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值和评价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

价值和评价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也是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而适时地修改计划和目的的活动。目的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认知和评价的产物。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人们评估各种手段和方案价值大小的观念根据和理由。总之,评价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存在于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它和认知一道,构成了人的活动的定向器和调节器,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它们的指导下有序而灵活地进行的。

(一)价值和评价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

人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也是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而适时地修改计划和目的的活动。人自从通过劳动实现了“物种的提升”以后,便以一种主体的身份存在于世界之中,他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以其他事物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所以,人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关系,一方面是事物的运动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它们的存在和变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着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服从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人又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动性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事物。认知事物的规律和评价它们对人的价值,服从规律和利用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和从主体需要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人在任何活动中都要遇到、都要处理的矛盾,目的就是人处理这些矛盾的一种办法和一种结果。

目的是人在行动之前就抱有的对行动结果的一种预期,是对行动结果的超前反映。人的具体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目的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起来说,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要改革现存状态,一类是维持现存状态,改革的动机起源于对现状的不满足和不满意,如果对现状满意或者比较满意,那么主体就力图要维持现状,这里所说的现存状态,既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对自身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不满意,就会生出改革的欲望和动机,以求得到满意的结果,这种满意的结果,就是目的的实质内容。

现状是由各种事物和关系构成的,因而主体对现状的满意或不满意就不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对这件事满意,可能对另一件事就不满意;对一件事情的这一方面满意,可能又对它的另一方面不满意;此时满意,可能彼时又不满意;并且,满意和不满意的程度又有区别,如此等等。于是便生出了内容不同、强烈程度不同的欲望和要求,当主体准备改造不满意的事物和关系,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在头脑中构造出被改造过的事物和关系也即是自己满意的事物和关系时,他就确立了目的。目的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认知和评价的产物。

主体的目的往往是多个而不是一个,但他受着时间和能力多方面的限制,又不可能把多个目的同时都付诸实践,他要根据自己需要的紧迫程度和事物可被改造的难易程度对这些目的进行排队,确定哪一个是主要目的,哪一个是次要目的,先实现哪个,后实现哪个,哪些目的是相容互补的,哪些目的是相互对立不可兼得的,等等,所以确立活动目的的过程,就是一个评价和选择的过程。

目的一经确立,接下来便是制定行动计划,计划是如何实现目的的计划,是围绕着目的来运转的,计划的过程就是把现有的各种可利用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观念上加以有序的排列和组织,以期有效地达到目的。这时,目的就成为一种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作为价值尺度,它实际地决定着一种手段是否真有价值和价值大小,决定着哪种方案是最佳方案。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人们评估各种手段和方案价值大小的观念根据和理由。

目的和计划都是人为自己设立的,是人们活动的目标指向和程序,在实际活动中由于对具体条件和情况了解得更加确切,或是某些条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人们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来修改计划,有时也部分或整个地修改目的,对目的和计划的修正,也是以对它们的价值评估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无论是目的的确立,计划的制定,还是对它们的修正,都离不开评价,都是人们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结果,选择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价值的选择。价值是选择的客观根据,评价则是选择的主观根据,人们总是先觉得某种事物、事物的某种状态对自己和自己的群体有利,有好处,有价值,然后才选择它作为目的;总是先意识到某种方案、某种计划和措施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目的,才会按照这种计划行动,即使是盲目的选择,也以盲目的评价为前提,行动失败的直接原因是评价失当和选择失误。

总之,评价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存在于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它和认知一道,构成了人的活动的定向器和调节器,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它们的指导下有序而灵活地进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