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护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保护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是文化建

一、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

改革文化体制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文化企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的规划布局和统一要求,由国家财政支持,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全体公众,服务于全社会的各级各类文化组织、机构或场所。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就是它们的主要成员。它们具有明确的宣传、教育功能。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本质的具体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可以充分利用其图书报刊、网络音像的借阅与开放,理论专题讲座、读书心得座谈会和研讨会的组织,准确、深刻、生动地介绍与宣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它们具有生动的展示、参与功能。置身于社会基层之中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有着多方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有着很强的组织、筹划并展示各类文化艺术成果的能力。它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展览馆藏文物,展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成就,组织歌曲、舞蹈、朗诵诗、曲艺、小品、武术、魔术杂技等节目的创作与演出,组织乡艺社火、灯展、花车巡游、晨练文艺表演、社区歌咏比赛等,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倡导社会主义文明风尚,批评社会不良行为与腐败现象。它们具有坚实的普及、提高功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决定着它必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举办画展、影展、书法展,编辑出版各种宣传品,宣传各类先进人物的事迹,排演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知荣明耻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光荣的职责,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以此作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改善民众文化民生的主要途径,切实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当前,要大力加强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同时,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侵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7]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一个很重要方面,是文化工作者的一个主要任务,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抓紧抓好。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最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胜利前进,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重在建设,正确处理文化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保护和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指导下科学传承文化遗产,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导致社会文化事业的萧条。[8]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善于吸收,又要正确地扬弃,保持一种开放精神。这种开放精神包含三层内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善于吸收一切合理的、有利的成分;在继承、吸收、借鉴、利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善于创新,大胆求索,勇于开拓。

(一)对民族文化遗产要坚持扬弃的态度

如果我们对本民族文化遗产不进行正确的扬弃,把传统的东西统统视为“宝”,对其不加分析,不分优劣,不辨良莠,保持一种全盘肯定的态度。其结果,不仅使自己变成前人的影子,而且永远落后于他人。反过来,如果把传统文化视为过时的、僵化的,甚至视为落后的、愚昧的东西,予以全盘否定,企图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其结果不仅在现实中不可能,而且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是因为继承的目的,是创新;而真正的创新,又不能不包含着继承。这是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也是文化发展的辩证法。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中国现实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中国现实的新文化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10]列宁和毛泽东在这里都讲到新旧文化的继承关系,而且只有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建设新文化,才是新文化的“合乎规律的发展”。

对传统文化要进行扬弃,首先要区分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不能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黑格尔语)的错误。区分精华与糟粕,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和界线,因历史时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总体而言,文化之存废的理论界线是,那些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文化之精华部分;相反,那些颓废的、消极的、愚昧落后的、阻碍社会前进的文化是糟粕部分。或者简单地说,通过文化对社会所起作用的利弊来判断文化之优劣,最主要的就是要以人民利益为标准,明辨是非,判断优劣。历史经验表明,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的;一切假、恶、丑的东西,都是违背人民利益和要求的。

宏观上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抉择与扬弃,不外乎三个方面,即继承、批判地继承和清除。首先,众多文化成果,由于利用价值的延续,不仅在历史上是进步的,今天仍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仍然起着积极作用。诸如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这三大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对这类文化成果,应坚持继承和发扬的态度。其次,有的文化现象虽然在历史上是进步的,起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变化,使这类文化失去存在的价值,但仍然传至今天,作为体育运动用具的弓箭便是一例。这类既无积极作用,又无消极作用的文化遗产也可保留,但应该注入新的内容。有的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在今天,虽然已失去其实用价值,但其形式和某些内容仍保持至今,而且经过演变在其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具有较强活力,如端午节赛龙舟、射箭比赛等民间习俗和体育项目。对这类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改造其过时的、落后的部分。再次,有些文化现象,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在今天已过时,变成落后的或者在历史上就是落后、腐朽的,与今天的社会生活、道德风尚格格不入,如封建等级观念和迷信思想、禁欲主义、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传统观念等。这些有害的文化遗产应坚决清除。

就具体文化成果来看,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共存,难解难分。即使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往往包含着消极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分析什么是主流,什么是支流。在这一方面,社会科学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应该有所作为。通过我们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利与弊、主与支的关系,为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进行正确扬弃鸣锣开道。人民群众是历史文化的生产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科研人员和文化工作者应该成为文化的质检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十分困难,特别对一些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现象进行扬弃更为困难。如麻将游戏,是民间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过程中的博弈内容丰富,成为民间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麻将就是正宗的国粹。蒋介石曾说过,麻将是最能表现中国人智慧的一种娱乐;毛泽东则说,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是中医、麻将、红楼梦。可见麻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味地禁止有群众基础的娱乐活动,而不去为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着想,这种思想是到了该抛弃的时候了。”[11]然而,自古以来麻将又成为赌具。就这么一个文化现象中,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在这类文化现象的继承过程中,必须注意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继承不能采取毫无选择,毫无分析,要坚持批判地继承。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2]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这个观点,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从事创造。可见,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总是处在一定历史传统之中,问题在于我们对历史传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文化总是继承了前一阶段的文化,才能得到发展。但这一继承,在封建社会里,虽然也曾表现为儒、法、墨、道、佛种种文化思想之间的斗争,这些斗争有时也很激烈,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是在封建的经济基础上以及封建文化的范围内进行的,基本上是一种历史的自然延伸。现在我们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是在完全不同的经济政治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我们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也与过去完全不同。以“五四”为开端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就是推翻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在文化领域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来取代旧的封建文化。因此,新文化首先是新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而不是旧文化的自然延伸。这样就在用新文化取代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文化的革命建设如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能不能因为反对封建主义文化就对历史文化遗产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呢?如果不是全盘否定,那又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这就是问题复杂性的所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回答了这个复杂的问题,是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呢?这是毛泽东反复说明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提高民族的自信心。毛泽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学习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的热情,提高民族的自信心,鼓舞人民去完成打败帝国主义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第二,学习历史文化遗产,了解中华民族的特点及其优秀传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对完成无产阶级所担负的历史任务有重要意义。毛泽东把学习历史,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看成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举行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毛泽东提出除了学习革命理论,了解实际以外,还要学习历史,学习和总结优秀文化历史遗产。毛泽东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是应该认真地克服的。”[13]毛泽东在这里指的就是抗日战争初期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王明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的民族传统和特点,不了解中国的实际,只知道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搬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完全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4]的道理。而这种脱离实际,脱离历史以及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称它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基本上纠正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但这时,王明本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针对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学习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错误地提出不能以旧中国文化学说来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能在民族化的误解下,来忽视国际经验的研究和运用。把提倡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文化遗产,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成是用旧中国文化学说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把我们对于国际经验的研究、运用和民族化对立起来,这正好从反面说明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第三,学习历史,学习历史的文化遗产,是为了创造新的文化。毛泽东多次指出,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借鉴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为了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古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不仅要联系当时的实际,科学地分析它的历史价值,肯定它的历史地位,而且还要从今天现实的情况和需要出发,研究它们对今天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只能吸收“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于我们有用的东西”,“中国人民实际需要的东西”,把古代有价值的东西,今天有用的东西,经过胃肠消化和吸收,成为新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继承和借鉴的目的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而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又是从事新文化创造的必要的条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学艺术的创造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时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15]毛泽东在这里说的文野、粗细、高低、快慢之分,前三者主要是指水平、质量来说的,后者则是从发展的速度来说的。总之,只有善于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才能使新文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对外来文化要坚持批判借鉴的态度

在世界多元文化互相融会的历史潮流中,和谐文化如何面对外来文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和谐文化模式在发展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和谐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但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必须融入人类文明成果的发展潮流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以自身的和谐本性,敞开胸怀,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到目前为止,所形成的文化基本上是按民族、按区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它们作为文化个体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是在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没有外来进步文化的融合,必然出现落后的趋势,古埃及文化的兴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作为民族文化,必须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做一番符合本国国情的选择工夫,这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通过借鉴外来文化而与时俱进,而本身又不失传统的主体面貌。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将来能不能形成人类的共同文化,这要看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定,本书深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将逐步出现不断融合的趋势,人类一定能达成文化的共识。和谐文化根植于传统,但不能停留在传统之中,它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文化模式,这种生机源自本身的和谐之性,因此才能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现代化作为全球和谐进程是世界各国都将实现的目标,这是历史的趋势。在这种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也将突破地域的界限,逐步融会到一起,形成世界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既不是西方化,也不是东方化,更不是东西方文化冲突化,只能是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化,这种融合化,是一种求同存异的和谐交融,其中有比较,有鉴别,有排斥,有吸收,这是文化优势的选择过程,也是一个借鉴融合的过程。在其间,和谐文化凭借基础雄厚的实力,以及和谐本性所形成的宽广的胸怀,既能优势互补、借鉴融合,又能防止盲目引进、全盘照搬,走出一条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发展道路。和谐文化作为传统,从过去融会于现在,而现在又将作为未来的传统融会于未来,和谐文化既是传统的文化,又是现在的文化,还是未来的文化。在当今日益全球化时代,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趋势下,和谐文化将以其蕴含的优势,立足于中国,从东方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永恒主题。

因此,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善于正确地扬弃,也要兼收并蓄而使其保持一种开放精神。对本民族文化遗产要坚持扬弃的态度,批判地继承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态度,大胆地学习、吸收、借鉴。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使外来文化转化为自己的文化,为本国人民服务。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讲,文化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狭义文化单指精神文明。本书所要谈的文化是狭义文化,指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思想理论、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审美观、为人处世以及其他所有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信仰、科学、教育等思想领域的东西。正确认识和对待外来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时期,新的形势要求有新的文化,而这种新的文化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对外来文化保持什么样态度的问题。

1.对外来文化定位问题的认识。在对待外来文化的定位问题上,究竟我们应该抱什么样的心态,怎样从外来文化中来吸收我们需要的东西。首先是对外来文化要有真正开放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要有对我们自己民族文化充分的自信和自尊。不怕吸纳和吸收世界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只要对中国有利,就要运用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放出眼光,大胆去拿。中国的历史实践证明,凡是在历史上采用开明对外开放的时期,也就是中国国力最强盛文化最繁荣发达的时期,譬如唐朝。

有一个美国学者杰夫写了一本书《唐代的外来文明》,这本书专门讲盛唐时期怎样通过文化交流来发展中国的文明,展示了中外文化交流非常壮观的场面,当时讲自由贸易、开放的政策,造成的一片繁荣的盛唐气象,这说明我们中国盛唐强大时候恰恰对外开放非常多非常好。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是这样的,比如说阿拉伯文明,最辉煌的时期就是当时的阿巴斯王朝,那个时候也是最开放的,它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我们知道阿拉伯文明发展非常快,本来阿拉伯人都是沙漠里的游牧民族、游牧部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世界上强大的帝国,而且创造出当时非常辉煌的文明。阿拉伯文明怎样创造出来的?就是阿拉伯人广泛采纳和吸收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而创造出来的。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现在有据可查的,有三大发明都是经过阿拉伯世界而传到欧洲去的,阿拉伯世界当时非常开放,接受外面的文明和文化,自己做了二传手,向西欧做了非常好的文化影响。原来我们对伊斯兰世界了解不够,以为阿拉伯文化是相当封闭的,其实要真正的认真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并不是这样的,而相反是在中世纪,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现在伊拉克的巴格达被战争毁坏得不像样了,但是当时巴格达是世界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比如说外国的造纸术,就是从中国传出去的,在公元8世纪的时候,中国造纸术就传到阿拉伯了,又过了100多年,当时巴格达的书店光是卖书的就有100家左右,这在古代世界里是绝无仅有的,文化非常发达,而且大量的阿拉伯人有私人藏书,达到怎样的程度呢?有个阿拉伯阔佬,搬家时用了400匹骆驼才将他的私人藏书搬走,从中可见当时阿拉伯的文化是相当发达的。而且据说阿拉伯世界是非常注重翻译的,有很多文献都是翻译成阿拉伯文保存下来,后来又传到欧洲的。这说明了对外文化交流,对本国的文化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对待外来文化的吸收,要根据本国情况和需要有所选择。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布鲁戴尔,专门研究文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他就讲到文明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相互传播和借用,一方面要将自己的东西向外输出,另一个方面也要借用其他的文化,但是这种借用也是有选择的行为,一方面要选择,一方面也要有拒绝的特性。因此有选择地来发展自己,对一些东西也要有拒绝,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稳定性,照他的看法,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用不能照搬全收,必须是有选择、有拒绝。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吸收外来文明绝对不能靠照搬照抄,不能盲目模仿,而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要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对外来文化决定取舍,然后在吸收之后加以消化,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创新,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来丰富和发展本国的文化。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一定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输入和照抄外国的思想学说。中国老一辈的学者都强调不能盲目模仿外国。他们的告诫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学习外国的长处,就可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就可以克服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民族的片面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接着就有一个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毛泽东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的文化关系的历史经验,多次论证了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必须防止的两种偏向:盲目的排外主义和“全盘西化”论。毛泽东说,西太后反对“洋鬼子”是错误的,就是指她的盲目的排外主义。当时以西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他们对于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闭目塞听,承袭着“神明华胄”的荣光,抱着天朝帝国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幻想。对外来的文化采取一概的排斥态度,这种排外主义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直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始终没有根绝过。

中国近代历史上,魏源首先看到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用以制止西方的入侵。但近代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口号的提出,用传统的“本末”、“道器”、“体用”之说来解释中西之间的关系。“中学为体”,就是要固守孔孟之道和封建的体系制度;“西学为用”就是要采取西方的科学技术,富国强兵。这个口号后来实际上成了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但它在当时就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反对:封建顽固派从体用一致的思想出发,指出“西用”必然要危及“中体”,动摇中国封建立国之道、立国之本;而另一些先进人物则认为,如果不改变封建立国的“本”和“道”,只学来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挽回大局,无补于存亡大计。当然,“中体西用”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口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它的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与提出者的愿望很不一致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毁于一旦,“中体西用”的思想也就更加显出它的谬误。“五四”以后,就有人提出“全盘西化”论,他们一味称颂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否定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造成中国殖民地化这个事实,并且主张中国应该走英美式的资本主义道路。

吸收和借鉴外国进步文化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呢?毛泽东提出了“洋为中用”的思想。这个思想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吸收和借鉴外国的东西,要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理论是如此,文化也是如此。向外国人学习,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吸收外国文化一切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用以创造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第二,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指出中西文化关系中存在着一个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吸收和运用的问题。他认为中学与西学不是“体”、“用”的关系,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口号作了新的解释:“学”是指基本理论,是“中外一致的,不应该分中西”,但中外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这就是民族的特点、形式和风格。这也就从哲学上指出了“明华夷之辩”、“中体西用”以及“全盘西化”等主张的形而上学的偏颇。“华夷之辩”,片面强调中西的区别,抹杀中西文化有共同之处;“全盘西化”论则相反,它完全抹杀中西文化不同的民族特点;而“中体西用”说则把中西文化关系纳入体用、本末、道器的关系。这些主张,虽然具体内容有异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违反了中西文化关系中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3.对待外来文化应采取开放的态度。当前,在我国深化开放、搞活经济的大好形势下,特别是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势不可挡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文化不能再坚持封闭、保守的态度。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排斥和抵触外来文化的那套做法只能束缚自己的进步和发展,甚至导致一个民族更加封闭和落后。盲目排外的结果只能是自我封闭,主动放弃运用许多有利自身发展的条件和权利,缚住自己腾飞的翅膀,拖住自己前进的后腿。当今的时代要求我们树立开放精神,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确认异族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补充、刺激、启迪作用,通过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吸收和学习异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增强自身的活力。与此同时,文化主体又以开放的心态有目的、有组织地从世界三大文明中引进适合我国的先进文化成果。而在对外关系方面,以一种包容天下的博大胸怀,采取多种形式,与四邻建立友好关系,进行多领域的文化交流。当时,不仅能够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引进异域文化,而且能够消化、发展外来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的”文化,这就决定了它势必向着整合的方向前进。整合不是简单的聚合和堆砌,而是优势组合与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既非崇古非今,也不厚今薄古;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吸收,既不夜郎自大、盲目排外,也不崇洋媚外、照搬照抄。无论是对中国传统还是对外来文明,都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对文化的整合,实质就是创新。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是有这种灵魂的。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6]中国文化在整合的方向上继续前进,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能形成开拓进取的文化机制与氛围,从而不断产生具有旺盛生机的创新性文化。

综上所述,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中优秀部分,结合时代特征发扬光大;大胆地学习、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优秀部分,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使外来文化转化为本土文化,为本国人民服务。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反对食古不化,食洋不化。对本民族文化和异族文化要以开放的精神,凡是有用的、健康的、向上的文化,不管是古代的、外国的、异族的、谁发明创造的,都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这就得“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否则凭什么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实践中学习、了解,在开放中发展、进步,在合作中存异求同,为创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而作出我们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在世界人民的大融合、大团结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是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基本定位。

(三)弘扬中华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个新要求新目标,如增强发展协调性,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等。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些新要求无不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核心。自从胡锦涛总书记就任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解决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我们的社会也就得以逐步走向平衡发展。面对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以及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我们已经坚信改革开放方针的正确性,也坚信我们的经济会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因此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已不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问题、文化冲击。在这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17]在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中第一条就是“学有所教”,可见党和政府对提供公平的教育的重视。在新时期党的和谐思想指导下,相信我们的经济繁荣会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社会问题中除了经济问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文化问题了。胡锦涛在这次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呢?因为解决当今的社会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不得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寻找智慧。

(四)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任务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基本原理,把它与中国文化的革新与建设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正确理论和方针。实践这一理论方针,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1957年后,在“左”的思想路线影响下,使得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和吸收外来进步文化的正确方针的执行受到极大干扰。到了“文化大革命”,“左”的路线恶性发展,把历史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不加区别地统统当作封、资、修加以批判,实行文化虚无主义和排外主义;另一方面,又以批判封建主义为名,把真正封建主义的东西在革命的名义下复活起来,从而极大地阻碍和破坏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入新世纪,历史已翻开新篇章。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总结和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恢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正确理论和方针,正确地认识民族文化遗产,正确地认识西方文化,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与中国新时期的社会现实在更高水平上的结合,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吸取西方先进文化两个方面,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是不可或缺的。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确立,以及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排除了“左”的干扰,进一步为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首先是对外开放的实行。不开放,闭关锁国,就不能发展自己,经济上是如此,文化上也是如此。拒绝接受外国的进步文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不可能的。由于实行对外开放,毛泽东提出的中国民族文化与外国先进文化的融合的思想,正在逐步得到实现。同时,我们也正以空前的规模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和传播的工作。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要发展民族文化,就必须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它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兴盛,同时也是增强我们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条件。把民族文化遗产,一律加以批判打倒的“左”的做法和民族的虚无主义思想,只会自我阻断我们民族精神命脉,自我毁灭我们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基础,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萎缩下去,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失去独立和生命成为一种毫无生气的依附性文化的危险。要做好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和吸收外来进步文化的工作,我们仍然要坚持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克服和纠正一切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新时期以来,面对世界和中国历史性的巨大变化,面临新的文化挑战,如何对待民族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重新提出来,其中就有全盘西化与回归传统,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哲学启蒙与以夏变夷,彻底重建与复兴儒学等主张。这些主张,既是历史上古今中西之争在新条件下的继续,又具有更加复杂深刻的时代内容。它们既是对中国长期以来古今中西文化冲突的历史反思,又是对中国文化面对新的古今中西冲突挑战的不同回答。他们的主张内容各异,甚至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分别作出恰当的评价。但这些主张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的倡导者缺乏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缺乏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对于民族文化传统,对于西方文化,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这种形而上学看问题的方法,不能正确处理古今中外的文化关系,也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这也进一步说明,发扬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树立辩证的思想,克服和纠正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古今中外关系,对于从事民族文化遗产和外来先进文化的借鉴、吸收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仍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我们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是什么?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不是要回归传统,越搞越古,而是为了今天的文化建设。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超越传统,实现创造性转化,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成果得以充分开发利用,获得时代的新生命。我们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也不是全盘西化,越搞越洋,而是为我所用,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所用。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相互融合,开拓创造,创造出既非古代又非外国的,融贯古今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总之,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要着眼于今天,立足于中国,冀望于未来,目的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就是我们对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古今中西之辩作出的历史结论,也是对我们文化面临新的古今中西冲突挑战的回答。我们坚信,顺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世界的文化将走向中国,中国的文化也将走向世界,中华民族的文化,必将重放异彩,在世界文化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璀璨的光辉。

注 释

[1]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

[2]《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3]《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谈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人民网,2006年7月4日。

[4]1984年,军委主席邓小平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是: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5]1993年,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明确提出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要发扬的创业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精神。

[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8年2月18日。

[7]胡锦涛:《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新华社2003年8月12日电。

[8]《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浙江文明网,2008年2月21日。

[9]《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11]《麻将陈列馆》,人民网,2007年6月7日。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1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1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1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1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