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异化劳动与自由自觉的劳动

异化劳动与自由自觉的劳动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在学习自由自觉的劳动和异化劳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和《手稿》中的几个疑难点,这样有助于我们比较深刻地理解异化劳动和自由自觉劳动的差异。人类只有在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价值,只有通过出于自愿的、自觉的劳动,才能活得舒服,才能身心愉悦。因此,劳动不能是强迫的、被动的、勉为其难的劳动,劳动需要考虑作为有生命的、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的主观感受。

第二节 异化劳动与自由自觉的劳动

我们在学习自由自觉的劳动和异化劳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和《手稿》中的几个疑难点,这样有助于我们比较深刻地理解异化劳动和自由自觉劳动的差异。

在介绍异化劳动第三个表现的时候,马克思首先提到的是“人是类存在物”。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个概念呢?首先“类”这个字,需要按社会共同体去解释。类指类属、类型,其他事物被类型所规定,被人类规定为从属于某一类型。而人是被人自己所塑造的,自己所认可的类,同时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可为一类,人的这种自我肯定(包括对其他人的肯定最后直至对人类整体的肯定)使人以社会联合的方式改造世界,把世界变成人这一类的所属物,这种人类的相互连通并无限扩展的普遍性就是类存在。“存在”这个词,需要按照公共善观念在个体身上的实现去解释。任何社会共同体都是为了某种善才建立的。因此,只有在共同生活中体现出的善才是最高最完全的善,所以人的善本性是社会性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他才能达到自我完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它讲的原始意思是,以社会性的共同善作为基础,在群体中生活的人,都出于社会交往的目的对自己的个人生活进行了改造,使之不再是普通的生活,而是一种体现了社会普遍价值观的生活,这就是类生活。在类生活中完成了自我实现的人,就是类存在。那么,人适应社会,就是适应社会共同体所提倡的某种善价值,当这种社会价值内化为自觉自为的行动,人就在主动选择善中重新找到了自己为人的意义,从而与动物区别开来,他能够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所选择的价值。更简短地概括就是:选择决定意义,人对自己价值进行的自由选择决定了他自己作为人存在的全部意义。

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劳动”,他对其他概念的定义都是从劳动出发推理的。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根据马克思的解释,劳动就是人类在自然物中注入人类的本质属性的过程,而这属性不可能是从自然中带来的自然属性,只能是人类独有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肯定共同体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公共善观念。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人不仅在意识中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在认为人是种超越性的存在,它的超越性在于它具备自我,同时又具备一种自我以外的自我(二重化),这种自我之外的自我主要是指精神的自我,精神的二重自我通过对外界的改造实现了它自己。人的“第二重性”有着改造自然以实现自我的渴望。同时,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这个自我以外的自我是社会化的自我,也就是马克思所定义的人的本质。所谓“自我二重化”不仅是指肉体自我和精神自我的二重化,也就是个体在自觉自为的活动中创造出了一个与超越性价值合一的精神自身,这精神自我反过来与本我合为一体,改造主观世界,还指作为社会群体中一员的我和作为个体具有自我意识的我的辩证统一,能动的、现实的二重化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

一、自由自觉的劳动

我们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人究竟怎样活着才舒服呢?众所周知,人类的发展总是处于永远能够满足需求与永远不能被满足需求的矛盾运动之中。满足自身需求是人类活着的目的,而劳动是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如果人类通过不择手段的劳动方式满足了自身需求还会感到舒服吗?如果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得不去劳动还会感到舒服吗?因此,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需求是否被满足,而且还在于需求被满足的方式。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的:“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是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应该有这样一个觉悟: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提供给人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活动是有生命的、自由的活动,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自身的类和其他物的类都是人的对象。

人类只有在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价值,只有通过出于自愿的、自觉的劳动,才能活得舒服,才能身心愉悦。因此,劳动不能是强迫的、被动的、勉为其难的劳动,劳动需要考虑作为有生命的、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的主观感受。下面的一则故事可以形象地表达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情调和趣味。

最近,小王开始在家里主动做饭了,老婆好奇地问原因,小王回答:“人到一定时候,就会有一些觉悟。”看着小王做饭,老婆幸福地看着他笑。小王若有所思。对老婆说:“你别笑,我得先声明:第一,我今天主动做饭,不代表我明天一定还做;第二,我如果不喜欢做饭的时候,你别命令或暗示我,那会让我失去做饭的乐趣;第三,无论饭做的好吃与否,请宽容地接纳我的劳动成果,给我慢慢提高手艺的机会。”做饭的时候,小王又产生了许多启发和感悟:第一,做饭不能急,否则,很快就会有疲惫感;第二,如果把做饭当作一种消遣或锻炼,心情会很愉快;第三,能为家人做点事,是一种幸福;第四,看到家人惊喜的目光,内心有成就感;第五,做饭之后,意尤未尽,还会产生干其他家务的冲动。第六,理解了老婆做家务的辛苦;第七,家庭不是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多储蓄,少透支,是王道;第八,开始做饭有些累,多做几次就轻松了。

可见,劳动确实能够成为人的需要。人类在自我实现的劳动中可以得到心理的满足,因而才是幸福的。休闲娱乐,只能给人带来短暂的、偶然的幸福,并不是人所追求的永恒状态。人在没有强制力和目的性的情况下会主动地、自愿地去劳动。在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中,人可以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劳动的人会在辛勤耕耘当中显示出独特的美丽。一个自觉劳动的人要比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活得更精彩。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人会获得辛勤付出的充实和快乐。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记者想报道一个劳动模范,需要采集照片。可是当记者见到这个劳动模范的时候,一下子傻了眼。原来这个劳动模范是个很年轻却很丑的女孩子,不管怎样拍照,效果都不是很好,这可把记者难住了。一天,记者和这个女孩子一起在向日葵地里干活,太阳照着大地,女孩在葵花丛中忙碌着。汗水顺着女孩的脸颊流了下来,可是女孩总是笑呵呵的,在葵花的掩映下,劳动中的女孩美丽无比,记者抓拍了这个镜头。回到单位,记者把女孩的照片给报社领导看,大家直夸记者拍得好。

自由自觉的劳动可以慰藉人的心灵。在辛勤的劳作当中,人可以感受到精神的安宁和充实,可以呈现出收获的美丽。只有闪耀人性光芒的、活生生的、体现人的存在价值的劳动才是人真正需要的劳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生活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人的类特性。人是不同于动物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自己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对象,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 

二、异化劳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人应该在自由的劳动中获取生存资料。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劳动变成人类维持生存的手段,不再是自由的劳动。当劳动变成为了维持生存而被迫的劳动的时候,异化劳动就形成了。异化劳动把主体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异化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和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了缺点。因此,人具有的关于自己的类的意识,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来说竟成了手段。这样一来,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是一种强制性的、非自觉的劳动,是不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自己的劳动、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进而导致工人同工人相异化。工人的劳动不但没有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反而使自己的精神和肉体都感到痛苦。工人为了满足自己肉体的需要进行劳动,劳动成果却完全被资本家剥夺。或许,马克思的理论对于我们显得过于高深,让我们以现实生活的事件为例来解释。

“同学,你考试作弊是不对的,罚你扫地一周!”班主任严厉地斥责道。同学垂头丧气,嘀咕道:“倒霉!扫就扫,等你不在,哼!我就……”“因犯罪,判决如下:劳动改造年,以观后效。”法官威严地宣判。于是他被押解到劳改农场,大家感到高兴,觉得他是罪有应得。

这两个例子表明:劳动往往被我们当作一种惩罚手段,参加劳动的人往往都是出于不情愿的。既然是被迫劳动,劳动当然被看作是倒霉和羞耻的事情。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罪”,这罪过遗传给后世子孙,所以人一生下来,在上帝面前就是一个“罪人”。因此,被罚下天堂,来到人间,必须终身辛劳,才能糊口度日。基督教的教义里,劳动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惩罚,人类不劳动就不能生活,劳动是一种苦难,经历这种苦难,才能赎罪,才能平息上帝的怒火。人在世上只有对上帝虔诚,辛勤劳作,才能获得灵魂的救赎。

公元前4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提出:“满足感和有偿工作互不相容”。他认为,“物质需要将人置于奴隶和动物的地位。体力劳动和与商业相关的脑力劳动都会损害人的心理。有机会享受音乐和哲学给予的高层次愉悦和快乐的是那些拥有不需劳动的收入和闲暇的生活的人。”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说“收入”呢?收入二字并不多余,收入说明做这个工作的人有物质需要,为了这个需要,他被迫从事这个工作,不管他喜不喜欢,可能都要像一个奴隶一样不得不去工作,才能获得收入。如果劳动者没有选择,还必须辛苦工作,这样还会有什么满足感和愉悦感吗?举例说明,打篮球是很多男孩子的爱好,这不是工作,不是劳动,是娱乐。但是,如果一个男孩子需要靠打篮球谋生,这是他的职业,他必须每天拼命训练,身心疲惫,满身伤痛,还担心表现不好而被踢出球队,丢了工作。这样的话,他还会热爱打篮球吗?恐怕就不会了吧。可是没办法,他需要依靠打篮球来挣钱生存,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其实都一样,人要生存,就要工作。不过还有很多比较幸运的人,因为他们的爱好恰好就是他们从事的职业,他们可以有生活的物质保障,还可以快乐地工作,并对取得的成绩有满足感。可惜,这样的人实在不多,或者说少得可怜,这是事实。那么,没有报酬的工作会带给人愉悦感和满足感吗?现代社会,没有报酬的工作往往被视为毫无意义,只有傻瓜才会去做。还以打篮球为例,老师家长看到孩子在打篮球,往往会说:“天天打篮球有什么用,你能成为姚明吗?浪费时间!还不如多背背英语,做几道数学题!”瞧,这潜台词是:“如果你确保自己能成为姚明,你就打吧,将来生活不用愁,前途似锦。如果你一定成不了,还是做一些对将来就业有用的事吧!”

以上事例表明:马克思所揭示的这种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现实,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还潜在的存在,还没有被完全克服。人们逃避劳动、厌恶劳动的现象还时常发生。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异化劳动现象要比我们生活的社会残酷得多、恶劣得多。在《手稿》中,马克思曾深刻地概述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事实,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数量和力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异化劳动不是使工人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强制的;劳动不是生活的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只要外在的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逃避劳动。”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劳动者制造了大量的社会产品,而劳动者本身却沦为赤贫的阶级,劳动者创造了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而劳动者却因为残酷的劳动而丑陋不堪,劳动者创造了强大的社会而劳动者却感到空前的虚弱和无能。劳动者降低为商品,而且降低为最贱的商品。劳动者的贫困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反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也就是垄断的更惊人的恢复。最后,资本家和地租所有者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

劳动本身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是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体现,在劳动过程当中,人的实践能力被显现出来,人应该感觉到幸福和自由。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在劳动中是被钳制和受折磨的,没有感觉到自身是幸福和自由的存在。受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承认人具有类本质,这种类本质就是有意识的自由自在的劳动。自由自在的劳动是人区别于一切其他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生活的目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中,这种人的类本质却沦为人谋生的手段,人的类本质就是为了成为人的肉体能够存在下去,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人和人的相异。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者在由物链接的世界之外,也存在劳动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在继续,那么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关系也会继续存在。这种存在下去的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关系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压迫与剥削,是一种异化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提出了社会三形态理论,即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性社会,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第三阶段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处于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的第二个阶段,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在这个阶段人还没有完全摆脱对物的依赖,因此,在生活中异化现象难以避免,我们应该客观对待生活的残酷,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尽量让自己的兴趣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让自己在工作中满足自我实现的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