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谭嗣同魄力雄大,非今日俗学可比

谭嗣同魄力雄大,非今日俗学可比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君润之云:“现在国民……思想狭隘,安得国人有大哲学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其人,……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2]”谭嗣同,中国近代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政治家。随即遭逮捕,并于9月28日与杨锐、林旭等6人同时就义。

谭嗣同魄力雄大,非今日俗学可比

他的《仁学》著作,他为变法勇于献身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赢得了毛泽东的钦佩。

毛泽东评点原文

谭浏阳英灵充塞于宇宙之间,不复可以死灭。[1]

毛君润之云:“现在国民……思想狭隘,安得国人有大哲学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其人,……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2]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1865~1898),中国近代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政治家。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等。湖南浏阳人。

谭嗣同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少时受中国传统旧学影响较深而好任侠。1894~1895年受中日甲午之战刺激,他思想上开始从传统旧学转向新学,广泛研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上则力主“尽变西法”以图强。1896年他经过上海访康有为,未遇。后结识梁启超,并通过梁启超了解到康有为维新变法的基本理论,对康十分景仰,自称为康的私淑弟子。同年,他以同知入资为江苏候补知府,在南京候补约一年。其间,他从杨文会研究佛学,也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并来往于沪宁间,与梁启超等研讨变法理论。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回湖南筹办新政,参与创立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编辑《湘学新报》、《湘学报》。次年,创办南学会和《湘报》等,积极进行维新变法宣传。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谭嗣同由候补知府权充四品军机章京,参议新政。然而,在封建顽固派和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干预下,历时仅百日的变法维新运动即告失败。当反变法政变发动之始,有人曾力劝谭嗣同出走暂避,但他谢辞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随即遭逮捕,并于9月28日与杨锐、林旭等6人同时就义。

谭嗣同短促的一生,留下了10多部著作,在他生前只自编刻印了《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包括《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和《石菊影庐笔识》等篇,是研究谭氏早期思想的重要资料。1899年梁启超、唐才常分别在《清议报》和《亚东时报》上连载发表谭嗣同的哲学代表作《仁学》。1954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谭嗣同全集》。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谭嗣同全集(增订本)》。

谭嗣同哲学思想的来源和构成比较混杂,充满矛盾。他的初期思想受张载、王夫之等人气一元论的影响,主张“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后来,他学习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又深受佛学唯心主义的影响,便企图把科学与宗教熔为一炉,建立一种“仁学”宇宙观

谭嗣同的“仁学”体系中包括有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要求。他在“仁学界说”中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并根据“仁”、“通”、“平等”这种政治伦理哲学,对封建名教和君主专制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试析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学说主要见之于其所著《仁学》一书。此书共两卷,写成于1896年,最早由梁启超在日本刊行。书中哲学观点的精华在于提出世界是发展的,将“新而又新”当成事物变化的法则:“昨日之新,到今日而已旧;今日之新,至明日而又旧。所谓新理新事,必更有新于此者。”

《仁学》借用了当时物理学上的“以太”概念表示世界本源,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关联、变化和结合,都是“以太”的作用。“以太”不生不灭,不断变易聚散,形成世界万物的变化运动。“以太”的精神表现为“仁”,“仁”的内容为“通”,而“通之象为平等”,仁—通—平等是万物发展的法则,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从哲学上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守旧思想。书中对封建纲常名教进行了激烈批判,认为名教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最为黑暗无理。书中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劫运,是由人心造成的,所以可以用“心力”来解劫运,号召人们发挥心力,冲破一切桎梏人们的罗网,尽破一切“不仁”、“不通”的黑暗局面。这样,其哲学便有了积极的社会政治意义。

谭嗣同《仁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如一师教师、曾与谭嗣同有过接触的杨昌济对谭就非常推崇。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仁学》,是受杨昌济的影响。杨昌济特别注重谭嗣同的《仁学》,提倡人人要有独立奋斗,发动心力的精神。他时常给学生讲读《仁学》,一段时间,研谈《仁学》成为学生中的一种风气。毛泽东尤为用功,他们的日记或笔记中,常常有“谭浏阳英灵充塞于宇宙之间,不复可以死灭”一类的议论。青年毛泽东读《仁学》所受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崇“心力”的作用,一是冲决一切不平等的罗网。据张昆弟日记1917年9月23日记载:头天晚上毛泽东与蔡和森、张昆弟三人“夜谈”,又议论到了谭嗣同及其《仁学》,认为“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颇雄大”。

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毛泽东清楚地回忆道:这时候,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我当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赏我那篇文章,给了我一百分。”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对“心力”发动时不可遏止的景象的描述,与谭嗣同《仁学》的描述颇为相似。所谓“心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的“主观意志”。毛泽东后来始终强调“意志”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作用,无疑与他早年接受“心力”之说有联系的。

谭嗣同的爱国情怀、变法言行、革命意志、献身精神、哲学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很有影响,理所当然地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也必将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景仰。

【注释】

[1]摘自毛泽东的读书笔记(见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3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摘自张昆弟1917年9月23日日记(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39页,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