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

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遗产价值是文化遗产满足人类需要的某些属性。文化遗产的价值是通过科学研究认识的,它是客观的,本身所固有的。中华民族有着超百万年的文明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和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程。文化遗产地往往是旅游胜地,经济价值很高。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涵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信息,这是不复再生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凝结。文化遗产的功能指文化遗产发挥有效作用的特性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认为文化遗产虽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它的价值和功能却是多重的。

一、文化遗产的价值

文化遗产价值是文化遗产满足人类需要的某些属性。文化遗产的价值是通过科学研究认识的,它是客观的,本身所固有的。总体上说,文化遗产主要有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科研价值和独特的存在价值等。

(一)历史文化价值

文化遗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遗迹遗物,都必然具有历史价值,同时文化遗产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一把石斧,当我们的祖先出于当时的直接需要而制作它时,根本不会想到它对后代有何意义。但我们今天参观石斧时,是把它当作人类走向自由的一个里程碑、当作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一块“化石”来看待。这里文化遗产所体现的价值,就是指石斧所物化的先民的创造性本质,只是人们对它缺少理论自觉而已。因此,毛泽东指出:“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61]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文化遗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印记。文化遗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出对事物发展的贡献。贡献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文化遗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这一点有着广泛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超百万年的文明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和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程。而现存的文化遗产,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其文化历史价值无法估量。

(二)经济价值

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文化遗产地往往是旅游胜地,经济价值很高。遗产的经济价值还体现在文化产业等领域,它能为后人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此外,遗产的经济价值不仅是指有形的价值,还表现在无形资产的价值上,而无形资产价值往往是最重要的。因此对遗产地的开发利用,一定要保护其无形资产价值,不要玷污其名声。

正确处理遗产—旅游—地方经济的关系。要明白有风景区,才有风景旅游,有文化遗产,才有文化旅游。有旅游才能带动与其有关的地方经济发展。遗产是源,旅游、地方经济是流。这是源与流的关系。只有正本清源,保护好源,泉才能长流不息,永不枯竭。如今旅游经济进入遗产核心区破源开发,竭泽而渔的做法,只能局部牟利,全民遭殃。

遗产地不仅带动旅游,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维护该地域生态平衡的基础。因此,只有保护好基础和源泉,才能使该地区的旅游业长盛不衰。

实践表明,只有保护好自然文化遗产原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体现出它的经济价值,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风景和自然文化的需求者,价值越高,吸引力越大,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艺术价值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成果,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作品。艺术价值的内涵很丰富,主要包括审美、欣赏、愉悦、借鉴以及美术史料等价值。审美价值主要是从美学的深层次给人以艺术启迪和美的享受。欣赏价值主要是从观赏角度给人以精神作用,陶冶情操。愉悦价值是给人以娱乐、消遣。借鉴作用主要是从中汲取精华,在艺术表现手法、技巧方面学习借鉴以创新。而美术史料价值,主要是作为研究美术史的实物资料。在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遗产具有艺术价值。这里不仅有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许多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戏曲等,而且包括了风景名胜等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自然之杰作。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能给人以美的启迪、美的享受。人类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美景都与人的劳动有密切联系,是“劳动创造了美”。因此,两者是异曲同工的。人类在对遗产的审美过程中陶冶情操,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

(四)精神价值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载体,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且这些文化传统往往成为人们为维护各民族的独立、尊严以及争取解放和复兴而顽强奋斗的精神支柱。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对一个国家及其各族人民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这就是其精神价值之所在。譬如爱国主义,这并不是一个抽象、空泛的概念,你要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首先就要爱你的家、爱你的城、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你必须懂得文化遗产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涵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信息,这是不复再生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凝结。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既是本民族顶礼膜拜的广义之图腾,也是其他民族崇敬或借鉴的对象。文化遗产表面上看是物质的,实际上它又是精神的,在它身上体现了人类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通过有形的遗产表达了无形的精神。

(五)科研价值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创造能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作为一种文献,文化遗产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科研资料。因为历史上的科学技术成果都是通过文化遗产传承下来的,从古代文献中获取科技资料,是搜集科技信息资料的一条重要途径。搜集科技信息资料和积累知识,就能继承前人的科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譬如,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的著作《梦溪笔谈》,书中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技术方法,这一文献记载,成为后来世界各国研究活字印刷术的唯一资料,对于当代印刷术的发展起到了奠基和开创的作用。

另外一些绝妙的古代科技和工艺,若能被当代的实验考古研究破译,将为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贡献。

(六)独特的存在价值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指出,任何一项遗产的毁灭和消失都将造成世界各民族遗产之有害的匮乏,保证传之于后代是“当前和将来文化的丰富与和谐发展的一个源泉。”保持遗产完整真实地存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怎样估计其存在价值都不会过分。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衡量和评价文化遗产价值的尺度,只能是它所证明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说明社会问题的程度。在认识和评价遗产价值的具体过程中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遗产本身储存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及其价值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所提供的技术手段愈多,对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层次认识也会愈来愈多。

二、文化遗产的功能

文化遗产的功能指文化遗产发挥有效作用的特性和能力。遗产的功能和价值有联系也有区别。遗产功能的大小取决于遗产价值的高低,因此遗产的功能也会随着人类对遗产价值认识的深化而变化。但功能和价值并非一一对应的,有时还有矛盾。

(一)文化产业功能

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首要的功能是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创立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这种文化产业把古代的文化遗产和当代的经济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能使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发展,又能使经济出现新的增长点。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表面上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有许多渊源关系,像激光照排印刷技术正是对传统的活字印刷技术的“扬弃”后发明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这种关系,将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快速和长远的发展,使后发国家尽快提高综合国力,少走弯路。

(二)游览功能

文化遗产地往往是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充分发挥遗产地的游览功能是不少遗产地政府和人民发展经济的首选。问题是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开发建设与资源保护、发展旅游与维护生态的关系,这是保持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长远利益出发,把保护资源放在第一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应成为遗产地政府及人民的共识。

(三)精神家园功能

在经济开发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防止盲目的、破坏性的开发。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当人们为摆脱贫困,全力谋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文化建设,忽视祖先的文化遗存,忽视人的精神家园。一旦物质生活富裕以后,环顾四周,回首往事,常常难以避免地留下诸多遗憾而追悔莫及。文物古迹、历史文献等往往是后人的敬仰之物,甚至还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因为在这些文化遗产身上遗留了先人的思想和文化、精神与信仰。没有文化遗产这种载体,人们的精神家园将会失落许多,乃至变得无根无基。“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多种智慧和多种文明的经验来支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都是其他文化难以取代的,应当通过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来提高民族自尊心。一个地区的历史遗存和时代精神往往是通过一个地区凝固的文化生态来表现的,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脉,起着传承历史的重要作用。留住时代的记忆,它们往往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灵魂。留住它们,实际上就是留住了一种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家园。”[62]

人类是有记忆的,并需要不断地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怀旧”手段,借以抚慰心灵和抒发情性。人类还将自己的记忆能力“移接”到某些文化载体上,所以大家称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这些见证物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的生存条件之一。在人类的高贵天性中,包含或潜伏着不断与先辈进行对话、沟通的欲求和冲动,此可谓精神上的“回家”。由此而言,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在当今社会文化单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中,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遗产就是我们不可失落的精神家园。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文化遗产,无论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无形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涵养文化多样性不可多得的文化湿地。

(四)文化生态功能

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在与自然界长期相处中形成并留给后人的。自然遗产能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涵养水土、调节气候、栖息动物、繁衍植物,等等。自然遗产地往往是许多生物的基因库,对保护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文化遗产是民族世世代代的文化艺术创造和科学技术发明的结晶,为我们后人的创造发明提供无限丰富的灵感源泉!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文学、诗歌、音乐、绘画等其实都与文化遗产分不开,甚至连我们的传统生活习惯都不能缺少文化遗产,因此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文化生态功能!文化遗产蕴涵着大量尚待研究和破解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盲目地将传统文化一概当作落后的老古董,任其遭到毁灭,这将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生态的破坏可能比自然生态的破坏更加可怕。“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湿地和精神植被。它们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与大自然相处中产生和形成的,包含着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生存策略。正是这些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存智慧,构成了它们之间不可替代的文化多样性和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群落。”[63]

(五)历史文献功能

文献资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历史文献功能也可以说是一种科研功能。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凝聚了古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在这里,文化遗产的文献功能并不是仅指少数历史文献才有的功能,而是要强调全部的文化遗产都可以视作文献。文献不应只是少数的文字资料,尽管这是主要的,文献还应该包含图像和其他信息资料。人类的口头遗产可以说是文献,自然、文化遗产不可以当作文献吗?泰山是一处世界自然与文化的双遗产地,泰山也是一座文献宝库!

文化遗产对治国安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如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他本人酷爱学习钻研各种古籍等历史文献,从中总结天下兴亡之道。[64]毛泽东喜欢读历史,他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为指导现实的斗争服务。[65]

(六)宣传教育功能

杰出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提高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课堂。

文化遗产地还是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文化遗产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宣传教育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同时文化遗产对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陶冶情操、活跃文化生活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博物馆,重视通过博物馆展示自己国家、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的重要窗口。要努力把它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播科学知识的阵地。在文物、博物馆展览中,要特别注意宣传、弘扬传统文化中那些积极、有益、精华的成分,坚决清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垃圾,摒除那些非科学的、假恶丑的东西。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先进博物馆的经验,特别要注意总结适应新形势变化,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等。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固然离不开创新问题,然而创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利用前人所创造的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或者说是在文化积累的基础上所获得的飞跃。如果要在社会转型期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充分利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基因库”。

建设并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其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文化遗产是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保护研究遗产的宗旨是为了发挥遗产的科研、科普、文化产业、爱国主义教育、游览观赏和陶冶情操等精神文化功能。遗产地不仅带动旅游,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维护载域生态平衡的基础。因此,只有保护好基础和源泉,才能充分发挥遗产地的各种功能。

注 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8—21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1—34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7—378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7—268页。

[8]《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9]《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1页。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页。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2—623页。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14]黄丽镛:《毛泽东读古书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15]黄丽镛:《毛泽东读古书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1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页。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9页。

[2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2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6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页。

[25]《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2页。

[26]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4—78页。

[27]叶秀山:《关于“文物”之哲思———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感》,《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28]黑格尔:《美学》(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9页。

[29]鲍展斌,吴炳海:《收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我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0]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31]《俞吾金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406页。

[32]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33]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77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页。

[36]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封面。

[37]《东方》(第15卷),转载自日本杂志《中西文明之比较观》中的《与印度泰戈尔谈话录》。

[38]《始皇陵“挖与不挖”再引争议》,人民政协网,2006年10月30日。

[39]《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40]丁振海主编《毛泽东文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41]丁振海主编《毛泽东文化思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42]郝铁川:《“三个代表”与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新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学术月刊》2001年第6期。

[43]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44]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45]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46]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47]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48]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49]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50]《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2页。

[5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52]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53]叶秀山:《关于“文物”之哲思———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感》,《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54]叶秀山:《关于“文物”之哲思———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感》,《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55]叶秀山:《关于“文物”之哲思———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感》,《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56]鲍展斌,吴炳海:《收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我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5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5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59]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350页。

[60]《中国文物报·收藏鉴赏周刊》2001年2月4日。

[61]《毛泽东视察博物馆》,《光明日报》1977年10月14日。

[62]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2页。

[6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64]丁振海:《毛泽东文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65]丁振海:《毛泽东文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