分为两大部分,马克思分别标示为“对笔记本Ⅱ第XXXVI的补充”、“对笔记本Ⅱ第XXXIX页的补充”,可以确定的是,笔记本Ⅲ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笔记本Ⅱ的补充。编者把它分为7个要点,并都附加了标题。第一部分附加的标题是“私有财产和劳动”,把第二部分的7个要点细分为3部分,前5个要点加附加标题为“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第6个要点附加标题为“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第7个要点附加标题为“私有财产和需要”。其余部分比较散乱,编者根据内容附加标题为“增补”、“分工”、“货币”等3部分,这些也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笔记本Ⅲ的第一部分——“对笔记本Ⅱ第XXXVI的补充”,是马克思对资本与土地的关系的补充研究。马克思接受了私有财产的本质是一种主体性存在的观点,即私有财产不是人之外的实体。财富的本质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从而把带有抽象性的劳动提高为财富的普遍本质,坚持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方向。马克思认为,重农学派与古典经济学之间共同点就是劳动价值论。但是,他摆脱了重农学派把农业视为唯一的生产的观点,批判了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摇摆不定,坚定地认为,工业同样也是生产的,一切财富都是工业的财富,都具有主体的本质,从而把资本和土地都统一在劳动基础之上,深化了笔记本Ⅱ中关于资本与土地之间关系的认识。

笔记本Ⅲ第二部分——“对笔记本Ⅱ第XXXIX页的补充”,由7个要点组成。编者把它分为3个部分的依据应该是《序言》中第四自然段的主题句:“我认为,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129),编者以马克思集中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第6个要点为分界线,对整体进行划分。“序言”第二自然段的主题句:“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130)第三自然段的主题句:“此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131),前后文结合起来看,那么,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都不是脱离而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学批判。

笔记本Ⅲ第二部分,“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中的前5个要点,是从私有财产运动(显然,属于“非工人”范畴)的角度研究共产主义。第1个要点,即第1种共产主义仅仅是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扬弃,就是一种“粗陋的共产主义”。在这种共产主义中,资本是普遍的支配性的力量,劳动是每个人的天职;男人和女人的自然关系则表征了低层次的教养程度。第2个要点,即第2种共产主义带有政治性质,废除了国家,但还处于没有完成的过渡时期,私有财产还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第3个要点,即第3种共产主义才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是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

第4个要点是对上一个要点的升华,就是当扬弃了私有财产的时候,人才能摆脱私有财产的束缚而成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而不再片面发展。接下来,马克思以极其发散的、跳跃的思维方式,研究人的各种感觉、感觉器官、肉体和精神、科学等,阐述人的本质问题,并认为,人的发展状况以私有财产所处的不同的运动阶段为前提。第5个要点的核心观点是,私有财产的运动导致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世界历史就是人的现实劳动的结果,同时也是自然界的生成过程。

第7个要点是“私有财产和需要”,文本中的跳跃比较多,但主题还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人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二是资本积累与需要的满足之间的关系。在以私有财产为基础而构建的社会关系中,国民经济学家在禁欲、节制和享乐、奢华之间摇摆,无力摆脱生产、消费、积累之间的悖论。

概括起来说,马克思着力从私有财产的运动中理解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132)在这里,对革命运动的“经验基础”、“理论基础”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私有财产的本质——人的主体性存在,即工人劳动。私有财产的根源在于工人劳动,进一步说,工人劳动表现为异化劳动,创造了异己的私有财产。

这6个要点都是从私有财产的运动出发,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都属于非工人对工人的关系。按照“序言”的要求,接下来,我们应该谈第6个要点——“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实质是突破异化劳动观点的局限性在更深的层次上批判国民经济学

在创作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单纯运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批判国民经济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必须运用辩证方法。因此,马克思认为,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从当时批判运动的现实需要,都有必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批判。

1.马克思初步把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着力研究现实的工人劳动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功绩,恢复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地位。然而,费尔巴哈的“人”是生物学的、脱离社会的人,马克思则要从工人劳动的角度研究“人”。马克思立足于唯物主义,研究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劳动观点。

马克思充分肯定黑格尔的成就说:“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做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做非对象化,看做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立足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肯定了黑格尔提出了劳动的观点。但是,马克思马上提醒读者:“且让我们先指出一点: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133)这就把我们拉回到经济学中来,经济学的劳动就是工人劳动。

进而,马克思改造了黑格尔的劳动观点。黑格尔把劳动仅仅看做抽象的精神活动,并通过精神活动把以往哲学的各个环节总和起来,构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则相反,他把劳动看做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这里的劳动就是指工人劳动,工人在劳动中意识到自己生成为工人,并造成自身的最低下的社会地位。因此,他批评黑格尔仅仅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意义,而没有看到其消极意义。

马克思概括黑格尔《现象学》最后一章《绝对知识》的要点,并对其从经济学上进行重新的理解:现实的、肉体的人,这里是指工人,工人的外化、对象化创造的是异己的对象(私有财产),即工人设定了对象而自身却不是主体,对象中包含工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却属于私有财产的主人,或者说,是资本家利用工人设定了主体性。设定对象、创造对象的活动都是以自然界为前提。可见,马克思把劳动观点奠基于唯物主义基础上,同时也引进了劳动的能动性。经过这番改造,他总结道:“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134)马克思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是以工人的现实劳动为基础的,并由此理解世界历史。

立足于工人劳动的现实性,马克思批评黑格尔仅仅在思想中扬弃私有财产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在现实中扬弃私有财产。比较起来看,异化劳动观点强调消除异化的“应然性”,带有比较明显的道德批判的性质。在这里,马克思在更深的层次上,对工人劳动进行研究,强调扬弃异化的历史“必然性”。实质是,马克思突破了“应然”与“实然”的束缚,是对异化劳动观点的深化和发展。

马克思从现实意义上的劳动观点出发,基本正确地回答了意识、意识的对象、人的本质、人的历史、社会、道德、法、市民社会等诸多问题,初步解决了自然界的优先性问题。运用从后思索的方法就可以看出,这些观点与马克思成熟的劳动实践观保持了较高程度的一致性,或者说,后者的一些重要观点起源于《手稿》。同时,通过研究财富的主体本质问题,马克思也初步地认识到劳动的抽象本质和普遍本质,为后来深入分析劳动内在的属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见,这些新的劳动观点与异化劳动观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与马克思成熟的劳动实践观相衔接。

2.异化劳动观点、有新性质的劳动观点(主要是指现实的工人劳动)、科学的劳动实践观之间的关系

从《手稿》的内容上看,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古典经济学由于其劳动价值论的片面性而导致了工资、利润、地租的分离。他不满意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的三位一体的分割模式,创立异化劳动思想,进而考察了劳动、资本、土地所有权三者的矛盾关系,并力图把工资、利润、地租三者的分离统一于异化劳动之上。

马克思研究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工人与资本家的经济关系。然后,又从私有财产的角度,剖析资本家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分析表明,资本家与工人以私有财产为中介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工资与利润并非互不相关的两个范畴,而是基于私有财产的对抗性的经济关系。就是说,马克思试图用异化劳动观点取代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可见,异化劳动观点的基本性质是经济学的,虽然也包含着道德批判的成分。如果把其中包含的道德批判的意义无限扩大,就会把异化劳动观点视为单纯的人本主义批判。

可以说,异化劳动观点是马克思初次从事经济学批判取得的重大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不能算做是革命性的突破。

比如,《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观点出发,接受了资本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是劳动的积累的观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观点是:资本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前者以异化劳动为基础,而异化劳动尚未达到对劳动本身进行科学研究的水准,后者以科学的劳动实践观为基础。就是说,马克思把异化劳动作为一个整体的活动过程来看待,而没有深入这种整体的内部,还没有区分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也就没有准确地揭示剩余价值的源头。因此,异化劳动作为工资、利润、地租相统一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可靠。所以,在充分肯定异化劳动观点的重大价值的同时,也不能过高地评价。可以把异化劳动观点定位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

由于异化劳动并不是对劳动本身进行的科学分析,有明显的局限性,因而,马克思特别注意批判地吸收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劳动观,对工人劳动进行科学研究。在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过程中,马克思初步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基于对现实的工人劳动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劳动观点。虽然这些新的劳动观点散见于《手稿》之中,尚未形成体系,没有达到科学的劳动实践观的水平,但是,从性质上说,可以归入马克思成熟的劳动实践观范畴之内。

以异化劳动和现实的工人劳动两个概念为例,做一个简要的比较:异化劳动是从工人与产品之间的现实关系出发而得出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异化的实际状况和工人低下的社会地位;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又引入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合理成分,马克思发现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进而对工人劳动进行研究,即工人劳动是基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而得出的一个内涵更丰富的概念。这样看来,工人劳动比异化劳动更深刻,异化劳动是工人劳动的表现和结果,二者不是相互否定而是深化和发展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就是说,在创作《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观点出发,并没有止步于异化劳动观点,而是在多重批判中推动自己的思想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从而提出了一些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劳动观点。这两种劳动观点都是马克思的理论创新,共存于《手稿》之中。

至此,我们就能以马克思的两种劳动观点为基本依据,揭示学术界关于《手稿》主题问题争议的实质:

如果把《手稿》中马克思的两种劳动观点看做是无差别的统一整体,分别从哲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进行解读,那么,就可以发现《手稿》中存在人本逻辑和科学逻辑的矛盾,是双主题。如果强调劳动观点的哲学意义的话,就会突出《手稿》的哲学性质;如果强调劳动观点的经济学意义的话,就会突出《手稿》的经济学性质。如果把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区别为泾渭分明的经济学和哲学,就属于典型的双主题论。

如果把马克思的两种劳动观点视为本质性的差别,就会产生主题矛盾,如果再分别从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解读,就会产生异化劳动观点的经济学性质与哲学性质之间的矛盾,新的劳动观点的经济学性质与哲学性质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至少存在以上两对矛盾的多种组合。这样的话,《手稿》主题就会极度散乱,甚至可以说无主题、无灵魂。

本文则把马克思的两种劳动观点看做是一种整体的递进、上升和发展的关系,那么,就可以认为,马克思以连续发展的劳动观点为武器,对以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以及整个哲学展开批判,《手稿》的唯一主题就是经济学批判,并实现了主题与多重批判的同一。

(本文原载《哲学动态》2014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