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三者联系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三者联系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技术对事物价值的影响以物质不灭为基础。但是,科学认识是价值创造和创新的先导。人们依据科学的认识,运用一定的技术,使事物的转变过程的时间缩短或延长,就是价值创造或价值创新。财富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财富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价值。

三、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和价值创新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进行价值创造和创新,是有一定的基础和规律的。

1.科学技术对价值创造的影响以物质不灭和质能互转为基础。

人们利用价值的目的,是创造财富,变无用事物为有用事物。人们之所以要把价值作为创造财富的工具,是因为财富的所有权不同,造成了人们交换和利用使用价值的困难,而价值能够以其同一性消除因财富所有权不同造成的使用价值交换障碍,因此价值就成为一种特殊的人们利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工具。

人们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转变财富的状态,是为了利用其所蕴涵的使用价值。人们转变财富使用价值状态的方法和手段构成了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在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转变使用价值的状态,转变蕴涵使用价值的财富的状态时,不论使用价值的状态如何变化,价值的质都是不变的,因为价值是财富状态发生变化过程的抽象,过程是同质的。

科学技术对事物价值的影响以物质不灭为基础。正因为物质不灭,才有一种使用价值转化为另一种使用价值的可能,事物才可能被循环利用。当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种事物转化为另一种事物,一种过程转化为另一种过程时,时间长短是不一的,价值量随使用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科学技术对事物价值的影响不仅以物质不灭为基础,还以质能转化为基础。

一是在使用价值状态转变过程中,需要外部能量对被转化的使用价值承担者做功。在做功的过程中,需要将能源物质转化为能量。作为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只是大脑中微观物质活动的过程,显然不能为外界的物质状态变化提供做功的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认识不创造价值,那种认为知识创造价值的说法是错误的,企图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想法也是错误的。但是,科学认识是价值创造和创新的先导。有用的事物都是物质的,不是宏观物质,就是微观物质。人们刻意追求事物的状态变化使之有利于人们使用,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人的需求欲望决定了人需要获得某种事物的使用价值,但是获得这种使用价值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人靠从自然界获取。比如一些寺院、道观大多建在大山之中,就是因为那里自然资源多,可以给修身养性的人提供较多的使用价值;有的人靠掠夺自然资源或者别人的劳动物品获得,比如战争就是人类像动物一样的相互争夺使用价值的大残杀;更多的人靠的是劳动,靠科学和技术来获取使用价值。当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使用价值的手段时,人类就越来越脱离了动物界。人的认识是有目的的,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获取有用事物而认识,是为了转变无用事物为有用事物而认识。人们把关于如何变无用为有用的认识付诸行动,形成为技术。人们依据科学的认识,运用一定的技术,使事物的转变过程的时间缩短或延长,就是价值创造或价值创新。人们根据价值的多或少确定使用价值的数量,根据价值多或少的变化判断社会财富创造的程度。如果没有科学的认识,人们若盲目地对事物的转化过程施加影响,就如同自然力对事物过程的影响一样,其结果对人可能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例如,各种生产事故和意外伤害就是人们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结果。

二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形成也消耗能量,也以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为基础。人是一种物质,人有内部结构,人体内的各系统、各器官、各细胞相互联结、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体内部的活动和人与外部事物的相互作用,都以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为基础。人在进行认识活动时,消耗能量。例如,人在苦读书时会消瘦,那就是人消耗了过多能量的缘故。因为人的活动需要的质量和能量须从外界获取,所以人的认识活动也要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例如,外界温度过低,人的器官活动就会受限。人若缺碘,容易得克汀病,智力发育不良,对事物变化的认识就不容易正确,科学认识就无从谈起。正是这种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使人的认识活动有了一个动力基础和物质基础,形成了一个过程,也就是形成了价值。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基础。这里所说的精神和物质的互变,只是在人体这个小范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微观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出现的,因而这种变化所形成的使用价值形态各异,形成不同的思想和认识,比如对电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等等。

不同的使用价值有不同的效用。人的认识活动不断形成新的科学产品的使用价值,新的科学产品的使用价值有新的效用,所以,新思想产生新行为。新的科学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成的过程是价值,人们用它来量度新的科学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多或少。所以,任何思想都是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

在知识领域,人们往往认为事物的价值就是事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其实,价值只是使用价值的量度。

价值作为人们量度使用价值多或少的工具,它没有量度事物使用价值效用大或小的功能。使用价值效用的大或小用使用价值的效果来衡量,用效率来表达。在宏观领域,由于使用价值的效用所产生的效果即成果数量较易确定,人们对效率的计量方法较为成熟。在微观领域,由于使用价值的效用所产生的效果还难以精确确定,所以人们往往把精神形态的使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效用相混淆。因此,使用价值效用的大或小似乎是由人的主观感觉的。而实际上主观感觉是由微观物质决定的,应由使用价值的效用所影响的微观物质的分子数与效用时间的比值来确定。比如对处于寒冷中的人来说,特别需要炭火的温暖。雪中送炭,炭虽价值不多,但炭的效用很大。这是因为,炭的能量补充于人体,供给人体细胞能量,使人体细胞得以发挥正常功能,炭的效用应以其所影响的细胞数来计量,其效果与其发挥作用时间(不是生命延长时间)的比值就是效率。如果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以炭火,使一定数量的人体细胞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炭火的效用价值则可能为负。因此,不是效用决定价值,也不是价值决定效用,而是价值量度使用价值的多或少,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结果和发挥作用的时间的比值表示使用价值效用的大或小。

财富不能与使用价值等同,使用价值也不能与效用等同。财富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财富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价值。一种财富可能含有多种使用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也可能有多种用途即有多种效用。所以,当人们仅仅使用了财富中的一种使用价值时,随着这种使用价值形态的变化,承载这种使用价值的财富的形态也随之变化。当人们发现一种财富的使用价值时,与这种使用价值相统一的价值显现。后来若发现了财富中的另一种使用价值,财富的另一种用途,则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统一的价值显现。当一种使用价值被使用,即它发挥效用时,它发挥效用所持续的时间形成效用价值。

如果把财富简单地等同于使用价值,则在利用财富中的一种使用价值时,就会浪费与这种使用价值共生共存的其他的使用价值,与这种使用价值共生共存于一种财富中的其他使用价值的效用也会被浪费。

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客观存在,使用价值的效用也是客观存在。事物的效用不是主观的,不是人们认为某种事物有效用,这种事物就有效用,人们认为某种事物没有效用,这种事物就没有效用。比如,有人说中医药学不科学,要取消它。可是中医药确实能治好某些病。能治好病就是有客观实际效用,有实际效用的客观存在是人们所需要的,所以中医药就不可能被取消。有人迷信,认为庙中的泥塑神像会治病,但实际它不会治病,没有客观实际效用,人们慢慢地就不相信它了。有些事物对有的人有效用,对有的人没有效用,这是个体对事物的联系条件不同造成的,与事物有无效用无关。比如,有人对青霉素过敏,青霉素对这种人不但无效用,而且还有损害,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青霉素对所有的人都无效用。

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统一的,效用是使用价值的使用效果,只有使用价值被投入使用,产生效果,其价值才能实现。若人们认为事物有效用,把事物投入使用,则事物的价值可以实现,反之则事物的价值不能实现。可见,主观可以决定价值的实现与否,但不决定价值的存在与否,主观可以发现事物的效用,但不决定事物有无效用。是人依从事物的效用利用事物,而不是事物的效用服从人的主观意识。可能现在认为无效用从而认为无价值的事物,以后会发现其有效用且有价值;可能在此人看来无效用无价值的事物,对别人有效用且有价值;可能在此地看来无效用无价值的事物,在彼地有效用且有价值。主观的正确发现,是知识,是科学,众多的正确发现构成知识体系,构成科学学科。所以,主观不决定价值,不决定效用,只发现价值,发现效用。主观不创造价值,不创造效用,但主观的正确认识,指导实践活动,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创造价值,创造效用。正因为如此,人们才需要进行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

人类的科学技术是从原始社会一点一滴积累到现在的,它构成了人类生产劳动的全部内容,构成了人类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全部内容,人的生产活动就是通过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活动。所以,追求使用价值的效用和使用价值的数量就成为科学技术活动的决定性目标。

人的生产劳动,一方面创造使用价值,目的是为了利用其效用,一方面创造价值,目的是为了衡量使用价值的多或少。人的生产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活动。虽然价值可以与使用价值相分离,价值的代表——货币可以独立在人间行走,但最终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二者必须统一,否则,价值就没有意义。例如在灾荒年,即使有人拥有很多货币,但如果买不到粮食,人最终还是要挨饿。

虽然说财富不等同于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构成财富的主要内容。当人们用价值来衡量使用价值的多或少时,也等于衡量了财富的多或少。

2.科技劳动对价值创造的影响通过劳动生产率表现出来。

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虽然最初依靠自身的能量,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活动是改变事物状态和利用自然能量的活动。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就是影响并改变使用价值的形成过程和使用过程。

在生产领域,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价值,主要是缩短有用事物形成过程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表现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使用价值,为社会积累更多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说:“在一定时间内,从而在一定的剩余劳动时间内,究竟能生产多少使用价值,取决于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社会的现实财富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不断扩大的可能性,并不是取决于剩余劳动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剩余劳动的生产率和进行这种剩余劳动的生产条件的优劣程度。”(11)

科技劳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是由于人对事物本体、结构、数量、相互联系、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在相同的时间内和投入同等劳动量的情况下,事物形态的转变过程加快,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虽然对事物本体、结构、数量、相互联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没有提高,但通过加大劳动量,提高做功的效率,使劳动过程加快,在相同的时间内,加快事物状态的转变过程,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三是在对事物本体、结构、数量、相互联系、发展规律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加大劳动量,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劳动量相等,由于对事物本体、结构、数量、相互联系、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而缩短事物使用价值形成过程的时间,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在生产中,虽然投入的劳动量一定,但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缩短使用价值创造过程的时间,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利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劳动,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基础上的劳动。在投入的劳动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人们依据这种认识,根据事物运动规律进行劳动,使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时间缩短。如果把没有采用科学技术成果前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视为原过程,把采用了科学技术成果后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视为新过程,则原过程的时间减去新过程的时间差,就是采用科学技术成果新创造的价值。可以用等式表示为:

ΔK=K0-K1

K0为没有采用科学技术成果前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时间,K1为采用了科学技术成果后创造使用价值的新过程时间,ΔK为它们的差,即新创造的价值。

新创造的价值ΔK不是通过增加劳动量创造的,而是由于对事物有了科学认识而创造的。例如,人们用一定的力推动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使物体向前滑动10米,用时5分钟。后来人们发现轮子滚动摩擦系数比物体滑动摩擦系数小,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装上轮子,结果用相等的力使这个物体向前运动10米,用时只有4分钟。物体运动10米缩短了1分钟,这是人们采用科学技术的方法所致。在这里,由于科学地认识了事物运动规律,用相等的力使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加快,时间缩短。从价值的观点看,劳动效率以劳动产品的形成速度来体现。在一定时间内,产品形成的过程越快,用时越短,数量越多,生产率就越高,单位产品所含的时间越少,单位产品中的价值也越少。人们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人的特殊生产能力的表现。

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的往复循环,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科技劳动是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是没有任何技能、没有任何知识和专长的自然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耗费。我们常说古人采摘野果以充饥,用树皮御寒,说的就是人类初始的活动基础,这种活动就是初始的简单劳动。只要劳动力获得了知识,有了一定的技能,劳动就不能称为简单劳动了,它就是劳动力的耗费与技巧的结合,就是复杂劳动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是相对的。如果从生产率方面去看待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把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劳动看作是简单劳动,把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劳动看作是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就可以相互比较了。如果以某一个时期的平均劳动率作为简单劳动,就可以把在此基础上劳动效率提高的劳动称为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就可以按固定比例联动。我们之所以把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劳动看作是复杂劳动,是因为它可以提高生产率。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劳动与单纯的科学研究不是一回事。有时候,我们也把单纯的科学研究看作复杂劳动,是因为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人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依据和前提,人们依据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人们把科学当作一般生产力来看待。个人发展的标志,就是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了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科学知识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一般生产力的实现技巧和方式。社会财富的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必须通过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才能实现,必须通过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才能实现。在现实中,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中,有的是体脑合一的活体结合,如高级技工;有的是生产领域分工的异体合作,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领”与“蓝领”的合作;有的是社会规模的总体分工与协作,如“总体工人”等等。正是这种体脑结合的劳动,作用于事物,使对人无用的事物变为对人有用的事物,并使事物的形成过程速度加快,在一定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也正是这种体脑结合的劳动,才使人类社会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加速融合。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写照。

以相等的劳动量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个人认识的有限性,限制了人的更高目标的实现。于是有人就专门从事对事物本体、数量、规律、关系的认识工作,从事科学研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人类目标的实现,还必须在分工的基础上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重新结合,才能使无用事物转变为有用事物的过程时间缩短,使人类可使用的财富增加。所以,科学工作者与技术工作者谁都不应该瞧不起谁,掌权者也不应该厚此薄彼。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有一种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倾向。这是由于人们在生活物质缺乏的情况下,人们只看到了有形的吃穿住用行的物质生活资料是用科技含量不高的体力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误以为有用物质的生产主要靠的是体力劳动。又由于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知识分子的劳动报酬与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相差无几,知识分子的收入甚至还不如做小生意的。有人曾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现象当然是不合理的。在按贡献分配之后,这种现象得到了纠正,但这时造原子弹的也不应该蔑视卖茶叶蛋的。“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得好:再好的技术,再好的品种,农民不愿意种水稻,粮食也出不来。(12)可见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体力劳动必须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才能有更好更多更快的创造。有人卖茶叶蛋,有人造原子弹,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二者能力的差别,有先天的因素,但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可能是机会不均等造成的。如果卖茶叶蛋者与造原子弹者学习前人知识的机会是均等的,其他条件也相等,卖茶叶蛋者因其天赋加努力还有可能比造原子弹者有更多更好的发现。爱因斯坦原来就既不是博士,也不是教授,仅仅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爱迪生原来也不是什么学术精英,只不过是一个电报局的打杂工,而且耳朵还有点聋。那个发明蒸汽机开创世界工业革命先河的瓦特,也仅是个工人而已。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史。科学技术使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的速度加剧,但是在艰难中前进。例如,人们虽然在公元前6世纪已经发现了电现象,但直到1745年才由荷兰物理学家马森布洛克偶然发现了储电的方法。印刷学徒出身的美国政治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马森布洛克发现的基础上对电的研究又有很多新发现,他在1752年7月用实验证明了天上的电与地上的电是一样的,从而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现象的迷信。虽然富兰克林等人揭开了很多电之谜,但那都是在静电领域的发现,要想使人们获得稳定的、长时间的电供应,就必须有能持续提供电的方法。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时偶然发现了引起青蛙腿抽搐的电现象,引起了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的兴趣。经过无数次实验,1799年,伏打制成了能产生持续电流的电池,人们称它为伏打电池。有了伏打电池这样稳定的供电源,才使电学研究突飞猛进地发展。我们今天的生活几乎已经处处离不开电了,电脑和机器人更是创造着神奇。

(2)劳动量相等,由于对使用价值使用方法的改进,使事物发挥效用的过程时间缩短,效率提高。

人们创造使用价值是为了使用,是为了使事物发挥其效用。但是,效用本身不是价值,事物发挥效用即事物使用价值的使用过程形成价值,这个价值是对使用价值效用多或少的量度,而不是对效用大或小的量度,效用的大或小用效率来表达。有用事物的使用过程是消费过程。在消费中,一方面,是有用事物本身价值的消耗。如果在消费过程中有用事物本身消耗过程时间延长或缩短,则形成价值积累。这个问题将在第十章论述。另一方面,是有用事物发挥效用。人们制造、创造财富,要使其坚固耐用,这是消费者的愿望。消费者在消费时,在使用中爱惜珍惜财富,期望延长其效用价值。因此,事物效用价值的延长或缩短,都可被视为价值创造。设有用事物在没有采用科学技术成果前发挥作用的原过程时间为Y0,由于科学认识了事物的使用方法,使事物产生新的使用效用,采用科学技术成果后新效用过程的时间为Y1,则它们的差ΔY,就是新创造的价值。可用下面等式表示:

ΔY=Y0-Y1

如果ΔY为正数,则为正价值,如果ΔY为负数,则为负价值。负价值不表示对人有害,只表示有用事物的使用效用为页。

有用事物产生效用的过程即有用事物效用价值是有用事物价值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火车原来运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后来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使火车提速至每小时240千米。提速后火车通过120千米的距离,只需用30分钟。也就是说,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创造出了30分钟的新价值。

以上的30分钟新价值,不是制造火车的价值,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的火车新效用价值。

使用价值效用的效率,与使用价值效用时间成反比。使用价值发挥作用形成的价值的实现,以社会平均效用时间为标准。有的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社会平均效用时间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同使用价值不同效用发挥作用形成的不同价值的平均值。慢于即超过社会平均效用时间的效用价值,不能实现;快于即低于社会平均效用时间的效用价值,能够实现。如果科学技术发明的社会平均时间短,有的使用价值未使用即被淘汰,使用价值的效用发挥不出来,其效用价值也不能实现。因此,对使用价值的使用,一方面要尽可能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产生最大效果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快地把使用价值投入使用。例如,专利产品要尽快地产业化,不要坐等被新产品所淘汰。运输业要多拉快跑,在提高运输工具的载重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运输速度。研发的电脑、手机等产品的新机型要尽快地推广使用。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了有用事物使用价值的三种价值:第一种是自然价值,它是劳动价值的基础,是一种自然过程,是由自然力创造的。自然过程形成的自然价值在计量中一般可以通约。第二种是在生产领域创造或创新的价值,它是人的劳动力作用于自然过程使过程时间缩短或者延长形成的价值。第三种是使用价值发挥效用过程形成的价值。人们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就是为了发现、创造最有效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在商品出售时,前两种价值即自然价值和生产价值已经形成,人们在购买使用价值时,必须付出使用价值前两种价值的等价。由于事物的自然价值对于买卖双方都是相同的,所以在交换时人们往往把它通约了,人们只付与生产商品劳动价值的等价。流通过程也形成价值,但流通价值多被加进商品的生产价值或消费价值中。关于第三种价值即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恩格斯曾说:“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只有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的问题。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13)在购买商品时,商品还没有被使用,购买者只是付出商品生产价值的等价购买商品的效用价值预期。商品的预期效用价值是由人评估的,所以会发生主观评估与实际效用不符的现象,这正是主观效用价值论者陷入迷茫的原因。效用虽然对于未使用者来说是预期的,是评估的,但评估也不是盲目的、没有实际依据的,其依据就是商品的社会平均效用时间,商品的社会平均效用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由主观决定的。

人们通过科学技术,不但缩短使用价值创造过程的时间,增加财富的数量,也增加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效用的效率。由于人有自主意识,所以,任何一种无自主意识的使用价值的效用都不能与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效用相比拟。其他任何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都是在人的支配下实现的,由使用价值的效用影响事物对象的数量与时间的比值来确定。在第八章,我们区分了劳动力一生的平均价值、劳动力有效使用期价值和劳动力实际效用价值。在市场上,资本家应该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付出劳动者一生价值某一平均份额的等价,但资本家利用生产资料占有权的优势,利用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离的特点,只付出了劳动力在有效使用期内的实际效用价值的等价,为的是获取劳动力一生价值与实际效用价值的差额即剩余价值。不过,这种现象会随着人类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而逐步消除。现在许多私营企业主为劳动者缴纳养老金、医疗保险费用等等就是这种趋势的反映。

人们付出有用事物生产价值的等价以获得使用价值效用的预期价值,如果物非所用,预期价值就不能实现。例如,洗衣机是为了洗衣服而制造,消费者付出它的自然价值和生产价值的等价(一般情况下,人们把自然价值通约了),以获得它的效用即洗衣服的预期价值。但某一洗衣机的购买者不把洗衣机用作洗衣服,而是把它当作容器使用,盛了酸性液体,结果使设计寿命为10年的洗衣机只用了2年,洗衣机的预期价值就不能完全实现。

有用事物的使用过程形成价值,不同的使用过程形成不同的价值。有人可能疑问:一个事物有多种使用效用,每种使用效用的使用过程形成不同的价值,这个事物的效用价值怎么计算?

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统一。当一种使用价值在使用中被消耗,与这种使用价值相统一的价值也就消失了。一种使用价值状态变化了,与这种使用价值相统一的价值量也随之变化。财富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载体。如果一种财富蕴涵多种使用价值,而人们只利用其中的一种使用价值,会使其他使用价值消失,这是由于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的缘故。如果一种事物蕴涵多种使用价值,在计量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时,只计量人们为达某种主要使用目的的那一种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例如,当人们发现马可以骑,马奔跑的速度比人快时,人就骑马。但马不仅仅是驮人,也可驮物搞运输,也可搞交通送信。如果骑马是为了送信,就只计量送信时马的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

发现事物使用价值的效用,是科学的使命,把发现变为实际成果,是技术的使命。把使用价值制造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价值的效用,是科学和技术共同的使命。例如,人们发现能量可以做功时,能量被人们利用。人们不仅利用能量做功开动机器,开动汽车、火车、飞机,还可推动火箭,送卫星上天。人们利用汽车、火车、飞机可运输,也可送信,与骑马搞运输、送信相比较,可使信息传输、货物运输时间缩短。这种使用过程时间的缩短,是价值的创造和创新。人们改马驮货物为汽车运输,又改火车运输为飞机运输,是为了缩短运输时间,用节省出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那些运输工具的效用价值,是由使用运输工具的劳动者实现的。制造运输工具原材料的自然价值、发现和制造先进运输工具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劳动价值、运输工具产生效用的过程形成的价值,都是由劳动者发现、创造并实现的。如果有用事物通过效用不能实现其价值,或实现为负价值,是物非所值,例如用高射炮打蚊子。

科学技术使有用事物的形成过程速度加快,时间缩短,也可使事物的使用价值的效用产生更高的效率,发挥效用的过程速度更快,时间缩短。例如用光电技术传播信息,就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比用骑马、坐火车传递信息快成千上万倍。这都是人的科学劳动使然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然创造价值与劳动创造价值不能相提并论。肯定自然创造价值,只是肯定了人的生存基础,并不否定劳动价值论。

(3)劳动时间相同,人们通过加大劳动能量的方法创造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劳动量投入得多,创造的价值也随之增多。但有人在分析了中国和美国的劳动量和价值量的情况后提出了疑问:中国投入的劳动量比美国多,为什么创造的GDP比美国的少?我们不能把劳动量简单地等同于人自身的能量,人们创造价值也不仅仅是利用自身的能量。人们通过做功创造和创新价值,不仅是利用自身的能量,更是想方设法利用更多的外能量。美国的劳动力比中国少,从单纯的劳动力个体来说,劳动力少,投入的劳动量就少。但是,如果美国更多地利用人体之外的能量进行价值创造,也是增加了劳动量,也可使价值创造过程时间缩短,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因而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用加大劳动能量的方式创造价值也是以科学技术为前提的。

如果把加大劳动能量理解为仅仅是增加劳动力的耗费,增加个体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把不增加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的延长视为劳动的外延量,把增加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的缩短视为劳动的内含量,则劳动过程就仅仅是个体劳动力的做功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的价值与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就没有太多的联系。如果利用劳动者本身以外的能量做功,就必然涉及到如何科学利用外能量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才能达到目的。

如果劳动量一定,以科学技术手段创造价值,主要是利用自然规律,加速事物的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单位产品形成过程的时间缩短。如果劳动时间一定,以加大劳动量的方式创造价值,主要是利用能量加大做功的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劳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利用天然能量(人的能量也是天然的)对事物做功,改变事物存在状态,使不可被人利用的事物变为可被人利用的事物,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涉及很复杂的科学技术。现在人们既上天,又入地,还下海,都是人们对事物规律认识的提高和对自然能量利用力度加大的结果,是人通过劳动对自然的利用,是人利用自然的创造。

劳动力通过转化能量对事物做功,使事物的过程发生变化,使单位产品的形成时间缩短,使劳动生产率提高,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人们为了使更多的无用事物转变为有用事物,利用人自身之外的天然能量如机械能、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对事物做更多的功,把各种自然力如瀑布力、风力、电力、蒸汽力等等都并入劳动力,创造价值。马克思说:“撇开自然物质不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14)

进行科学认识活动本身也需要能量,不过这是一种微观过程,是在人脑里进行的。这个过程所形成的价值,可以被人以各种信息载体传给他人、后人,但最终需要通过人的技术活动才能实现,需要在通过技术劳动所实现的价值总量中进行补偿。除了原始人,一切人都是科技人。在劳动中一切人都在用脑思维,用各种方法转化能量做功。在人们利用体外能量做功的机器未被广泛使用之前,每一个人都既是进行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劳动的人,又是一台精密的做功的机器。

人们利用自然力做功是随着对自然力的认识程度加深而逐步加大的。例如,人们利用畜力进行价值创造:骑马传递信息,用马驮运货物,马力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做功,加快事物转化过程,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人们对自然力的利用,有的不需要深层次的抽象认识,如对畜力的认识就很直观,文盲也能认识到畜力有用。但对某些自然力的利用就很不容易,如对电力的利用就经过了一千多年的认识和实践。对如何利用电力的认识是脑力劳动,是知识的积累,是人类价值传承的结果。

自然力能够改变事物的过程和状态,为人所使用,能够单独创造价值。但自然力不知道价值为何物,价值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属于人的,自然力和畜力都要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参与价值创造,都要归并于劳动力。人使用自然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否则,自然力还可能对人无用,甚至有害。例如,风力是一种自然力,有时它很强大,人们可以利用风力发电,用电力做功,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但是,风力如果不归并于人,不按照人的意志做功,它就不会创造出有用事物,也就形不成正价值。相反,大风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可能形成负价值。

凡是可以释放能量被人利用的物质如煤、石油等等,不但有自身的自然价值,还有可被人们利用的能量。人们把它们的能量并入人的能量,受人支配,对事物做功,创造价值。

自然事物有自然价值,寻找和开发自然事物的有用性需要付出劳动,认识、发现、利用自然事物能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也需要付出劳动,这些劳动价值需要在新的劳动产品价值实现后予以补偿。但由于垄断权的存在,自然事物的自然价值会被人以不等价或无偿的方式取得,这时,人们往往认为自然事物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因而新产品的价值实现只补偿劳动价值而不补偿自然价值。

劳动力在进行劳动时,除了把自然力、畜力并入自身的生产过程外,还需要与他人进行协作,与他人协作的劳动方法也是科学。

在生产中,人们消耗能源物质以获取更多的能量创造价值。能源物质也有价值。能源物质的价值由其自然形成过程的价值和发现、开发它的劳动过程形成的劳动价值构成,随能源物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质能互变或其他途径被转移至新的使用价值中。能源物质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用其发挥作用过程的时间来计量,或用其效果与效率的比值来计量。

加大劳动量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某种使用价值形成的过程时间缩短。假设在加大能量前创造一种使用价值的原过程时间为Z0,加大能量后创造这种使用价值的新过程时间为Z1,则原过程与新过程的时间差就是加大能量后新创造的价值,可用ΔZ表示。写成等式:

ΔZ=Z0-Z1

如果新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增加,价值增多,一方面表示能量利用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示能源物质的耗费增多。发达国家之所以活体劳动量投入少而价值生产多,就是因为他们靠消耗能源物质的能量增加价值量。在20世纪及以前的100年时间里,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化,但其能源和全球矿产资源消耗量占同期全球的60%和50%。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的人均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4。(15)因此,中国创造的价值量自然比不上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经济,它可充分利用经济人的欲望进行价值创造,因而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但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等价交换经济,它依靠强权抢夺、霸占世界的资源以增加价值,维护自身的利益,把经济人的特性即动物性发挥到极致,忽视了社会人的责任,损人利己。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既重视社会人的责任和义务又重视经济人的利益和自由的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人们利用外能量创造价值,要使用能源物质,会造成能源物质短缺;可能因对能源物质蕴涵的使用价值认识不够而致与其共存的其他的使用价值不能被利用;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可能因为技术原因而致能量利用率不高;等等。因而,人们必须在提高对能源物质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提高利用事物规律创造价值的比例和效率,这是人类价值创造的方向。

人利用外能量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加快转变无用事物为有用事物的过程,还是为了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加劳动者的体质和寿命,节省更多的时间使人能够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从而加速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马克思说:“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16)所以,在人的寿命普遍延长时,如何发挥虽然退休但身体还健康的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注意不要因此使老年人与年轻人抢饭碗。

(4)在提高认识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加大能量创造价值。在科学认识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创造价值,主要是利用事物的特性和规律缩短劳动过程的时间,重点在发现;在加大能量的基础上创造价值,主要是通过能量做功加快转化劳动对象的过程,缩短转化的时间,重点在转化。二者虽然不等同,但发现事物规律和利用外能量做功都需要科学技术,并且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人们把利用事物规律创造价值和利用外能量创造价值两种方法都视为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因而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价值创造。

科技新发现和能量新利用虽然不能截然分开,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例如,当人用自身的能量走路时,每小时约为5千米。当人们发现马的能量比人大,马的速度比人快时,就借助马的能量骑马走路,每小时可能达到50千米。这是对自然能量利用的结果。后来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汽车、飞机、宇宙飞船。骑马不如坐汽车速度快,坐汽车不如坐飞机快,坐飞机不如坐宇宙飞船快。汽车、飞机、宇宙飞船的速度都是依靠能量来加速的,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能源物质。如果是传递信息,则以上工具都不如用无线电波或光波快,利用无线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则不需要消费过多的能源物质。可见,自然界存在着数不清的可被利用的事物,只是人们没有发现它们而已。不能发现,当然也就谈不到利用了。

我们对采用新科技创新的价值用等式ΔK=K0-K1表示,K0为采用新科学技术成果前创造一种使用价值的原过程时间,K1为采用新科学技术成果后创造一种使用价值的新过程时间,ΔK为原过程与新过程的时间差。把加大能量创新的价值用等式ΔZ=Z0-Z1表示,Z0为加大能量前创造一种使用价值的原过程时间,Z1为加大能量后创造一种使用价值的新过程时间,ΔZ为原过程与新过程的时间差,那么,采用科学技术方法与采用加大能量的方法结合创新的价值为:

X=F(ΔK,ΔZ)

X为两种方法结合所创造的新价值,F表示函数,ΔK为采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ΔZ为采用加大能量的方法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函数F的两个参数,X的值受ΔK和ΔZ两个参数变化的影响。

上述表示方法可归结为我们在第八章第230页所列的等式:

ΔX=X0-X1

ΔX为原过程与新过程的时间差,X0为事物原过程的时间,X1为事物新过程的时间。

例如,人走一段路程用了10小时,后来骑自行车走完这段路程,用了4小时。虽然骑自行车消耗的是自身的能量,但同样大的能量使骑自行车的速度比人行的速度快,时间缩短,这是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适用等式ΔK=K0-K1。原过程减去新过程的时间差为新创造的价值,即10小时-4小时=6小时,6小时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新创造的价值。

假若后来骑马,马的能量比人的能量大,速度比骑自行车更快,走完这段路用了2小时,适用等式ΔZ=Z0-Z1。原过程减去新过程的时间差,即10小时-2小时=8小时,8小时就是利用马的能量新创造的价值。

假若后来又改为骑摩托车,摩托车既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又是利用外能量的装置,速度比马更快,走完这段路程仅用了1小时,适用等式ΔX=X0-X1。X0为原过程,X1为新过程,原过程与新过程的时间差,即10小时-1小时=9小时。9小时就是既利用科学技术又加大能量所创造的新价值。

因为人们对能量的利用有大有小,科学技术有高有低,所以利用科学技术与加大能量两种方法并用创造的价值不是简单代数和的关系,ΔX=X0-X1≠(K0-K1)+(Z0-Z1),即ΔX≠ΔK+ΔZ。

当人们把煤、石油、电能、核能等能源物质所产生的能量应用于汽车、飞机、火箭上时,增加了这些运载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了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运行过程,缩短的时间就是新创造的价值。人们对这些能源物质的发现和利用,是通过科学技术劳动实现的。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人们只有利用自身的体力即血汗进行价值创造,那是残酷的。

现在,世界上通行用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价值创造的标准。因为财富以使用价值为主要内容,使用价值是用价值的多或少衡量的,因而它也是财富创造的标准,它可以反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力、能源物质利用等综合因素创造财富的情况。但是,能源物质利用合不合理,是否物尽其用,能源物质是怎么来的,是抢来的还是骗来的,它就反映不出来。所以,人们必须制定可以反映能源物质利用较少、产生危害较小、实现负价值较少的财富创造标准。

有资料表明,现在科技贡献率已达70%~80%,科技在价值创造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一方面,它表明人越来越脱离了动物界;另一方面,它表明人类的价值积累越来越多,人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前人的财富积累和价值积累对于我们今天的财富创造和价值创造,是极其重要的。它向人们昭示:人们在索取的时候不能忘记了贡献。

【注释】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三卷,第274页。

(2)《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理论讨论综述》,赵振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3年第8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三卷,第5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四十六卷(下),第217页。

(5)《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下卷,第275页。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1页。

(7)《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三卷,第119页。

(8)《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三卷,第119页。

(9)《权力的本质、起源、发展和运行》,杨进明著,中华国际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45—158页。

(10)许振超: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技术部固机经理。原为该公司桥吊工人。他在3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创造了震惊世界航运界的“振超效率”和名扬四海的“振超精神”。仅由他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轮胎吊油改电难关一项,全港一年即可节支3 000多万元,并使噪音降低,废气排放几乎为零。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他被誉为“金牌工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1)《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三卷,第928页。

(12)《报刊文摘》,2007年6月1日,第2版。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第1版,第三卷,第605页。

(14)《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二卷,第394页。

(15)《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接受本报专访——能源发展节约优先》,朱剑红,《人民日报》2007年12月27日第11版。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四十六卷(上),第12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