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景宗亦豪杰哉

曹景宗亦豪杰哉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萧衍以曹景宗为军锋,进军至江宁时,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将领李居士率重兵驻守于新亭,曹景宗披甲上阵,败李居士。曹景宗内心不平,力求赋诗。毛泽东读《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传》时,批“景宗亦豪杰哉”六个字,是写在记载曹景宗的下述一段话的天头上:性躁动,不能沉默。毛泽东所说的“景宗亦豪杰哉”,指的仅是这个意义上的“豪杰”。可以佐证此事的,是曹景宗本人的生活态度。曹景宗便是如此人品!

曹景宗亦豪杰哉

南朝的曹景宗,一介武夫。毛泽东说:“景宗亦豪杰哉。”此话如何理解?它有特殊的原因,特殊的内涵。

毛泽东评点原文

景宗亦豪杰哉。[1]

曹景宗简介

曹景宗(457~508),字子震,南朝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南朝宋代任徐州刺史。曹景宗年轻时,善骑射,好田猎,以勇力闻名于家乡。

爱读史书,每次读到春秋时齐国司马穰苴传和战国时燕国乐毅传,总是掩卷感叹说:“大丈夫当如是!”

初仕齐,以军功累迁至游击将军。齐明帝萧鸾建武四年(497),随太尉陈显达北围马圈城(在今河南省镇平县南),以奇兵两千人破北魏中山王元英的援兵四万人。但是,永元元年(499)攻克马圈城后,陈显达论功行赏,将曹景宗置于后面,他也坦然视之,无怨言。不久,北魏文帝元宏带十多万骑兵杀来,陈显达大败,损兵三万多人,曹景宗将陈显达父子导入山中,才幸免一死。

这时,雍州刺史萧衍势力坐大,曹景宗乃弃陈显达而结附萧衍,多次请萧衍到自己家中做客。萧衍见天下大乱,有意大图,也就厚待曹景宗,奏请授他为竟陵太守。萧衍起兵篡夺南齐政权时,曹景宗也聚集一批人,包括五服内的子弟三百人从军。萧衍以曹景宗为军锋,进军至江宁时,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将领李居士率重兵驻守于新亭,曹景宗披甲上阵,败李居士。又与王茂、吕僧珍一起,败齐将王珍国于大航。萧衍入顿西城后,封曹景宗为湘西县侯,任郢州刺史,加都督。萧衍即帝位后,于天监元年(502),改封曹景宗为竟陵县侯。尔后,一直受到梁武帝萧衍重用。

天监六年,曹景宗、韦睿战胜北魏军凯旋之日,梁武帝在华光殿欢宴连旬,又令左仆射沈约等赋诗庆祝,惟曹景宗被视为一介武夫,不得韵,不让赋诗。曹景宗内心不平,力求赋诗。梁武帝对他说:“你的技能很多,人才英拔,何必求赋一诗?”此时,沈约分韵已尽,止留下“竟、病”二字。梁武帝在曹景宗再三请求下,不得已让他以此二字赋诗。他伸纸握笔,不久便吟成一首,如下: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竟。

借问引路人,何如霍去病!

曹景宗以汉朝霍去病自拟,抒发自己的英武之气。梁武帝看了,叹息不已,于是,诏令曹景宗为侍中领军将军。后被任为江州刺史。死在赴任途中。赠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壮。

试析

纵观曹景宗的一生,他算不了什么豪杰,只不过是中原大乱,互相攻伐,朝代频繁更替的南北朝时期的一介武夫罢了。他初在齐朝太尉陈显达部下当过冲锋陷阵的下级军官。陈显达兵败后,改投雍州刺史萧衍,协助萧衍灭掉齐朝,建立了梁朝新政权,自己也官升至将军、都督,出任地方刺史,是萧衍改朝换代的一个好工具。

毛泽东读《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传》时,批“景宗亦豪杰哉”六个字,是写在记载曹景宗的下述一段话的天头上:

性躁动,不能沉默。出行常欲褰车帷幔,左右辄谏以位望隆重,人所具瞻,不宜然。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此段记载说明:曹景宗勇武有力,豪放好动,忍不住那种“闭置车中”的官老爷生活。毛泽东所说的“景宗亦豪杰哉”,指的仅是这个意义上的“豪杰”。

《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还有段曹景宗事迹的记载:天监“五年,魏中山王元英攻北徐州,围刺史昌义之于钟离。众兵百万,连城四十余。武帝遣征北将军曹景宗拒之,次邵阳洲,筑垒相守,未敢进。”毛泽东于此处批云:

良将也,仅次于韦睿、裴邃。

此段记载说明,曹景宗于大敌当前之际,是个不率意轻敌,“筑垒相守,未敢进”的良将。如此而已。

而且,曹景宗的人品也颇卑劣。据《南史》本传载,“景宗军士皆桀黠无赖,御道左右,莫非富室,抄掠财物,略夺子女,景宗不能禁。及武帝入顿西城,严申号令,然后稍息。”是“景宗不能禁”?还是不愿禁?还是暗地怂恿?或公开支持?史臣们常常为尊者讳,爱好所谓“曲笔”,千百年后的今天,已难认定是否确是“景宗不能禁”。即使确是如此,也说明他治军无方。

可以佐证此事的,是曹景宗本人的生活态度。据《南史》本传记载,他“遍往人家乞酒食,本以为戏,而部下多剽轻,因弄人妇女,夺人财货。”可见他部下掠财物、掳妇女,不是他“不能禁”,而全是他一手制造的。

本传还记载,曹景宗“在州鬻货聚敛,于城南起宅,长堤以东,夏口以北,开街列门,东西数里。而部曲残横,部下庆之。”又记载,“景宗好内,妓妾至数百,穷极锦绣。”曹景宗便是如此人品!

毛泽东读到曹景宗军纪败坏,个人生活糜烂等史实后批道:

曹孟德、徐世,、郭雀儿、赵玄郎等亦用此等人。

据《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载,“操又移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曹操军队为发死人财,所到之处,掘开坟墓,盗走陪葬物品,以致尸骸遍野。唐开国功臣徐世,,在降唐前是瓦岗寨起义军的军师。据《新唐书》本传载,他与翟让起义时,手下有一批无赖,到处打劫商船,掠夺财物。五代十国时的后周太祖郭威,小名郭雀儿。据新、旧《五代史》载,他起兵反晋,攻取汴京后士兵大肆杀人越货。毛泽东由曹景宗而联想起了曹操、徐世,、郭威等人。为了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为了击败敌对势力,夺取政权,他们是绝不顾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的,即使“千里人烟绝”,也漠然视之。他们对部下,只要肯为自己效力,也不惜姑息养奸,纵人作恶。所以,毛泽东读史时又一针见血地批道:

——使贪使诈,梁武有焉。

梁武帝如此,其他统治者也莫不如此。下人做坏事,根子在上头。历史事实多是这样。教训也在这里。

那么,对曹景宗这样的人,毛泽东为什么会批写“景宗亦豪杰”呢?这是有特殊的原因,特殊的内涵的。张贻玖著《毛泽东读史》有长篇分析,颇为中肯。她写道:

“毛泽东在这里,除了上述批注外,还在‘不知老之将至’,‘作贵人,动转不得’,‘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等处,逐字密密地加了旁圈。在封建社会里,贵为刺史、将军的曹景宗,对标志着权贵和地位的那些繁文缛节和排场,不是沾沾自喜,刻意追求,却采取十分蔑视的态度,强烈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从圈画和批语看,这一点得到毛泽东由衷的赞赏和同情。

“毛泽东具有豪迈狂放的性格。据长期担任他的卫士长李银桥说:‘毛泽东从来不愿事事循规蹈矩,不愿束缚他的性格。’他喜欢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哪里人多爱往哪里去,一见群众就上去唠这唠那。但是,‘建国后,毛泽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丧失了行动自由,没有警卫部门批准,他就出不了中南海,出不了家门’。另一名卫士李连成说:毛泽东,‘他的足迹遍全国,但是他不能逛街,不能游园,不能随便进电影院,不能随便上百货公司。他是人民的领袖,全国人民都喊他万岁,可是他没有随便见人的自由,处处受到安全限制。……他的思想活跃,驰骋无羁,却很有一段时间连飞机也不能坐,他想翱翔,但不能够。他只是个人,他面对的是组织决定。有时,他一句话就可能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但同时,他说一百句也求不到去饭馆吃顿饭的自由。他在红墙内讲话,地球也会颤动,但他要随便走出红墙一步都不可能。’毛泽东认为安全措施没有必要把他和人民隔绝开,一有机会就想突破这种局面,有时半路上就把为他化妆的一些东西扔掉。1955年在北戴河,他不顾台风刚过,海面风疾浪高,不顾医生的劝告,不顾警卫战士横起的一座拦阻‘长城’,坚持下海游泳,向大海挑战,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以毛泽东这种性格和处境去理解曹景宗的这段自白,很自然地会产生别人所不会产生的思想感情上的沟通。”

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与斯诺共进晚餐,并且作了长达四小时的谈话,用毛泽东本人的话说,他们的谈话简直是“山南海北”、“海阔天空”。其间,毛泽东谈起过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与其说我是写文章的,不如说我能同反对我的人打仗更合适。不打仗了,有时候病也来了,出门也不骑马,而坐汽车、飞机、火车。……每天走十里路,骑二十里马,非常舒服。”[2]

时间虽然跨过了上千年,但人们的生活感受,由于存在某些特殊原因(生活经验、个人性格等等),常常超越时间界限而产生某些共通之处。这是不足为怪的。理解毛泽东评论曹景宗的话,应该看到这些特殊原因和评论本身的特殊内涵。

【注释】

[1]读《南史》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斯诺:《漫长的革命》,见《斯诺在中国》,三联书店198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