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陆逊示弱乃司马懿敌孔明之智

陆逊示弱乃司马懿敌孔明之智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一眼便看出了陆逊之法也就是司马懿对付孔明之法,两者真可谓异曲同工,如出一辙,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陆逊少小知名,与陆康之子陆绩齐名于江东。陆逊坚持不战之策,等待时机。司马懿,字仲达。“司马懿敌孔明之智”,说的是公元234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充分准备再度大举北伐。但司马懿并没有上当,他绝不应战。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和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是司马懿建功的原因。

陆逊示弱乃司马懿敌孔明之智

在彝陵之战中,陆逊对部下求战心切而不从全局考虑的想法,一方面按剑施令“不可犯矣”,一方面陈述利害,晓谕大义。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只有审时度势,才能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一眼便看出了陆逊之法也就是司马懿对付孔明之法,两者真可谓异曲同工,如出一辙,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毛泽东评点原文

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1]

陆逊简介

陆逊(183~245),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江东大族。孙策之婿。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建议进攻山越,以安定腹心,并取其精锐,扩大队伍。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他为帐下右都督率兵征伐,得精兵数万。建安二十四年,吕蒙积极谋划攻取江陵,陆逊曾以偏将军、右都督代吕蒙督军,并修书关羽以麻痹之,后孙吴大军乘机袭取南郡,领宜都太守。因屡有战功,拜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吴黄武元年(222)为大都督,率五万人拒刘备大军于彝陵,固守七八个月不出击,待蜀军疲惫,士气低落之后,突用火攻,大败刘备。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刘禅继位,诸葛亮秉政后,吴蜀复盟,孙权对其极为信任,与蜀文书往返,轻重可否,多与陆逊谋议。黄武七年,破魏扬州牧曹休,拜上大将军、右都护。黄龙元年(229),孙权称帝,徙都建业,留陆逊辅太子,掌荆州和豫章三郡事,镇武昌。上疏反对严刑峻法,主张除大罪不可宽恕者外,对将吏均应“忘过记功”,用其才能。吴嘉禾六年(237),鄱阳(今江西波阳)郡民起事,豫章(今江西南昌)、卢陵(今江西泰和西北)两郡响应,陆逊进行镇压,并挑选降民中强壮者八千人,强迫为兵。吴赤乌七年(244),官至丞相。因亲附太子,牵涉宫廷斗争,数遭孙权责问,愤闷而卒,终年63岁。

试析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第四位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自然也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陆逊原是江东大族,祖父做过城门校尉,父亲做过九江都尉。陆逊少小知名,与陆康之子陆绩齐名于江东。陆逊22岁(2 04年)被孙权任为海昌屯田都尉。会稽(今浙江绍兴)有贼占据山岭,作恶多端,陆逊亲入险地,讨平山贼。波阳地方作乱,陆逊发兵一举平息。

以上虽是几桩小事,但可看出陆逊尽管是个书生,却有胆有识,行军打仗,并不外行。

陆逊初显身手是在公元219年。关羽围襄樊,取得胜利。陆逊认为机会来了,趁吕蒙称病回到建业,向他建议乘机袭取荆州之策,后得到孙权的赞成,陆逊代替吕蒙来到陆口的孙吴西部前线。为蒙蔽关羽,陆逊写信称赞关羽用兵及时,战功卓著,“小举一克,一何巍巍”,打败敌国,真是同盟之福,擒获于禁,是流芳百世的胜利,可与春秋城濮之战和楚汉时韩信的井陉之战相媲美。陆逊还提醒关羽,打了胜仗,不要骄傲,要全力以赴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并摆出一副十分关切的样子说:“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关羽得书,见陆逊言辞卑下,十分得意,于是把荆州防吴的守军全部调到襄阳前线。这时,曹操的增援军队也赶到了,曹将徐晃向关羽发起进攻,关羽失利,这时吕蒙已率孙吴大军,兵不血刃拿下荆州。

陆逊大显神威是在吴蜀彝陵之战中,这一战,陆逊创造了中国战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陆逊刚开始统兵时,部下有许多是长期跟随孙策南征北战的老将,有的是皇亲贵戚,全都居功自大,目中无人,互不配合。面对蜀军进攻,陆逊坚守不出,众将不满,纷纷要求出击。陆逊手按尚方宝剑劝道:“刘备天下英雄,连曹操都怕他,现在与我对阵,面对强大敌人,各位蒙受国恩,理当相互和睦协同,共同消灭强敌,以图报国。若不相互协同,不听号令,将成什么体统。我虽为一介书生,但受主公的重托,国家之所以委曲各位听从我的指挥,是因为我还有一点长处。各位要恪守职责,完成好自己的任务,不能挑三拣四。军令如山,不可违犯。”陆逊坚持不战之策,等待时机。

毛泽东读至此,批注:“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三国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才智虽谈不上出类拔萃,不能与曹操、诸葛亮等人并列,却也超越常人,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都显示出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对魏国无疑是作出了贡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徐州琅玡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司马懿敌孔明之智”,说的是公元234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充分准备再度大举北伐。诸葛亮出兵斜谷,屯田武功,欲与魏军作持久战。司马懿在分兵令郭淮抢占积石原的同时,自率大军扎营于马冢山,隔武功水与五丈原的蜀军对垒,诸葛亮被郭淮阻绝于渭南,便积极向魏军挑战,企图击溃魏国的主力部队,再推进。但司马懿并没有上当,他绝不应战。以致咬牙忍受诸葛亮赠予“巾帼妇女之饰”的嘲弄,并千方百计压制部将强烈的不满,终于成功地将蜀军阻隔于武功水西,形成两军对峙的局势。《晋书·高祖宣帝纪》记载,诸葛亮送来妇女衣物后,说司马懿大怒,表请决战,魏明帝令司马懿坚壁不出,派卫尉辛毗杖节监军。这时,诸葛亮识破司马懿用心,对部下说:他本来就不想同我交战,之所以上表请战,乃“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若真想打仗,何必不远千里向魏明帝请战呢?的确,在对蜀作战中,司马懿不像以前镇压孟达和以后镇压公孙渊的叛乱那样勇猛果断。他尽量避免决战,尽管部将讽刺他畏蜀如虎,诸葛亮嘲笑他像巾帼妇女那样懦怯,他都能咬牙忍受。这样做,上是迎合曹睿的意图,下又可以避免因损兵折将而丧失自己的威望,终于挡住了蜀国的进攻。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和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是司马懿建功的原因。所以毛泽东在1966年3月的一次谈话中,就曾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历史记载,由于残酷的品性、阴谋权术和嗜杀成性,司马懿口碑并不好。但毛泽东并不被感情和俗议所左右,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总是别有见地。

《陆逊传》还记载:彝陵之战,蜀军损失惨重,刘备退往白帝城。吴军诸将领纷纷上疏要求穷追猛打。孙权拿不定主意去问陆逊,陆逊则认为:曹魏在北边已集结了不少军队,表面是策应我,实则另有所图。我应谨慎行事,以撤兵回防为上策。对此,卢弼引何焯的评论认为:大胜之后,将军容易骄傲,士兵容易懒惰。如果沿长江逆流而上攻刘备,没有回施余地,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况且刘备老于兵道,在四川建立蜀国已经牢固了,他退往白帝城,只是因为曹仁率军在靠近蜀国的南郡,担心两面受敌而已,并不是真怕东吴一方。东吴再连兵西进,转守为攻,到那时,主客异势,恐对吴不利。毛泽东读至此批曰:“何评有理。”

通过以上所述,从陆逊示弱以胜刘备到司马懿示弱以敌孔明,我们可以看出:示弱,乃后发制人也。通过示弱,避敌锐气,窥敌弱点,蓄势待击,夺取胜利,实乃是胜强之智。陆逊既不在强敌和部下面前“示弱”,又不能一味死打硬拼,万全之策就是抬出“主上”之命,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在其之后的司马懿同样用“示弱”的方法御敌,可谓异曲同工,如出一辙,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毛泽东关于陆逊的批注除了显示其宽厚的史学知识的积淀之外,还可看出他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常常闪烁着由此达彼的思维跳跃和敏捷丰富的旁征博引,这无疑给我们研究史学人物以方法论的启示。

【注释】

[1]摘自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61~16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