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胡人风格浓重的教育特色

胡人风格浓重的教育特色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朝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曾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恢复了元气,功不可没。元朝社会太平有序由此可见一斑,并为此后明清长期统一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元朝所采取的政治方略与思想教育思路存在内在的龃龉。元朝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权力稳定,而不是社会发展,强调的是尊卑“分限”,提倡委曲求全。

第五节 胡人风格浓重的教育特色

元朝思想道德教育中强化了社会上的力量崇拜意识,致力于拓宽疆域,扩大版图,一方面滋生了大国自豪感,社会上大国气象浓重,以“大元至大古今无”自诩,并因受“国朝广大,旷古未有”的自信自豪心理影响,形成粗犷豪放的文风,文坛上充溢着雄浑之气,因此思想意识上视野开阔,没有边界意识的自我囿限。

元朝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曾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恢复了元气,功不可没。“天皇有意用吾儒,四海钦风尽读书。可爱风流贤太守,天山创起仲尼居”(《湛然居士文集·周敬子修夫子庙》),是反映了现实情况的。元子奇《草木术》中写道:“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元朝社会太平有序由此可见一斑,并为此后明清长期统一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唐、隋、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魏源《元史新编》中也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可见元朝绝不是像一些学者所描绘的是历史上的思想文化的荒漠时段,是思想道德教育史上的疲弱无力阶段。

但元朝统治时间不长,被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推翻了,反映了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明显弱点。

元朝所采取的政治方略与思想教育思路存在内在的龃龉。政治上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把百姓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因此虽然也任用汉人为官,但与猜忌汉人同在,用人不诚,对汉人有一种浓重的防范心理,这不仅使占80%的汉人、南人处于思想抑制状态,而且也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可信度,阻碍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争取人心目标的实现。

元朝虽然也以儒学思想为主导性思想意识形态,但一方面觉得儒学迂远空疏,不切实际,难应实用,对推行儒学思想缺乏诚心。元朝庙宇中多有释迦牟尼塑像、老子塑像、孔子塑像三个像,佛尊、道次、儒三,分明轻重倒置。另一方面把儒学思想局限在程朱理学范围之内,把它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抑制了社会的思想创造力,因缺少时代性的思想创意而失去思想道德教育的魅力。再一方面实行宗教开放,造成思想的混乱,减弱了儒学思想的权威性与渗透力,各种思想干扰太多却无力以对,实际上弱化了儒学思想的支柱地位,也减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这也是元朝后期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朝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权力稳定,而不是社会发展,强调的是尊卑“分限”,提倡委曲求全。“贱为匹夫不必耻。当知古昔志士仁人多少屈伏甘于贫贱者,无入而不自得也,何欣戚之有!”(《许衡·遗书》)其所宣扬的分明是顺命、顺时、顺势的道德意识,甚至反复叮咛,“分限之外,不可过求”,扼杀思想个性,扼杀社会创造力。

元朝虽然不可谓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但缺少对上层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忽视行政道德的营建,放弃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以政德教育为重心的优良传统,对政治腐败没有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设防,造成元朝后期的政治腐败严重,到了“官皆污滥,民悉怨咨”的程度,难以遏止。顺帝13岁登位,年幼大权旁落,“天下贡赋多入伯颜家”,国家税负都进入贪官的口袋。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也相形见绌,失去说服力。孟端在河南行省墙上写着“人皆谓我不办事,天下办事有几人?”(4)官场邪气张狂到何种程度!行政道德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注释】

(1)“车书”:车同“轨”,书同“文”,即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蒙汉同享。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页。

(3)《反杜林论》,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80页。

(4)权衡:《庚申外史》,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